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化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CFCA执金融科技之笔 绘就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8:04
【金融科技系列报道-CFCA】 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 发展,规范电子签名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当前,数字金融加速渗透全球,金融科技已成为驱动金 融业守正与创新的核心力量。 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FCA")作为金融安全领域的坚实力量,厚植中国银联"互信互 联 共创价值"的发展理念,深耕电子签名技术领域,构建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助力金融业在效率提升、 成本降低、风险控制、业务创新上实现新价值,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技术筑基:构建金融科技创新内核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已形成物理实体、信息数据、社会活动相互交融的综合数字化环境,从信息化到 数字化,人们不仅仅生存在现实世界,更生存在数字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可以面对面、使用各类 证件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在数字世界中,如何证明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由此,数字身份应运而生,通过与现实身份的映射,结合密码算法应用、数据存证与溯源,在数字世界 中完成"证明你是谁、你还是你、你做了什么"这三项命题。 数字身份的范畴分为身份主体、身份凭证、行业场景三个维度,每个 ...
如何适应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9-21 06:11
杨成长、龚 芳、方思元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区域发展分化和追赶的主战场。对于地方而言, 能否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二三十年的区域竞争地位。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应用场景"将成为更多地方发展数字经济可行的 切入点。各地可立足自身禀赋,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因地制宜打造一批贴近需求、可复 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不仅是支撑全链条运转的基础,更是决定一个地区在数字化 浪潮中能否把握主动权的关键资源。建议不同类型的地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数据要素的不 同环节精准布局,构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一)数字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实物经济和服务经济,对地方经济治理提出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形态日益丰富,正加速从过去以实物经济形态为主向实物经济、服务经济、数 字经济三大形态并存转变,并且服务经济、数字经济的占比正在不断提升。这三种经济形态在特 征、逻辑和发展方式上有明显差异。 实物经济的典型特征是"有形",以实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为核心,主要依赖要素投入 与规模化扩张,通过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等提升效率。地方普遍以园区建设、招商 ...
洞见 | 申万宏源杨成长:如何适应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如何适应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规划引领 破解地方同质化发展困局(五) 杨成长系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龚芳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思元系申万宏源研究高级研究员 □近年来,数字经济正迅速崛起,成为新一轮区域发展分化和追赶的主战场。对于地方而言,能否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二三十年的 区域竞争地位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应用场景"将成为更多地方发展数字经济可行的切入点。各地可立足自身禀赋,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因地制 宜打造一批贴近需求、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不仅是支撑全链条运转的基础,更是决定一个地区在数字化浪潮中能否把握主动权的关键资源。建议不同类型的地区应结合自身 资源禀赋,在数据要素的不同环节精准布局,构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在推进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中,各地特别是基层普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建议在"十五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各地尤其是基层找准数字化转型的 难点,迎难而上,主动攻克企业数字化转型这块"硬骨头" 服务经济则更具"人本属性",高度贴近人的多样化需求, ...
北京再次迎来全球科技园区顶级盛会,“中关村倡议”发布
新京报· 2025-09-17 04:13
大会概况 - 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2025年世界大会于9月17日在北京开幕 这是北京继1995年 2005年 2015年后第四次举办该全球科技园区顶级盛会 [1] - 大会主题为"追求卓越——创新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 由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2] - 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名科技园区代表 专家学者 企业家参会 [2] 核心倡议内容 - 开幕式发布《IASP2025北京中关村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合作倡议》 这是IASP世界大会首次发出国际倡议 [1][2] - 倡议提出建设"创新园区 绿色园区 智慧园区 人文园区 开放园区"五大发展方向 [2] - 倡议呼吁全球科技园区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 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 创新生态建设 - 科技园区应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3] 绿色可持续发展 - 积极践行绿色 低碳 可持续发展理念 协调推进园区发展与环境保护 社会责任 治理效能 [3] - 建设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美丽园区 成为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地 [3]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引领数字化新潮流 加快推进园区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3] - 广泛赋能企业创新成长 深度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3] - 系统提升园区数字化治理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3] 人文环境建设 - 坚持以人为本 创造宜居美好生活 营造宜业优良环境 [3] - 厚植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3] - 打造有温度 高成长的创新社区 [3] 国际合作交流 - 积极打造面向全球科技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 携手构建国际科技园区创新共同体 [3] - 促进知识和技术全球流动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3] - 引领带动全球经济发展 不断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3] 会议活动安排 - 大会举办4次全体会议和15场平行论坛 覆盖开放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与产业五大领域 [4] - 来自27个国家包括中国 澳大利亚 意大利 丹麦 南非的演讲嘉宾参与平行论坛 [4] - 设置展览区展示多家科技园区与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园区 低碳技术 开放科学平台等方面的前沿成果 [4] 实地考察与对接 - 会议期间安排7条科技参访路线 覆盖中关村国际机器人产业园 东升科技园 生命科学园 首钢园等10个科技地标 [5] - 首次设立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分会场 通过主分会场联动拓展交流空间 [5] - 首次设置"IASP地平线项目" 邀请国际科技园区优秀企业来华与中关村企业精准对接 [6] 合作成果预期 - 通过密集交流与对接活动 中外园区将达成一批合作项目 [6] - 持续扩大北京科技园区国际"朋友圈" 提升中关村全球影响力 [6]
数字江西:解码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27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智慧农 业、数字金融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 用率。电子商务、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数字化服务新模式,不仅改变了消费方式,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形态。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 历史总是以惊人的相似性推进,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活字印刷到互联网,每次信息载体的跃迁都推动着文 明升级。今天,我们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认知革命——当5G网络覆盖珠峰营地,当量子计算机破解 传统密码体系,当脑机接口模糊人机边界,每个个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场没有终点的数字 化马拉松中,真正的赢家不是掌握最多技术的人,而是能将技术内化为思维方式的革新者。因为最终决定文明 高度的,永远是技术与人性的完美共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江西项目负责人对行业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决定借助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以线 下为基础,互联网为渠道,通过小程序搭建商城,通过公众号进行推广,通过社群进行精准营销,最终实 现 ...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
人民日报· 2025-09-11 10:34
自然资源家底与保护成效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 形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 [1][2] -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5.09% 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 提前实现2030年气候变化目标 [1][3] - 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和8.34亿亩 红树林面积净增至46.5万亩 [3][4] 矿产资源勘查突破 - 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年产超2400亿立方米 [2] - 探获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两个特大型铀矿 发现2800公里"亚洲锂腰带"含多个大型锂矿 [2][3] - 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新增储量可观 辽宁大东沟金矿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2.7万亿元 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 [1][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超35% 建成"梦想"号钻探船、"深海一号"平台等重大装备 [3]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 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 生态修复与国土整治 - 累计完成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治理废弃矿山240万亩 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4] - "三北"工程实施415个项目 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创新光伏治沙等模式 [5] - 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 科尔沁沙地重现稀树草原景观 [4][5] 国家公园与生物多样性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 东北虎豹数量由69只增至150只 [5] - 三江源国家公园巩固"中华水塔"功能 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栖息地完整统一 [5] - 通过生态管护和特许经营带动近5万居民就业 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5] 资源管理效能提升 - 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 用海用岛1.12万平方公里 新设采矿权5987个 [6] - 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 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审批时长压缩三分之一 [6] - 完成5个国家公园和1096个重点区域确权登记 建立自然资源"户口簿"制度 [6]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 建成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 [7] - 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 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化解1500万套房屋历史遗留问题 [7] - 推动联合国地理信息中心落户中国 牵头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7]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 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0 21:56
自然资源家底 -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 [1][2] - 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蓄积量达209.88亿立方米 [1][3] - 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分别达42.53亿亩、39.12亿亩、8.34亿亩 [3] 矿产资源突破 -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和19个大型气田 [2] - 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支撑石油稳产2亿吨和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 [2] - 在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 [2] - 发现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3] - 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新增储量可观,辽宁大东沟金矿有望成为世界级金矿 [3] 海洋经济发展 - 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2.7万亿元 [1]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国内原油增量的70%以上 [3] - 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6年居世界第一 [3]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和"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建成使用 [3] 生态保护修复 - 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 [4] - 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4] - "三北"工程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实施项目415个 [4] - 科尔沁沙地重现稀树草原风光,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改善 [4] 土地空间优化 - 全国累计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超1000万亩 [4] - 累计批准建设用地2697.4万亩,处置闲置土地500多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71万亩 [6] - 用海用岛审批1.12万平方公里,新设采矿权5987个 [6] - 审查环节压缩2/3,审批时长缩短1/3 [6] 国家公园与确权登记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 [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豹数量增至70只和80只左右 [5] - 5个国家公园和1096个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6] - 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和特许经营带动近5万当地居民就业 [5] 数字化与科技创新 - "天地图"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0亿次 [7] - 建成"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 [7] - 不动产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交房即交证"覆盖2200多个县市 [7] - 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牵头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7]
数字技术绘就山城新画卷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16
数字治理应用 - 重庆高新区含谷镇寨山坪村通过高空瞭望AI摄像头捕捉建设工地扬尘污染事件 并在2小时内完成处置[1] - 重庆构建市-区县-镇街三级贯通的城市治理神经网络 依托基层智治体系实现数字化城市运行[1] - 山地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覆盖1.43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和位移数据[1] - 云阳县渠马镇渠富村座墩石滑坡监测点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捕捉地表位移数据异常 成功触发预警并转移群众[1] 数字化政务服务 - 江北区政务服务中心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 加强跨领域业务协同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2] - 万州区公安局通过万汇智警实验室推动警务工作智慧化转型 提升群众安全感[2] - 渝中区以数字化推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2] 企业数字化服务 - 璧山区推出CD级信用评价企业预警应用 接入全国企业信息数据供区内2万多家企业免费使用[2] - 重庆上线企业发展诉求一站式服务平台 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2] - 中冶赛迪构建智慧工厂体系架构 帮助钢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2] - 潼南区对柠檬产业实施全链条智能化管理[2] 数字经济发展 - 重庆积极推进数字重庆建设 赋能治理、服务、发展三大领域[1] - 数字技术推动重庆实现从治理数字化到服务智能化再到产业高端化的转型升级[2]
天齐锂业2025上半年扭亏为盈,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并进
全景网· 2025-08-31 11:44
财务业绩 - 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441.0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增幅达101.62% [1]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锂精矿定价机制优化、联营公司SQM盈利增长及澳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 [1] 产能建设 - 锂精矿产能达162万吨/年,中期目标214万吨/年 [1] - 锂化工产品产能9.16万吨,规划扩至12.26万吨 [1] - 格林布什化学级锂精矿三号工厂预计年底完工 [1] - 张家港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已竣工试车 [1] - 重庆铜梁1000吨金属锂扩建同步推进 [1] 技术创新 - 围绕锂渣高值化利用、盐湖提锂吸附剂开发、硫化锂中试项目启动、废旧电池回收工艺升级四大方向发力 [1] - 创新实验研究院已投入运营 [1] - 与哈工大、北科大等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 [1] 公司治理 - 数字化治理成效显著,智能制造、业财融合及风控体系全面升级 [1] - ESG表现获国际认可,入选标普全球ESG系列指数 [1] - 获Sedex供应链"环境贡献奖" [1]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电力大数据勾勒乡振兴新图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8-28 07:11
作为甘肃省农业大市,天水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花椒、苹果、蔬菜等产业规模 持续扩大,农业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产业升级的步伐,在电表数字里清晰可辨。2025 年天水市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34%,其中农业用电量4565.84万千瓦时,农副产品加工 业2223.25万千瓦时;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农业用电4400.85万千瓦时。 依托电力数据颗粒度细、行业分类规范的独特优势,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正从农村设施、 农业产业、农民生活等多维度,为天水农村地区的发展画像,实时捕捉乡村振兴的脉搏。通 过建立乡村用电特征库、分析用电模式,这些数据正转化为乡村产业规划的"导航图"。 农村产业升级的步伐,在电表数字里清晰可辨。2025年天水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8.34%,其中农业用电量4565.84万千瓦时,农副产品加工业2223.25万千瓦时;"甘味"农产品 用电同比增长15.03%,达1689.01万千瓦时;果菜畜药高品质现代农业用电4400.85万千瓦 时,同比增长7.35%。每一度电的增长,都在诉说着田间地头的产业新活力。 据8月26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电力大数据监测显示,2025年7月甘肃天水农村用电装接容 量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