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里昂:采用双轨定位的OEM更具优势 看好比亚迪控股等
智通财经· 2025-09-19 09:24
行业展望 - 新车型周期是2026年行业重要催化剂[1] - 新能源车产品布局日益完善 各价格范围内具备规模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受益[1] - 采用双轨定位即内燃机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OEM在2026年竞争中更具优势 能在政策变化中提供对冲保护[1] 公司策略 - 理想汽车承诺加速其车型管线[1] - 吉利汽车银河系列计划明年保持与今年相同的新产品推出量[1] - 比亚迪控股优先改款车型而非全新车型[1] 投资偏好 - 看好比亚迪控股 吉利汽车和零跑汽车 因其规模优势及稳定的平均销售价格[1] - 预计主要整车制造商产品组合将从2026年逐步稳定[1]
中信里昂:采用双轨定位的OEM更具优势 看好比亚迪控股(01211)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9:17
行业前景与催化剂 - 新车型周期是2026年行业重要催化剂 [1] - 新能源车产品布局日益完善 各价格范围内具备规模优势的企业将最有可能受益 [1] - 采用双轨定位即内燃机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OEM在2026年竞争中更具优势 因能在政策变化中提供对冲保护 [1] 公司策略与展望 - 理想汽车承诺加速其车型管线 [1] - 吉利汽车银河系列计划明年保持与今年相同的新产品推出量 [1] - 主要整车制造商产品组合将从2026年逐步稳定 [1] - 比亚迪控股策略优先改款车型而非全新车型 [1] 投资观点 - 看好比亚迪控股 吉利汽车和零跑汽车 因其规模优势及稳定的平均销售价格 [1]
比亚迪:汉L将首批搭载“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
新浪财经· 2025-09-19 08:57
产品技术升级 - 比亚迪汉L将首批搭载"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 实现从起点车位到终点车位的全程自动驾驶 无需手动介入[1] - 新功能支持自动通过停车场和收费站闸机 并在复杂路况下具备自主决策能力[1] - 该技术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通过OTA方式陆续向用户推送[1] 智能化进程 - 公司推出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标志着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1] - 功能覆盖全场景停车和通行场景 体现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应用的进展[1]
比亚迪:近期将给首批车型远程OTA
格隆汇· 2025-09-19 03:39
公司动态 - 比亚迪宣布近期将为首批车型进行远程OTA升级 [1]
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加速驶向世界
36氪· 2025-09-19 03:32
公司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于2026年1月在日本市场首次发售插电式混动车(PHV),预计投放车型为SUV"海狮6" [1] - 公司将PHV视为攻占日本市场的重要措施,旨在针对对纯电动汽车感到犹豫的消费者提供替代方案 [1] - 公司早在2008年就全球最先开发出PHV量产车,是该领域的先驱者 [1] - 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扩充PHV阵营,2024年首次在欧洲发售,并相继进入东南亚市场如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 [6] - 在日本市场,公司计划今后推出多款PHV车型 [6] 产品性能与市场竞争 - 公司PHV产品"海狮6"在续航里程和燃效性能方面略逊于丰田"Harrier"和三菱"欧蓝德PHEV" [2] - 公司PHV价格设定在500万日元以下,主打高性价比,而日本厂商的PHV价格超过500万日元(约合24.13万元) [2] - PHV可从外部充电,在发生灾害或户外利用时可作为电源使用,静音性和行驶感接近纯电动汽车,但长途或高速行驶时由发动机驱动 [2] - PHV的电动控制比率高于混合动力车(HV),与自动驾驶等新一代车型功能的兼容性较好 [9] 销售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所有车型销量为427万辆,其中乘用车中PHV销量为248万辆(占比58%),纯电动汽车(EV)销量为176万辆(占比41%) [4] - 公司PHV销量与2021年相比增长至约9倍 [4] - 2025年1-6月全球新车销量中PHV份额为7.6%,与HV份额(7.7%)不相上下,但低于EV份额(14.1%) [7] - 在中国市场PHV占有率高达15.9%,远超HV(3.0%),在德国、英国和巴西也比HV更受欢迎 [7] 行业趋势与需求分析 - PHV存在感提升源于其能消除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隐忧,且充电电费相对于汽油更便宜 [4] - 全球范围内对纯电动汽车续航距离较短和充电桩少感到不安的消费者很多,PHV因能依靠汽油行驶而更令人放心 [4] - 基于人工智能的汽车智能化趋势可能推动汽车转向PHV,因PHV比HV更容易应对软件主导的汽车制造 [9] - 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截至2030年日本市场PHV份额为9.0%,与EV(10.6%)相差不大,欧洲市场PHV将占8.3% [9] 技术特点与适用场景 - PHV搭载可充电的电池和发动机,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更适合长途行驶 [1] - 在电池容易衰减的寒冷地区和输电网难以完善的沙漠地区,完全"去发动机化"存在困难 [11] - 国际能源机构估算到2035年每辆汽车从生产到电网建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PHV比EV多2成,但比HV少1成 [11] 政策与环境影响 - 环保性能评价是PHV普及的关键,各国对PHV的环保性能评价和政策支持存在差异 [11] - 在中国只有PHV和EV被列为新能源车补贴对象,推动PHV销量增长,而在澳大利亚PHV被排除在补贴对象之外导致销量减少 [11] - PHV的开发和销售战略需结合各国政策动向制定 [11]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公布:14家整车企业入围,比亚迪居行业首位
新浪财经· 2025-09-19 03:10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汽车行业入围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 入围门槛为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 [1] - 汽车行业共有14家整车企业和1家经销商集团入选 [3] 汽车企业排名及营收数据 - 比亚迪以7771.02亿元营业收入位居总榜单第26位 排名汽车行业第一 [3] - 上汽集团以6275.90亿元营业收入排名汽车行业第二 [3] - 吉利控股以5748.26亿元营业收入排名汽车行业第三 [3] - 长城汽车以2021.95亿元营业收入排名总榜单第135位 [5] - 中国重汽以1919.08亿元营业收入排名总榜单第143位 [5] - 赛力斯以1451.76亿元营业收入排名总榜单第190位 [5] - 江铃汽车和蔚来控股分别排名总榜单第225位及其他位次 [5] 入围整车企业名单 - 入选整车企业包括比亚迪、上汽、吉利、一汽、北汽、奇瑞、广汽、东风、长城、重汽、赛力斯、江铃、蔚来、陕汽 [3]
比亚迪汽车: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累销超14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9 02:19
公司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进展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累计搭载车辆突破140万辆 [1] - 8月单月配备辅助驾驶功能车型销量达263,721辆 [1] - 辅助驾驶功能在国内销售车型中的渗透率达到90% [1] 智能驾驶数据积累规模 - 每日通过用户车辆生成的辅助驾驶行驶数据超过8,700万公里 [1]
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累销超140万辆
格隆汇· 2025-09-19 02:14
公司产品表现 - 比亚迪天神之眼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40万辆 [1] - 8月辅助驾驶车型单月销量达263,721辆 [1] 市场地位 - 辅助驾驶车型在国内市场占比达90% [1] 数据生成能力 - 每日辅助驾驶数据生成里程超过8,700万公里 [1]
技术普惠+场景打通 比亚迪的“多赛道战略”意欲何为?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00:2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多赛道并进策略强化竞争格局 覆盖乘用车、客车及高端市场 体现全产业链和全场景思维 [2] - 核心逻辑为技术普惠和场景打通 实现研发成果跨领域复用及规模化效益 摊薄不同业务线成本 [2] - 快速迭代模式推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技术标准持续提升 迫使其他车企加快研发进度 [2] 乘用车业务更新 - 海洋网发布2026款海豹07 DM-i 共4个配置版本 售价区间14.98万-18.68万元 [4] - 纯电续航大幅提升至135km和230km版本 较旧款70km和125km版本实现约2倍增长 [4] - 首次搭载激光雷达 高配车型配备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城市领航等功能 成为18万元级别唯一搭载该系统的车型 [5] 高端品牌腾势升级 - 推出2026款腾势N9 强调增配不加价 全系标配e三方三电机、云辇A智能车身控制及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等功能 [5] - 尊越型增加副驾零重力座椅、17.3英寸2.5K吸顶屏等高端配置 售价40.98万元 [5] 商用车技术突破 - 发布e-Bus平台3.0及全新电动客车C11 首度将电动客车带入千伏平台时代 实现电比油强性能突破 [6] - C11在满载及空调全开工况下续航超400公里 安全性、高效性和舒适性显著优于传统燃油客车 [6] - 累计投入超140亿元研发新能源商用车 研发团队规模超7000人 为唯一掌握三电一芯核心技术企业 [6] 产品差异化优势 - C11搭载客车云辇A底盘控制系统 提升颠簸路段平稳性 应用环保材料及NVH静音工程强化舒适性 [7] - 产品适应高温、高寒、高原及城乡道路等多种运营环境 [7] 全球化竞争布局 - 全场景布局覆盖欧美高端市场及发展中国家公共交通电动化需求 核心技术平台通用性提升全球供应链效率 [8] - 密集发布策略快速建立技术领先和全产业链优势 提升中国车企全球竞争力 [9]
比亚迪申请连接件等相关专利,可使元器件连接稳定可靠
金融界· 2025-09-19 00:27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申请电气连接技术专利 涉及连接件、电气模块及配电箱应用 专利公开号为CN120674831A [1] - 专利设计通过可调节槽宽结构提升元器件连接稳定性 实现第一元器件限位与第二元器件双向贴合导电 [1] - 公司注册资本达911.72亿元人民币 总部位于深圳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1] 企业综合实力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达111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996次 [1] - 知识产权布局包含1820条商标信息与5000条专利技术 另持有151项行政许可资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