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通胀

搜索文档
内需偏弱下的经济修复与政策应对
五矿证券· 2025-09-26 03:44
通缩现状与历史比较 - 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2023Q2至2025Q2),持续时间超过亚洲金融危机(6个季度)和全球金融危机(3个季度)[1][11] - PPI自2022年四季度转负后持续两年处于0%至-6%区间,CPI长期在0%附近波动,核心CPI疲软[13][15] - 当前通缩由内需结构性疲弱主导,与1998年及2008年外部冲击引发的短期收缩存在本质差异[1][17][21] 结构性成因与传导机制 - 房地产、债务与财政形成链式反应:房价下跌削弱居民财富效应,土地财政退潮导致专项债从增量投资转为缺口填补[2][31][34] - 每新增1元名义GDP需投入5.9元信贷资金(2024年数据),信用效率边际递减加剧债务通缩耦合[36] - 外部关税与产业政策限制(如电动汽车100%关税、光伏组件欧盟反补贴)压降出口利润,传导至国内就业与收入[42][43] 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 - 日本通缩期间GDP平减指数连续15年负增长(1999-2013年),政策转机源于工资-服务价格联动与收益率曲线控制(YCC)[48][51][55] - 欧元区依靠负利率、资产购买(APP/PSPP)及定向长期再融资(TLTRO)组合,于2016年退出通缩边缘[63][67] - 可借鉴机制包括收益率曲线引导(非YCC)、结构性工具穿透及工资粘性培育,但需避免复制负利率等极端工具[60][70][71] 政策路径与时间框架 - 再通胀需按"托住名义—修复传导—再造预期"顺序推进,预计2026年平减指数止跌、2027年债务减压、2028年风险出清[72][74] - 财政需提高赤字率(建议至少5%)并扩大超长期国债,专项债回归增量投资导向[82][85] - 货币端需通过收益率曲线管理稳定中长期融资成本,结构性再贷款对接保障房及设备更新场景[83][84] - 改革重点包括房地产保障化转换、设备更新以旧换新(2025年1-6月社零增速5%),及培育工资-服务价格粘性[81][84]
重磅发布会提振预期?金融科技ETF(159851)反弹超1%!A股迎流动性盛宴,关注金融科技的强贝塔属性
新浪基金· 2025-09-22 06:04
多数据表明,A股正迎史诗级流动性盛宴。其一,交投方面,两市成交额连续多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 元!其二,从资金流动性来看,外资和长线机构资金持续流入两地市场,内地也出现了储蓄资金"搬 家"的现象;其三,海外降息如期落地,利好全球流动性,A股科技成长板块有望继续受益。 9月22日,金融科技板块继续活跃,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盘中涨超1%。成份股方面,东华软件涨停, 古鳌科技涨超6%,指南针、大智慧涨超3%,天阳科技、先进数通、同花顺、银之杰等多股跟涨超 2%。热门ETF方面,同类规模超百亿、流动性断层第一的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反弹涨超1%, 实时成交额超4亿元。 | 分野 部日 1分 5分 · | | | | F9 盘前盘后 盘加 九轮 图线 工具 (8) C) | | | | | | | 全融科技ET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9851[企业科技ETF] 13:42 价 0.930 温度 0.010(1.09%) 均价 0. ...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922
格林期货· 2025-09-21 23:30
| 6、美国财政部数据,7 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 | | --- | | 国减持美国国债。中国 7 月减持 257 亿美元美国国债至 7307 亿美元,为今年第四 | | 次减持。减持后,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仓规模创下 2009 年来新低。 | | 7、日本央行宣布将以每年约 3300 亿日元的速度抛售 ETF 持仓,以每年约 50 亿日 | | 元的速度抛售房地产 REIT。这是日本央行首次提及处置其 ETF 持仓的具体计划,该 | | 持仓账面价值约 37 万亿日元,市值已超过 74 万亿日元。 | | 8、美国能源部宣布启动"电力加速"计划,意在动员其技术专长和数十亿美元的 | | 资金支持,以满足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该部门正在向各州能 | | 源办公室征集信息,以确定可快速推进的大型电力和电网项目。 | | 9、微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斥资 33 亿美元建的数据中心 Fairwater 将明年初投入使 | | 用。它将作为一台大型 AI 超级计算机运行,连接数十万枚英伟达 GB200 GPU,性能 | | 将达到目前全球最快超算的 10 倍。微软计划在同一州 ...
近期债市思考:多空之争
中泰证券· 2025-09-21 12: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债券市场走弱且品种分化 多空双方均感困惑 报告分析多空理由 认为债市风险未解除 年内有调整空间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多头理由 - 债券供给在四季度错位 今年财政发债前三季度较多 四季度国债和地方债剩余额度低于去年 且四季度是保险“开门红”配置期 保险有投资需求 关键点位配置力量增加 [7] - 经济数据继续有利于债市 社融中对公贷款连续两月走弱 8 月经济数据各分项走弱 若高频持续走弱 四季度基本面亮点少 利于债市 此前做多债市逻辑仍有参考价值 [8][9] - 货币政策、国债买卖持续发酵 基本面和社融信贷弱 美联储降息 财政政策基本用完 四季度降息、降准概率增大 央行逆回购操作调整或预示降息 财政部与央行谈论国债买卖 大行买债数据增加想象空间 [12][13] 空头理由 - 名义 GDP 和再通胀 “反内卷”对通胀有正面影响 PPI 磨底 名义 GDP 可能上行 预期通胀提高 对利率不利 [16][18] - 公募基金赎回连锁反应 中长债基收益中位数低 纯债基金水下基金占比高 赎回费设定使免赎产品需求降低 公募债基可能规模收缩 对偏好品种产生压力 或使曲线走陡 [20][21] - 货币政策弱配合“反内卷” 合意贷款增速可能下降 当前利率点位可能合意 货币政策无利率动作或表态 配合“反内卷”利率未必调降 制造业贷款和投资增速要求下降 未必促使货币政策宽松 [23] - 权益市场持续突破可能有基本面支撑 权益市场上涨从无基本面支撑过渡到有特定板块业绩支撑 债市资金流出、权益市场资金流入或为中期趋势 股债平衡机制包括产品偏移和居民存款搬家 [24][25][26] 周一展望 关注两个新闻 一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二是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 周一新闻或提升风险偏好 股、债可能走出“risk on”交易 债市风险未解除 年内有调整空间 [27]
高盛宣布:超配A股、H股! 外资机构对A股后市展望仍较为乐观
证券时报网· 2025-09-20 15:19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今日A股和港股市场震荡调整 沪指跌1.15% 深证成指跌1.06% 创业板指跌1.64% 恒生指数跌1.35% 恒生科技指数跌0.99% [1] - 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数周净流入中国市场 全球对冲基金8月A股总资金流入创近年来单月最高纪录 [1][2] - 北向资金活跃度飙升至历史新高 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参与度达周期性高点 [2] 机构资金动态 - 国内公募基金迅速提高股票敞口 投资组合现金比率降至五年来最低点 [2] - 国内保险公司股票持仓今年以来增加26%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24年9月5.0万亿元增至5.9万亿元 [2]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从8月底83.23亿美元增长13%至94.07亿美元 重仓腾讯和阿里巴巴 [3] 估值与盈利前景 - MSCI中国和沪深300分别交易于13.5倍和14.7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 低于历史牛市15-20倍估值上限 [4] - 2025-2027年上市公司正常化利润预计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上半年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利润分别增长3%和6% [3] - 科技和AI行业盈利修正改善 企业现金回报额创历史新高 [3] 增量资金潜力 -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仅占11% 远低于房地产55%和现金存款27% [6] - 2020年以来家庭新增存款80万亿元 其中55万亿元为超额储蓄 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规模分别为31万亿元和15万亿元 [6] - 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持股比例仅14% 低于新兴市场50%和发达市场59% 若提升至平均水平可能带来14-30万亿元资金流入 [6] 机构观点与评级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超配评级 预测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和3%上涨空间 [1][6] - 瑞银证券认为海外投资者有充足加仓A股空间 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增长将提振信心 [7] - 市场改革提高股东回报 长期资金引入降低波动 形成"慢牛"坚实基础 [5]
估值与流动性双轮驱动 高盛维持A股H股增持评级
环球网· 2025-09-20 02:06
高盛报告认为,今年中国股市的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再通胀"预期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两大因素,而未来估值修复和流动 性改善将继续为市场提供上行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估值和流动性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独有。摩根士丹利资本 国际数据显示,全球股市约70%的涨幅来自市盈率重估,而非单纯的企业盈利增长。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流动性盛宴"的后 来者,虽参与较晚但后续增长潜力可观。 高盛团队强调,企业盈利是市场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流动性则是牛市形成的必要条件。与历史相比,当前A股市场的"慢 牛"格局更为稳固。从估值水平看,多数指标显示大型股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指数市盈率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A股和 H股仍具有吸引力的流动性溢价空间。 通过高盛调整后的"A股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综合指数为1.3,表明存在盘整风险但尚未出现趋势逆 转。在流动性来源方面,尽管市场普遍认为散户投资者是主要推动力量,但高盛数据显示,中国和外国机构投资者才是本 轮上涨的主要资金提供者。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及团队在近日报告中表示,在估值和流动 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迎来进 ...
A股收评|高盛维持A股超配评级,AI算力硬件产业链表现强势,5G通信ETF(515050)上涨1.2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13:56
板块配置上,中金认为短期受美联储降息流动性提振,小盘和成长或占优;如果国内政策不能配合强化 这一表现的话,更应关注基本面支撑的结构和中美映射机会。在当前情绪已较为乐观的情况下,可关 注:1)中美映射链条,如科技方面的算力、机器人和果链,以及降息后美国地产链相关的工具家装家 具家电等,还有与投资相关的机械和有色;2)基本面景气改善的板块,如互联网、科技硬件、消费电 子、创新药、有色、非银等。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9月1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3%,深证成指跌0.04%,创业板指跌 0.16%。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3494亿元,较上日缩量8172亿元。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下跌。板块题 材上,能源金属、光刻机、教育、旅游及酒店、煤炭、工程机械板块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造纸、创 新药、多元金融、液冷服务器板块跌幅居前。 ETF方面,主要宽基震荡走高,同类成交额最大的A500ETF基金(512050)上涨0.09%。人工智能相关 ETF有所回落,芯片ETF(159995)下跌1.79%,人工智能AIETF(515070)下跌1.06%。聚焦光模块、 PCB、服务器等AI算力硬件产 ...
高盛:中国股票市场或迎流动性盛宴,A股慢牛格局愈发稳固
凤凰网· 2025-09-19 05:38
事实上,由估值和流动性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所独有。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数据,全球股市约70%的涨幅源于市盈率的重估,而非仅仅是盈利本 身增长的驱动。中国市场被视为全球"流动性盛宴"的后来者,这可能意味着其参与这场盛宴的时间较晚,但后续增长潜力相对较大。 年初至今,中国离岸/在岸股票市场的市值已累计增加了3万亿美元,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已累计分别上涨14.7%和32.5%。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的涨势还会持续多久,成为众多海外投资机构关注的话题。 高盛研究部的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及团队在周四下午的报告中指出,在估值和流动性的驱动下,中国股票市场可能会迎来进一步的繁 荣。因此,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增持"评级,分别预测其在12个月内的上涨空间为8%和3%,建议在回调时加仓。 流动性或为中国带来"慢牛"?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今年的强劲行情,高盛认为,"再通胀"预期和人工智能可能是关键的推动因素。而未来,估值和流动性的改善可能将有助于中国股票市场 进一步的繁荣。 对于今年的牛市,高盛指出,企业盈利是市场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流动性"则是所有牛市趋势的必要前提。他们还指出, ...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919
格林期货· 2025-09-19 0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本轮上涨行情主要由流动性驱动,“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是关键催化剂,若机构持股比例提升至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平均水平,A股市场或迎14万亿元或30万亿元潜在资金流入,外资配置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动能增强,牛市急跌无碍中长期上行趋势,板块轮动的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复盘 - 周四两市主要指数早盘冲高午后跳水急跌,成交额3.13万亿元,下跌放量,中证500、中证1000、沪深300、上证50指数分别收7199、7476、4498、2912点,跌幅为-0.83%、-1.04%、-1.16%、-1.35% [1] - 行业与主题ETF中涨幅居前的是芯片设备、半导体材料等ETF,跌幅居前的是工业有色、金融科技华夏等ETF;两市板块指数中涨幅居前的是汽车服务、家电零部件等指数,跌幅居前的是贵金属、房产服务等指数 [1] - 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指数股指期货沉淀资金分别净流入66、51、32、17亿元 [1] 重要资讯 - 美联储降息信号复杂矛盾,瑞银指出其在鸽派降息同时上调经济增长及通胀预期,高盛认为鲍威尔讲话“平衡”,强调政策重心转向就业但否认激进宽松 [1] - 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由流动性驱动,“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是关键催化剂,境外机构持股比例提升或为A股带来14万亿元或30万亿元潜在资金流入 [1] - 华为全联接大会公布昇腾芯片演进和目标,2026年四季度推昇腾950DT,2027年四季度推昇腾960芯片,2028年四季度推昇腾970芯片 [1] - 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看好其发展前景,部分上市公司着手核心技术突破 [1] - 宁德时代称钠新电池助开拓严寒市场,能量密度达175Wh/kg,有超500公里纯电续航能力,可覆盖超4成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2026年批量供货 [1] - 碳酸锂“金九银十”旺季特征显现,磷酸铁锂排产创新高,储能订单强劲,下游采购意愿增强,库存去化加速,市场呈紧平衡或小幅去库态势 [1][2] - 今年我国灵巧手技术加速迭代,科研团队开发出国际首个具全手高分辨率触觉感知和完整运动能力的机器手系统F - TAC Hand [2] - 巨硬成马斯克商业版图关键一环,Colossus II第一阶段部署11万个英伟达GB200 GPU,最终超55万个,峰值功率超1.1吉瓦,长远计划扩展至100万个 [2] - 美联储降息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预期印度央行下月跟进,汇丰称印度股市被低估,8月全球基金经理净卖出超40亿美元印度股票后未大规模回归 [2] 市场逻辑 - 周四两市主要指数波动剧烈,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由流动性驱动,“再通胀”预期和AI自主化是关键催化剂,机构持股比例提升或为A股带来资金流入,8月中国债券和股票合计净流入390亿美元,外资配置中国内地股票市场动能增强 [2] 后市展望 - 周四两市主要指数波动剧烈,华为发布报告称AGI是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驱动力量,AI智能体将演进,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将增10万倍 [2] - 中国股市上涨由流动性驱动,机构持股比例提升或带来资金流入,国际资金加速流入A股,花旗预计美联储未来五次FOMC会议累计降息125个基点 [2] - 周四指数冲高跳水显示上证指数3900点压力大且政策希望慢牛,牛市急跌无碍中长期上行趋势,板块轮动的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 [2] 交易策略 - 股指期货方向交易:牛市急跌不影响中长期上行趋势 [2] - 股指期权交易:牛市急跌,择机买入股指远月深虚值看涨期权 [2]
高盛宣布:超配A股、H股
证券时报· 2025-09-18 11:15
外资配置趋势 - 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数周净流入中国市场 [1] - 全球对冲基金8月份A股总资金流入创近年来单月最高纪录 [1][3] - 北向交易活跃度飙升至历史新高 [3] - 海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增配A股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政策改善和估值修复的认可 [4] 资金流向数据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从8月底83.23亿美元增至9月15日94.07亿美元 增长13% [4] - 国内保险公司股票持仓今年以来增加26% [3] - 国内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24年9月5.0万亿元人民币增至当前5.9万亿元 [3] - 国内公募基金现金比率降至五年来最低点 [3] 估值水平分析 - MSCI中国交易于13.5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 [6] - 沪深300交易于14.7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 [6] - 当前估值仍低于历次牛市15-20倍市盈率的历史估值上限 [6] - 约70%的MSCI全球所有国家指数涨幅来自市盈率重估 [4] 盈利前景 - 2025-2027年上市公司正常化利润预计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4] - 2024年上半年在岸上市公司利润增长3% 离岸增长6% [4] - 科技和AI等特定行业盈利修正有所改善 [4] - 企业现金回报额创历史新高 [4] 增量资金潜力 - 家庭资产配置中股票(含公募基金)仅占11% 远低于全球主要市场 [8] - 家庭新增存款80万亿元中55万亿元可视为超额储蓄 [8] - 理财产品31万亿元和货币基金15万亿元提供潜在资金来源 [8] - 房地产市场调整使每年超14万亿元"新钱"寻求投资出路 [8] - 境内外机构投资者在A股持股比例仅14% 远低于新兴市场50%和发达市场59% [8] - 机构持股比例提升至新兴/发达市场平均水平可能带来14万亿/30万亿元资金流入 [8] 机构观点 - 高盛维持A股和H股"超配"评级 预测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和3%上涨空间 [1][8] - 瑞银证券认为海外投资者有充足加仓A股空间 [9] - 高盛认为"慢牛"基础更加坚实 因市场化改革提高股东回报及长期资金降低波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