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迎下一个风口!多资产配置FOF
搜狐财经· 2025-09-01 03:41
上证指数表现 - 2025年8月18日上证指数突破3731.69点创近10年新高 [1] 公募FOF行业整体发展 - 公募FOF2025年呈现数倍至数十倍规模增长 [1] - 行业2017年首只产品发行 2021年短暂爆发后经历沉寂 2025年重回舞台中心 [2] - 2021年发展受益于资管新规落地和银行理财产品退出 [2] - 2025年行业回暖因投资者对长期财富增值和稳定穿越周期需求持续存在 [4] - 行业从基金优选阶段进化至跨类别跨市场的资产配置工具阶段 [6] 多资产配置策略优势 - 多资产配置可提供多样收益来源并对冲波动 [6] - FOF通过大类资产和子基金两层分散实现风险对冲 [6] - 策略利用低相关多元资产追求更高风险调整后收益 [6] - FOF可投资海外商品REITs等资产实现真正多资产投资 [6]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FOF产品表现 - 产品2025年上半年规模显著增长 6月末成为公募FOF规模最大绩优单品 [1] - 采用多资产加风险平价策略实现低波稳健收益 [7] - 风险资产配置中枢10%上限15% 固收资产为核心配置 [7] - 2024年初修订业绩基准 增加多元资产类别 [8] - 2024年升级至2.0版本 新增REITs白银有色日股德股等资产 [8][9] - 二季报前十大重仓涵盖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短债基金商品基金等 [9] - 使用AI辅助开发多资产择时新高策略和短期主题策略 [9] 华安基金团队与投研能力 - 团队专业化分工投研互通 具备中心化投研平台和多元化投资团队 [10] - 底层资产完整度高 在海外和黄金投资长期深耕 [10] - 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拥有16年金融经验和13年FOF投资经验 [10] - 曾参与管理超600亿规模基金组合 [10] 投资者需求变化 - 投资者需求从寻找最锋利的矛转变为稳健一点的盾 [3] - 招商银行等渠道加大稳健类FOF产品推广力度 [3] - 稳健型FOF承担理财替代使命 [2]
兴证全球基金刘潇、刘水清: 提供多资产视角下的ETF投资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7
产品策略 - 公司推出ETF-FOF策略产品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 由FOF基金经理和指数投资专家共同管理 旨在借助指数化工具落实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包含五大类资产: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 MSCI世界指数收益率15% 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15% 恒生指数收益率5% 黄金现货收益率5% 通过低相关性资产组合分散风险并提升收益稳健性 [2] - 测算显示该业绩比较基准长期收益率可观且抗风险属性显著优于传统股债组合 团队将专注于在强基准基础上进一步创造超额收益 [3] 主动管理方法 - 在国内权益投资部分 团队基于主动投研观点在市值/成长/价值因子方面进行风格暴露 利用指数化工具表达市场观点 同时把握ETF定价失真套利机会 并参与网下IPO/定增/大宗交易以增厚收益 [4] - 海外权益投资因市场机构化程度高 超额收益稳定性有限 主要操作包括基础跟踪和利用QDII额度限制导致的折溢价套利机会 [4] - 固收部分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 长期保持适当久期以发挥稳健收益特征 [4] ETF筛选标准 - 团队重点关注ETF产品背后指数管理团队能力 跟踪误差 流动性及费率等定量指标 [4] - 战略配置主要选择规模大且流动性好的ETF产品以实现跟踪基准目标 市场波动出现明显套利机会时会置换部分仓位进行短期交易 [5] 产品定位与发展路径 - 区别于以行业轮动为主的传统ETF-FOF产品 公司更注重多元资产配置理念 在ETF品种足够丰富的市场环境下重新焕发该策略生机 [7] - 团队拥有五年以上FOF投资管理经验 已实现从单一资产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跨越 通过逐步纳入更多业绩比较基准提升投资者长期持有体验 [7] - FOF未来发展方向是提供多元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宽资产类别 基于成熟方案循序渐进纳入更多资产 并在基准基础上做好跟踪与收益增厚 [8]
提供多资产视角下的ETF投资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0:10
产品策略 - 兴证全球基金推出ETF-FOF策略产品"兴证全球盈丰多元配置三个月持有" 由FOF基金经理刘潇和指数投资专家刘水清共同管理 [1] -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涵盖五大类资产:中证A500指数收益率60%、MSCI世界指数收益率15%、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5%、黄金现货收益率5% [2] - 通过组合低相关性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稳健性 当前保持较高权益资产比重以争取长期收益 [2] 投资方法 - 国内权益部分基于主动投研观点进行市值/成长/价值风格暴露 利用指数化工具表达市场因子观点 [3] - 把握ETF定价失真时的套利机会 参与网下IPO/定增/大宗交易增厚收益 [3] - 海外权益以基础跟踪为主 主要捕捉QDII额度限制导致的折溢价套利机会 [3] - 固收部分优先满足流动性需求 长期保持适当久期发挥稳健收益特征 [3] 产品选型标准 - 重点关注ETF产品背后指数管理团队能力 跟踪误差/流动性/费率等定量指标 [3] - 大部分时间配置规模大流动性好的ETF作为战略标的 市场波动时置换仓位参与短期交易 [4] 团队发展路径 - 多元资产配置部拥有5年以上FOF投资管理经验 实现从单一资产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跨越 [4][5] - 未来将进一步拓宽资产类别 循序渐进纳入更多资产并做好基准跟踪与收益增厚 [5] 行业定位 - ETF-FOF并非行业新产物 但以往多以行业轮动策略为主 [4] - 在ETF类型足够丰富的前提下 公司致力于立足多元资产配置理念焕新ETF-FOF策略 [4] - FOF品类仍处于市场认知建立期 需长期验证专业价值 [4]
中金:投石问路,公募新规下的多资产产品现状与未来思考
中金点睛· 2025-08-20 23:3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2025年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基金产品需具备长期绝对收益能力,多资产产品重要性将提升 [2][9] - 美国多资产指数发展成熟但产品应用有限,中国多资产产品面临"数量增长但规模停滞"困境,业绩表现不佳是投资者接受度低的主因 [4][5][28] - 多资产产品指数化可降低基准选择难度和管理压力,未来发展需经历指数图谱完善和产品普及两个阶段 [5][6][49] 美国多资产指数策略分析 - 美国多资产指数发展始于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目标日期基金成为养老计划默认标的,随后出现恒定比例、风险平价、目标风险、宏观轮动等类型 [4][12] - 指数按编制方法分为五类:恒定比例型(如S&P Balanced)、目标日期型(如S&P Target Date)、目标风险型(如S&P Target Risk)、风险平价型(如S&P Risk Parity)、宏观轮动型(如S&P Dynamic Inflation) [14][15][16][18][20] - 风险平价指数长期风险调整收益表现突出:S&P MARC 5% Index年化波动率5.0%、夏普比率1.01;S&P MAESTRO 5年化收益5.5%;S&P PRISM ETF Tracker年化收益9.7% [20][22] - 宏观轮动指数在通胀时期表现优异:2021-2022年S&P Multi-Asset Dynamic Inflation Strategy Index收益显著优于多数指数 [20] - 美国多资产指数产品规模有限:2025年4月总规模70.6亿美元,其中目标风险产品66.1亿美元(4只),恒定比例产品4.5亿美元(2只) [23][25] 中国多资产产品现状 - 主动多资产产品呈现"数量增长但规模停滞"特征:非FOF混合产品规模高于FOF,但两者均未形成规模效应 [28][29] - 业绩表现不佳是核心问题:2023年初至2025年中,超半数产品年化超额收益介于-10%至0%,信息比率多集中在-1至0之间 [5][32] - 基准选择难度高:56%产品股票仓位高于基准占比,44%低配,且行业轮动未能带来显著超额收益 [31][42] - 调仓频率影响显著:以70%沪深300+30%中债组合为例,日度、月度、季度调仓的长期净值走势差异明显 [46][47] 多资产指数化发展路径 - 指数化可降低基准选择成本:公募新规要求下,成体系的多资产指数对标准化管理至关重要 [5][46] - 发展分两阶段:先完善指数图谱(丰富底层资产选择),再推动产品普及 [6][49] - 指数体系需多样化补充:当前中证指数以沪深300、中证500、红利指数为主,需增加中证800、港股等基准 [50] - "类多资产"策略具潜力:科创100+红利+债券+REITs组合年化波动率12.5%,显著低于单一权益组合21.0% [51][53] - 产品化方向以恒定比例和目标风险型为主:符合投资者对风格稳定性的需求,类比美国市场现存产品结构 [6][54]
多资产配置穿越市场波动82只含权基金成佼佼者
证券时报· 2025-08-20 22:47
核心观点 - 广发集源债券基金在结构性分化行情中通过绝对收益策略实现连续年度正收益 凸显其回撤控制和风险收益性价比优势 [1][2] - 基金经理采用自上而下与中观行业相结合的投资方法 股票配置稳定在15%-20% 债券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并灵活调整久期 [2] - 权益投资通过把握结构性机会实现超额收益 当前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等顺周期方向 并已进行仓位调整 [3] 产品表现 - 基金连续8个年度实现正收益 过去五年收益率25.37% 排名同类前15%(34/223)[2] - 最大回撤控制在6%以内 显著优于同类平均10.88% 夏普比率0.56倍 卡玛比率0.74倍均优于同类 [2] - 在2020-2024年期间 全市场仅82只含股基金实现年度正收益 该基金位列其中 [1] 投资策略 - 股票投资占比稳定在15%-20% 债券投资以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久期通常控制在三年以内 [2] - 2022-2023年债市机会期间拉长久期 2024年谨慎阶段将久期缩短至一年以内 [2] - 2022年超配被低估的大盘价值板块 2022下半年至2023年坚持高股息红利风格 [3] - 2024年初调整为红利与顺周期均衡配置 三季度全部卖出红利并集中配置顺周期 [3] 市场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强现实 弱预期"向正面预期转换阶段 有利于大盘股表现 [3] - 看好出海/资源/大金融/制造业龙头/创新药等方向 优选有竞争力且估值合理的龙头企业 [3] - 行业轮动快且内部分化大 主因在于大级别景气度向上的行业较为稀少 [1]
穿越市场波动:华安盈瑞稳健优选 FOF的多资产投资智慧
搜狐财经· 2025-08-18 01:29
2025年全球及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初A股市场受益于人工智能突破及新兴产业政策支持快速回暖 AI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活跃[1] - 市场随后遇冷 投资风格转向防御 投资者获利回吐 之后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热度攀升并反哺线下消费[1] - 2025年前7个月韩国综合指数上涨35.63% 黄金上涨34.05% 恒生指数上涨25.51% 恒生科技上涨22.89% 德国DAX上涨21.86%[2] - 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11.79% 创业板指上涨10.56%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9.42% 标普500上涨8.18%[2] - 中证A500上涨6.30% 沪深300上涨5.50% 印度NIFTY50上涨6.20% 日经225上涨1.90%[2] FOF产品发展及优势 - 美国FOF市场规模达3.4万亿美元 产品数量1317只 已成为主流投资方式之一[4][5] - FOF通过投资多只不同类型基金实现资产多元化配置 显著降低非系统风险[6] - FOF专业团队筛选基金 投资者无需自行研究上万只基金产品 节省时间精力[7] - 美国FOF发展受益于1985年产品首发 1994年目标日期FOF推出 1996年法规限制取消及养老金入市[5] 中国FOF市场发展 - 证监会2014年首次定义FOF 2016年发布业务指引 后续出台基金经理任职和估值等细则[9] - 2017年首批公募FOF发行 市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进入成熟收获期[9][12] -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规模从2023年底24亿元增长至2025半年报78亿元[12] - 华安盈瑞A自2023年5月19日成立以来收益率5.59% 超越业绩基准5.19%和偏债混合型FOF基金指数3.32%[12] 华安基金FOF产品策略 - 华安盈瑞采用多资产策略 配置A股 纯债 短债 美股 黄金 豆粕 十年长债和二级债8大类资产[14] - 产品增加海外权益和商品资产 分散风险并补充收益来源[15] - 华安FOF团队由陆靖昶带领8名成员 采用系统化资产管理模式和多资产+风险平价框架[17][18] - 2024年二季报显示维持美股和商品配置 通过多元资产提升夏普比例[18]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华安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 A类2020-2025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9.89% 3.60% -5.69% -0.14% 4.53% 1.51%[19] - 华安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 A类2021-2025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5.26% 14.25% -8.31% 2.91% 2.78%[19] - 华安慧萃组合精选3个月持有混合FOF 2021-2025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0.91% 16.80% -11.45% 14.06% 4.94% 7.16%[20] -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混合FOF A类2023-2025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0.74% 5.03% 1.29%[22][24]
穿越市场波动:华安盈瑞稳健优选 FOF的多资产投资智慧
点拾投资· 2025-08-18 01:05
市场行情回顾 - 年初A股受人工智能突破及政策扶持推动回暖,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活跃,随后市场转向防御风格,新消费、创新药板块后期表现强劲[1] - 全球资产中韩国综指(+35 63%)、黄金(+34 05%)、恒生指数(+25 51%)前7个月表现亮眼,恒生科技(+22 89%)反超纳斯达克(+9 42%)和标普500(+8 18%)[2] FOF产品发展背景 - 美国FOF规模达3 4万亿美元(2024年底),基金数量1317只,通过多元化配置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分散单一股票或行业风险[4][5] - 美国FOF发展受益于1996年政策限制取消、养老金入市及经济繁荣带来的底层资产丰富化[4] - 国内FOF市场自2017年首批产品发行后快速扩张,政策支持包括2014年定义明确及后续精细化文件出台[9][10]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产品分析 - 规模从2023年底24亿元增长至2024年中78亿元,A类份额成立以来收益率5 59%,跑赢业绩基准(5 19%)及同类FOF指数(3 32%)[11] - 配置8大类资产(A股、纯债、美股、黄金等),采用"多资产+风险平价"策略,通过低相关性资产分散风险并优化夏普比例[13][16][17] - 管理团队由陆靖昶领衔,系统化运作覆盖权益、固收、商品及海外资产投研,注重基金筛选与动态再平衡[16][17] 行业趋势与产品定位 - FOF产品解决投资者选基难题,专业团队筛选构建组合,节省个人研究时间[6][7] - 华安基金布局全面,涵盖黄金ETF、德国DAX等海外指数产品,FOF团队具备多资产配置能力[16] - 当前市场环境下,多资产FOF产品满足投资者对收益多元化与风险控制的双重需求[14][17]
重塑资管机构竞争力:六大趋势和突围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1:01
行业发展阶段 - 中国资管行业始于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发展20余年,以"资管新规"为节点进入全面净值化新阶段 [1] - 相比海外市场,中国大资管仍处于成长初期,近8年"后新规"时代面临能力重塑和竞争力再造问题 [1] 产品表现特征 - 中小理财公司凭借固收类产品异军突起,近三年收益前十中7家为城商行/农商行理财公司(6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但权益类/混合类产品短板突出 [2] - 部分中小公募基金(如国海富兰克林、中航基金、蜂巢基金)纯债型基金表现佳,但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弱 [2] - 头部基金公司(如易方达、景顺长城)在主动权益类和纯债类产品上表现均衡 [2] 机构经营格局 - 保险资管三大巨头(国寿资产37.8亿、泰康资产28.35亿、平安资管24.16亿)2024年净利润占行业50.74% [3] - 券商资管3家头部公司(华泰8.82亿、财通5.2亿、中信4.09亿)2024年净利润占行业50.31% [3] - 公募基金4家头部公司2024年净利润超20亿,10家公司亏损,亏损公司普遍规模不足500亿 [3] - 信托行业2024年利润230.87亿同比下跌45.52%,27家公司净利润下滑 [3] 合规监管动态 - 信托公司2024年负面舆情1564条(55家机构),15家公司领20张罚单,涉及违规通道业务、刚性兑付等 [6] - 券商资管负面舆情907条(30家机构),6家机构领29张罚单,处罚频次高于其他类型 [6] - 银行理财8家公司被罚(主要因底层资产穿透不足),保险资管仅2家被罚 [6] 投研能力建设 - 头部机构通过投研能力+人才积累+科技赋能形成核心壁垒,能前瞻性把握行业分化与个券差异 [8] - 理财公司需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通过多元化配置或衍生工具对冲净值波动风险 [9] 科技应用场景 - 投研环节运用网络爬虫/智能文本分析整合非结构化数据 [10] - 投资环节AI量化模型实现策略生成与组合优化 [10] - 风控环节大数据+AI实现实时风险监测与阈值预警 [11] 产品创新趋势 - 主题创新:养老/ESG/科技主题基金涌现 [12] - 结构创新:理财产品短期化(日开/周开现金管理类),ETF-FOF工具受追捧 [12] - 资产创新:REITs/黄金ETF配置增加,2025年6月"固收+"产品规模占比近60% [13] 竞争力提升建议 - 投研体系构建"三梁三柱":组合管理+策略研发+工具加载为核心,数字化+风控+运营为支撑 [14] - 资管与财富管理融合,银行理财需打造收益高于存款但波动小的净值产品 [15] - 数智化赋能全流程,培养AI投顾提供定制化服务 [16] - 多资产配置需关注全球对冲机会与资产轮动规律 [17][18] - 建立敏捷机制快速响应市场机会,避免流程延误 [20]
备案私募产品数量创新高
深圳商报· 2025-08-11 22:57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情况 - 7月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达1298只 环比增长18% 创近27个月新高 [1] - 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产品6759只 同比大增逾60% [1] - 6月备案1075只 4月1138只 3月1007只 其他月份均未超1000只 [1] 策略分布特征 - 股票策略占比68.34% 7月备案887只 环比增长24.58% [1] - 多资产策略崛起 占比12.48% 7月备案162只 成为第二大策略 [1]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策略紧随其后 [1] 量化私募产品表现 - 量化私募产品占比47.77% 7月备案620只 环比增长近20% [2] - 股票策略量化产品占量化总量77.10% 7月备案478只 环比增26.79% [2] - 指数增强产品占股票量化产品67.1% 7月备案321只 [2] 私募机构备案格局 - 7月676家私募机构备案产品 含48家百亿私募和36家50亿-100亿私募 [2] - 13家机构备案不少于10只产品 其中11家为百亿量化私募并包揽前十名 [2]
FOF产品缘何上演“冰与火之歌”?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3:40
FOF产品市场现状 - FOF市场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部分产品因规模低于5000万元濒临清盘 同时爆款产品频现 有FOF一日售罄 [1] - 2023年已有超10只FOF清盘 多只FOF发布清盘提示公告 [2] - 摩根盈元稳健三个月持有期FOF一日售罄 发行规模达27.52亿元 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FOF发行规模65.73亿元 富国盈和臻选FOF达60.01亿元 [2] - 多只FOF规模大幅增长 易方达如意安诚FOF从0.78亿元增至32.84亿元 华安盈瑞稳健优选FOF从23.78亿元增至78.06亿元 博时臻选楚汇FOF从2.47亿元增至77.41亿元 [2] FOF产品策略变化 - 爆款FOF普遍采取多元资产配置形式 以稳健收益为目标 注重回撤控制 [3] - 公募基金发展为FOF提供更多配置工具 海外市场和商品市场表现推动FOF多元化配置 [3] - 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 更看重资产稳健增值 目标预期变化体现在银行销售渠道 [3] - 招商银行TREE长盈计划对FOF净值回撤和收益有严格要求 纳入该计划的多只FOF规模大幅增长 [4][5] 行业发展趋势 - FOF进入2.0多资产配置时代 规模增长较多的FOF均采取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6] - 低利率环境下 财富配置从单一债券转向多元资产 [6] - FOF优势在于运用股票、债券、商品等多类子基金进行灵活资产配置 [6] - 近期新上报FOF产品多明确含有"多资产"字样 如汇添富稳健多资产FOF、永赢元嘉平衡多资产FOF等 [6] - 建议FOF进一步回归资产配置本源 布局黄金、海外市场、REITs等与A股低相关资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