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穿透式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进一步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回购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需求
金融时报· 2025-09-29 00:58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 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境外机构 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公告》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来自80个国 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总量约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券已先后被纳入彭 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随着境外机构投资者持债规模不断扩大,开展债券 回购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需求持续增加。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 购业务对外开放,2015年起,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开始在银行间债券 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2025年与香港金管局推出以"债券通"渠道下托管的债券为标的的离岸债券回购 业务。 《公告》发布后,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行做 法,实现标的债券过户和可使用。同时,为便利已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境外机构投 ...
境外机构投资者回购债券迎利好
北京商报· 2025-09-28 15:23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 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三部门表示,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 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 推动债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债券回购是金融机构之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 一。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来自 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持债约4万亿元人民币;2025年1—8月,境外机 构投资者的债券现券成交规模约11.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债券通北向通规模约7.2万亿元人民币,南北双 向交易投资持续活跃。 互换通方面,截至2025年8月末,互换通累计成交1.5万多笔,累计成交名义本金约8.2万亿元人民币,当 前成交规模较上线初期增长了9倍多。 2015年起,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三类机构可以在银 ...
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27 02:29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 购业务的公告》(下称《公告》),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债券回购是金融机构之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央 行、外汇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公告》发布后,将进一步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回购开展流动性管理的 需求,促进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业内专家认为,债券回购开放顺应境外机构需求,是中国债券市场 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综合来看,三部门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 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在岸离岸 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 近年来,央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自2015年起,支持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 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今年2月,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出以"债券 通"项下债券为抵押品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 本次《公告》进一步 ...
进一步开放!三部门: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9-26 12:54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 债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下称《公告》),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 务。 债券回购是金融机构之间以债券为标的的短期资金融通行为,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 一。央行、外汇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公告》发布后,将进一步满足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回购开展流 动性管理的需求,促进在岸和离岸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业内专家认为,债券回购开放顺应境外机构需求, 是中国债券市场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综合来看,三部门进一步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不仅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 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助力 在岸离岸人民币市场协同发展。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 近年来,央行有序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对外开放,自2015年起,支持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 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和境外参加行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今年2月,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共同推出 以"债券通"项下债券为抵押品的离岸债券回购业务。 本次《公告》进一步 ...
进一步开放!三部门: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2:19
9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 券回购业务的公告》(下称《公告》),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本次《公告》进一步开放债券回购业务,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均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包 括通过直接入市和"债券通"渠道入市的全部境外机构投资者。 本次《公告》明确可参与债券回购业务的投资者类型包括: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 主权财富基金;境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 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此外,在合规情况下,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自律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 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服务。 机制设计与国际接轨 在业务模式上,《公告》进一步加强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机制和国际市场通行做法衔接,实现标的债券 过户和可使用。此举为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供更大便利,也有利于促进优化境内债券回 购业务机制。 债券回购业务包含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两种形式。目前,我国质押式债券回购与国际市场债券回 ...
维港金融风暴:香港保险中介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整顿
观察者网· 2025-09-26 09:5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王力】 近期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新规:从明年10月起,中介机构向介绍人支付的费用将被严格 控制在佣金收入的半数以内;而从2026年初开始,储蓄分红类产品的酬劳发放将采用全新模式——首年 度最多支付七成,剩余部分需分五年逐步释放。 这一连串举措被业界称为香港版"费用管控风暴",其深远影响已经超越了数字调整的表象。背后折射的 是两地保险市场的深层博弈:内地市场经历费用规范化改革后步入"控费时代",而香港市场仍维持着传 统的高费用、高收益模式。这种制度性差异催生了巨大的跨境套利空间,也埋下了系统性风险的隐患。 介绍人网络的复杂性远超想象。从传统的保险同业到银行理财经理,从月子中心到留学移民机构,从国 际学校到财富管理公司,各行各业都在这个利润丰厚的生态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一位资深港 险经纪人透露:"内地实施费用规范政策后,很多渠道商的佣金收入大幅缩水,港澳市场成为他们寻求 补偿的新天地。有些渠道要价极高,甚至要求分走八九成的佣金。" 这种扭曲的利益分配机制催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了争夺客源,部分介绍人开始私下向投保人返还佣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持续健全新业态新模式常态化监管制度,着力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1:31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中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发布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 通报,下一步,持续健全新业态新模式常态化监管制度,着力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加快编制《健全国 家标准体系实施方案》。持续推动《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强化产品质量全 周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完 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制定《关于加强市场监管所所长 能力建设的意见》,按计划完成市场监管信息化工程,持续开展现有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全面提升市场 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 ...
29项硬核改革剑指工程招投标乱象——广州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改革
广州日报· 2025-09-22 01:24
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事关一地营商环境优劣,关 乎公共安全、民生福祉。日前,广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聚焦5个重点方面推出29项改革举措。 此次改革内容可谓"干货满满"!涉及加快推进"评定分离"、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和评标定标机制、强化信 用与智能监管等多方面,旨在破解当前招投标工作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切实把质量提上去,把成本 降下来,把腐败铲除掉,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抓住"牛鼻子":推进"评定分离",使责任立起来 招标人主体责任虚化弱化,是招投标乱象频发的根源。广州此次改革直指要害,抓住"一把手"责任这 个"牛鼻子",明确招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担任定标委员会组长,并将定标决策纳入"三重 一大"决策程序,主打"权责对等"。 相比北京、四川等地,广州"评定分离"的亮点在于创新推出"双存档"机制,即"决策情况抄送纪检监察 机构备案""决策文件、决策依据等关键资料纳入招标投标档案备查",真正让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形成 有力约束。 为杜绝定标随意性,《通知》还对定标要素进行客观量化,将报价 ...
报告:支付产业迈向“多元共生”新格局,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7:07
全球支付监管趋势 - 全球监管聚焦监管一致性与穿透式监管 致力于在公平竞争 风险防控与创新激励间寻求动态平衡 [1] - 新业态快速发展包括账户对账户支付 先买后付和加密货币钱包支付 反映市场对高效多元支付工具的追求 [1] 中国支付产业生态特点 - 形成规模全球领先 技术深度渗透 结构多元共生的生态体系 [1] - 实体卡与数字卡发行并行成为主流 数字钱包凭借便捷性成为绑卡核心支付工具 [1] - 多元支付方式实现多场景覆盖 包括刷卡 二维码 非接 刷掌或刷脸 在商超交通等高频小额交易场景备受欢迎 [1] - 商业银行 卡组织 非银行支付机构与服务商等多元市场主体协同发展 [1] - 支付清算市场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卡组织不断拓展合作广度与深度 [1] 卡组织转型路径 - Visa正由传统四方模式清算网络向开放生态定位跃迁 将价值边界由交易处理延展至能力输出 [2] - Visa战略连接多种支付轨道 推动支付与资金流的全链路重构 [2] - Visa银行卡业务演进为消费支付加商业支付与资金流动加增值服务的多引擎格局 [2]
银联与Visa联合报告发布揭示支付产业变革路径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5:48
报告总结了卡组织在全球支付产业变革中的转型路径。报告指出,Visa正由传统四方模式的清算网络向 开放生态的定位跃迁,将价值边界由交易处理延展至能力输出,并战略连接多种支付轨道,推动支付与 资金流的全链路重构。Visa的银行卡业务持续展现生命力,正演进为"消费支付+商业支付与资金流动 +增值服务"的多引擎格局。 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支付产业取得的成就,认为当前已逐步形成"规模全球领先、技术深度渗透、结构 多元共生"的生态体系,并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实体卡与数字卡发行并行的模式成为主流,数字钱包凭 借其便捷性成为绑卡的核心支付工具。二是刷卡、二维码、非接(NFC、HCE)、刷掌或刷脸等多元支 付方式实现多场景覆盖,在商超、交通等高频小额交易场景中备受欢迎。 经济观察网 9月12日,中国银联与Visa在武汉联合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 经济》报告。报告指出,在监管层面,全球聚焦"监管一致性"与"穿透式监管",致力于在公平竞争、风 险防控与创新激励间寻求动态平衡。与此同时,账户对账户(A2A)支付、先买后付(BNPL)和加密 货币钱包支付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折射出市场对高效、多元支付工具的不断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