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专业买手”最新重仓基金曝光,这些基金涨超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37
FOF重仓基金总体配置 - 二季度债券型基金仍最受FOF青睐 同时ETF 主动权益类基金和QDII基金等多元产品也成为重要增持标的 [1] - FOF重仓主动权益类基金TOP30中有21只基金收益超过20% FOF重仓QDII基金TOP30中有两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0% [1] 债券型基金持仓 - FOF合计持有市值最高的是海富通中证短融ETF 持仓市值达16.43亿元 [3][4] - 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 博时信用优选E和华安黄金ETF持仓市值均超10亿元 前两只均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 [3][4] - 二季度FOF增持份额最多前三十只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 博时信用优选E增持超8亿份居首 [6][7] - 增持最多前三只基金均为博时基金产品 南方收益宝B 博时富瑞纯债A和易方达安和中短债A增持份额均超4亿份 [6][7] ETF基金持仓 - 上半年ETF总规模达4.31万亿元 较去年年底增长15.57% [10] - FOF持仓市值前五ETF为海富通中证短融ETF 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 华安黄金ETF 华夏恒生ETF和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 [10][12] - FOF持仓市值TOP30的ETF中业绩前五均为科创成长领域被动指数型产品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年内涨幅49.30%居首 [11][12][13] 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 - 易方达科融被FOF持有市值3.84亿元 为FOF持有市值最高主动权益类基金 但被减持超38万份 [15][16] - 易方达信息行业精选C持有市值3.71亿元 被大幅减持1586万份 [15][16] - FOF持有主动权益类基金TOP30中12只在二季度被减持 [15] - 截至8月31日 TOP30基金收益均为正 平安医疗健康C和易方达科融收益超80% 21只基金收益超20% [15][16][17] QDII基金持仓 - FOF持有市值最高QDII基金为华夏恒生ETF 持仓市值8.35亿元 [19][20] - FOF持有QDII基金TOP30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和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收益率超100% 均为港股基金 [19][21] - 富国全球债券人民币A持仓市值4.82亿元 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A人民币持仓市值2.82亿元 [20][21] 后市展望 - 市场流动性宽裕推动价值发现速度加快 需适度提升组合风险偏好并积极通过ETF或工具类主动基金把握机会 [23] - 创新药 新消费及AI主题产业基础较强 行情持续性较高 但需谨慎把握涨幅过大主题并跟踪机器人 国产算力等新主题 [23] - 行业轮动速度加快且持续时间缩短 需注意结构性中观行业轮动踏空风险 [23]
食品饮料板块上扬 润普食品、欢乐家等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07:21
食品饮料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板块盘中强势上扬 润普食品 欢乐家涨停 盖世食品涨超13% 安记食品 惠发食品亦涨停 [1] 消费板块趋势分析 - 上半年内需呈现复苏态势 但居民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 下半年国内出口面临不确定性 楼市数据疲弱压制居民资产负债表 [1] - 政策端持续发力提振内需 包括生育补贴 消费贷贴息等政策 [1] 新消费趋势主线 - 回归理性 品质升级与消费平替并行 [1] - 快乐生活 为精神满足感和情绪价值付费 [1] - 技术进步和迭代催生消费新方向 提供长期结构性新消费机会 [1] 传统消费行业表现 - 多数子行业基本面积极回升 尤其是偏必需品行业 [1] - 经营端不考虑政策潜在拉动 行业已呈现回升态势 [1] 行业配置建议 - 攻守兼备配置:消费互联网 低估值高回报乳制品 大众餐饮等板块 [1] - 弹性配置:顺周期特征明显的餐饮供应链 酒类 酒店等行业 [1]
绍兴出台15项重磅政策,全力激活消费新动能,聚焦港股消费ETF(513230)布局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6:2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早盘收盘下跌1.21%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66% 国企指数下跌1.41% 盘中均创月内低点 [1] - 科技股多数由涨转跌 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及中字头股走低 [1] - 黄金股因获利了结呈现高开低走行情 新消费板块午盘持续震荡 [1] - 港股消费ETF(513230)下跌超1% [1] 消费政策动态 - 浙江绍兴将于2025年出台《提振消费政策》 围绕文商旅融合、新场景拓展、消费券发放三个方面推出15项措施 [1] 行业趋势分析 - 消费领域呈现结构性机遇:需求端向情感化、个性化升级 潮玩及美妆等高情绪价值品类增长显著 [1] - 服务与产品融合推动"人货场"关系重构 拓宽消费边界 [1] - 国货品牌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与渠道效率构建用户生态 实现加速崛起 [1] 港股消费ETF产品特征 - 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覆盖互联网电商龙头及新消费领域 [2] - 成分股包含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消费龙头 以及腾讯、快手、阿里巴巴、小米等互联网巨头 [2] - 兼具科技与消费双重属性 [2]
光大证券举办2025年秋季上市公司交流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3:45
会议概况 - 光大证券于9月2日至3日在深圳举办2025年秋季上市公司交流会 [1] - 会议汇聚近200家优质上市公司和上百家知名机构投资者 [1] - 会议举办数百场公司交流活动 搭建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深度对话 [1] 参会机构 - 机构投资者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知名机构 [1] - 机构投资者踊跃参与 会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1] 会议主题 - 聚焦把握产业发展趋势 发掘A股和港股投资机遇 [1] - 关注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变革对全球竞争格局的重塑 [1] - 探讨科技创新、反内卷与新消费交汇孕育的投资机遇 [1] 市场环境 -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步履铿锵 投资者信心持续高涨 [1] - 资本市场乘势而上 呈现改革深化与活力迸发态势 [1] 公司战略 - 光大证券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 - 公司深入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推动卖方研究与国家宏观战略深度融合 [1] - 坚持专业研究、深度研究和价值挖掘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 - 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 [1]
A股结构分化加剧 均衡基金重回投资视野
证券时报· 2025-09-03 21:17
良好的收益水平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使得广发均衡成长A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处于较高水平。Wind数 据显示,广发均衡成长A成立以来至8月29日的夏普比率为2.05,在4180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前1% 分位。 广发均衡成长的基金经理杨冬,是一位从业19年、投资超过14年的投研老将,其参与管理的广发多 因子、广发价值领航一年、广发瑞誉、广发均衡成长等主动权益基金,均取得良好的业绩。在组合管理 上,杨冬偏好先自上而下优选行业和风格,再自下而上精选估值相对合理、具有独特竞争壁垒的个股进 行配置。 产品定期报告显示,广发均衡成长在配置上呈现行业多元分散、风格均衡的特征。行业方面,以电 子、通信、电力设备、创新药等成长行业为主,在持仓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也配置了以非银金融、 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稳增长行业,和以化工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整体来看,组合的行业覆盖面较广, 前三大行业持仓占股票投资市值的权重大多控制在65%以下。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近期A股高位震荡,波动性可能加大。在市场投资情绪高涨的环境中,择机布局仍然是许多投资者 关注的问题。多位公募人士判断,业绩优异的均衡风格基金有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跑赢市场,在获取 超 ...
搭上算力顺风车 A股基金业绩反超港股基金
证券时报· 2025-09-03 18:23
基金业绩排名变化 - A股基金以173.88%的年内收益率反超港股基金 跃居全市场业绩第一[1] - 业绩前五基金分别为永赢科技智选混合(173.88%)、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QDII(158.43%)、中银港股通医药基金(128.61%)、长城医药产业精选(124.12%)、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122.90%)[1] - A股基金较最强港股基金业绩优势超15个百分点[1] 行业板块轮动 - 市场风格从创新药切换至算力板块 推动重仓算力的A股基金业绩爆发[1][2] - 算力板块7月起成为市场最强板块 近三个月内重仓该板块的基金净值涨幅均超100%[2] - 港股基金同期最高净值涨幅仅为49% 显著低于A股算力基金表现[2] 重点持仓标的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全部持仓20只股票均为A股上市公司 已清空港股持仓[2] - 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新易盛自6月以来股价涨幅超3倍 直接推动基金业绩排名提升[3] - 新易盛在二季度新进公募十大重仓股名单[3] 机构后市观点 - 科技成长板块仍被看好 重点关注AI应用渗透及半导体领域[4] - 人民币资产升值空间打开有利于A股市场演绎[4] - 资金持续流向科技板块 当前交易拥挤度已接近前期高点[4] - 市场维持震荡上行概率较大 但上涨斜率可能放缓[4]
北交所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逾6% 7家公司净利润超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9-03 16:55
北交所上半年业绩表现 - 274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逾6% 表现优于A股整体水平 [1] - 第二季度营收505.47亿元 环比增长21.75% 归母净利润31.33亿元 环比增长12.88% [1] - 225家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82% 其中7家公司净利润超1亿元 [1] 头部企业市场地位 - 市值前50名公司营收374.74亿元 同比增长6.97% 净利润32.14亿元 同比增长2.66% [1] - 头部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占北交所总体的40.70%和54.39% [1] - 17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 贝特瑞以78.38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1] 盈利质量与增长动能 - 13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0% 其中25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1] - 净利润增速前五为拾比佰、联迪信息、七丰精工、创远信科、卓兆点胶 [1] - 超过20家公司拟实施中期分红 锦波生物拟每10股派现10元 总分红1.15亿元 [2] 行业结构与标杆企业 - 净利润前五企业为贝特瑞、开发科技、锦波生物、同力股份、一诺威 [1] - 锦波生物营收8.59亿元 同比增长42.43% 净利润3.92亿元 同比增长26.65% [2] 机构投资策略展望 - 建议关注科技成长、自主可控、反内卷、军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公司 [2] - 推荐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消费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2] - 关注财务指标优异企业 包括高业绩增速、强研发投入、产能释放潜力大的成长型公司 [2]
合格投资者直逼千万!北交所四周年流动性显著提升,北证50涨幅近五成强势出圈
华夏时报· 2025-09-03 15:03
北交所市场发展概况 - 北交所成立四周年 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超9000亿元 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2] -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 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金额达291.51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超六成公司营收增长 盈利面82.12% 五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3家公司扭亏为盈 [2] 市场表现与指数涨幅 - 北证50指数今年涨幅达49.49% 位居A股基准指数第一 科创100、创业板指、科创50涨幅分别为45.17%、35.38%、32.11% [2] - 北证50指数近一年涨幅超140% 从2024年9月历史低位593.92点升至1600点以上 [3] - 60家公司股价涨幅翻倍 星途测控涨13.47倍 广信科技涨795% 天工股份涨413% [3] 政策与资金驱动因素 - 政策利好频出 改革预期浓厚 资本市场整体红火 沪深两市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4] - 交易热情高涨 沪深资金流入北交所 市场酝酿第三波牛市行情 [4] - 北交所形成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集群 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载体 [4] 融资与并购活动 - 12家公司公开发行融资合计38.56亿元 5家披露定向可转债拟融资7.04亿元 [5] - 优机股份完成首单定向可转债融资1.2亿元 用于扩大阀门、铸件产能 [5] - 11家公司披露现金收购资产 1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获受理 交易金额26.50亿元 [5] 经营业绩与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20.64亿元 平均营收3.36亿元 同比增长6.01% 归母净利润59.09亿元 同比下滑10.59% [6] -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21.75%至505.47亿元 净利润环比增12.88%至31.33亿元 [6] - 北交所营收增速同比提升11.20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提升33.66个百分点 修复优于创业板和科创板 [6] - 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营收同比增3.88%、3.72%、7.39%、7.88%、8.29% [6] 研发投入与创新领域 - 研发费用41.39亿元 同比增长2.59% 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研发强度居前 [7] - 辰光医疗等8家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30% 贝特瑞等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 [7] - 短期关注AI算力上游、汽车零部件、电子设备 中长期聚焦半导体、工业机械、高端装备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7][8] 改革与未来展望 - 改革需平衡质与量 优化流动性、上市路径、投资者结构及产品创新 [9] - 市场期待加快"深改19条"政策落地 推动北交所ETF推出 [9] - 北交所成为机器人零部件供应主阵地 需坚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定位 孵化更多高科技公司 [9] 投资策略与行业聚焦 - 交投活跃度有望维持高位 板块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0] - 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消费等稀缺属性公司 [10] - 筛选高业绩增速、强研发投入、产能释放潜力大的成长性公司 [10]
华夏基金:市场的调整不会一蹴而就且下行空间有限
天天基金网· 2025-09-03 10:34
市场调整特征 - 市场调整不会一蹴而就且下行空间有限 因前期交易过热及科技结构性高估风险逐渐释放 [2][3] - 市场步入阶段性震荡期 波动概率持续提升 因快速消耗增量资金且加速上涨后需整固 [3] 交投情绪与趋势 - A股市场交投情绪仍较为火热 近期频繁出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连续双破2万亿元现象 [4][5] - 放量回调后市场需震荡整固但不一定改变中期趋势 因获利盘了结需求所致 [5] 盈利与结构分化 - A股盈利确认拐点并步入温和复苏通道 结构分化远超总量意义 凸显新旧动能加速切换 [6][7] - 市场风格偏向成长 科技制造在AI周期与国产替代驱动下业绩高增成为核心引擎 [7] - 中游制造业盈利韧性凸显 因成本回落 本次复苏价的修复优于量的扩张 [7] 投资主线与时机 - 10月底政治局会议或为A股行情分水岭 此前流动性驱动市场延续增长 [8][9] - 关注反内卷主题 锂矿光伏化工板块估值偏低 行业出清后盈利改善或推动估值修复 [9] - TMT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具备持续性 历史上科技引领上涨通常持续一年 [9]
“9.3阅兵”结束后,哪些ETF基金值得投资者关注?
市值风云· 2025-09-03 10:10
市场表现与指数涨幅 - 沪指站上3888点创十年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单日最高成交额达3万亿元刷新近十年纪录[3] - 沪深300指数上涨10.33% 上证指数上涨7.97% 中证REITs指数下跌2.86%[5] - 恒生指数上涨3.41% 可转债ETF上涨3.55% 布伦特原油下跌6.02%[5] - 标普500上涨1.91% 纳斯达克上涨1.58% COMEX黄金上涨5.01%[5] 市场结构演变与投资主线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银行-微盘"杠铃策略特征 后演变为"新胜于旧"产业定价逻辑[6] - 当前市场结构与2019年相似 呈现消费+科技双轮动特征但产业内涵升级[6] - 新消费板块涵盖国潮经济 银发经济 情感消费等新兴领域 具有强成长性和高估值弹性[10] - 新科技板块聚焦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获政策大力支持[10] 新消费ETF投资标的 - 港股通消费ETF(159245.SZ)基金规模1.89亿元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 今年以来回报5.64%[11] - 港股消费50ETF(159265.SZ)基金规模2.40亿元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 今年以来回报7.53%[11] - 港股通消费50ETF(159268.SZ)基金规模3.79亿元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 今年以来回报4.48%[11]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百胜中国(持仓市值775.54万元) 泡泡玛特(744.66万元) 安踏体育(659.17万元)等年轻消费导向企业[12] 金融科技板块机会 - 金融科技ETF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超40% 其中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SH)回报达41.6%[18] - 金融科技ETF创业板和科创板成分股权重合计超60% 计算机行业占比超80% 覆盖数字经济 ChatGPT等主题[19]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东方财富(持仓市值5.33亿元) 同花顺(4.93亿元) 恒生电子(4.31亿元)等金融科技企业[21] - 非银金融权重占比近12% 成分股包括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等[19] 消费电子行业机遇 - 消费电子相关ETF今年以来平均回报38.5% 其中消费电子ETF易方达(562950.SH)回报达41.26%[24][25] - 苹果秋季发布会定档9月9日 Meta Connect发布会定档9月17日 将发布新一代AR眼镜等产品[24] - 新产品带动钛合金中框 AI散热模组等关键部件单机价值量提升[24] - 消费电子指数成分股覆盖手机产业链 可穿戴设备 智能家居等AI技术革新领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