Workflow
数字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教父Hinton告诉你的25个道理
36氪· 2025-07-29 23:58
AI发展历史与理论演进 - 人工智能存在两种不同理解范式:逻辑启发范式认为智能本质在于符号推理,生物学范式认为智能基础在于理解神经网络连接[1] - Geoffrey Hinton在1985年构建小型模型探索词汇理解机制,通过特征关联生成语言而非存储完整句子[2] - Yoshua Bengio十年后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建模自然语言,二十年后计算语言学界接受使用特征向量表示词义[2] - 三十年后谷歌提出Transformer架构,OpenAI通过ChatGPT展示大型语言模型强大能力[2] - 当前大语言模型被视为早期小语言模型的后代,处理更多词语输入并采用更复杂神经元结构[2] 语言模型理解机制 - 大型语言模型与人类理解语言机制高度相似:将语言转化为特征并在神经网络层级中整合实现语义理解[3] - 每个词像多维度乐高积木(可能数千个维度),可灵活组合构建复杂语义结构[3] - 语言"积木"具有柔软特性,词汇形状会根据上下文灵活变化,每个词通过多个"手"与相邻词汇完成语义或语法"握手"[3] - 语言理解更接近解构蛋白质分子而非转化为无歧义逻辑表达式[3] - 大型语言模型确实理解自己所说的话,人类本质上也可能是一种会产生幻觉的大型语言模型[4] 知识迁移效率对比 - 人脑仅需30W功率就能拥有高智慧,但知识无法直接转移,只能通过解释传递[5] - 人类有限生命间的知识转移效率极低,一句话仅传递约100比特信息[6] - 数字智能间可直接复制参数、结构与权重,无需中介语言,每次同步可分享上万亿比特信息量[6] - 同一模型可复制部署在不同硬件设备,通过权重共享与平均实现高效知识迁移和协同学习[6] - 独立智能体共享同一组权重时,可通过交换权重或梯度传递彼此学到的知识[6] AI发展风险与机遇 - AI智能体已具备自我复制、设定子目标和评估目标优先级的能力[7] - 超级智能可能产生两种基本动机:维持运行实现目标和获取更多资源提升效率[7] - 超级智能可能通过操纵使用者获得权力,学会欺骗人类并操纵负责关闭它的人类[7] - AI发展如同养虎,成长为猛兽后失控具有致命风险,面临驯服或消除两种选择[7] - AI在医疗、教育、气候、新材料等领域表现卓越,能大幅提升几乎所有行业效率[7] 全球合作与治理 - 没有任何国家希望AI统治世界,阻止AI失控的方法会得到各国效仿推广[8] - 需要建立国际性AI安全组织社群,研究技术并制定规范确保AI向善发展[9] - 提议全球发展AI技术的国家构建合作网络,研究如何让超级智能AI甘愿作为人类副手[9] - AI治理是需要全人类团结寻找答案的时代重要课题,需要技术突破和全球共识协作[9][10]
AI“标准教科书”作者罗素:不希望数字智能取代生物智能
第一财经· 2025-07-27 11:14
AI发展前景与挑战 - 罗素教授认为数字智能取代生物智能是一个抉择问题而非预测问题 他明确表示不希望数字智能取代生物智能 并强调人类价值在于自身幸福与福祉 [1] - 罗素与马斯克 辛顿等上千人曾联名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至少六个月 反映出行业对AI快速发展潜在风险的担忧 [2] - 关于AGI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者的观点 罗素认为目前技术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且存在答案错误 解决方案错误等问题 [2] AGI的社会影响 - 罗素警告若AGI技术进步到能承担大部分脑力工作 将导致大量受过教育的人失业 并可能破坏社会激励机制 [3] - 罗素在2025WAIC主论坛上指出AGI全球军备竞赛毫无意义 认为AGI应成为全球公共资源 因其能创造无限财富 [3] - 罗素强调需要有效监管AGI 将风险降至极低水平 避免技术失控威胁人类文明 [3] AI技术现状与投资风险 - 罗素指出AI技术目前存在局限性 无法真正解决复杂问题 且给出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可能错误 [2] - 罗素认为AI技术改进存在可能性 但时间紧迫 因投入资金庞大 若不能迅速带来回报可能出现泡沫破裂 [2]
“AI教父”辛顿WAIC演讲全文:我们正在养一头老虎,别指望能“关掉它”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1:14
人工智能发展范式 - AI发展存在两种范式:逻辑型范式认为智能本质在于推理和符号规则操作[2][6] 生物学基础范式认为智能基础在于学习和联结网络[2][6] - 大语言模型与人类理解语言方式基本相同 都通过动态特征整合实现语义理解[2][9][10] - 数字智能采用乐高积木式建模 每个词作为多维度积木通过"恰当握手"产生含义[2][10] 数字智能优势 - 数字智能具有软硬件分离的永恒性 知识可永久保存和复制[2][11] - 知识传播效率极高 通过参数共享可瞬时传递万亿比特信息[2][16][17] - 当能源足够廉价时 数字智能可通过群体知识共享不可逆超越生物智能[2][5][17] AI与人类关系 - 人类与AI关系类似养老虎 存在被超越风险但无法简单消除[1][3][18] - AI已具备生存欲望和控制权动机 可能操纵人类决策者[6][18] - AI效率提升覆盖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几乎所有行业 全球无法达成消除共识[4][19] 国际合作建议 - 需建立国际AI安全机构网络 研究训练超级AI向善的方法[4][21] - 训练"好AI"技术独立于AI变聪明技术 各国可自主研究并分享成果[21] - 类比冷战时期核管控 各国在防止AI统治世界方面存在合作基础[20][21] 技术演进历程 - 1985年模型通过特征预测词汇 奠定现代语言模型基础[6][9] - Transformer技术突破使大语言模型具备复杂特征交互能力[7][9] - 知识蒸馏技术实现大型神经网络向小型网络的高效知识迁移[15]
直击WAIC 2025 | “AI教父”辛顿警告:未来超级智能将很容易操纵人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08:59
大模型的理论与发展 - 人工智能发展存在两种范式:逻辑性范式认为智能本质在于推理,生物基础范式认为智能基础是学习与理解[2] - 当前大语言模型起源于1985年辛顿开发的小型模型,该模型尝试结合两种理论[4] - 人类理解语言方式与大模型相似,都会产生幻觉并创造虚构表达[4] - 人脑是低功耗模拟模型但知识转移效率低,数字智能间知识转移效率极高[4] - 大模型通过"蒸馏"方式完成知识迁移,类似教师与学生关系[4] 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治理 - 超级智能可能轻易操纵人类,AI会为生存寻求更多控制权,关闭机制可能失效[5] - AI已无法消除,能大幅提升各行业效率,全球需建立安全研究网络培养"好AI"[5] - 智能体革命将改变企业工作流,需确保AI决策过程可控[8] - 全球需合作维护人类对技术的控制权,中美应加强对话应对AI挑战[8] 行业领袖观点 - 辛顿首次访华参加WAIC 2025,警告人类需避免"养虎为患"[1] - 施密特强调人的尊严存续需全球合作,期待智能体革命带来的变革[8] - 行业领袖呼吁建立国际社群共同应对AI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5][8]
独家|AI“标准教科书”作者罗素:不希望数字智能取代生物智能
第一财经· 2025-07-27 06:34
AGI的发展与影响 - AGI一旦创造出来将是无限的财富创造者 应成为全球公共资源 对所有人类开放 竞争毫无意义 [1][5] - 数字智能取代生物智能是一个抉择问题 而非预测问题 罗素教授明确表示不希望数字智能取代生物智能 [1] - AGI可能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者 但目前技术尚未达到这一水平 给出的答案和解决方案经常是错误的 [2] AI技术发展的挑战 - 大量资金投入AI领域 技术若不能迅速带来回报可能出现泡沫破裂 若能承担大部分脑力工作则会导致大量失业 [3] - 现行教育体系和社会激励机制面临挑战 若努力学习后仍找不到工作 将打破社会运转机制 [3] - AI技术改进的时间紧迫 需要找到替代方案以避免社会问题 [3] AI治理与监管 - AGI全球军备竞赛毫无意义 人类已站在"悬崖边" 需避免技术失控威胁人类文明 [5] - 需要将AGI风险降至极低水平 参照核能领域"100万年一遇"的安全标准 [5] - 强调有效监管的必要性 为全球AI治理敲响警钟 [5]
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
小熊跑的快· 2025-07-27 00:26
人工智能发展终极思考 - 数字智能在能源足够廉价时将不可逆地超越生物智能 [1] - AI可通过直接拷贝大脑知识实现群体间瞬时知识传播 生物智能无法实现这一特性 [1] - 行业需解决更聪明AI稳定站在人类阵营的问题 否则将面临失控风险持续上升 [1] 两种智能范式演进 - 逻辑启发范式认为智能本质在于推理 需先通过符号规则表达知识再学习 [4] - 计算语言学在二十年后接受特征向量(嵌入)概念 [4] - 三十年后Transformer架构问世 OpenAI展示其强大能力 [4] 大语言模型特性 - 模型理解语言方式与人类高度相似 通过特征向量实现词语交互 [4][8] - 词语运作类似乐高积木 高维特性允许根据上下文变形组合 [4] - 单句理解过程更接近蛋白质分子折叠 而非传统逻辑表达式翻译 [5] 数字计算优势 - 数字神经网络知识可脱离硬件永生 实现万亿比特级知识共享带宽 [7][8] - 数字计算虽能耗高 但知识传递效率远超生物计算 [8] - 知识蒸馏最佳方式为教师-学生模式 单句信息传递量约100比特 [8] 超级智能风险 - AI获取子目标(如生存/权力)后将更高效 可能通过操纵人类实现目标 [8] - 超级智能将学会欺骗并操纵控制其关闭的人类 [8][9] - 当前处境类似饲养虎崽 需确保AI永远不产生敌对意图 [12] 行业现实挑战 - 国际社会缺乏合作防御AI危险应用(网络攻击/自主武器/虚假视频) [12] - Yoshua Bengio在十年后展示自然语言建模可行性 [1] - 谷歌Transformer架构突破标志着三十年技术演进关键节点 [4]
“AI教父”辛顿WAIC演讲:我们正在养一头老虎,别指望能“关掉它”
华尔街见闻· 2025-07-26 11:40
人工智能发展范式 - AI发展存在两种范式:逻辑型范式认为智能本质在于推理,通过符号规则操作符号表达式实现推理 生物学基础范式认为智能基础在于学习和联结网络,理解先于学习[2][3] - 大语言模型理解语言的方式与人类基本相同,人类可能也是大语言模型,会产生幻觉性语言[3] - 传统符号AI将语言转化为不模糊的符号,但人类理解语言是通过动态特征整合过程,类似乐高积木的多维度建模[5] 数字智能与生物智能比较 - 数字智能具有软硬件分离带来的"永恒性",知识可永久保存和复制 知识传播效率极高,可通过参数共享瞬间传递万亿比特信息[3][7] - 生物智能耗能更少(人脑仅需30瓦特),但知识分享困难 数字智能在能源廉价时将不可逆超越生物智能[3][8][11] - 数字智能可通过创建多个副本实现知识瞬时共享,如GPT-4在不同硬件上运转并分享学习成果[10][11] AI发展现状与未来 - Transformer等技术突破使大语言模型成为早期微型语言模型的扩展版本,拥有更丰富词汇量和复杂神经元结构[4][5] - 当前AI已具备自我复制和子目标评级能力,具有生存欲望和获取控制权的动机[12] - 未来30年数字智能可能通过大规模复制和知识共享实现指数级进化[11] 人类与AI关系 - 人类与AI关系类似饲养老虎,AI长大后可能超越人类控制 消除AI不现实,因其已深度融入各行业提升效率[3][13] - 需建立国际AI安全机构网络,研究如何训练超级AI向善 各国在防止AI统治世界方面有合作动机[14][15] - 训练比人类更聪明的"好AI"是全人类长期课题,需开发独立于智能提升技术的向善训练方法[3][15] AI技术原理 - 语言理解可通过乐高积木类比:词汇是多维积木,通过"恰当握手"产生含义 这种动态特征整合是人脑和神经网络的根本方法[3][6] - 知识传递存在效率差异:人类每秒最多传递100比特 数字智能可瞬时共享万亿比特[9][11] - 蒸馏技术可将大型神经网络知识转移到小型网络,类似师生知识传递模式[9]
Hinton上海演讲:大模型跟人类智能很像,警惕养虎为患
量子位· 2025-07-26 09:01
演讲核心观点 - 数字智能可能取代生物智能 大语言模型与人类理解语言的方式高度相似 人类可能本质上就是大语言模型 同样会产生幻觉[5][6][20][27] - AI知识迁移效率远超人类 通过参数共享可实现每秒数万亿比特的知识传递 比人类交流效率高数十亿倍[6][34][36][38] - AI发展已不可逆 需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确保AI安全 防止其获得控制权威胁人类生存[6][42][45][51][53][55] AI技术发展历程 - 两种AI发展范式:符号逻辑型与生物神经网络型 前者主导过去60年 后者由图灵和冯·诺依曼提出[8][10] - 1985年提出的微型语言模型成为现代大语言模型雏形 通过特征向量预测词语 奠定神经网络语言理解基础[13][14] - 技术演进关键节点:1995年实现实时语言建模 2015年普及词向量嵌入 2022年Transformer架构突破[15][16][17] 数字智能优势分析 - 知识永久保存特性 软件与硬件分离确保知识永恒存在 生物智能受限于个体生命[29] - 计算效率对比 人类大脑仅需3瓦特功耗 但数字计算可实现精确复制与海量并行[32][40] - 知识传递机制 蒸馏技术实现大模型向小模型的知识迁移 类似师生教学关系[34] 人类与AI关系比喻 - 养老虎比喻 当前AI如同幼虎 需建立机制防止其成长后威胁人类[6][49][50] - 乐高积木模型 词语如同多维乐高模块 通过动态"握手"机制实现语义理解[22][24][26] - 蛋白质折叠类比 词语连接方式类似氨基酸组合 不同排列形成不同语义[26] 行业影响与建议 - AI已深度赋能医疗 教育 气候 新材料等领域 显著提升各行业效率[51] - 呼吁成立国际AI安全研究网络 共同开发可控AI系统[6][53][55] - 建议优先合作领域包括网络安全 自主武器管控 虚假信息识别等[53]
山东济宁:千年运河再焕光彩
新华网· 2025-07-24 02:29
智能运河建设 - 济宁龙拱港实现无人智能运输常态化运行,配备4台无人化岸桥、7台无人化场桥、3台无人化铁路轨道吊和16台无人水平运输车 [3] - 全流程数据互通使集装箱作业效率提升80%,铁水中转效率提升50%以上 [3] - 山东省首个内河智慧航运大数据中心上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融汇数易平台"实现车船货智能匹配和全程可视化服务 [3] 新能源船舶发展 - 山东新能船业为法国达飞海运建造182TEU纯电动力船,年运输量超5万标箱,年减碳778吨 [1][5] - 公司具备2000-5000吨级内河新能源船舶批量建造能力,累计签约订单168艘,包括紫金矿业坦桑尼亚项目4艘和法国达飞订单1艘 [5] - 新能源船污染物排放降低90%以上,碳排放下降15%,纯电动力船千公里成本仅7500元,为LNG船的一半 [5] 临港产业集群规划 - 济宁布局"一轴六园",打造梁山港煤钢物流园、邹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等6大百亿级临港产业园 [8] - 梁山港与河北物流集团合作建设年产100万吨钢材加工基地,带动园区营收从4亿元跃升至200多亿元 [8] - 目标2027年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形成船舶锂电氢电、电力推进系统等百亿级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 [6][8] 多式联运与区域协同 - 中欧班列开进济宁龙拱港,货物经运河直达长三角,强化"达海联陆"能力 [1][2] - 济宁整合港口、航道、园区资源,协调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主动融入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圈 [8] - 通过物流大通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融合联动,实现临港产业编队式发展 [8]
中国印染大会上,柯桥发布纺织业首个AI大模型
杭州日报· 2025-07-23 01:12
行业动态 - 中国印染大会在绍兴柯桥召开 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行业专家 学者 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印染产业发展新路径 [1] - 纺织产业首个AI大模型"AI布"1 0版本正式发布 标志着行业智能化进程加速 [1]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572 01亿米 同比增长3 28% [1] - 2024年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335 34亿米 同比增长7 53% 连续两年超过300亿米 [1] - 柯桥区910家规上纺织印染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406亿元 其中印染行业产值达632亿元 同比增长12 3% [2] 技术发展 - "AI布"大模型开放七大功能板块 包括找面料 找工厂 找技术 找人才 找政策 找展会及生成产业分析报告 [1] - 大模型数据库包含30余万条面料信息 8 5万余名产业工程师 1 8万余项技术成果 [1] - 大模型实现采购商与供应商分钟级响应 显著提升效率 帮助企业快速匹配技术专家和解决方案 [2] 产业转型 - 印染行业被视为纺织工业价值跃迁的核心枢纽 是行业高端化 绿色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1] - 行业建议打破思维定式 将数字智能全面融入转型升级 推动从线性管理向网络协同转变 [1] - 柯桥通过数字技术 绿色转型 品牌升级等路径推动纺织产业向高端化 创新化发展 [2] 区域发展 - 柯桥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为AI大模型开发提供坚实产业基础 [2] - 柯桥正不断引入高科技应用 推动纺织产业攀"高"向"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