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价格暴跌到1元/斤,阳光玫瑰变“阳光没贵”?
虎嗅· 2025-08-24 06:24
阳光玫瑰价格走势 - 当前阳光玫瑰价格跌至历史低位 农户卖出价格1~3元/斤 去年为5~7元/斤[2] - 批发市场价格分层显著 广州江南市场批发价普遍4.5~7元/斤 最低出现3元/斤报价 高端精品可达20元/斤[11] - 零售终端价格跨度极大 从地摊10元3斤到精品超市800g装99元均有销售[17] 产能扩张与供需关系 - 全国种植面积激增 从2020年60万亩扩张至2024年超150万亩[32] - 产量占鲜食葡萄总产量40%以上 供应量远超需求导致价格大幅下跌[21] - 主要产区遍布云南 四川 湖南 湖北等十余个省份 形成全国性竞争格局[5] 品质分化与市场分层 - 特级果和一级果仍维持较高价格 中低端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跌破成本线[23] - 云南产区因气候优势品质突出 批发价维持8~10元/斤 部分精品批发价与去年持平[14][15] - 品质参差不齐主因包括技术差异 化肥农药滥用 未成熟采摘等问题[24][25] 行业技术标准与消费者认知 - 阳光玫瑰种植需较高技术门槛 涉及病虫害防治 土壤肥力管理等专业要求[25] - 专家澄清农药使用规范 生长周期通常用药5-10次 甜度高为品种特性非添加甜蜜素[27] - 不实传言影响消费信心 预计整体购买力同比下降约20%[29] 行业发展趋势 - 短期低价态势可能持续 价格反弹取决于产区减产与消费升级两大因素[39] - 2026年优质果品和特定产区可能存在结构性反弹机会[40] - 阳光玫瑰仍保持最畅销葡萄品类地位 江南市场葡萄档口覆盖率近100%[37]
预测年收150亿元的大项目不做了,投138亿元炒股、理财!江苏国泰公司总市值才124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4 05:15
公司投资动态 - 江苏国泰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进行委托理财及不超过18.3亿元进行证券投资,合计金额超过138亿元 [1][8] - 公司证券投资已投入3.306亿元,委托理财选择中低风险产品如结构性存款、国债逆回购等,单笔期限不超过36个月 [6][8] - 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亏损分别为-6045.51万元、-6927.04万元及-7195.60万元 [10] - 货币资金余额从2024年12月末147.30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125.71亿元 [11] 行业投资趋势 - 2025年约有60家上市公司公告拟使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其中7家公司计划金额超10亿元 [3] - 利欧股份最高投资额达30亿元,方大炭素和七匹狼均为20亿元 [3] - 上证指数于8月22日突破3800点创10年新高,两市成交额达2.57万亿元且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3] 项目终止与战略调整 - 江苏国泰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原计划总投资15.38亿元,预测年销售收入150.8亿元及净利润7.9亿元 [12][14] - 终止原因包括土地未按合同交付及电解液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行、投资回报率下降 [15] - 项目已投入土地款3285.02万元,目前正与政府协调土地后续工作 [16] 市场资金动向 - 当前A股行情由债市、楼市、外资流入、居民存款搬家及产能过剩行业资金等多路资金推动 [5]
江苏国泰拟138亿元“闲钱”投资理财 公司总市值仅124亿元
经济观察网· 2025-08-24 01:22
公司财务与资金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同时拟使用不超过18.31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二者合计超过138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 同比增长5.48% 归母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增长10.85%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达125.7亿元 其中银行存款114.87亿元 [2] - 投资理财总额超过公司当前总市值 截至8月22日公司股价报7.6元/股 总市值为124亿元 [1] 业务结构与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 供应链服务涵盖纺织服装 化工医药 轻工机电等多个领域 [2] - 2025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营业收入158亿元 占营业收入84.96% 同比增长7.93% [2] - 化工新能源板块主要从事电子化学品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子公司瑞泰新材为电解液行业先入者 掌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核心技术 [2] 投资与项目调整 - 委托理财投资种类包括商业银行 证券公司 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 如结构性存款 收益凭证 大额存单 国债逆回购等 [1] - 证券投资种类包括新股配售或申购 证券回购 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 债券投资等 [1] - 下属公司宁德国泰华荣拟终止投资建设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5.4亿元 尚未正式投入建设 [3] 行业环境与战略决策 - 锂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显著快于市场需求增长 出现产能阶段性过剩 市场竞争激烈 [3] - 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行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导致项目产能难以消化 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3] - 公司与宁德时代 LG新能源 亿纬锂能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建立长期密切合作关系 [2]
总投资15亿!又一锂电项目终止
起点锂电· 2025-08-23 09:37
江苏国泰终止电解液项目 - 公司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因外部客观条件及行业环境变化[4][7] - 项目总投资15.3798亿元 用地面积180亩 建设周期24个月 累计已投入土地款3285.02万元[7] - 终止原因为土地未能按合同交付 当前市场产能难以消化 行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投资回报率下降[7][8] 江苏国泰上半年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85.97亿元 同比增长5.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5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 化工产品业务营收占比仅5.24% 包括电池化学品和光学材料[9] - 公司通过瑞泰新材布局电解液及添加剂 与宁德时代 LG新能源 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厂商合作[9] 锂电行业产能扩张趋势 - 行业出现产能扩张放缓迹象 涵盖碳酸锂 正极 负极 电解液 锂电池 设备等中上游环节[8] - 市场竞争向更高层次发展 不再止于产能比拼 低端产能过剩 高端产能需求旺盛[8] - 项目终止符合市场竞争趋势 有利于保存资金实力 缓解行业产能过剩压力[8]
预测年营收150亿元的项目黄了!江苏国泰:土地未交付,行业环境已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57
项目终止决策 - 公司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及对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增资计划 [1][2] - 终止原因为土地交付问题及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 [4] - 项目累计已投入土地款3285.02万元且尚未正式建设 [4] 项目原规划与预期效益 - 项目原计划总投资额15.38亿元其中建设投资7.3亿元铺底流动资金8.1亿元 [2] - 可行性研究预测年均销售收入150.8亿元净利润7.9亿元投资回收期5.17年 [1][2] - 产能计划为建成后第一年利用率45%第二年75%第三年90%第四年达100% [2] 行业环境变化 - 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显著快于市场需求增长导致产能阶段性过剩 [4] - 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盈利空间大幅压缩 [4] - 市场竞争激烈使原计划产能难以消化 [4] 公司战略调整 - 决策基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4] - 项目终止属于结合长远发展战略的审慎决策投资风险相对可控 [5] - 公司正与政府协调土地后续工作 [5]
全球化工遭遇需求疲软,朗盛为何还要加码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9:46
核心观点 - 全球化工行业尚未复苏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和利润同比下降[1] - 公司将中国市场视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将持续加码本土化布局[2][4][5] - 公司正通过关闭部分欧洲产能和优化生产网络实现成本节约[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14.7亿欧元 同比下降12.6%[1] - 常规业务范围内EBITDA为1.5亿欧元 较去年同期1.81亿欧元下降17.1%[1] - 消费者保护业务板块销售额4.89亿欧元 同比下降12.8%[1] - 特殊添加剂业务板块销售额5.28亿欧元 同比下降7.0%[1] - 高品质中间体业务板块销售额4.46亿欧元 低于去年同期4.78亿欧元[1] 业务战略 - 缩减欧洲部分产能 提前关闭德国克雷菲尔德-乌丁根基地己烷氧化设施[3] - 精简全球芳香化学品工厂网络 2026年关闭英国威德尼斯生产基地[3] - 提高美国埃尔多拉多基地溴素生产效率[3] - 预计从2027年底起每年实现5000万欧元永久性成本节约[4] 市场展望 - 经济环境显著恶化 美国关税谈判加剧欧洲化工行业困境[2] - 中国化工需求占全球40% 公司看好其长期发展机会[2] - 公司重点关注中国光伏能源、芯片行业的离子交换树脂应用[4] - 自动化及可持续相关产品解决方案被视作增长亮点[4] - 2025年不期待行业整体好转 但中国等区域市场保持强劲增长[5]
沥青数据日报-20250822
国贸期货· 2025-08-22 05: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北多阴雨天气施工活动受限,市场需求清淡,商家对后市看空,沥青现货价下降;华东主力炼厂间歇生产,市场成交以低价为主,个别炼厂下调价格;华南受降雨影响,终端需求及发货受抑制,社会库存高,个别炼厂量价优惠出货,沥青现货价下跌拉低市场均价重心。后市北方降雨阻碍刚需,炼厂与贸易商出货承压,资源竞争激烈,沥青价格弱稳;南方需求改善有限,社会库存待消化,价格走势偏软。整体沥青供给端原料不紧缺,需求端十四五冲量大概率被证伪,价格短期或因原油反弹冲高,中期不看好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沥青现货与期货价格情况 - 华东、华北、东北、西北、山东地区沥青现货现值分别为3720、3660、3915、4250、3510,前值分别为3720、3670、3912、4250、3530,涨幅分别为0、 - 10、0、0、 - 20;期货BU2509、BU2510、BU2511、BU2512现值分别为3496、3465、3423、3373,前值分别为3493、3454、3404、3354,涨幅分别为0.09%、0.32%、0.56%、0.57% [1]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削减石化行业低附加值领域长期产能过剩措施可能下月出台,方案待工信部最终批准 [1] - 运营超20年的石化设施需技术改造提高产能,政府鼓励企业转向特种精细化工领域 [2] 美国原油库存情况 - 8月20日EIA公布库存报告显示,截至8月15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600万桶至4.207亿桶,市场预期减少18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增加20万桶至4.034亿桶;库欣原油库存增加41.9万桶 [2] 沙特原油出口与全球石油供需情况 - 8月20日JODI公布数据显示,沙特6月原油出口量从5月的619.1万桶/日降至614.1万桶/日 [4] - 8月20日JODI发布数据显示,全球6月石油需求较5月激增逾100万桶/日,产量增幅仅为5月一半,库存低于五年平均水平,48个报告国家6月石油需求环比增123万桶/日,同比增63.81万桶/日 [5] 国际政治动态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称下一轮对俄制裁方案9月准备就绪;乌克兰敖德萨州和苏梅州遭空袭,乌方呼吁向俄方施压结束冲突 [4]
中国期货每日简报-20250822
中信期货· 2025-08-22 0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21日股指期货有涨有跌,国债期货上涨;商品期货涨跌不一,能化偏强,农产品偏弱 [11][14] - 美大豆协会呼吁特朗普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 [3][4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期货异动 1.1 行情概述 - 8月21日股指期货有涨有跌,国债期货上涨;商品期货涨跌不一,能化偏强,农产品偏弱 [11][14] - 涨幅前三的品种是工业硅、烧碱和对二甲苯,其中工业硅上涨3.7%,持仓环比增加1.3%;烧碱上涨3.3%,持仓环比增加23.3%;对二甲苯上涨2.6%,持仓环比增加17.8% [12][14] - 跌幅前三的品种是SCFIS欧线、鸡蛋和焦煤,其中SCFIS欧线下跌2.5%,持仓环比增加5.0%;鸡蛋下跌2.2%,持仓环比增加10.9%;焦煤下跌1.5%,持仓环比增加0.1% [13][14] 1.2 上涨品种 - **工业硅**:8月21日上涨3.7%至8635元/吨,短期受宏观情绪和煤价影响延续震荡,基本面变化不大,若复产集中或进一步压制价格;8月西南产能释放仍有较大空间,供应压力或上升;需求环比有改善迹象;随着供应端产量恢复,库存预计进一步累积 [18][20] - **PTA**:8月21日上涨2.5%至4860元/吨,上涨因国内石化消息刺激市场氛围、韩国石化业削减产能、装置检修引起供应缩量;意外停车、需求回暖及消息刺激下,聚酯链短期价格支撑增强;聚酯链处于淡旺季转换节点,基本面有改善预期 [25][29][32] 1.3 下跌品种 - **豆粕**:8月21日下跌1.0%至3113元/吨,随着下游积极备货,基差或见底回升,盘面窄幅震荡,单边2900 - 2910多单持有,逢低加仓;美豆长势良好,关注ProFarmer单产预估;巴西大豆出口量过峰;国内近月库存有压力,远月有供应缺口,部分油厂检修缓解近月压力,远期进口榨利回升、生猪需求或增加 [36][37][40] 2. 中国要闻 2.1 宏观新闻 - 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46] - 美大豆协会呼吁特朗普尽早同中国达成协议缓解豆农危机 [46] 2.2 行业新闻 - 郑商所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有序推动钢坯、水泥、鸡肉等品种研发,探索推广更多短期期权 [47][48] - 港交所将研究24小时交易机制,秉持审慎渐进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待交易系统升级等条件成熟后逐步完善 [47][48]
乙二醇:政策对基本面影响较小,中期仍旧承压
五矿期货· 2025-08-22 0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乙二醇行业供给端政策对情绪影响大但对基本面影响小,下游需求端装置出清存在利空压力,中期国内外负荷提升将使乙二醇进入累库周期且估值高位承压,短期到港量少、政策刺激对其有支撑,待到港量上升可考虑逢高空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反内卷政策影响 - 工信部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预计后续若落实出清政策可缓解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现状但对乙二醇行业影响有限,因运行超20年装置产能141.2万吨,其中长期停车装置产能22.7万吨,在运行装置中主要生产乙二醇的装置产能60.5万吨,仅占乙二醇产能2% [4] - 江苏省发布限制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装置的征求意见公告,目前江苏省内仅斯尔邦有4万吨装置受影响,对行业影响较小 [4] 韩国政策影响 - 韩国削减石脑油裂解产能政策对我国乙二醇供应影响小,其主产乙二醇的在产装置产能42.5万吨,产能利用率30%,2025年截至7月我国进口韩国乙二醇11.8万吨,占进口总量近2.7%,且进口量易寻替代源 [5] - 我国乙二醇装置主要为长流程装置,外采乙烯占比极少,韩国政策对原料端影响小 [5] 政策情绪影响大于实质,中期格局偏弱 - 国内外供给侧政策对乙二醇产能过剩问题影响小,且乙二醇负荷仍有提负空间,下游聚酯产能中老装置占比11.9%,若产能出清落地,需求端利空大于供给端利多 [10] - 中期国内外装置重启若顺利,即使下游旺季,乙二醇仍将转入累库周期,石脑油制装置估值利润处年内高位有压缩压力,纺服终端表现偏差影响聚酯提负,聚酯旺季超预期表现需终端回暖 [10] - 短期到港量少,港口库存未累库,政策情绪刺激有支撑,待到港量上升可考虑逢高空配 [10]
两个无锡前首富抱团取暖了
36氪· 2025-08-22 01:35
最有意思的是,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曾在2005年成为中国首富,弘元绿能实控人杨建良在2021年成为 无锡首富。两家企业、两位"首富"在光伏产业最困难时期产生交集。 8月19日晚间,弘元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净亏损2.97亿 元,较去年同期11.57亿元的亏损大幅收窄74.35%。 一个月前,弘元绿能宣布托管无锡尚德,后者作为拥有24年历史的光伏企业,正面临着第二次破产重 整。 也就是说,在行业出清尚未见底的关键时刻,一家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主动接手近百亿债务的破产企业, 这场交易的成败或将直接影响两家公司的生死存亡。 01 目前,弘元绿能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3亿元。公司应付账款高达131亿元,货币资金仅 52亿元。 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身"上机数控"),是一家专注光伏全产业链产品服务商, 2018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具体来说,弘元绿能主要切入光伏硅片领域,并逐步向下游延伸。在内蒙古包头、江苏徐州等地大规模 投资建设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 要知道,光伏行业此前扩张迅猛,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为了争夺订单,企业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