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数字护照

搜索文档
旧衣服、旧床单去哪了?纺织业铺展循环发展新图景
经济日报· 2025-09-16 01:01
淘汰的旧衣服、床单都去哪里了?也许不久后,它们经过高科技"再生",将成为新的产品重回市场。 在日前举办的2025循环创新·时尚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从2005年至2024年, 纺织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超过65%,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量年均增长12%,再生纤维年使用量突破 300万吨。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纺织行业对循环经济的积极探索与持续深耕。 积极推进循环利用 在通用技术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批色彩各异的废旧T恤和床单被集中投入反应装置, 经过快速溶解降解、固液快速分离和漂白脱色,涤纶和棉轻松分离,顺利进入回收循环流程,成为再生 纺织产品的新原料。 通用技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功能纤维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剑介绍,在废旧纺织品中, 涤纶和棉制品占比高、回收难,尤其是涤棉混纺产品成分复杂、分离困难,成为再生利用中的"硬骨 头"。用传统方法回收,面临效率低、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如今,这项化学法回收技术为破解难题 提供了绿色、低碳方案。 当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总量庞大,传统处理模式面临不小压力。如何实现从"废旧衣"到"新 原料"的高质量循环,成为行业破局关键。中国纺织 ...
我国纺织行业单位产值能耗近20年下降超65% 再生纤维年使用量突破300万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1 02:02
行业循环经济转型进展 - 纺织行业单位产值能耗从2005年到2024年下降超过65% [1] -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量年均增长12% 再生纤维年使用量突破300万吨 [1] - 2024年棉花产量超600万吨 化纤产量近7000万吨 布产量超300亿米 废旧纺织品回收量达515万吨 [2] 政策目标与实施路径 - 国家设定2025年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25% 再生纤维产量200万吨量化目标 [1][2] - 政策聚焦标准统一 数据共享 金融支持三大方向 完善回收体系与拓展再生纤维应用场景 [2] - 行业循环发展从自发探索进入政策驱动与市场响应协同新阶段 [2] 回收利用现状与挑战 - 2023年废旧纺织品回收量增速达15.7% 但回收总量相对行业规模仍不足 [2] - 仅约2%废旧纺织品用于工业回收 1%实现闭环循环 73%被焚烧处置 [3] - 涤纶和棉制品占比最高 涤棉混纺因组分复杂分离困难成为再生利用难点 [3] 技术创新与系统解决方案 - 主流处理以物理法为主 化学法回收受成本高和流程复杂限制未大规模产业化 [3] - 产品数字护照(DPP)作为数字化工具记录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 [3] - 需跨学科协同创新 从设计端提高产品可回收性和耐用性 实现科技与时尚双向赋能 [4]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服装完全可回收且可多次回收 每次回收赋予新功能 [4] - 新能源新材料重塑产业架构 新设计新制造改写生产模式与形态 [4]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全链条颠覆性解决方案 [4]
汇聚数字力量 重塑绿色供应链——产品数字护照国际合作暨全生命周期管理国际标准研讨会在京举办
新华财经· 2025-07-21 07:25
全球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 - 全球制造业加速迈向数智化,呈现数字技术迭代创新、信息产业升级突破、智算设施加速布局、工业数据指数增长、智能算法持续演进、融合应用纵深发展的态势 [1]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强调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当前使命 [1] 产品数字护照(DPP)国际合作 - DPP作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载体,核心价值日益凸显,深化国际合作是其全球发展的必由之路 [2] - 会议发布MA-DPP通用框架V1.0、钢铁行业产品数字护照公共服务平台、MA-DPP生态合作伙伴计划等创新成果 [2] MA-DPP通用框架 - MA-DPP通用框架V1.0由中码院自主研发,是全球首个DPP通用框架,旨在构建互信、开放、共享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链基础设施 [3] - 该框架支撑全球DPP所有者、技术开发商、使用方、监管方共建标准、通用、可信的DPP基础标准框架、技术框架与公共服务框架 [3] 钢铁行业DPP应用 - 钢铁行业是欧盟实施DPP的首批行业,钢铁行业产品数字护照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国钢铁企业绿色出海提供全栈服务解决方案 [3] -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将加速钢铁行业DPP落地,包括制定标准规范、打造试点样板、建立国际互认机制等 [3] 国际标准与合作 -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65主席介绍欧盟DPP体系进展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国际标准IEC 63538的作用 [4] - 欧洲标准委员会专家表示MA标识已完成与欧盟识读设备适配互认,将助力欧洲绿色协议实施及DPP应用 [4] 战略合作与签约 - 中码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基于MA-DPP通用框架开展电池护照及碳足迹生态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企业绿色出海 [5] - 中码院统一标识代码注册管理中心与天津中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MA标识体系装备制造行业二级节点,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