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世界2035

搜索文档
未来十年,算力、能源、智能体互联网全面爆发:读完华为《智能世界2035》的8个启示
老徐抓AI趋势· 2025-09-26 11:05
文章核心观点 - 华为《智能世界2035》报告提出未来十年技术发展将由能源、存储与计算、感知与交互、通信与网络、智能技术五大基础技术叠加形成"共振效应"驱动的系统级革命 [13] - 超级智能体需从虚拟走向物理世界 需突破模型架构创新并具备与现实互动能力 [16][17][18] - 算力需求到2035年将比2025年增长10万倍 存储需求增长500倍 AI数据占比超70% [19][22][24] - 智能体互联网将实现90亿人与9000亿智能体互联 人均月流量达1TB(当前100倍) [24][28] - 通信网络将向"地面+卫星"立体协同演进 卫星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级机会 [30] - 能源转型中风能太阳能发电量将超化石燃料 电池/储能技术突破是关键 [30][35] - 机器人/传感器/电池/执行器等硬件技术是AI落地物理世界的核心瓶颈与机会点 [33][34][35][36][38] 通往智能世界2035的十大技术跃迁 - 技术革命是能源、存储与计算、感知与交互、通信与网络、智能技术五大基础技术叠加形成的"共振效应"而非单点突破 [13] - AI需从"背书机器"进化成"推理机器" 需突破Transformer架构 结合符号推理或世界模型 [16][17] - 算力需求到2035年比2025年增长10万倍 降低算力成本需依靠芯片效率多维突破(材料/架构/计算范式) [19][22] - 存储需求到2035年比2025年增长500倍 AI数据占比超70% 因AI需长期记忆实现个性化 [22][24] - 智能体互联网连接90亿人+9000亿智能体 流量需求暴增(人均月1TB) 商业模式转向以智能体为决策对象 [24][28] - 通信网络向地面+卫星协同演进 手机直连卫星成为主流 [30] - 能源转型中风能太阳能发电量超化石燃料 氢能/可控核聚变/天基太阳能/储能技术迎来突破 [30] - 机器人需突破本体设计(轻量化材料/关节驱动)、感知能力(3D传感器/多模态融合)、能源系统(高能量密度电池)及执行器(精密伺服电机/力控算法) [33][34][35][36] - AI落地依赖硬件技术创新 包括传感器/电池/执行器/动力系统等 可能诞生"特斯拉级"硬件巨头 [38]
华为:2035年全社会的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8 04:45
算力与人工智能发展 - 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突破传统计算架构束缚 在计算架构 材料器件 工程工艺 计算范式四大核心层面实现颠覆性创新 [2] - 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 占比超过70% Agentic AI驱动存储范式改变 [2]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实现移动互联网至智能体互联网跃迁 [2] - 上海张江发布20亿元人工智能种子基金 首期5亿元 联动高瓴创投等20余家投资机构打造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体系 [11] 企业动态与资本市场 -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近50% [6] - "十四五"以来央企累计实现现金分红2.5万亿元 [6] - 吉利旗下枫盛汽车江苏公司因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2亿余元 该公司注册资本12亿元 专注纯电动乘用车研发生产 [7] - 马云现身阿里园区酒吧 知情人士称其直接参与度达五年来最高 曾一天三次询问高级管理层业务进展 尤其关注阿里AI业务 [9] 住房政策与资金支持 - 重庆多渠道争取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建设 持续推进城中村和城乡危旧房改造 加大租购住房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 [3] - 长春调整公租房收入准入标准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000元(含)可申请 在保家庭租赁合同期满后按新标准执行 [8] - "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8505亿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支持脱贫地区发展 [10] 科技研发与数据安全 - 中国科学家在《细胞》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首次完整揭示单个植物体细胞发育为完整植株全过程 破解植物细胞全能性世纪难题 [12] -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智能玩具个人信息保护倡议》 提出八大核心原则包括严守合规底线 控制个人信息收集范围 强化风险评估等 [4][5] - 太二酸菜鱼回应预制菜争议 表示部分食材每天新鲜到店现场制作 部分在中央厨房初步加工 强调门店明厨亮灶 [13]
智能世界2035_华为
华为· 2025-09-17 05:13
AI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AI技术自本世纪初迅猛发展 标志着科技革命进入新纪元 但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应用主要集中在问答功能为主的AI助手[4] - AI系统通常被视为"黑盒子" 其属性难以像传统ICT系统那样被完全理解和保障 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基础模块有效组合 打造人类智能水平的系统[4] - AI在工业和服务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但尚未得到充分挖掘[4] 智能世界2035愿景 - 报告描绘AI发展愿景 探讨技术融合推动工业和服务智能系统转型 包括自主交通系统 智能电网 智能工厂与农场 自主通信网络等[5] - 全面分析AI在医疗 教育 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和商业创新等服务领域的应用及影响 强调AI与其他创新技术的协同效应[5] - 教育应用将动态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帮助教师实时生成个性化教学方案 医疗行业将融入由AI 数字行为建模 远程医疗和合成生物学等技术驱动的全球健康生态系统[5] 技术挑战与突破方向 - 实现愿景需克服超越通用人工智能范畴的技术挑战 目标不仅是创造理解学习人类智力任务的机器 更在于让机器整合自身能力自主行动感知环境[7] - 智能系统构建颠覆传统系统工程 需将传统ICT模型开发与数据驱动AI技术结合 通过混合解决方案确保安全高效决策[7] - 系统验证从理性主义向经验主义转变 需开发更严格验证技术 通过基于知识监测技术弥补可靠性降低影响[7] 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 迈向通用人工智能关键在于走向物理世界 机遇包括更有效感知世界 更智能模型算法 更高效算力芯片[11][12][13] - 新一代传感器可能成为新"奇点" 向脑智能学习可能带来重要突破 光计算 量子计算 存算一体等新范式有望变革智能"物质基础"[11][12][13] - 智能本质在于对物理世界理解互动与重塑能力 真正突破或将源于数据空间和物理空间深度融合的新架构[16] 算力与基础设施需求 - 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比2025年增长10万倍 计算领域将迎来历史性变革 在计算架构 材料器件 工程工艺 计算范式四大核心层面实现颠覆性创新[30] - 数据成为推动AI发展"新燃料" 到2035年人工智能存储容量需求比2025年增长500倍 占比超过70%[31] - 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高达1.5万亿度 能源供给需要发生大变革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突破50%[31] 产业应用与影响 - 智能体将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 驱动各产业发生智能化革命 预计2035年人工智能应用率超过85% 提升劳动生产率60% 产品缺陷率降低至0.05%以下[29][32] - 医疗行业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健康全周期管理" AI将助力预防超过80%慢性病[32] - 超过90%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 人类将逐渐进入全息生活空间时代[32] 生态与商业模式变革 - 移动互联网生态从App走向多Agent协同 用户从"驾驶员"变为"指挥官" 生态本质从"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101] - 商业模式从注意力经济(广告)转向直接价值交换 如智能即服务 API和Token调用 基于委托任务成功的支付[106] - 端云协同成为新生态最优解 最大化发挥端侧快和云侧强优势 解决信息安全隐患和云端算力成本问题[107] 具身智能发展前景 - 具身智能是AI走向物理世界关键体现 融合AI技术 感知交互 计算存储 通信网络 三电等多领域技术[109] - 智能驾驶已跨越技术鸿沟 2035年将实现L4+自动驾驶 L5启动试商用[113][116] - 智能机器人将跨越技术鸿沟 2035年家庭机器人售价低于1万美金 产业进入爆发期[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