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体系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管理层换血 7只产品成立以来亏损逾30%
搜狐财经· 2025-09-28 11:40
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治理趋严、竞争加剧的当下,华安基金同时迎来管理层变动与业绩分化的双重考验。9月27日,公司公告称副总经理谷媛媛因个人原因 离任,同时董事会完成换届,引入多名新任董事与独立董事。 管理层调整与董事会换届 公告显示,华安基金副总经理谷媛媛已于9月26日正式离任,不再在公司内部担任其他职务。谷媛媛2018年升任副总经理,长期分管市场业务,是公司销售 与渠道拓展的重要推动者。她曾带领团队推进产品创新、深化与渠道机构的合作,对华安基金在市场份额与客户覆盖方面的提升发挥过关键作用。此次离任 被界定为"个人原因",业内普遍解读为正常的人事更替。 同日,公司发布董事变更公告,显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调整完成。股东会决定由钟茂军担任董事,陈志刚不再续任;吕长江、陈诗一两位来自复旦大学的学 界专家进入独立董事序列,吴伯庆退出;职工代表大会则推举公司督察长杨牧云担任职工董事。调整后,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徐勇、总经理张霄岭在 内的多名董事,以及四位独立董事和一位职工董事,结构更为平衡。 与此同时,Choice数据显示,在年内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华安基金旗下大部分产品实现正收益,但成立以来仍有超过30只基金处于长期负回 ...
公募二季报透视:头部效应强化,华夏基金演绎“大象起舞”新范式
北京商报· 2025-08-07 12:35
行业转型趋势 - 公募行业加速从销售导向卖方模式向客户中心买方模式转型 [1] -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动公募基金加强财富管理能力建设 [1] 头部机构规模表现 - 上半年86家公募实现规模增长 其中4家头部机构规模增量均超千亿元 [2] - 华夏基金以3119.37亿元规模增量居首 首次突破2万亿元管理规模大关 [2] - 在5000亿元以上头部梯队中 华夏基金14.86%的增速位居第一 [2] 盈利能力表现 - 华夏基金二季度为投资者赚取300.92亿元净利润 是全行业唯一突破300亿元的机构 [2] - 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17.12% 在大型基金公司中位居首位 [2] 非货管理规模增长 - 二季度全市场非货规模增长近1.29万亿元 首破20万亿元 [3] - 华夏基金以1206.75亿元的非货规模增量居首 [3] ETF业务领先优势 - 华夏基金二季度非货币ETF规模增长1048.10亿元 总规模达7513.11亿元 [3] - 旗下110只非货币ETF构建业内最齐全产品矩阵 覆盖核心宽基等行业主题 [3] - 百亿级ETF达12只 数量居行业首位 [3] 产品生态建设 - 通过红色火箭小程序和LetfGo资产配置服务降低投资门槛 [3] - 将ETF从交易标的转化为服务载体 推动从机构专属走向大众理财 [3] 投研业绩表现 - 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基金上半年收益率72.16% 跻身全市场前三 [4] - 该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达175.64% 位居全市场第一 [4] - 固收+领域华夏磐泰A摘得偏债混合型基金近三年业绩冠军 [4] - QDII偏债型基金包揽近三年业绩前三名 凸显全球资产配置能力 [4] 多元化投资能力 - FOF基金华夏保守养老A在近三年业绩榜中位列第六 [5] - 量化基金华夏智胜先锋A和智胜价值成长A均跻身前20 [5] 投研体系建设 - 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机制 形成专业扎实的投研团队 [5] - 通过投研一体化平台打破内部壁垒 结合科技赋能提升研究转化效率 [5]
长跑业绩彰显投研实力,富国基金权益、固收、量化全线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24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 - 我国居民财富持续增长,资产配置需求增加,公募基金成为重要一环,产品类型丰富包括主动权益类、被动指数型、纯债型、FOF、QDII等 [3] - 投资者对产品业绩关注度提升,不再仅满足短期表现,中长期成绩成为重要考察指标 [3] - 标点财经研究院推出《中国基金业马拉松大师荟·2025》,基于过去7年、5年、3年数据统计研究 [3] 富国基金权益投资实力 - 富国基金旗下主动股票投资过去20年收益率达953.86%,全行业排名第4 [6] - 公司采用"深入研究、自下而上、尊重个性、长期回报"十六字投资理念,通过"广度、深度、速度、转化度"四维量化考核机制 [6] - 权益投研团队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结合,持续精进体系建设 [6] 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1只权益类基金近一年业绩位居同类前10%,其中5只收益率超40% [8] -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36.89%,新能源主题行业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8] - 富国医药创新股票A近一年收益率58.87%,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二 [8] 消费领域投资案例 - 富国消费精选30股票A通过A+H股跨市场布局把握新消费热潮,近一年收益率在消费行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二 [8] - 该基金早在2023年三季度布局泡泡玛特并长期持有至2025年一季度 [9] -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A人民币近两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达86.16%、70.68%,配置覆盖多行业和市场 [9] 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 - 富国强回报定期开放债券A近三年、近五年、近七年收益率分别达13.03%、23.28%、45.09%,均排名同类前9% [10] - 富国祥利一年期定期开放债券A近五年、近七年收益率分别达23.43%、44.14%,均排名同类前6% [10] - 富国优化增强债券、富国久利稳健配置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分别达28.74%、41.24%,同类排名第一 [10] 量化与指数产品表现 - 富国基金旗下10只量化类基金近一年业绩位居同类前10% [12] - 上证指数ETF近3年、5年、7年收益率均跻身同类前五 [12] - 富国量化对冲策略三个月持有期灵活配置混合A近1年、2年、5年收益率在对冲策略基金中均排名第1 [12] - 富国中证银行指数(LOF)A近三年收益率47.76%,同类排名第二;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联接A近一年收益率66.43%,同类排名第一 [12]
长城基金权益投资折戟:副总经理与研究部总经理的业绩旋涡
搜狐财经· 2025-05-21 10:08
长城基金产品结构失衡问题 -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突破3000亿元,但股票型与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仅254.8亿元,占比不足8%,权益投资发展薄弱 [1] - 作为券商系基金公司,本应在权益类产品上建立优势,但实际表现与预期相去甚远 [1] - 两位核心高管管理的基金产品业绩显著跑输行业平均水平,折射出公司在权益投资领域的深层挑战 [1] 杨建华管理的基金表现 - 在管的8只产品中有6只任职回报为负,2024年合计亏损9667万元,同期管理费收入达5217万元 [2] - 代表作长城消费30股票A累计净值仅为0.546元,任职期间亏损达2.7亿元,成立以来亏损幅度达40.87%,跑输业绩基准22.76个百分点 [3] - 长期重仓白酒板块,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核心持仓股在基金成立时至2024年末期间分别下跌18.9%、47%、44.6% [3] - 2025年一季度十大重仓股发生明显调整,食品饮料行业权重减少26个百分点 [4] - 对消费赛道过度依赖与择时失误是业绩滑坡主因,连续四年跑输基准 [6] 廖瀚博管理的基金表现 - 管理的5只产品业绩分化明显,长城久鼎混合A与长城均衡成长混合A任职年化回报均超过10%,但长城远见成长混合A任职年化回报亏损超过10% [7] - 部分C类份额与A类份额业绩差距明显,如长城久鼎混合C任职年化回报为-14.49% [7] - 投资风格具有高频调仓与赛道误判特征,持仓在多个板块频繁轮动,多数标的持有周期不足半年 [9] - 管理规模从2022年的近50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16.27亿元,降幅达67% [10] - 长城竞争优势六个月混合亏损超30%,规模从12亿元缩至2.3亿元(降幅80%) [10] 公司面临的挑战 - 核心高管管理产品的业绩困境直接反映出公司权益投资能力与市场变化的脱节 [10] - 传统投研模式的转型需求变得更为迫切,需要平衡价值坚守与灵活应变 [10] - 如何构建适应市场变化的投研体系,补上权益投资方面的短板成为重要问题 [10]
金融圈重磅!千亿资管换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6 15:06
人事变动 - 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即将加盟东证资管 [3] - 成飞是国信资管近四年业绩跃升的关键推手,主导"立足长远、聚焦投研"战略 [3][5] - 东证资管近年来发展陷入困境,2024年非货管理规模下滑261亿元,跌出行业前三十 [3][14] 国信资管业绩与战略 - 国信资管手续费净收入从2021年的2.0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6亿元 [5] - 2024年前三季度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81.62%,增幅排名第5 [5] - 增长原因包括创新策略落地、精细化管理、利用公募REITs和ABS等工具 [6] - 成飞强调资管机构需找到自身特色,发挥绝对收益、固定收益、ABS及REITs等优势 [6] 国信资管成立与发展 - 国信资管从筹备到开业历时两年多,2024年4月完成工商登记 [8] - 2025年3月21日正式开业,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 [9][10] - 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成飞、总经理方强等5人 [10] 东证资管历史与现状 - 东证资管前身为东方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部,2010年成为首家券商系资管公司 [11] - 2013年成为首家获得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的非基金管理类公司 [11] - 以权益基金为主,2014年发行首只三年期封闭基金东方红睿丰混合 [12] - 多只三年期封闭基金成立以来亏损超过30%,规模持续下滑 [13][14] - 行业关注东证资管如何重构投研体系寻求突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