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

搜索文档
司太立:碘价维持高位,24年利润承压-20250505
华泰证券· 2025-05-05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9.29元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均有增长,考虑收入稳健增长,若碘价下行及技改投入见效,有望推升毛利率 [1] - 碘价维持高位致24年毛利率下降,若后续回落叠加技改项目投入,25年毛利率有望回升至20%以上 [2] - 造影剂原料药新产能持续投产,发货量有望提升;造影剂制剂国内借集采东风放量,海外市场注册加速推进 [3][4] - 因碘价高位和API价格承压,调整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测,给予25年31xPE,对应目标价9.29元 [5]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23.50亿元(yoy+7.02%),归母净利 - 4909.90万元(yoy - 211.00%),扣非净利 - 5412.99万元(yoy - 251.56%);4Q24营收5.46亿元(yoy - 3.43%),归母净利 - 5807.48万元(yoy - 1281.68%);1Q25营收6.86亿元(yoy+6.79%),归母净利1434.43万元(yoy+16.79%),扣非净利1117.09万元(yoy+13.63%) [1] - 24年毛利率19.4%,较之前 - 4.9pct [2] 造影剂业务 原料药 - 2024年造影剂收入18.70亿元(+2.94%yoy),估计原料药收入约12亿元,同比小幅下滑,API发货量1500吨(23年约1200 + 吨),24年底原料药产能2400 + 吨,其中1800t已完成国内国际主要质量体系认证,预计25年底产能达3000吨,25年API发货量有望达2000吨 [3] 制剂 - 估计24年造影剂制剂收入6.6 + 亿元,同比增长约25%,目前产能约2000万支,预期25年底约2500万支,25年收入增速超10% [4] - 国内制剂:24年实现收入5.58亿元,+13.75%yoy;截至2M25,碘海醇28省集采续约新增中标11个区域,碘克沙醇已开标13省中新增中标9个区域,碘佛醇中标“京津冀3 + N联采”;钆贝葡胺5M24获批上市,另布局多款钆制剂和超声造影 [4] - 海外制剂:爱尔兰IMAX制剂收入8620.3万元,+60%yoy;上海司太立加速推进制剂海外注册工作,24年已实现商业化国家6个,另有多个国家审评中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5 - 27年归母净利至1.31/2.18/3.20亿元(较25/26前值下调44/43%),给予25年31xPE(可比公司一致预期25xPE),对应目标价9.29元(前值10.65元,20xPE) [5] - 收入假设调整:考虑下游制剂集采推进,终端价格承压,下调25 - 26年收入预期 [16] - 毛利率假设调整:考虑上游原材料碘价格高位,预计25年毛利率承压,下调至23.3%;预计25 - 26年碘价回落,毛利率逐步恢复至24.5/25.8% [16] - 费用率假设调整:考虑多款制剂中标国家集采,略微下调25 - 26年销售费用率;考虑运用自动化管理体系,略微下调25 - 26年管理费用率 [16]
医药行业专题:25Q1医药板块分化明显,创新引领中长期增长
国投证券· 2025-05-05 07: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 医药板块分化明显,创新引领中长期增长,行业整体业绩下滑但估值有所修复,各细分板块表现不一,部分板块有望回暖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整体情况 - 国投证券医药团队重新对医药上市公司分类,滚动剔除次新股、ST 股和业绩极端个股,追踪各板块业绩 [17] - 2024 年度医药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滑 1.7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4.06%,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14.86%;25Q1 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4.3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8.8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10.86% [1][17] - 2024 年度医药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主要集中在 -20%至 20%,扣非净利润增速主要分布在 -50%至 50%;25Q1 营收增速主要集中在 -30%至 30%,扣非净利润增速主要分布在 -40%至 40% [18][20] - 2024 年度医药板块收入及利润增速居中,25Q1 居后 [24][32] - 医药板块行情回暖,PE 估值自底部回升后维持震荡,整体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 [38] - 2025Q1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排名第四,为 9.05%,环比增加 0.47pct;全部基金超配 2.80pct,非药基金低配 2.62pct [44][45] - 全基金 2025Q1 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恒瑞医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药明康德、百济神州 - U、恒瑞医药;持仓基金数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迈瑞医疗、人福医药、新产业 [51] - 非药基金 2025Q1 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百济神州 - U;持仓基金数减少最多的前三名个股为迈瑞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 [55] 细分板块业绩 化学制剂 - 2024 年化学制剂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1.9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0.2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1.45%;2025Q1 营收同比下降 1.8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14%,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4.58%,销售费用率持续优化 [2][59] - 得益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且创新品种商业化放量,25Q1 该板块业绩逐步稳健增长 [2][59] 化学原料药 - 2024 年化学原料药板块营收同比增长 0.9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3.7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49.51%;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8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89% [2][60] - 得益于部分原料药价格上涨、去年同期部分原料药充分计提存货减值等,2024 年该板块业绩改善明显;得益于部分原料药价格维持稳定,25Q1 该板块整体业绩稳定增长 [2][60] 生物制品 - 2024 年生物制品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降 28.0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4.0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45.03%;2025Q1 营收同比下降 34.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8.64%,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53.93% [3][64] - 2024 年疫苗板块中部分品种销售额承压,血液制品板块业绩整体稳健;2025Q1 疫苗板块部分品种仍承压,血液制品板块部分公司业绩出现阶段性调整 [3][64] 医疗服务 - 2024 年医疗服务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0.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7.8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27.48%;2025 年 Q1 营收同比下滑 1.2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0.7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13.06% [9][66] CXO - 2024 年 CXO 上市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3.79%和 25.92%;2025Q1 分别同比增长 8.54%和 71.04% [67] - 得益于部分龙头公司订单及时回暖和后期项目逐步交付,2025Q1 CXO 板块业绩改善明显 [67] 生命科学服务 - 2024 年及 2025 年一季度,生命科学服务企业经营业绩有所恢复,但仍存在分化情况 [72] - 板块回暖受益于海外投融资回暖,对上游生命科学服务需求提升,且行业供给侧加速出清,价格战趋于缓和,企业盈利水平逐步修复 [72] - 2025 年随着投融资持续回暖,叠加中美关税问题影响,供给端有望进一步出清,国产产品有望迎来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阶段,国产企业盈利水平有望加速提升 [72] 医疗器械 - 2024 全年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0.6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8.47%,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 8.52%;25Q1 营收同比减少 6.7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15.14%,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 15.64% [10][77] - 2024 年业绩整体承压原因包括医疗新基建形成高基数、集采扩面、行业整顿、医疗设备更新节奏影响采购量、去化渠道库存等 [10][77] - 展望后续,基数消化基本完成,集采影响逐步出清,行业形成新常态,医疗设备更新加快,招投标回暖使库存去化加速,未来行业有望周期性复苏与回暖;从长期看,各细分领域龙头技术实力增强,产品结构升级与高端化、客户群全球拓展有望打开国产医疗器械长期成长空间 [10][78] 医药商业 - 2024 年医药商业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0.6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15.60%,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 19.14%;2025Q1 营收同比下滑 0.9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2.59% [11] - 2024 年受高基数及医疗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整体医药商业板块承压;2025 年宏观经济有望持续恢复,流通公司推进国企改革,降本增效,开拓第二增长曲线,院外药店经营压力缓解,回款有望改善,板块经营业绩有望持续恢复 [11] 中药 - 2024 年中药板块整体营收同比下降 4.5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5.0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6%;2025Q1 营收同比下降 8.2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62%,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 5.53% [11] - 2024 年板块整体业绩受高基数、渠道库存消化、中药材价格波动、宏观消费环境承压等多因素影响有所承压;2025 年中药行业渠道库存已有所消化,中药材价格指数回落有助于缓解成本压力,板块业绩有望逐步回暖 [11]
奥精医疗(688613):业绩短期承压,市场拓展加速,成长动能充沛
信达证券· 2025-05-02 15: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采影响下业绩短期承压,但市场拓展加速,成长动能充沛,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2] - 静待“骼金”放量,布局种植体业务,“齿贝”和“种植体”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0、3.55、4.7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0%、31.5%、32.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42、0.66、0.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1%、56.7%、49.0%,对应2025年4月30日股价,PE分别为51、33、22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yoy - 9.03%),归母净利润 - 0.13亿元(yoy - 123.35%),扣非归母净利润 - 0.28亿元(yoy - 210.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2亿元(yoy - 137.93%) [1]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42亿元(yoy - 10.35%),归母净利润0.01元(yoy - 84.99%) [1] 利润端短期承压原因 - 骨科人工骨修复材料集采逐步落地,单位产品出厂价下降 [2] - 集采放量带来公司产销量增加,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增加 [2] - 公司为夯实品牌地位,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导致费用增加 [2] - 因给予优秀经销商的账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2] - 税款补缴755.49万元 [2] 市场拓展情况 - 集采落地加速公司在国内医院拓展进度,2024年共新开发医院900余家(yoy + 90%),其中800家来自集采落地带来的新增 [2] - 国际化拓展获得新突破,人工骨修复产品在东南亚、拉美等多国完成临床试用 [2] 分业务线情况 - “骼金”产品收入1.45亿元(yoy - 3.87%),毛利率72.84%(yoy - 11.03pp),随着“集采放量加速” + “同种异体骨市场替代”,收入有望回归快速成长轨道,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2] - “颅瑞”产品收入0.14亿元(yoy - 70.07%),主要因医保控费和医疗整顿活动影响手术量,从而影响产品用量,产品毛利率略有上升(yoy + 3.17%) [2] - 口腔修复材料“齿贝”表现亮眼,实现收入0.39亿元(yoy + 82.1%),公司完成对德国HumanTechDental公司的收购,拓展口腔种植新业务,“种植体”和“齿贝”业务有协同效应,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驱动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6|206|270|355|470| |增长率YoY %|-7.7%|-9.0%|31.0%|31.5%|3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4|-13|42|66|98| |增长率YoY%|-43.0%|-123.3%|433.1%|56.7%|49.0%| |毛利率%|82.7%|71.1%|68.8%|69.9%|70.4%| |净资产收益率ROE%|3.9%|-0.9%|2.9%|4.4%|6.2%| |EPS(摊薄)(元)|0.40|-0.09|0.31|0.49|0.73| |市盈率P/E(倍)|39.74|—|51.10|32.61|21.89| |市净率P/B(倍)|1.56|1.54|1.50|1.44|1.36|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情况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情况 [5] - 利润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项目情况 [5]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年度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及现金流净增加额等情况 [5]
昊海生物科技(06826):海魅月白有望逐步放量,医美板块成长动能充足
东北证券· 2025-04-30 10: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昊海生物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降 主要因眼科业务受集采影响及医美终端消费疲软 但公司坚持研发驱动 新品推进有望带来业绩增长 费用率平稳 医美占比提升使毛利率略有提高 现金流健康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昊海生物科技发布2025年一季报 25Q1营业总收入6.21亿元 同比降4.44% 归母净利润0.90亿元 同比降7.41% 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同比降7.08% 非经常性损益0.02亿元 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1] 点评 - Q1受制行业承压 眼科业务受集采影响产品销售价格下滑 医美终端消费疲软 公司收入略微下降 [2] - 公司坚持研发驱动 眼科板块2025年1月及2月分别获批两款晶状体产品 中高端晶状体陆续获批有望提高市场份额 医美板块2024年7月获批第四代玻尿酸“海魅月白” 采用全球首创有机交联技术 有望强化高端玻尿酸市场领先地位 且有多款产品在研发中 医美板块增长势能强劲 [2] 财务情况 - 25Q1费用率51.79% 同比升0.25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31.35% 同比升0.49pct 管理费用率14.26% 同比升1.50pct 研发费用率7.83% 同比降2.22pct 财务费用率 - 1.65% 同比升0.48pct 公司费用率表现平稳 [3] - 25Q1毛利率69.52% 同比升0.31pct 归母净利率14.60% 同比降0.50pct 扣非归母净利率14.30% 同比降0.44pct 集采对眼科毛利率有压制 但高毛利医美占比提高使毛利率稳定且略有提升 [3] - 25Q1存货周转天数234天 同比降6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7天 同比升1天 存货周转效率优化 [3] - 25Q1经营性净现金流0.86亿元 同比升13.04% 现金流健康 [3]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31.03亿/35.35亿/39.34亿 归母净利润为4.89亿/5.59亿/6.33亿 对应港股PE为11倍/9倍/8倍 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34.91|2679.67|3103.12|3535.26|3933.95| |(+/-)%|25.27%|1.70%|15.80%|13.93%|11.2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16.12|420.45|489.48|559.34|633.41| |(+/-)%|130.58%|1.04%|16.42%|14.27%|13.24%| |每股收益(元)|2.44|1.80|2.10|2.40|2.72| |市盈率|15.18|13.61|10.75|9.41|8.31| |市净率|1.12|1.02|0.91|0.88|0.85| |净资产收益率(%)|7.36%|7.54%|8.48%|9.34%|10.18%| |总股本 (百万股)|171|233|233|233|233| [5]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4/30| | ---- | ---- | |6个月目标价(港元)|--| |收盘价(港元)|24.55| |12个月股价区间(港元)|22.40~43.20| |总市值(百万港元)|5,724.91| |总股本(百万股)|233| |A股(百万股)|194| |H股(百万股)|39|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0| [6]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 | ---- | ---- | ---- | |绝对收益|-12%|-1%|-41%| |相对收益|-5%|-10%|-65%| [9]
通化东宝:短期扰动因素逐步消除 创新管线研发打开成长新空间
中证网· 2025-04-30 09: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 1亿元 同比减少34 66% 归母净利润亏损0 4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 09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营收7 4亿元 下半年营收12 7亿元 环比增长71 55%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 17% 业绩恢复势头延续 [1] 集采影响与市场拓展 - 新一轮胰岛素集采中公司全系列产品以A/A1类中选 总签约量约4500万支 较第一次集采大幅增长 [2] - 甘精胰岛素新增准入1400家医院 门冬胰岛素新增准入3000家医院 预混型门冬胰岛素新增准入5000家医院 [1] - 门冬系列胰岛素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超220%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超260% 单季销量超2024年全年一半 [1] - 集采标期长达3年半(2024年5月-2027年12月) 利于国产厂商业绩稳健增长 [2] 研发进展与创新转型 - 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THDBH120) Ib期临床数据优异 显示创新产品竞争力 [3] - 痛风双靶点XO/URAT1抑制剂(THDBH151片)完成IIa期临床并达到主要终点 [3] - 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III期临床完成首例给药 处于国内研发第一梯队 [3] - 依托考昔片获上市许可 业务从糖尿病拓宽至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领域 [3] - 多款重磅产品(赖脯25R胰岛素、超速效胰岛素等)进入III期临床 预计2025-2027年迎商业化爆发期 [3]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22 42% 持续增长 [4] - 治疗领域从糖尿病拓展至痛风/高尿酸血症 并布局降糖、减重、NASH等多适应症产品 [4]
南微医学:24年海外亮眼,1Q25业绩稳定增长-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0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81.80 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55 亿、5.53 亿、5.44 亿元,同比+14.3%、+13.9%、+17.5%;1Q25 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99 亿、1.61 亿、1.61 亿元,同比+12.8%、+12.2%、+14.2%,24 年业绩符合业绩快报,1Q25 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看好后续集采影响消化后业绩增长提速 [1] - 根据 1Q25 业绩,考虑集采影响,下调内镜耗材类产品收入增速及毛利率预期,上调代理经销业务收入预期,预测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 6.7 亿、7.8 亿、9.1 亿元,同比+20.8%、+17.5%、+15.8%,对应 EPS 3.56 元、4.18 元、4.84 元,给予 25 年 23x PE 估值,目标价 81.80 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2024 年国内受集采影响,GI 产品线增长受阻,国内收入 13.82 亿元,同比+2.1%,毛利率达 68.7%,同比+3.2pct;海外市场业绩亮眼,海外收入 13.59 亿元,同比+30.4%,毛利率 66.8%,同比+3.3pct,海外营收接近总收入 50%,利润贡献近 40%,亚太区收入 14.38 亿元,同比+5.5%,美洲区收入 5.82 亿元,同比+23.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收入 4.79 亿元,同比+37.1% [2] - 2024 年内镜耗材类、肿瘤介入类、可视化类收入分别为 23.28 亿、2.18 亿、0.35 亿元,分别同比+13.5%、+19.1%、 - 46.2%,24 年部分产品国内销售受集采影响,一次性胆道镜终端销量稳步上升 [3]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3.46%、13.39%、6.33%、 - 1.80%,同比 - 0.29、 - 0.25、+0.07、+1.42pct;1Q25 分别为 21.33%、13.93%、5.44%、 - 4.51%,同比 - 0.35、+0.63、+0.46、 - 4.03pct,持续拓展市场布局加强销售费用投入致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2024 年/1Q25 毛利率为 67.65%/65.69%,同比+3.15、 - 2.62pct,1Q25 毛利率下滑因部分产品集采后毛利率下降 [4] 估值 - 可比公司 25 年 Wind 一致预期均值 PE 为 23x,报告给予公司 25 年 23x PE 估值 [5] 盈利预测 - 预测 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3.12 亿、39.25 亿、45.81 亿元,同比+20.18%、+18.53%、+16.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68 亿、7.85 亿、9.09 亿元,同比+20.77%、+17.49%、+15.78%;EPS 分别为 3.56 元、4.18 元、4.84 元 [7][20]
春立医疗:海外市场持续拓展,1Q业绩稳定增长-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01: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对春立医疗(1858 HK)和春立医疗(688236 CH)均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0.58亿元、0.53亿元,同比增长3.6%、5.2%、7.8%,虽国内受集采影响,但海外收入快速增长使业绩整体稳健增长,看好后续海外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1] - 公司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4年海外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78.3%,占比43.8%,1Q25海外业务出色带动整体业绩,25年国内各业务有望改善,看好业绩增速恢复 [2] - 1Q25销售及研发费用率同比降低,毛利率因集采影响同比下降 [3] - 维持盈利预测,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4亿元、2.9亿元、3.4亿元,同比增长90%、21%、20%,给予25年A股30x PE估值,对应目标价18.59元;给予25年H股17x PE估值,对应目标价11.34港元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1858 HK目标价11.34港元,收盘价8.65港元,市值33.18亿港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508万港元,52周价格范围6.18 - 12.42港元,BVPS 7.35港元;688236 CH目标价18.59元,收盘价14.31元,市值54.89亿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3106万元,52周价格范围10.48 - 23.00元,BVPS 7.50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209|805.86|1175|1413|1648| |+/-%|0.58| - 33.32|45.80|20.23|16.6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77.82|124.99|237.74|288.03|344.38| |+/-%| - 9.72| - 55.01|90.21|21.16|19.56|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72|0.33|0.62|0.75|0.90| |ROE(%)|9.65|4.42|7.88|8.98|10.03| |PE(倍)|19.76|43.92|23.09|19.06|15.94| |PB(倍)|1.91|1.95|1.83|1.72|1.60| |EV EBITDA(倍)|9.20|21.00|13.39|10.94|9.06| [10] 经营情况 - 展示了2017 - 1Q25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速 [11] 估值 - A股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30x,H股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17x [13] 盈利预测 - 给出2023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9]
创新药迎来收获期 上市药企加速出海
证券时报· 2025-04-29 20:58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医药行业受集采、医保目录动态调整等政策影响整体承压,呈现结构性分化格局,头部企业业绩坚挺,腰部以下企业承压 [1] - 申万医药生物行业499家上市公司中483家发布业绩,合计营收2.49万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1397.23亿元同比下降12% [1] - 483家公司中229家营收增长,254家下降,363家利润为正,120家亏损,224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头部企业表现 - 上海医药以2752.51亿元营收蝉联榜首,同比增长5.75%,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增幅20.82%,医药制造业务毛利率提升至58.97% [1] - 迈瑞医疗以367.26亿元营收实现116.68亿元归母净利润成为"利润王",研发费用36.66亿元同比增长6.79% [2] - 恒瑞医药营收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7%,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同比增长30.6%,对外许可收入超2.73亿美元 [2] 高增长企业案例 - 百利天恒营收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净利润扭亏为盈,核心产品BL-B01D1获BMS支付8亿美元首付款 [1] - 华北制药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2496.8%,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成本管控等措施实现盈利提升 [2] - 微电生理、河化股份、海正药业、永安药业、百利天恒、健友股份利润增幅均超500% [2] 中腰部企业挑战 - 化学制剂企业因2023年高基数、产品纳入集采及医保降价导致营收下降,原料药及中间体企业受降价和竞争加剧影响利润承压 [3] - 传统中药企业因核心品种集采失标导致净利润下滑超50% [3] - 集采全面落地后价格企稳,财务影响逐步出清,促进国产替代进程,大博医疗和威高骨科业绩大幅好转 [3] 国际化进展 - 联影医疗海外营收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占总营收22%创历史新高 [4] - 沃森生物海外业务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9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05% [4] - 三鑫医疗完成印尼、秘鲁等新兴市场产品注册,海外收入增速达39.7% [4]
凯因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创新药与集采双轮驱动 净利稳健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02:2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总营收12.30亿元,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2.18%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32亿元,同比增长8.90%,归母净利润2566.85万元,同比增长15.92% [1] 核心产品表现 - 盐酸可洛派韦胶囊系列药物凭借高治愈率和泛基因型全覆盖优势成功实现医保目录续约,巩固市场地位 [1] - 凯力唯(盐酸可洛派韦胶囊)在2024年实现稳健增长 [1] - 干扰素系列产品(金舒喜、凯因益生)在细分市场份额保持领先,金舒喜在人干扰素α2b外用制剂中份额位居前列 [2] 市场策略与拓展 - 针对基层市场痛点,公司与肝病领域专家深度合作并下沉至县域市场 [1] - 金舒喜和凯因益生被纳入29个省份干扰素省际集采联盟并开始落地执行,实现集采领域突破 [2] 未来规划 - 聚焦丙肝创新药市场拓展,深耕县域推广策略 [2] - 通过CSO合作与品牌拓展提升成熟产品销售规模,优化经营业绩 [2]
去年亏损近3亿元,子公司IPO失利,众生药业能否迎来转机?
贝壳财经· 2025-04-29 01: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4.67亿元,同比下降5.48%,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下降213.63%,由盈转亏主要受集采降价和计提减值损失影响[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34亿元,同比减少1.07%,净利润8261.18万元,同比增长61.06%,扣非净利润7843.48万元,同比增长8.60%,业绩回暖[9] 业务板块分析 - 中成药收入13.18亿元,占比53.93%,同比下滑5.25%,主要因核心产品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集采降价影响[3] - 化学药收入9亿元,占比36.81%,同比下滑6.44%,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0.30亿元,占比1.25%,同比下滑26.98%[4] -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收入1.96亿元,占比8.01%,同比下滑4.80%[4] 资产减值影响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47亿元,减少净利润4.84亿元,其中对先强药业和逸舒制药计提商誉减值2.02亿元,两家公司商誉账面价值归零[5][6] - 对ZSP1602等肿瘤创新药项目计提开发支出减值2.07亿元,对来瑞特韦片相关资产计提减值7916.66万元[6] 创新药业务进展 - 创新药子公司众生睿创2023年营收5734万元,净亏6024万元,2024年营收4023万元,净亏3.37亿元,首款创新药来瑞特韦片未显著贡献业绩[7] - 众生睿创因未完成IPO触发赎回条款,公司以5.21亿元赎回13.15%股权,持股比例升至74.26%[8] - 众生睿创在研产品包括治疗甲流的昂拉地韦片和GLP-1类药物,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8] 行业与政策影响 - 中成药集采影响在2024年基本消化完毕,预计2025年起中成药业务将恢复增长[2][6] - 3CL蛋白酶靶向新冠治疗药物有望凭借对基础疾病患者的优势长期放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