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辅助驾驶的AI进化论:站在能力代际跃升的历史转折点
国海证券· 2025-07-22 11: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辅助驾驶行业“推荐”评级 [1][8][1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辅助驾驶行业现状是平均水平提升、技术路线收敛,车企难差异化,向高级别跃迁时细分安全功能待提升,人机交互边界模糊带来商业化落地焦虑和安全隐患 [5] - 建立辅助驾驶能力研究框架,从企业组织战略、技术能力、消费者感知三个维度梳理全栈自研主机厂辅助驾驶能力及潜力 [6][7][111] - 大算力芯片上车元年,世界模型持续优化,辅助驾驶行业能力迎来迭代拐点,头部厂商解决方案逐步完善,车企展开战略合作推动智能化渗透率普及,供应链格局显现,国内供应商向软硬件一体化发展 [8][110][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辅助驾驶技术进展及研究框架构建 - 全栈自研主机厂发展进程:介绍特斯拉、小鹏、华为、理想、蔚来、小米等车企辅助驾驶研发进展、硬件配置、车型发布等情况 [11][15][28] - 第三方解决方案玩家格局:车企与头部智驾厂商合作可节省成本、抢占市场,Momenta、元戎启行、地平线等厂商端到端方案推进有节奏且合作覆盖广泛 [45][46] - 构建辅助驾驶技术研究框架:从企业经营、技术能力、用户感知三个维度衡量辅助驾驶能力,分析各车企研发投入、战略重心、传感器方案、算力、模型等情况 [48][49][50] 维度一:企业组织和战略 - 辅助驾驶战略布局:研发方向从早期模块化分工向端到端融合、全域架构与跨域协同发展,车企动态调整团队架构与研发重心 [53][54][55] - 辅助驾驶研发投入:2022 - 2024年技术驱动型企业研发费用普遍高于15%,规模效应型企业随销量增长费率降低,小米集团2021 - 2023年研发费用率逐步攀升 [60] 维度二:技术能力三要素 - 传感器、算力、模型 - 传感器:技术降本与规模量产推动多感知方案并行,形成“数据输入 - 算法进化 - 硬件适配”正向循环,国产厂商在传感器供应链格局中份额稳步提升 [64][66][67] - 算力军备赛:云端智算中心肩负模型训练等任务,头部车企建立EFLOPS级超算中心,车端驾驶域控芯片向大算力化跃迁,国产芯片2025年集中量产 [75][78][85] - 车云模型:技术路径收敛,架构由决策规划模型化向模块化端到端发展,引入多模态数据信息,世界模型运用数据驱动提升类人化决策能力 [7][111] 维度三:消费者感知 - 辅助驾驶功能表现能力 - 驾驶辅助功能:“车位到车位”功能融合行车与泊车功能,实现全场景连续驾驶目标,各车企相关功能不断迭代升级 [97][98][105] - 安全辅助功能:AEB性能边界优化,车辆避撞方式与车速有关,蔚来等车企安全辅助功能不断提升 [99][103][105] - 消费者感知力:辅助驾驶产品标签化,成为新车卖点,各车企驾驶及安全辅助功能落地进程有差异 [10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车企研发及功能落地进展,如特斯拉、小鹏、鸿蒙智行合作车企、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小米集团;以及头部第三方解决方案供应商,如Momenta、元戎启行 [8][111] - 建议关注供应链国内供应商,如速腾聚创、禾赛科技、舜宇光学科技、联创电子、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知行科技、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 [8][111]
决战“电动、智能、海外” 车市下半年聚焦三大增长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1 02:03
中国车市上半年表现 - 上半年中国车市销量达1500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10% [2] 增长驱动因素 - 电动化 智能化和海外市场成为推动中国车市增长的三大核心动力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受益于环保意识增强和政府政策支持 [3] - 智能化技术包括自动驾驶 车联网和人工智能使汽车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 [3] - 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影响力扩大 凭借产品品质 售后服务和价格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 [3] 下半年企业战略布局 - 企业将围绕电动化 智能化和海外市场三个领域积极布局 [4] - 电动化方面将加大新能源车型研发 优化电池技术并提升续驶里程 [4] - 智能化领域将加强与科技公司合作 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 [4] - 海外市场方面将完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 打造国际影响力品牌 [4] 电动化发展态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690万辆 增速超过40% [5] - 下半年将是电动化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上市的黄金期 [5] - 新能源汽车依然是车市发展关键 企业需深耕该市场 [6] - 竞争从价格转向产品 技术和质量 包括电池安全 充电速度和续驶里程 [6] - 电动化底盘平台技术应用优化驾乘体验并加剧技术竞争 [6] 技术路线竞争 - 插电混动汽车凭借可油可电 长续驶里程和便捷补能优势赢得消费者青睐 [7] - 纯电动技术因技术进步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将在下半年迎来新高潮 [7] - 纯电动和插混汽车将围绕不同用户群体和使用场景展开竞争 [7] 市场竞争格局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五的企业集团合计销量占比达95.1% 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 [8] -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变化 尾部企业淘汰风险增加 [8] - 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尚未实现盈利 下半年头部企业盈利目标成为市场热点 [8] 智能化发展 - 前4个月新能源乘用车2级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77.8% [9] - 下半年辅助驾驶功能将向低价位车型下沉 竞争核心围绕使用体验 [9] - 纯视觉辅助驾驶方案因高性价比推动技术下沉 [9] - 数据管理成为提升辅助驾驶体验的核心 也是下半年竞争关键 [10] - 智能化不再是新能源车型专属 燃油车也需具备智能化功能以应对市场竞争 [10] - 自主车企推进端到端大模型和技术下沉 外资品牌推动合资品牌建立中国本土化智能化体系 [11] - 下半年将以Robotaxi为代表推进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市场化 [11] 海外市场表现与策略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12] - 欧洲市场一季度销量14.8万辆 同比增长78% 市场份额从2.5%升至4.5% [12] - 插混车型在欧洲销量同比激增368%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 [12] - 插混车型因适用10%基础关税成为开拓欧洲市场利器 [12] - 自主车企加快海外本土化步伐 例如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并布局欧洲经销商网络 [13] - 上汽集团调整产品结构 计划24个月内投放14至15款车型至欧洲市场 [13] - 长安汽车构建研产供销运一体化本地运营体系 确保72小时内响应售后需求 [13] - 自主车企在东南亚 巴西等市场推进本土化生产和全产业链协同出海 [14] - 海外本土化发展需加强与当地合作 规避贸易风险并适应当地标准法规 [15]
科力装备(301552) - 301552科力装备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4
2025-07-14 09:2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西南证券、财达证券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14日15:00 - 16:00,地点在公司一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张万武、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张静、证券事务代表安喜双 [2] 公司介绍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张静介绍公司基本情况、行业概况、投资亮点与发展前景 [2] 互动交流 中美贸易竞争影响 - 公司通过贸易条款设计(出口美国产品多以EXW模式交易,关税由客户承担)、美国本土化生产、技术壁垒和客户多元化构建多层次风险缓冲体系,关税成本转移和头部客户协同确保业务稳定 [2] 与小米汽车配套情况 - 公司作为二级供应商在小米所有车型上均有产品配套并进行技术迭代,终端应用产品主要是风挡玻璃安装组件等,按订单正常生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有望推动辅助驾驶领域新技术普及 [3] 生产基地与产能情况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美国子公司已采购生产设备推动本土化生产 [3] - 募投项目“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智能化生产建设项目”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建成后缓解产能不足 [3] 研发投入情况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1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38% [3] - 重点投向智能化零部件开发、汽车玻璃总成组件产品生产与装配工艺技术迭代、新型材料研发领域 [3]
出行观 | 汽车技术营销应把社会责任提上日程
观察者网· 2025-07-11 11:03
行业现状与事件背景 - 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驾驶问界M8时疑似分神被拍,后承认低头看手机并称"开智驾确实没事干",同时呼吁国家放开L3级驾驶功能[2][4] - 余承东在公开场合表示期待L3级驾驶实现"想睡就睡",引发台下观众欢呼,但该言论与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中L3级定义不符[5][13] - 广州发生一起因司机低头看手机导致的3死3伤交通事故,与余承东事件形成鲜明对比[7][8] 技术标准与法规框架 - 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明确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需保持警觉并及时接管,不存在"想睡就睡"条件[13][14] - 工信部2022年实施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后,2025年4月又提出智能驾驶宣传、功能使用和技术部署的规范性要求[14] - 行业正加强安全警示,高速公路电子牌频繁显示"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标语[14] 企业责任与行业倡议 - 华为乾崑智驾官网明确标注其ADS仅为辅助驾驶功能,要求驾驶员时刻保持注意力[10][12] - 华为联合11家汽车品牌发布《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承诺技术研发投入、营销透明化、用户教育及标准共建[15][16] - 倡议提出构建"五全"安全底座(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提升行业安全基线[15] 技术营销边界 - 深圳交警和问界客服均强调L2级辅助驾驶需手握方向盘并目视前方,发生事故需担责[10] - 行业专家指出大企业应破除消费者对辅助驾驶的迷信,明确区分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概念[13] - 智能驾驶技术竞争背景下,供应商需平衡技术营销与社会责任,建立差异化品牌价值框架[17]
“汽车+AI+机器人”三箭齐发,知行科技单日飙涨23%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5:14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知行科技股价于7月10日放量大涨23 31% 最新市值为42 2亿港元 [1] - 公司30天内累计获得14款车型定点 包括6月初9款商用车平台化定点和7月10日新增的5款车型定点 [1] 业务进展与客户合作 - 公司收到某头部自主品牌5款车型定点函 将提供iDC辅助驾驶域控和iFC前视一体机等多种解决方案 [1] - 新定点项目包含基于地平线征程6M芯片的ADAS解决方案 实现轻量化城区功能的高阶行泊能力 [1] - 公司再次获得地平线征程6M平台定点项目 基于成熟量产能力和海外合规经验保障车型出海 [1] - 公司被选定为某头部自主品牌主力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推动国产大算力芯片落地 [2] 技术布局与产品体系 - 公司已形成覆盖多种计算平台的模块化开发服务体系 支持低中高阶行泊功能 [1] - 基于地平线J6M自研端到端城区方案 并在底软硬件制造上形成平台化开发应用能力 [2] - 地平线J6M是国产大算力端侧芯片 128TOPS算力支持城区辅助驾驶功能 [2] 机器人业务拓展 - 公司旗下艾摩星机器人将收购小工匠大部分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加速机器人技术积累 [2] - 艾摩星机器人完成首个具身智能产品"充电机器人"全链路功能验证 实现插枪充电拔枪自动化 [3] - 公司协同艾摩星加速小工匠机器人产业化 结合大模型算法实现AI+机器人场景落地 [3] 战略协同与未来规划 - 公司高性能辅助驾驶产品与充电机器人深度融合 构建"行—泊—充"智能化服务闭环 [3] - 公司通过投融资软硬件设计供应链协同 加速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和场景应用 [3]
理想、问界、小鹏、小米、腾势五大品牌参测 凤凰车研所辅助驾驶评分榜发布
凤凰网· 2025-07-10 13:59
辅助驾驶测试结果 - 理想L9以90分总评分位列榜首 [1] - 问界M9和小鹏P7+分别以87分和76分暂列第二、第三位 [1] - 小米SU7和腾势Z9GT以70分并列第四位 [1] 测试车型配置 - 问界M9为2025款增程版266km Ultra6座 指导价53 98万元 [1] - 理想L9为2024款Ultra 指导价43 98万元 [1] - 腾势Z9GT为2024款1100四驱pro版 指导价33 48万元 [1] - 小米SU7为2024款max 指导价29 99万元 [1] - 小鹏P7+为2024款限定版Max 指导价21 88万元 [1] 软件版本 - 问界M9测试版本为ADS Pro V3 3 [1] - 理想L9为AD Max V13 0 [1] - 腾势Z9GT为34 1 5 2411271 1 [1] - 小米SU7为1 5 8 [1] - 小鹏P7+为XOS 5 5 5 8903 [1] 硬件配置 - 腾势Z9GT配备2颗激光雷达 布置在车头下方两侧 [2] - 问界M9配备4颗激光雷达 实现前后左右全覆盖 [2] - 小米SU7和理想L9均配备1颗激光雷达 [2] - 小鹏P7+采用纯视觉方案 无激光雷达 [2] - 理想L9 小米SU7 小鹏P7+算力均为508TOPS 配备2颗英伟达Orin-X芯片 [2] - 腾势Z9GT算力为254TOPS 配备1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 [2] - 问界M9芯片信息未公布 [2] 测试方法 - 测试路线以郑州为起点 全程174公里 涵盖多种复杂路况 [2] - 五台车完成时间在4小时到4个半小时之间 [2] - 理想L9比预期时间慢8分钟 问界M9慢9分钟 [2] - 小鹏P7+慢20分钟 腾势Z9GT慢23分钟 小米SU7慢26分钟 [2] 接管情况 - 理想L9和小鹏P7+接管次数最少 均为6次 [3] - 小米SU7接管10次 问界M9接管7次 腾势Z9GT接管8次 [3] - 评分基于辅助驾驶用时 覆盖率 接管情况和异常状况四大项目 [3]
A股电子后视镜、3D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辅助驾驶相关概念短线走高,联创电子涨超7%,秋田微、宇瞳光学、通达电气等个股跟涨。比亚迪此前宣布,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快讯· 2025-07-09 05:57
行业动态 - A股电子后视镜、3D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辅助驾驶相关概念短线走高 [1] - 联创电子涨超7%,秋田微、宇瞳光学、通达电气等个股跟涨 [1] 公司动态 - 比亚迪宣布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1]
腾讯申请资源预估模型的评估方法等专利,解决资源预估模型的评估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金融界· 2025-07-08 11:44
腾讯科技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资源预估模型的评估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的专利,公开号CN120278566A,申请日期为2024年01月 [1] - 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样本集合划分和偏差阈值评估资源预估模型的准确性,最终整合评估结果得到模型质量得分 [1] - 该技术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多个领域 [1] - 专利解决了资源预估模型评估准确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1] 腾讯科技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深圳市,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美元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15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60次 [2]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5000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472个 [2]
华为公布辅助驾驶专利 可提升驾驶员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快讯· 2025-07-08 06:49
华为辅助驾驶专利技术 - 公司于7月8日公布"辅助驾驶方法和装置"专利,涉及多模态感知信息与显示信息的协同处理 [1] - 专利通过车辆多种传感器采集数据,结合目标区域和栅格粒度等显示信息,实现障碍物全景感知与近距离精细化感知的双重提升 [1] - 技术方案覆盖大范围环境感知与近距离细节识别,未披露具体传感器类型或商业化时间表 [1] 智能驾驶行业技术发展 - 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成为行业技术演进方向,专利显示华为在该领域持续投入 [1] - 障碍物感知精度与范围同步优化体现行业对L2+/L3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性能追求 [1]
华为公布辅助驾驶专利
快讯· 2025-07-08 06:4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利公布 - 公司于7月8日公布了"辅助驾驶方法和装置"专利 [1] - 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通过多模态感知信息获取车辆周围障碍物分布情况 [1] - 方法包括获取多种传感器采集的多模态感知信息和多组显示信息 [1] - 根据感知信息和显示信息进行预测,生成多个占据栅格信息 [1] - 占据栅格信息用于在人机交互界面显示周围障碍物分布画面 [1] 技术优势 - 该方法可提升驾驶员对大范围障碍物的全景感知能力 [1] - 同时提升对近距离障碍物的精细化感知能力 [1] - 两种感知能力结合可增强驾驶员对周围环境的整体感知 [1] - 技术应用有助于避免车辆剐蹭事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