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企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中红医疗跌1.77%,成交额8557.34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649.50万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0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ODM模式生产高品质丁腈手套、PVC手套等医用及工业用一次性防护手套 产品以外销出口为主 负责自主设计与生产 海外品牌商提供包装设计并以自身品牌销售[2][9] - 公司业务涵盖健康防护产品(占比89.48%)、安全注输产品(占比6.22%)和创新孵化产品(占比4.30%)[9] - 公司秉持"在整合中创新 在学习中超越"理念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研发与数智升级结合 开发高品质创新性医用耗材与设备 致力于成为创新型智惠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3] - 公司亮相第12届京宠展 展出迈德瑞纳宠物泵产品 包括UniFusion SP50 Vet及VP50 Vet兽用输注泵 具备IP34防水设计和双CPU架构 提供多种输液模式及微量模式最大流速设置[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2.38亿元 同比增长7.76% 归母净利润574.29万元 同比减少82.35%[10]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81.56%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1亿元[11] 股权结构与资金动向 - 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属于国有企业[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2.02万户 较上期增加0.40% 人均流通股19502股 较上期增加9.52%[1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86.06万股 较上期增加86.72万股[11] - 主力资金连续减仓 今日主力净流出730.92万元 占比0.09% 行业排名93/131 近3日净流出1649.50万元 近5日净流出6776.60万元[6][7]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股价下跌1.77% 成交额8557.34万元 换手率1.55% 总市值59.53亿元[1] - 主力轻度控盘 筹码分布较为分散 主力成交额6783.60万元 占总成交额10.25%[7]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4.80元 股价在压力位17.76元和支撑位12.10元之间[8] 行业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 概念板块包括医用耗材、小盘、医疗器械、国资改革、融资融券等[10]
弘业期货跌3.70%,成交额1.85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50亿
新浪财经· 2025-09-03 08:04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3.70% 成交额1.85亿元 换手率2.08% 总市值115.49亿元 [1] 业务与投资 - 公司主营业务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及金融资产投资 是期货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 [2] - 通过全资子公司弘业资本开展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 通过弘业国际金融开展境外证券期货交易服务 [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占比89.16% 期货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占比10.84% [7] - 公司认缴弘瑞新时代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200万元 持股比例22% 主要经营创业投资和管理咨询业务 [2] 股权结构与公司属性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最终控制人为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2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72%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34.22万元 [8]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0元 归母净利润-360.56万元 同比减少128.17% [7] 资金流向 - 9月3日主力净流出1054.05万元 占成交额0.06% 行业排名第6/27 [4] - 近3日主力净流出1.21亿元 近5日净流出1.50亿元 近10日净流出2.49亿元 近20日净流出3.07亿元 [5] - 所属行业连续3日主力净流出12.67亿元 [4] 筹码分布 - 主力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1.62亿元 占总成交额7.36%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2.88元 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6] - 股价靠近压力位11.78元 [6] 机构持仓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6.53万股 较上期增加393.80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8]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12.30万股 较上期增加41.83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8] - 南方金融主题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8] 行业分类 - 所属申万行业:非银金融-多元金融-期货 [7] - 概念板块包括:江苏国资、期货概念、中盘、国资改革、H股等 [7]
中金公司跌2.83%,成交额13.71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65亿
新浪财经· 2025-09-03 07:5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3日股价下跌2.83% 成交额13.71亿元 换手率1.24% 总市值1806.36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1.58亿元(占比0.12%) 行业排名38/50 [4] - 近20日主力累计净流出10.60亿元 主力持仓占比仅2.38% 筹码分布分散 [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8.58-21.06亿元 同比增长50%-7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3.30亿元 同比增长94.35% [8] - 上年同期(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2.39亿元 每股收益0.223元 [2] 业务结构 - 财富管理业务占比32.73% 股票业务20.81% 固定收益17.37% 投资银行12.11% [7] - 控股子公司中金期货注册资本3.5亿元 主营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等业务 [2] - 公司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股本销售交易、固定收益、财富管理等六大分部 [7]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化 - 实际控制人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属于国有企业 [2][3] - 股东户数12.40万户 较上期减少11.17% 人均流通股增加12.62%至23649股 [8]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2163.25万股至7116.62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10]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81.53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146.02万股 [10] 技术指标与市场定位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35.72元 近期减仓程度减缓 [6] - 股价靠近压力位37.63元 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 [6] - 属于中字头股票 概念板块包括H股、金融科技、证金汇金等 [3][7]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2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6.07亿元 [9]
连云港跌3.20%,成交额1.36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03 07:30
核心观点 - 连云港股价下跌3.20% 成交额1.36亿元 换手率1.90% 总市值71.34亿元[1] - 公司具有多重概念属性包括中韩自贸区 航运概念 中俄贸易概念 一带一路和国企改革[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1亿元同比下降4.74% 归母净利润5570.18万元同比下降41.58%[7] 公司业务与定位 - 主营业务为海港码头货物的装卸 堆存及港务管理业务 主要货种包括煤炭 红土镍矿 铁矿砂等[2][7] - 业务收入构成:装卸及相关业务76.88% 综合物流及其他17.98% 财务公司利息3.55%[7] - 建设有中韩物流集装箱场站 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等实体服务平台[2] -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承担大陆桥过境集装箱运输量超过60%[2]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实际控制人为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2.75万户 较上期增加120.38%[7] - 人均流通股9728股 较上期减少54.62%[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581.73万股 较上期减少640.52万股[8] 资金与交易数据 - 当日主力净流出1664.64万元 占成交额0.12%[4] - 近20日主力净流出1.75亿元 所属行业连续3日被主力减仓4.56亿元[4][5] - 主力成交额5691.67万元 占总成交额7.64%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35元 近期减仓程度减缓[6] 分红与历史表现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1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8] - 当前股价靠近压力位5.78元 若突破可能开启上涨行情[6]
浙江沪杭甬拟换股吸并镇洋发展 实现“A+H”两地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9-03 06:00
交易方案 - 浙江沪杭甬以发行A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换股比例为1:1.08 即每1股镇洋发展股票可换1.08股浙江沪杭甬A股股票 [1] - 交易完成后镇洋发展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浙江沪杭甬作为存续公司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 [1] - 浙江沪杭甬将形成"A+H"两地上市格局 交通集团作为控股股东直接及间接持有存续公司66.74%股份 [1] 业务影响 - 交易前浙江沪杭甬主营高速公路业务及证券业务(通过子公司浙商证券运营) [2] - 镇洋发展专注于氯碱相关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交易后浙江沪杭甬主营业务拓展至化工行业 通过整合增强综合实力 [2] 战略意义 - 交易是浙江沪杭甬多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通过拓展化工行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3] - 交通集团可借此深化国企改革 消除上市公司架构冗余 将镇洋发展纳入交通能源生态链 [3] - 加速集团在氢能储运、光伏材料等基建领域发展 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打造新增长极 [3] 协同效应 - 双方凭借氢能制备、应用场景及终端网络优势 在新能源交通基建领域形成深度协同 [4] - 业务与资源全面整合可优化治理结构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增强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4] - "A+H"双融资平台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 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3][4] 后续挑战 - 交易需双方董事会再次审议、股东大会批准及相关监管机构核准 [4] - 化工行业周期波动频繁 存续公司需有效应对化工业务业绩波动 实现主业平稳融合 [4] - 高速公路强监管属性与化工强周期特征差异显著 需尽快完成风控体系整合与适配 [4]
东湖高新刘洋:推动园区运营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18: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68亿元 同比增长31.66% 主要因园区运营板块销售收入增加 [2] - 归母净利润4918万元 [2] - 园区运营板块近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速近30% [3] - 环保科技业务上半年营收8.94亿元 [6] 战略转型 - 从"房东"向"股东"转型 从空间载体提供者转向产业生态构建者 [2][3] - 形成"一体两翼 适度多元 创新引领 国际布局"新战略构想 [4] - 以园区为功能平台 发展环保科技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并培育生物医药等方向 [4] - 通过"基金培育和股权并购"双轮驱动 加速战新产业集聚 [8] 园区运营 - 当前产业园区空置率超30% [3] - 公司运营园区出租率超70% [3] - 47个产业园区遍布国内外 其中12个以生物医药为主题 [3][4] - 生物医药园区聚集近500家企业 形成生物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集聚优势 [4] - 提供2.0版本运营服务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及金融、人力、法务等配套资源 [5] 环保科技与零碳园区 - 2007年发展大气环保业务 2016年进入水务环保业务 [6] - 国内规划建设200多个零碳园区 但仅十分之一能实现全周期碳管理和市场化运营 [6] - 自研绿色低碳智控系统 动态监测能耗与碳排放 [7] - 通过技术集成打造零碳园区中枢系统 适配不同园区场景 [7] - 培育碳咨询、碳规划、碳资产管理等前后端技术能力 [7] 创新与投资布局 - 组建创新研究院 围绕环保科技板块需求进行创新 [8] - 建立人才库 聚集各业务板块所需人才 [8] - 调整设立战略投资部 整合战略与投资职能 [8] - 目前拥有7只产业基金 正探索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8] - 目标两年内战新产业营收及利润比重显著提升 五年内在高科技领域并购成效明显 [9]
中国黄金跌0.83%,成交额4.18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4548.10万
新浪财经· 2025-09-02 07:56
核心观点 - 公司为黄金珠宝行业央企 业务涵盖传统黄金产品与新兴培育钻石领域 但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显著下滑 [2][3][9][10]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黄金珠宝产品销售和委托加工 主要产品包括黄金产品和K金珠宝类产品 黄金产品收入占比98.42% [2][9] - 2023年正式进军培育钻石新材料领域 以"绿色、低碳、环保、创新"为宗旨整合产业链资源 [3] - 培育钻石业务推出95款产品 包括"此刻高光"和"以爱之名"等18K金镶钻系列 以及"5G手创金"等黄金镶钻系列 [3] - 2023年6月18日开启线上发布会 开设京东旗舰店 拓展支付宝、有赞及小红书平台合作 进行多平台产品推广 [3] - 参与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世界培育钻石展销会、北京国际珠宝展等行业展会提升市场认知度 [3] - 携手质检机构确立《培育钻石》企业标准 在全新领域发出"中国黄金之声" [3] 股权结构 - 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属于中央国有企业 [4][5] - 是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零售板块唯一平台 我国黄金珠宝销售领域知名央企 [9]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10.98亿元 同比减少11.54% [10]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9亿元 同比减少46.35% [10]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5.2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48亿元 [10] 市场交易 - 9月2日收盘跌0.83% 成交额4.18亿元 换手率2.98% 总市值139.78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出4548.10万元 占比0.11% 行业排名15/15 [6] - 主力轻度控盘 筹码分布较为分散 主力成交额2.82亿元 占总成交额17.01% [7]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8.28元 股价靠近压力位8.35元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2371.29万股 较上期减少1014.34万股 [10]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80万 较上期减少0.55% 人均流通股14239股 较上期增加0.55% [10]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饰品-钟表珠宝 [9] - 概念板块包括黄金股、央企改革、中字头、中特估、增持回购等 [9]
弘业期货跌3.09%,成交额2.49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9-02 07:49
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3.09% 成交额2.49亿元 换手率2.75% 总市值119.93亿元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商品期货经纪 金融期货经纪 期货投资咨询 资产管理 基金销售和金融资产投资业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89.16% 期货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10.84% [7] - 通过全资子公司弘业资本开展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 通过弘业国际金融开展境外证券及期货交易服务 [7] 投资布局 - 认缴弘瑞新时代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200万元 持股比例22% 主要经营地为南京 主营业务为创业投资和管理咨询 [2] 股权结构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最终控制人为江苏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 - 是期货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0元 归母净利润-360.56万元 同比减少128.17%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434.22万元 [8] 股东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26万户 较上期增加43.72%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06.53万股 较上期增加393.80万股 [8]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212.30万股 较上期增加41.83万股 [8] - 南方金融主题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8] 资金流向 - 9月2日主力净流出2934.22万元 占比0.12% 行业排名14/27 连续2日被主力减仓 [4]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出24.91亿元 连续3日被主力减仓 [4] - 近3日主力净流出1.05亿元 近5日流出1.98亿元 近10日流出3.10亿元 近20日流出3.10亿元 [5] 筹码分布 - 主力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成交额2.10亿元 占总成交额7.05%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2.91元 近期筹码减仓但程度减缓 [6] - 股价靠近支撑位11.84元 [6]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期货 [7] - 概念板块包括江苏国资 期货概念 中盘 国资改革 H股等 [7]
中广核技(000881) - 000881中广核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1
2025-09-01 11:24
项目进展 - 华西质子医疗项目设备已完成出厂下线,客户现场具备条件即可进入安装阶段,预计年内无法完成验收 [2] - 同位素主设备已于2025年6月初运抵绵阳生产基地,计划2026年投产 [3] - 高性能硅光电倍增器封装产线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通线,已基本达到量产条件,目前陆续有销售订单 [3] 业务与市场 - 国内质子治疗设备虽有多家医院取得配置许可证,但大部分尚未进入设备招采环节 [2] - 公司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的开发已完成技术攻关和方案设计 [2] - 子公司俊尔公司正在开发特塑PEEK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航天航空、机械等领域,目前暂未形成收入 [3] - 公司在核电行业的营收占比不足10% [3] - 公司采用行业会议交流、官微信息发布、特定客户拜访等方式拓展新产品的市场 [3] 财务与风险 -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附属企业因业务往来产生的应收账款属于正常业务往来,均按合同正常履行中 [3] - 公司2025年将持续采取降本增收、产品转型升级、提升创新效能、深化改革等措施力争实现扭亏为盈 [3] - 公司目前不涉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和其他风险警示(ST)的情形 [4] - 原大连国际资产只剩下远洋渔业公司和一家工程公司,2025年将继续全力推进剥离处置工作 [4]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公司暂时没有定增计划 [4] - 公司已制订市值管理制度,重点放在改善经营业绩、强化信息披露管理、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 [4] - 公司上一期股权激励还在有效期内,暂未考虑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4] - 公司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业务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5] - 公司三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将全面收官 [5]
上汽集团(600104):改革成效持续显现,尚界新车重磅上市
华泰证券· 2025-09-01 07:5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4.31元人民币[1][5][7]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业总收入2995.88亿元 同比增长5.23%[1]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60.18亿元 同比下降9.21%[1] - 2025年H1扣非净利润54.3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32.21%[1] - 2025年Q2营业总收入1587.27亿元 同比增长12.08% 环比增长12.68%[1] - 2025年Q2归母净利润29.94亿元 同比下降23.50% 环比下降0.96%[1] - 2025年Q2财务费用为-14.59亿元 主要由于汇兑收益[3] - 2025年Q2资产减值+信用减值总计11.09亿元[3] 销量表现 - 2025年Q2批发销量110.8万辆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13%[2] - 2025年7月批发销量33.75万台 同比增长34%[2] - 单月销量实现同比"七连涨"[2] - 2025年1-7月累计批发239万辆 同比增长15%[2] 子公司业绩 - 上汽大众2025年H1归母净利润8.84亿元 同比增长2.3%[3] - 上汽通用2025年H1单体公司净利润约5.7亿元 同比扭亏[3] - 上汽通用五菱2025年H1归母净利润5.76亿元 同比增长492%[3] - 上汽国际2025年H1盈利9.9亿元[3] - 国内利润参考母公司报表"净利润-投资收益"为-13.9亿元 较2024年H1的-26.3亿元大幅减亏[3] 产品与战略 - 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H5"预售18小时内订单突破5万台[2][4] - 下半年将推出奥迪AUDI E及别克高端品牌"至境"[2] - 荣威、智己、MG等自主品牌新品迭代[2] - 强化"长续航、智能操控"等差异化标签[4] - 加速固态电池、智能座舱及"端到端"大模型等关键技术迭代[4] - 成立大乘用车板块 聚焦资源提升效率[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170亿元、7781亿元、8266亿元[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0亿元、151.0亿元、167.7亿元[5] - 给予22.7倍PE估值 较可比公司25年iFind一致预期PE均值18.9倍有20%溢价[5] - 2025年整车销量目标超过450万辆 营业总收入目标超过6740亿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