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长
icon
搜索文档
A股盘前播报 | 中美再次暂停实施相互24%关税90天;机器人赛道再迎催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0:33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 同时保留剩余10%关税 [1] - 中国暂停对美非关税反制措施 [1] 机器人产业政策 - 杭州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条例草案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 政策促进机器人在工业制造 农业生产 医疗健康等六大领域应用 [2] 金融市场开放 - 中央结算公司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投资流程 取消承诺书要求 [3] 公司声明 - 中国稀土集团声明未开展稀土人民币稳定币合作 [4] - 蚂蚁集团辟谣未参与共建稀土人民币稳定币 [4] 机构观点 - 华西证券认为A股上行趋势不变 科技成长仍是政策主线 [7] - 中原证券建议关注中报超预期个股及政策催化窗口 [8] - 东方证券看好军工和机器人板块 [9] 储能技术进展 - 南都电源签约2.8GWh半固态储能项目 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 [10] - 国盛证券预计2026年起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 [10] 半导体行业 - 消费级DDR4价格第三季度预增85%-90% [11] - 湘财证券认为国产化替代将推动存储价格上涨 [11] 创新药发展 - 多款创新药进入突破性治疗公示 [12] - 中金公司认为国产新药将深度参与全球市场 [12] 公司公告 - 长安汽车董事及高管拟增持股份 [15] - 长春高新子公司卡麦角林片获临床试验批准 [15] - 成都华微发布超低功耗RISC-V MCU [15] - 皇庭国际深圳广场将被司法拍卖 可能触发退市风险 [15] - 北大医药面临主营业务中止风险 [15] - 万华化学上半年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下降25.1% [15]
基金配置周报:世界机器人大会如约而至,如何布局?-20250811
大同证券· 2025-08-11 11:09
市场回顾 - 上周权益市场主要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涨幅最大达2.11%,万得全A(1.94%)、北证50(1.56%)、沪深300(1.23%)、科创50(0.65%)和创业板指(0.49%)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4][7] - 申万31个行业中先进制造板块集体反弹,国防军工(5.93%)、有色金属(5.78%)、机械设备(5.37%)领涨,医药生物(-0.84%)、计算机(-4.62%)表现落后 [4][12] - 债券市场长短端利率下行,10年期国债利率下降1.68BP至1.706%,1年期国债利率下降2.28BP至1.351%,期限利差小幅走阔 [8][10] - 基金市场中偏股基金指数上涨1.73%,二级债基指数上涨0.55%,中长债和短债基金指数分别上涨0.07%和0.06% [11][12] 权益类产品配置策略 事件驱动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聚焦"机器人+"应用,建议关注嘉实制造升级A(机械设备25.17%)、华夏智造升级A(机械设备36.8%)、信澳核心科技A(计算机47.15%)[13] - 2025低空经济大会将展示飞行器制造等产业链机会,推荐嘉实创新成长(国防军工71.76%)、华安制造先锋A(国防军工32.7%)、华夏军工安全A(国防军工81.43%)[14] - 生猪行业"反内卷"政策加速落地,工银农业产业(农林牧渔71.7%)、嘉实农业产业A(农林牧渔70.23%)、银华农业产业A(农林牧渔83.6%)具配置价值 [15] 资产配置 - 采用均衡底仓+杠铃策略,红利端推荐安信红利精选A(银行17%),科技成长端推荐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传媒25.32%)[16][20] - 军工板块战略价值凸显,2024年国防预算同比增7.2%,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18] - 科技成长方向受政策支持,AI技术推动及国产替代需求提升港股互联网龙头估值 [17] 稳健类产品配置策略 - 央行上周净投放1635亿元,资金面维持宽松,7月出口同比增7.2%显示韧性 [22] - 美联储副主席鲍曼支持年内三次降息,美债收益率曲线趋平 [22][26] - 短债基金建议配置诺德短债A(久期2.24)、华安纯债A(久期4.41),固收+基金可关注安信新价值A(转债仓位4.91%)[28] - 可转债等权价格中位数超1300,需警惕高估值调整风险 [23]
南方基金豪掷2.3亿自购旗下权益基金,年内公募自购已达7.47亿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25
公募基金自购情况 - 2025年以来21家公募机构自购总金额达7.47亿元 [2] - 南方基金以2.3亿元自购金额创年内最大单笔纪录 涉及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A等三只权益基金 [1][2] - 建信基金自购金额累计超3.53亿元 包括4月11日宣布的不少于1.8亿元及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已投资的1.73亿元 [2] - 工银瑞信基金及其高管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工银瑞信臻选回报混合基金 [1] - 泰康基金运用固有资金155万元申购旗下港股通银行指数基金 [1] - 方正富邦基金、华商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及安信基金年内均两次宣布自购 [2] - 招商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年内自购金额均达5000万元及以上 [2] 公募机构净申购情况 - 截至8月10日73家公募机构实现净申购 总额137.13亿元 [3] - 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17.52亿元 占总规模12.78% [3] - 景顺长城基金以385次申购和30.39亿元净申购额居首 [4][5] - 中欧基金净申购21.65亿元 申购次数同样为385次 [4][5] - 工银瑞信基金净申购11.23亿元 南方基金净申购8.23亿元 [4] - 国泰基金、中银基金及兴证全球基金净申购金额分别为6.52亿元、5.18亿元和5.04亿元 [4] - 汇添富基金等17家机构净申购金额均超1亿元 [4] 后市投资观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看好A股低估值扩张空间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AI应用、半导体)、中国制造(高端机械/汽车/军工/医药)及新消费领域 [5] - 招商基金看好A股中期走势 关注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及大金融板块 同时认为港股科技板块因高成长性或成资金关注重点 [6] - 海富通基金指出"反内卷"政策推动PPI环比改善 短期成长及TMT风格占优 长期周期风格相对占优 [6]
“红利资产+科技成长”折射A股市场投资新趋势,业内人士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09
市场整体趋势 - A股市场震荡上行且交投活跃度提升 四季度中美降息共振预期强化推动结构性机会 [1] - 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板块成为市场重要力量 两类资产特性互补并呈现轮动特征 [1][2] 红利资产表现 - 红利类资产近期持续获大额增持 红利基金总规模达5288.36亿元(截至8月8日) [1] - 挂钩红利类指数ETF份额从2024年底721.80亿份增至925.49亿份 增幅28.2% [1] - 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优势凸显 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快且机构投资者偏好高息资产 [1] - 红利板块具业绩稳定性和高股息率特征 成为市场震荡中防御选择 [1] - 交通运输行业在A股及港股红利指数中占比较高 红利基金行业配置涵盖煤炭、石油、燃气等能源行业及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 [1] 科技资产表现 - 科技相关主题基金获投资者踊跃申购 多只基金提前完成募集 [2] - 龙头科技股在2025年半年报或预告中表现强劲 AI、光模块、服务器、半导体等细分领域核心指标增长 [2] - AI大模型快速迭代和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加速 科技基金成为市场资金配置热点 [2] - 政策支持与市场追捧形成正反馈 推动科技基金发行规模扩大 [2] - 科技主题基金在产品结构方向不断创新 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 [2]
博时宏观观点:降息预期升温,看好科技成长行情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8:43
海外经济与市场 - 7月美国ISM口径PMI不及预期 市场降息预期持续升温[1] - 美国就业数据明显下滑 金融条件宽松利好非美市场资金面[2] - 原油需求偏弱叠加供给释放 25年油价中枢承压[3] - 地缘政治非线性变化引发短期油价脉冲[3] - 黄金短期受衰退与降息交易推动 中长期受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美元信用质疑支撑[3] 国内经济状况 - 7月CPI与核心CPI超预期回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至3.6%[1] - PPI环比边际好转 低基数与反内卷政策共振推动未来回升[1] - 价格数据回暖显示国内物价低位企稳[1]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融资余额持续增长[1][2] -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 美债利率小幅反弹[1] - 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下移 股债市场同步上涨[1] - 港股情绪从高位回落 股权风险溢价处于较低位置[2] 债券市场动态 - 债券市场震荡 增值税新规下首批加税地方债发行结果好于预期[1] - 央行前置操作MLF逆回购维持资金面宽松[1] - 资金利率较难突破前低 高票息资产价值凸显[1] 行业投资机会 - 科技成长板块受益于AI产业催化[2] - 反内卷政策需等待需求端配合才能催生进一步行情[2] - 盈利下行风险持续减轻 市场对宏观利好保持敏感[2] 风险因素关注 - 重点关注中美关税是否延期及美国7月通胀数据[1] - 俄美谈判结果可能带来交易性机会[1] - 债市情绪仍受商品价格扰动[1]
超4100股飘红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1 08:05
市场表现 - 沪指上涨0.34%至3647.55点 日线六连阳并创年内新高 [2][3] - 深成指上涨1.46%至11291.43点 创业板指上涨1.96%至2379.82点 [2][3] -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上涨 沪深两市成交额1.83万亿元 较上周五放量逾千亿元 [3] 行业板块表现 - PEEK材料概念板块震荡拉升 双一科技和超捷股份20%涨停 中欣氟材和金发科技涨停 中研股份和新瀚新材涨逾10% [5] - 锂矿概念全天强势 盛新锂能 江特电机和赣锋锂业涨停 永杉锂业一度涨停 中矿资源涨8% [6] - 贵金属板块全部下跌 赤峰黄金跌超5% 西部黄金和山东黄金跌超4% [7]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 计算机 电力设备和医药生物板块 净流出银行 公用事业和石油石化板块 [8] - 贵州茅台 东方财富和中际旭创获主力净流入9.73亿元 8.82亿元和8.22亿元 [8] - 中国船舶 宁波韵升和华银电力遭主力净流出9.32亿元 6.87亿元和5.57亿元 [9] 机构观点 - 国泰海通认为市场处于多空争夺关键阶段 若利好政策加持且沪指放量加速则有望突破前高 看好科技成长 金融与部分周期 [10] - 中信建投建议关注新赛道低位细分品种 重点关注国防军工 AI算力 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 有色 交运 券商和创新药等行业 [10]
超4200股上涨,沪指再刷年内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4:1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涨0.51%,深成指涨1.48%,创业板指1.99%,沪指刷新年内新高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5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全天成交金额超1.8万亿 [2] -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呈现普涨格局 [2] 板块轮动 - 涨幅居前板块:PEEK材料(6.20%)、锂矿(5.51%)、东风汽车系(4.82%)、盐湖提锂(4.73%)、地面兵装(4.57%)、华侨城系(4.02%) [3] - 跌幅居前板块:黄金精选(-2.60%)、新兴际华系(-3.55%)、大唐系(-1.79%)、珠宝(-1.29%)、中船系(-1.00%) [3] - 其他活跃板块:炒股软件(6.04%)、电路板(3.82%)、培育钻石(3.64%)、磁电存储(3.79%)、锂电电解液(3.55%) [3]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建议战术配置存储、软件、通用自动化、部分化工品、保险、煤炭及高股息白电,战略配置大金融、医药、军工 [4] - 中原证券指出上证综指市盈率14.93倍、创业板指41.75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 [4]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可能推动外资回流A股,8月中报披露期需警惕高估值题材股业绩压力 [4] 资金与政策 - 杠杆资金(两融)、私募基金及行业ETF持续入场,两市成交金额17365亿元处于近三年中位数上方 [4] - 7月重要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政策面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4]
超4200股上涨,沪指再刷年内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3:55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沪指涨0.51%至3653.50点 深成指涨1.48%至11293.25点 创业板指涨1.99%至2380.29点[1] - 科创50指数涨0.88%至1052.77点 中证500指数涨1.19%至6398.49点 中证1000指数涨1.63%至6949.35点[2] - 沪深300指数涨0.58%至4128.72点 万得全A指数涨1.05%至5727.42点 北证50指数涨1.34%至1460.99点[2] 成交与资金动向 -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53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当日成交额达1.15万亿元 预计全天成交金额超1.8万亿元[2] - 万得全A涨跌分布显示4294只个股上涨 950只个股下跌 超4200只个股实现上涨[2][3] 板块表现分析 - PEEK材料板块涨幅达6.20% 锂矿板块涨5.51% 盐湖提锂板块涨3.87% 电路板板块涨3.82%[4] - 兵工系板块涨4.57% 航天科工系板块涨4.02% 汽车胎压监测板块涨3.72% 磁电存储板块涨3.79%[4] - 银行板块下跌 系统重要性金融板块跌0.73% 电力板块中火电跌0.79% 央企电力燃气板块跌0.74%[3][4] - 黄金相关板块表现疲弱 黄金精选板块跌2.60% 中国黄金系板块跌0.80% 珠宝板块跌1.29%[4] 机构观点与市场趋势 - 华泰证券指出交易型资金推动主题行情活跃 建议关注存储、软件、通用自动化、化工品、保险及煤炭行业[5] - 中原证券研报显示上证综指市盈率14.93倍 创业板指市盈率41.75倍 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5]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 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 市场主线集中于科技成长与周期制造领域[5]
上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涨超1.5%,机构:市场有望集中于科技与周期双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02:24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及ETF表现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8月11日盘中上涨1.61% [1] - 科创板人工智能ETF(588930)同期上涨1.54% 成交额超5000万元 溢折率0.01% [1] - 成分股航天宏图涨超5% 恒玄科技、奥普特、寒武纪-U等多股跟涨 [1] - 该ETF上一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近3500万元 [1] 指数编制规则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从科创板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1] - 样本公司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基础资源、技术及应用支持领域 [1] - 指数旨在反映科创板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1] 机构市场观点 - 国内流动性保持宽松 杠杆资金、私募基金及行业ETF持续入场 [1] - 8月为半年报披露高峰 需关注高估值题材股业绩验证压力 [1] - 未来市场有望集中于科技成长与周期制造两条主线 [1] - 短期市场预计稳步震荡上行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 [1] 物理AI发展前景 - 物理AI通过融合AI与物理规律赋能高端制造、能源等领域 [2] - 相较传统AI 物理AI能理解真实世界规律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进行高精度训练 [2] - 海外英伟达已在机器人训练、工程模拟领域布局 [2] - 国内CAE厂商正探索在国防、具身智能等场景的应用 [2] - 分析认为物理AI将成为人工智能发展下一浪潮 带来高效低成本智能化升级方案 [2]
开盘:三大指数小幅高开 能源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新浪财经· 2025-08-11 02:10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报3637.05点涨0.05% [1] - 深成指报11159.03点涨0.27% [1] - 创指报2336.93点涨0.13% [1] - 能源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1] 机构策略观点 - 短期A股超预期上行面临PPI弱于预期/关税协议到期/估值修复完成三重阻力 [2] - 美联储人事变动提升市场降息预期 [2] - 美元走弱趋势利好新兴市场股市且港股更受益 [2] - 反内卷与宽信用政策促使价格低位温和回升 [2] - 行业轮动加速建议关注新赛道低位细分品种 [2] 资金面分析 - 增量资金来自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 [2] - 居民配置资金入市且M1-M2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收窄 [2] - 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反映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2]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驱动慢牛行情 [2] 市场展望 - A股处于牛市中继且回调带来配置良机 [2] - 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 [2] - 科技成长仍是十五五规划政策主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