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及纯债基金月度跟踪(2025年8月):固收+整体调降转债配置,优选组合持续贡献超额收益-20250808
华福证券· 2025-08-08 06:0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固收+基金风险暴露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回归分析固收+基金净值与各类资产风格纯因子收益,计算其在债券、股票、转债等资产上的风险暴露[19][21][2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定义债券风险因子:利率水平、斜率、凸度、信用、违约 2. 定义股票风险因子:估值、市值、成长风格 3. 定义转债风险因子:平价暴露 4.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R_{fund} = \alpha + \sum \beta_i \cdot F_i + \epsilon$$ 其中$F_i$为第$i$个风格因子收益,$\beta_i$为因子暴露系数 5. 对比月度暴露变化分析仓位调整[19][21][23] - **模型评价**:能够有效捕捉固收+基金在跨资产类别上的配置动态[19][23] 2. **模型名称**:纯债基金风险暴露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五因子回归分析纯债基金净值变化,识别利率曲线和信用策略暴露[42][4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五个债券市场因子:利率水平、斜率、凸度、信用、违约 2. 采用时间序列回归: $$R_{bond} = \alpha + \beta_1 \cdot Level + \beta_2 \cdot Slope + \beta_3 \cdot Convexity + \beta_4 \cdot Credit + \beta_5 \cdot Default + \epsilon$$ 3. 计算因子暴露均值变化及分歧度(标准差)[42][44] - **模型评价**:可监测纯债基金在利率曲线形态和信用风险上的集中度变化[44] 3. **模型名称**:固收+基金优选组合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胜率、赔率等多维度指标季度筛选基金构建等权组合[26][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过去四个季度平均权益仓位<40%的固收+基金 2. 按股票型/转债型/混合型分类 3. 计算基金在波动率、最大回撤、夏普比率等指标上的排名 4. 综合评分选取前10名等权配置[26][33] 4. **模型名称**:纯债基金优选组合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在风格暴露中性的基金池中筛选特质Alpha较高的基金[45][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风格暴露处于市场均值±1倍标准差的基金 2. 通过回归计算基金特质收益Alpha 3. 季频选择Alpha最高的10只基金等权配置[45][53]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固收+基金优选组合模型** - 7月超额收益:+0.36%(vs 二级债基指数)[27] - 组合净值波动率:低于基准指数[27][30] - 持仓分散度:覆盖股票型/转债型/混合型三类资产[33] 2. **纯债基金优选组合模型** - 今年以来超额收益:+0.16%(vs 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46] - 7月收益:与基准持平[46][50] - 持仓特征:10只基金规模分布在10-95亿元[5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债券五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刻画利率曲线形态和信用风险的核心驱动因子[42][4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利率水平因子:各期限收益率的一阶主成分 2. 斜率因子:10年期-1年期利差 3. 凸度因子:2×5年期-(1年期+10年期)收益率 4. 信用因子:AAA级与国债利差 5. 违约因子:高收益债与投资级债利差[42][44] 2. **因子名称**:股票风格三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固收+基金在股票资产上的风格暴露[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估值因子:BP(账面市值比)分组收益 2. 市值因子:大市值组合与小市值组合收益差 3. 成长因子:营收增长率分组收益[21][23] 3. **因子名称**:转债平价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转债资产对标的股票价格的敏感性[23][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转债Delta值:$$\Delta = \frac{\partial P_{cb}}{\partial S}$$ 2. 按Delta值分组构建多空组合收益[2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债券五因子** - 7月暴露变化:信用因子暴露+0.15,凸度因子暴露-0.08[44] - 分歧度:信用因子标准差0.12(较低一致性)[44] 2. **股票风格三因子** - 7月暴露变化:估值因子+0.21,市值因子+0.18,成长因子+0.13[21][23] 3. **转债平价因子** - 7月暴露变化:平价因子暴露+0.23,仓位整体下降5%[23][29]
金工ETF点评:宽基ETF单日净流入40.29亿元;机械设备、煤炭拥挤度激增
太平洋证券· 2025-08-07 15:27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监测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拥挤度,识别当前市场热点行业及潜在风险行业[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日计算行业指数的拥挤度指标,可能结合成交量、价格波动、资金流入等维度 2. 根据历史分位数或标准化方法(如Z-score)对拥挤度排序 3. 输出高拥挤度(如军工、机械设备)和低拥挤度行业(如商贸零售、食品饮料)[3][13] - **模型评价**:能够动态捕捉行业资金集中度变化,但对极端市场环境适应性需验证 2. **模型名称:ETF溢价率Z-score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滚动计算ETF溢价率的Z-score,识别偏离正常水平的套利机会[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ETF的IOPV溢价率:$$溢价率 = (市价 - IOPV)/IOPV$$ 2. 滚动计算溢价率的均值与标准差,生成Z-score:$$Z = \frac{当前溢价率 - 滚动均值}{滚动标准差}$$ 3. 设定阈值筛选异常值(如|Z|>2)[4][14] - **模型评价**:适用于捕捉短期套利机会,但需结合流动性分析避免踩踏风险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主力资金净流入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额衡量资金偏好[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统计主力资金净流入额(单位:亿元) 2. 计算T日、T-1日、T-2日及3日累计值 3. 标准化后生成多空信号(如机械设备连续净流入)[13] 2. **因子名称:行业拥挤度变动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行业拥挤度的短期剧烈变化(如煤炭、金融)[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拥挤度指标的日环比或滚动窗口变化率 2. 结合绝对水平和变化幅度生成预警信号[3][13]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 - 高拥挤度行业:军工(主力3日净流入22.83亿元)、机械设备(净流入23.60亿元)[13] - 低拥挤度行业:医药生物(净流出114.51亿元)、计算机(净流出52.13亿元)[13] 2. **ETF溢价率Z-score模型** - 建议关注标的:医疗器械ETF(规模1.25亿元)、VRETF(规模1.34亿元)[14]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因子** - 正向信号:汽车(15.43亿元)、机械设备(23.60亿元)[13] - 负向信号:医药生物(-114.51亿元)、电子(-34.85亿元)[13] 2. **行业拥挤度变动因子** - 激增行业:机械设备(拥挤度排名前二)、煤炭(变动幅度显著)[3][13]
金融工程日报:沪指放量收涨迎4连阳,稀土永磁概念午后爆发-20250807
国信证券· 2025-08-07 13:10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封板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统计涨停股票的封板情况来反映市场情绪[16] - 具体构建过程: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筛选上市满3个月的股票,计算当日最高价涨停且收盘仍涨停的比例[16] - 模型评价:高频指标能有效捕捉短线资金情绪 2. **连板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的持续性[16] - 具体构建过程: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基于前一日涨停股名单计算连续涨停比例[16] - 模型评价:反映市场接力资金强度 3. **股指期货贴水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期货主力合约年化贴水率监测市场预期[27] - 具体构建过程: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 分别计算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四大期货品种的贴水率[27] - 模型评价:跨品种比较需考虑合约流动性差异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大宗交易折价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机构大宗交易的折让水平[25] - 具体构建过程: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总市值}-1$$ 统计近半年日均折价率5.74%作为基准[25] 2. **ETF溢价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ETF套利机会[22] - 具体构建过程:筛选日成交额超100万的股票型ETF,计算场内价格与IOPV偏离度[22] 3. **龙虎榜机构净流入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跟踪机构席位资金动向[35] - 具体构建过程:统计龙虎榜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金额前十个股[35] 模型回测效果 1. **封板率模型** - 当日值:76%(较前日+3%)[16] - 近一月趋势:震荡上行[16] 2. **连板率模型** - 当日值:25%(较前日-7%)[16] - 近一月趋势:波动回落[16] 3. **股指期货贴水率模型** - 当日值: - 上证50:0.15%(56%分位)[27] - 沪深300:4.32%(36%分位)[27] - 中证500:14.14%(27%分位)[27] - 中证1000:13.18%(42%分位)[27] - 近一年中位数: - 上证50:0.61%[27] - 沪深300:2.97%[27] 因子回测效果 1. **大宗交易折价因子** - 当日值:6.23%(近半年均值5.74%)[25] - 近半年日均成交额:14亿元[25] 2. **ETF溢价因子** - 极端值: - 最高溢价:通信ETF南方+1.41%[22] - 最高折价:科创芯片ETF-0.83%[22] 3. **龙虎榜机构净流入因子** - 当日净流入TOP3:东方精工/大为股份/利德曼[35] - 当日净流出TOP3:创新医疗/东芯股份/山河智能[35]
基于浮动频率傅里叶变换视角解析技术分析的数学本质及趋势判断
中泰证券· 2025-08-07 13:05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浮动频率傅立叶变换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突破传统傅立叶变换固定频率的局限,通过动态调整频率和幅值来更精准拟合金融市场波动[6][6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市场滤波**:使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剔除高频噪音,保留趋势项数据(截止频率0.1,采样频率1.0)[65][67] 2. **幅值与频率选择**: - 对滤波后数据离散快速傅立叶变换,提取复数序列中最大幅值对应的周期(如94.1周、80.5周、62.6周)[78] - 构建拟合曲线:$$F(t) = a_0 + \sum_{i=1}^n (a_i \sin \omega_i t + b_i \cos \omega_i t)$$,其中$\omega_i$为浮动频率[88] 3. **双重优化**: - 内层优化: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解最优幅值$a_i, b_i$[88] - 外层优化:粒子群算法(群体规模100,惯性权重动态调整)求解最优浮动频率$x,y,z$(如39.02周、19.17周、8.13周)[91][99] - **模型评价**:相比传统傅立叶模型,在趋势拟合和样本外预测精度上显著提升,尤其对主升浪和调整浪的拐点捕捉更准确[99][102] 2. **模型名称:波浪理论量化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将波浪理论的"八浪结构"转化为正弦波叠加,揭示价格振幅的数学本质[19][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构建谐波叠加函数:$$y(n) = 4\sin(0.00125n) + 2\sin(0.01n) + \sin(0.04n) + 0.5\sin(0.16n)$$[39] - 频率结构:基频0.001与谐波呈$2^k$关系,振幅按$2^{-m}$规律衰减[39] - 识别关键浪型特征(如3浪最长、4浪不重叠1浪顶点等)[30][33] - **模型评价**:提供离散化浪型分析框架,但存在主观划分和定量验证不足的缺陷[37][48] 3. **模型名称:江恩周期量化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将时间周期法则转化为频率域分析,捕捉多周期共振效应[46][4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关键周期嵌套:30年(360°圆周)为核心,衍生45个月、10年等子周期[47] - 几何分割规则:价格回调采用八分法(12.5%递增),角度线以45°为基准[46] - **模型评价**:擅长捕捉趋势转折时间窗口,但周期定量标准缺乏严谨数学基础[48]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浮动频率傅立叶变换模型** - 样本内拟合误差:较传统模型降低38%(2014-2024年上证指数Log数据)[99] - 样本外预测准确率:对2024-2027年关键时间窗口(如2026年8月)的波段节奏预测吻合历史规律[102][103] 2. **波浪理论量化模型** - 浪型识别准确率:对3浪主升段识别成功率达72%,但5浪失败形态误判率较高(约40%)[33][36] 3. **江恩周期量化模型** - 周期共振信号有效性:在30年、10年等长周期转折点预测中,提前3-6个月预警概率达65%[4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频率共振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多周期正弦波同向叠加产生的价格放大效应[5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提取短期(5日)、中期(20日)、长期(60日)均线斜率 2. 计算三者方向一致性指标:$$CR = \frac{\sum_{i=1}^3 \text{sgn}(\nabla MA_i)}{3}$$ 3. 结合成交量放大信号(>90日平均1.5倍)[56] 2. **因子名称:分形自相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小级别浪型与大级别走势的形态相似性[5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对价格序列进行Hurst指数计算(窗口滚动计算) 2. 构建分形维度指标:$$FD = \frac{\log(N)}{\log(N) + \log(d/R)}$$ 其中$d$为价格极差,$R$为重标极差[59]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频率共振因子** - IR:1.52(2019-2024年A股主板测试)[56] - 胜率:68.3%(共振信号发出后20日收益率>0的概率)[56] 2. **分形自相似因子** - IC:0.21(与未来10日收益率RankIC)[59] - 多空收益差:年化9.8%(按因子十分组)[59]
8月多配置模型积极看好大中华权益资产
国金证券· 2025-08-07 06:34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人工智能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因子投资思路,对全球大类资产进行打分排序,构建月频量化等权配置策略[3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历史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提取资产特征因子 2. 模型输出各资产的综合打分 3. 根据打分结果分配权重,构建等权组合 4. 每月定期调整组合权重[34] - **模型评价**:该模型在长期表现上优于基准,具有较好的风险调整收益[34] 2. **模型名称**:动态宏观事件因子的股债轮动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宏观择时模块和风险预算模型框架,构建不同风险偏好的股债配置策略[4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经济增长和货币流动性维度的宏观指标作为输入因子 2. 通过动态事件因子体系计算信号强度 3. 根据信号强度调整股票和债券的配置比例 4. 输出保守型、稳健型和进取型三种配置方案[40] - **模型评价**:该策略在长期历史回测中表现优异,各风险等级策略均优于基准[40] 3. **模型名称**:红利风格择时配置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经济增长和货币流动性指标构建中证红利的择时策略[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10个宏观经济指标作为输入因子 2. 通过动态事件因子体系计算合成信号 3. 根据信号强度调整中证红利的配置仓位[48] - **模型评价**:该策略相较于中证红利指数有显著的稳定性提升[4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人工智能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模型** - 年化收益率:6.77% - 年化波动率:6.64% - 最大回撤:-6.66% - 夏普比率:1.02 - 年初至今收益率:3.87%[34] 2. **动态宏观事件因子的股债轮动策略** - 进取型年化收益率:20.00% - 稳健型年化收益率:10.97% - 保守型年化收益率:6.01% - 进取型最大回撤:-13.72% - 稳健型最大回撤:-6.77% - 保守型最大回撤:-3.55%[40] 3. **红利风格择时配置策略** - 年化收益率:16.62% - 年化波动率:17.47% - 最大回撤:-21.22% - 夏普比率:0.94[48]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经济增长维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宏观经济景气度的指标[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工业增加值同比、PPI同比等指标 2.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3. 计算各指标的信号强度[40] 2. **因子名称**:货币流动性维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市场流动性状况的指标[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M1-M2剪刀差、国债利差等指标 2. 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3. 计算各指标的信号强度[4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经济增长维度因子** - 8月份信号强度:100%[40] 2. **货币流动性维度因子** - 8月份信号强度:0%[40]
股指分红点位监控周报:小微盘风格持续领涨,IC及IM合约持续深贴水-20250807
国信证券· 2025-08-07 02:58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股指分红点位测算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精细化处理指数成分股的分红数据,准确预测股指期货合约的升贴水情况,考虑分红对指数点位的影响[12][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成分股权重计算**:采用中证指数公司每日披露的日度收盘权重数据,确保权重准确性。若需估算,公式为: $$W_{n,t}={\frac{w_{i0}\times(1+r_{n})}{\sum_{i=1}^{N}w_{i0}\times(1+r_{n})}}$$ 其中,\(w_{i0}\)为最近公布权重,\(r_{n}\)为个股涨跌幅[44][45] 2. **分红金额预测**: - 若公司已公布分红金额,直接采用;否则通过净利润×股息支付率估算[46] - **净利润预测**:对盈利分布稳定的公司按历史规律预测,不稳定的公司采用上年同期数据[49][51] - **股息支付率预测**:历史股息率均值或截尾处理(>100%时)[50][52] 3. **除息日预测**:基于预案/决案公告日与历史间隔天数的稳定性线性外推,或默认日期(7/8/9月末)[54][55] 4. **分红点数计算**: $$\text{分红点数}=\sum_{n=1}^{N}\left(\frac{\text{成分股分红金额}}{\text{成分股总市值}}\times\text{成分股权重}\times\text{指数收盘价}\right)$$ 要求除息日在当前日期至合约到期日之间[38] - **模型评价**:对上证50和沪深300预测误差约5点,中证500误差约10点,准确性较高[60][62] 2. **模型名称**:股息率计算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统计指数成分股已实现和剩余股息率,反映分红收益[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已实现股息率**: $$\sum_{i=1}^{N_{1}}\left(\frac{\text{个股已分红金额}}{\text{个股总市值}}\times\text{个股权重}\right)$$ - **剩余股息率**:对未分红公司按相同方法计算[1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年化升贴水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股指期货合约相对指数的升贴水幅度,扣除分红影响后反映市场情绪[12][1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text{年化升贴水}=\left(\frac{\text{含分红价差}}{\text{指数收盘价}}\right)\times\frac{365}{\text{到期天数}}\times100\%$$ 其中含分红价差=合约收盘价-指数收盘价+分红点数[13] 2. **因子名称**:行业股息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比较各行业已公布分红预案个股的股息率中位数,识别高股息行业[15][16]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股指分红点位测算模型**: - 上证50预测误差:±5点[60] - 沪深300预测误差:±5点[60] - 中证500预测误差:±10点[60] 2. **股息率计算模型**(截至2025/8/6): - 上证50已实现股息率:2.13%,剩余股息率:0.10%[17] - 沪深300已实现股息率:1.68%,剩余股息率:0.18%[17] - 中证500已实现股息率:1.14%,剩余股息率:0.08%[17] - 中证1000已实现股息率:0.87%,剩余股息率:0.04%[1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年化升贴水因子**(截至2025/8/6): - IH主力合约年化贴水:-0.93%[13] - IF主力合约年化贴水:-3.52%[13] - IC主力合约年化贴水:-18.10%[13] - IM主力合约年化贴水:-15.40%[13] 2. **行业股息率因子**: - 煤炭、银行、钢铁行业股息率排名前三[15][16]
金融工程日报:沪指放量收涨,PEEK材料连日大涨、军工板块涨势扩大-20250806
国信证券· 2025-08-06 15:22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日报内容,该报告主要聚焦市场表现、情绪指标及资金流向监测,未涉及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的具体方法论。以下是可提取的结构化信息: --- **市场情绪指标** 1. **封板率计算** - 构建思路:反映涨停股的封板稳定性[17] - 计算公式: $$封板率=\frac{最高价涨停且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最高价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封板率73%(较前日下降2%)[17] 2. **连板率计算** - 构建思路:衡量涨停股的持续强度[17] - 计算公式: $$连板率=\frac{连续两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昨日收盘涨停的股票数}$$ - 测试结果:当日连板率32%(较前日提升9%)[17] --- **资金流向指标** 1. **两融交易活跃度** - 构建思路:通过两融余额占比监测杠杆资金情绪[23] - 计算方式: -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重=2.3%[23] - 两融交易占成交额比重=10.2%[23] 2. **大宗交易折价率** - 构建思路:反映大资金交易偏好[27] - 计算公式: $$折价率=\frac{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当日成交份额的总市值}-1$$ - 测试结果:当日折价率5.55%(近半年均值5.73%)[27] 3. **股指期货年化贴水率** - 构建思路:衡量期货市场对现货的预期[29] - 计算公式: $$年化贴水率=\frac{基差}{指数价格} \times \left(\frac{250}{合约剩余交易日数}\right)$$ - 测试结果: - 中证500贴水率11.57%(37%分位)[29] - 中证1000贴水率11.24%(51%分位)[29] --- **机构行为指标** 1. **龙虎榜机构净流向** - 构建思路:跟踪机构席位资金动向[36] - 测试结果: - 净流入前三:铜陵有色、诚意药业、炬光科技[36] - 净流出前三:西部材料、新恒汇、万里马[36] 2. **陆股通净流向** - 构建思路:监测外资交易情绪[37] - 测试结果: - 净流入前三:成飞集成、东方精工、中大力德[37] - 净流出前三:福日电子、西藏天路、西宁特钢[37] --- **备注** - 报告未提供量化模型或因子评价内容 - 所有指标均为描述性统计结果,未涉及策略回测或因子有效性分析[1][2][3][4]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持续上升
长江证券· 2025-08-06 14:23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基金加权净值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规模加权计算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率并转换为净值,反映市场整体表现[15] - 具体构建过程: 1. 限定基金池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四类 2. 以每季度初规模为权重加总计算各类基金收益率 3. 换算为净值形式展示 4. 公式: $$净值 = \sum_{i=1}^{n} (规模_i \times 收益率_i) / \sum_{i=1}^{n} 规模_i$$ - 模型评价:有效反映不同类型基金的市场表现差异 2. **净申购计算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剔除自然规模增长影响,计算基金真实资金流入[37] -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当期基金规模与上期规模的差值 2. 扣除因净值增长带来的规模自然变化 3. 公式: $$净申购 = 当期规模 - 上期规模 \times (1 + 当期涨跌幅)$$ - 模型评价:准确识别基金的主动吸金能力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行业配置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持仓分析捕捉基金行业偏好变化[43] - 具体构建过程: 1. 按长江行业分类统计基金持股 2. 计算被动调仓比例(持仓涨跌影响) 3. 结合整体配置比变动推导主动调仓比例 4. 公式: $$主动调仓比例 = 行业配置比变动 - 被动调仓比例$$ - 因子评价:对重仓行业参考价值较高,小行业误差较大 2. **重仓股集中度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TOP3基金公司持仓占比衡量个股机构集中度[49][53] - 具体构建过程: 1. 统计单只个股被公募基金持有的总市值 2. 计算前三大基金公司持仓市值占比 3. 公式: $$集中度 = \frac{\sum_{i=1}^{3} 持仓市值_i}{总持仓市值}$$ - 因子评价:有效识别机构抱团标的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基金加权净值模型** - 2025Q2收益率:2.14%(加权) vs 1.85%(中位数)[15] - 超额收益:+0.88% vs 沪深300[24] 2. **净申购计算模型** - Top10基金净申购规模:217.30亿元[39] - 申购方向集中度:医疗保健和化学品占比41.71%[34]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配置因子** - 电信业务主动加仓:+2.08pct(全市场) vs +2.70pct(非行业主题基金)[46] - 食品饮料主动减仓:-1.32pct(全市场) vs -2.33pct(非行业主题基金)[46] 2. **重仓股集中度因子** - 银行股TOP3集中度:37.32%-49.75%[49] - 电子股TOP3集中度:36.16%-51.58%[61] 注:所有公式参数说明详见原文对应章节,测试结果均基于2025年二季度数据窗口。
北交所日报(2025.08.06)-20250806
银河证券· 2025-08-06 14:00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未发现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具体构建方法、公式或测试结果。文档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市场数据图表 - 北证50与沪深300指数对比走势图[2] - 北交所与A股各行业当日涨跌幅对比图[5][6] - 北证成交额与换手率变化趋势图[8] - 北证与双创板块估值变化对比图[12] - 北交所公司分行业市盈率情况图[13] 2 个股数据表格 - 涨幅前十股票的市场数据(含市值、财务指标等)[9] - 跌幅前十股票的市场数据(含市值、财务指标等)[10] 3 其他内容 - 分析师信息与免责声明[15][16][17] - 公司评级标准说明[18] - 联系方式等辅助信息[19] 注:文档中未出现需要总结的量化模型或因子相关内容,故无法按照要求格式输出模型/因子总结。所有引用内容均为市场行情数据展示或常规声明信息[1][2][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北交所日报(2025.08.06)-20250806
银河证券· 2025-08-06 11:36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发现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具体构建、测试及评价相关内容。文档主要展示以下市场数据: 1)北证50与沪深300指数涨跌幅对比图表[2] 2)北交所与A股行业涨跌幅对比数据[5][6] 3)北交所成交额与换手率趋势图[8] 4)北交所个股涨跌幅排名及财务数据[9][10] 5)北证与双创板块估值对比[12] 6)北交所分行业市盈率情况[13] 以上内容均为市场行情数据展示,未包含量化模型或因子相关的构建方法、测试指标等核心要素[1][4][7][11][14][15][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