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BMWYY)

搜索文档
新BMW M4 纽博格林官方合作限量版已上市 全国仅53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9 09:40
一家在纽博格林北环建立研发测试工作室的汽车品牌 新BMW M4纽博格林限量版上搭载的M专属S58高性能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最大输出的 530匹马力,无论升功率还是高转速线性表现在同级中都是"机皇"的存在。作为新晋纽北冠军赛车M4 GT3 EVO同源的大心脏,该发动机采用了更大的缸径、更小的行程以升级高转速表现,从曲轴、连 杆、活塞的锻造强化、到高负荷下油压稳定的双350bar高压油泵,再到保证激烈驾驶时机油润滑稳定性 的双腔结构镁合金油底壳,其全方面的性能表现卓越。 新BMW M4纽博 格林官方合作限量版 【新华企业资讯7月29日】作为全球第一家在纽北建立研发测试工作室的汽车品牌,BMW M自1972年 创立以来,始终没有停止创新步伐,打造了一个个将赛车体验带到公路的传奇典范。近日,全国限量仅 53台、"纽北含量"最高的宝马车型——新BMW M4纽博格林官方合作限量版登陆BMW M全国授权经销 商。 BMW是全球第 将纯粹驾驶乐趣推向另一层次,永远是BMW M的精髓,而M3、M4作为M品牌的图腾,近40年来在同 级中始终是引领者的存在。如今,新BMW M4纽博格林官方合作限量版车型现已到店,不 ...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宝马宣布召回33辆汽车,通用汽车宣布召回53辆汽车。
快讯· 2025-07-29 07:17
汽车召回事件 - 宝马宣布召回33辆汽车 [1] - 通用汽车宣布召回53辆汽车 [1]
全新BMW X3长轴距版:执掌城市与远方,悦享驾趣无限
齐鲁晚报· 2025-07-29 01:44
产品定位 - 全新BMW X3长轴距版定位中型豪华SAV价值新典范,针对中国都市精英群体设计 [1] - 产品强调提升家庭生活品质和拓展生活半径的功能属性 [1] 美学设计 - 采用现代极简主义设计理念,减少繁冗装饰,契合新一代中国消费者审美 [2] - 外形融合原石切割与流体力学设计,保留经典元素同时塑造结构美学 [2] - 天使眼大灯与环形光耀格栅无缝衔接,四条装配间隙精准汇聚形成视觉冲击 [2] 空间设计 - 加长后尺寸比肩X5标轴版,空间体验全面升级 [4] - 前排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贴合身体曲线并提供驾驶支撑 [4] - 后排座椅坐垫长度增加65毫米,填充物增厚10毫米,靠背角度增至104度 [6] - 配备全景星轨天幕、无线充电板、舒适旅行系统等豪华配置 [6] - 后备箱容积超大且开口宽大,后排座椅可放倒进一步扩展空间 [6] 智能科技 - 搭载最新一代BMW操作系统,算力提升2.4倍,GPU图形处理能力增强6.4倍 [9] - 采用"零层级"界面设计,三屏协同减少视线转移 [9] - 智能个人助理新增免唤醒词、延时聆听及跨域多意图指令功能 [9] - 支持连续语音控制与全车四区语音交互 [9] 安全性能 - 全系标配L2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选配L2+系统 [11] - 配备360°智能主动安全系统,包括起步监控、开门碰撞预警等功能 [13] - 全系标配二排安全侧气囊 [13] - 车身抗扭刚度大幅提升,关键部位采用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0吨力的热成型钢 [13] - 白车身防腐能力最高达15年,远超行业标准 [13] 生产制造 - 沈阳生产基地部署约200个AI应用 [13] - AI智能质检系统仅需0.01秒完成单张影像数据分析 [13] - 检测准确率可逐步接近100% [13]
宝马与Momenta共研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9 01:19
日前,宝马宣布与Momenta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 充分结合双方在人工智能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优势,以"中国道路"为舞台打造安全可信且切实可落地的智 能驾驶体验。这一合作标志着宝马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本土化创新迈出关键一步,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贴 合本土出行场景的先进驾驶辅助功能。 安全可靠和切实落地将是BMW智能驾驶战略在中国市场的不变准则。通过与本土科技力量Momenta的 强强联合,宝马将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工程与中国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智能驾驶辅助在 中国的加速落地。此次合作不仅为宝马开创了联合本土创新、服务本土用户的全新范式,也展现了双方 共创共赢、引领未来出行变革的美好愿景。 新一代方案的技术核心在于AI大模型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借助Momenta提供的先进人 工智能算法,车辆能够以近似人类驾驶员的方式理解复杂路况并做出决策,提高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 力。该方案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实现 高度智能化的驾驶判断。相比传统基于规则的系统,大模型方案能不断从驾驶数据中自我学习改进,通 过远程升 ...
欧美贸易协议或使宝马、奔驰等利润提升40亿欧元
快讯· 2025-07-28 08:15
欧美贸易协议对欧洲汽车行业的影响 - 欧盟汽车进口关税将从27 5%下调至15% [1] - 欧洲汽车股周一上涨 [1] - 宝马 奔驰等欧洲汽车制造商利润预计提升40亿欧元 [1]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立场 - 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仍将重创汽车业 [1] - 相较于特朗普时期2 5%的关税 新协议关税水平较高 [1]
准备开战?奉陪到底!德国不再忍让,中方打出三张王牌
搜狐财经· 2025-07-27 04:52
全球贸易格局剧变 - 跨大西洋同盟出现裂痕 德国明确表示"不是美国附庸" 标志着世界贸易秩序重构 [1] - 特朗普政府对欧盟汽车征收30%关税 引发德国强烈反击 包括取消能源会谈和冻结高层对话 [1][2] - 中国通过市场 稀土和战略自主三张牌 成为撬动旧秩序的关键杠杆 [1][4] 德国汽车产业受冲击 - 美国是德国汽车第二大买家 30%关税将导致千亿欧元级别出口损失 [2] - 奔驰 宝马 大众等巨头预计每年损失超48亿欧元利润 [2] - 戴姆勒叫停田纳西工厂扩建 宝马重新评估北美供应链 [2] - 保时捷面临电动车需求疲软和中国奢侈品销售下滑双重困境 商业模式难以为继 [2] 中国市场对德国车企的战略意义 - 奔驰全球销量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大众汽车超40% [5] - 中国为德国车企提供电池配套准入绿色通道 支持新能源和智能化合作 [5] - 保时捷营业利润率跌至8.6%时 中国市场成为关键造血来源 [5] - 73%德企将中国市场稳定性列为关键战略要素 超过跨大西洋合作重要性 [5] 稀土资源的战略博弈 - 美国国防部急需补充F-35稀土库存 但受限于非中国采购要求 暴露供应链弱点 [7] - 中国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实施出口许可审查 德国因此获得地缘博弈支点 [7] 德国对美精准反击 - 德国提案锁定美国新能源汽车 医疗设备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 [10] - 限制美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市场 重创医疗设备企业利润 狙击美国再工业化战略 [10] 全球贸易新格局形成 - 三足鼎立格局显现:美国关税政策 欧盟反制措施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9] - 德国车企一边在美国谈判设厂 一边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 [9] - 中欧班列货运量激增 大众安徽工厂提前投产 巴斯夫湛江项目启动 [5][9]
给电动车二次生命,宝马、本田、福特联手搞事情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24 16:31
车网互动(V2G)技术发展 - ChargeScape公司由宝马、本田、福特和日产合资成立,与PSEG长岛电力公司合作推出"峰值负载削减计划",首次将电动汽车纳入需求响应项目 [2][4] - 该计划通过AI平台整合6200辆宝马和福特电动车(4000辆宝马+2200辆福特),在夏季用电高峰期优化充电行为以缓解电网压力 [4][7] - V2G技术通过动态调节充电时机和强度解决电网过载问题,同时为参与者提供经济激励,实现车主、电网和社会的三方共赢 [5][7] 电池寿命与回收利用 - 研究表明精细控制的V2G充放电模式可减少电池衰减,部分制造商保修政策已涵盖受控双向充电场景 [8] - 通用汽车与红木材料公司合作建立电池回收系统,提取锂/钴/镍等材料用于新电池生产,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 [10][12] - 退役电池与智能电网结合可储存过剩可再生能源并在高峰时段反向供电,增强电网稳定性 [10][13] 全球V2G应用案例 - 乌得勒支推出欧洲首个大规模V2G共享汽车服务,35%屋顶太阳能通过电动汽车实现电能双向调度 [16] - 雷诺在法国实现多车型V2G应用,呼吁欧盟统一法规以解决财政激励、电网费用和认证流程等障碍 [17] - 中国推广V2G需克服电网智能化不足和政策适配问题,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技术落地创造有利条件 [18][19] 行业协作与创新 - 宝马强调智能充电优化能提升能源效率并增强电网稳定性 [5] - 福特指出经济回报是推动电动车普及的关键因素 [7][13] - 红木材料公司认为电池回收是电动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 [12] - 雷诺证实大规模V2G需要车企、充电商、电网公司和政府的协同合作 [16][17]
晚一天多花10万,豪车税惊了买车人
36氪· 2025-07-21 10:11
豪车税新规调整内容 - 豪车税起征点从零售价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起征点从146.9万元降至101.7万元 [1][2] - 征税范围明确涵盖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乘用车及中轻型商用客车 [1][2] - 新规执行前出现抢购潮,消费者为避免多缴10%豪车税(约10万-17万元)集中购车 [1][2][3] 受影响品牌及车型 - 保时捷受影响最大:9大车系中7个车系最高价超101.7万元,911/Panamera中高配、Cayenne/Taycan高配均被覆盖 [3][5] - 路虎主力车型受冲击:揽胜全系(盛世标轴/加长版)、卫士V8高配车型将涨价13万-17万元,占全球销量70%的揽胜/揽胜运动/卫士现车售罄 [3][13] - BBA高端车型波及:奔驰S 450L(120万元)、宝马X7/M5(146.89万元)、奥迪RS7(146.88万元)等性能车需新增缴税 [9][10] - 超豪华品牌(劳斯莱斯/宾利等)因最低价超200万元不受影响 [7] 市场反应与厂商对策 - 路虎/奔驰紧急补贴:7月20-31日购买指定揽胜/卫士车型可获全额豪车税补贴,奔驰迈巴赫S级补贴延续至8月31日 [11][13] - 保时捷订单客户陷两难:定制车交付周期长(3-6个月),清关中的Panamera车主面临13万元新增税费 [5][6] - 部分消费者退订:保时捷911等未交付订单因10万元新增成本引发退订潮 [7] 市场格局变化 - 价格敏感度分化:101.7万-146.9万元区间车型竞争力下降,奥迪A8高配/仰望U8等可通过降价避税 [16][17] - 国产豪车迎机遇:仰望U8(109.8万元)、尊界S800(101.8万元)等可通过定价调整避开税线 [7][17] - 进口车份额萎缩:2025年1-5月进口车量同比下降33%,自主品牌蔚来ET9(80.8万元)、极氪009光辉(89.9万元)逼近百万级市场 [17][18] - 头部品牌市占现状:奔驰占101.7万元以上市场48%(1.6万辆),路虎23%(0.85万辆),保时捷18%(0.68万辆) [14]
天“塌了”?超豪华车消费税起征点降至90万
36氪· 2025-07-21 04:09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含税开票价格对应从146.9万降至101.7万 [1] - 政策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动力类型(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 [1] - 执行时间从公告发布(7月17日)到生效(7月20日)仅间隔3天,缓冲期极短 [1][3] 受影响车企及车型 - **保时捷**:911、帕拉梅拉、Taycan及高配卡宴等主力车型(90-200万元价格带)将纳入征税范围,受影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豪华品牌 [4][6] - **奔驰**:S级、GLS、迈巴赫S480、AMG系列等车型进入征税区间 [6] - **宝马**:X7、X5M雷霆版、X6M雷霆版、XM等高性能车型受冲击 [6] - **其他品牌**:丰田埃尔法、威尔法、路虎揽胜等高端车型同样面临消费税成本上升 [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政策生效前出现抢购潮:保时捷4S店客流激增,部分展车被迅速售罄,反映消费者对10-20万元新增税负敏感 [8] - 购车决策可能转向:部分消费者或考虑二手超豪华车(免征消费税)或国产豪华品牌以规避成本 [13][15]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豪华车企面临两难选择:维持价格可能导致销量流失,降价则可能引发高端市场"价格战" [9][11] - 新能源车企相对受益:纯电动/燃料电池车仅需缴纳零售环节消费税,且定价接近起征点的车型(如尊界S800)具备竞争优势 [11][16] - 二手车市场或成赢家:新车与二手车价差扩大(超10万元)将刺激二手超豪华车交易 [12][14] 政策导向解读 - 调整目的为引导合理消费及促进绿色环保,符合汽车市场促销价格变化的监管适应性 [11] - 传统燃油豪华车受冲击显著,政策倾斜有利于新能源车结构性发展 [11][12]
头部玩家格局加速重塑,智驾行业圈地运动不断升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7-19 09:55
智能驾驶行业新态势 - 高阶智能驾驶进入爆发前夕,头部玩家展开"圈地运动",整车企业与智驾公司合作成为主流模式[2]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驾方案,Momenta已与十多家整车企业达成合作[2] - 行业早期全栈自研模式遇挫,当前转向共同开发模式,双方形成互补关系[2] 智驾公司与整车企业绑定 - 宝马选择Momenta因其基于高通平台实现量产的潜力,避免开发周期过长[5] - 跨国及自主车企为快速补足技术短板,积极与领先智驾公司合作[6] - 2025年"智驾平权"浪潮下,技术迭代慢的企业面临淘汰压力[7] 智驾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玩家集中为华为、卓驭科技、地平线、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六家[13] - Momenta市场份额达60.1%,华为Hi模式占29.8%,百度等三家合计不足10%[12] - 轻舟智航转型后交付超60万台,主要供应理想汽车[13] 头部智驾公司动态 - Momenta合作车型从2023年8款跃升至2024年26款,累计超130款车型[11] - 元戎启行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DeepRouteIO方案,2025年目标量产20万辆[13][14] - 卓驭科技在32TOPS算力芯片上实现高阶功能,已落地20余款车型[14] 行业发展趋势 - 车企与供应商合作趋向深度股权化与生态化,单纯采购关系将被淘汰[16] - "车位到车位"功能成为高阶智驾新标尺,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8][9] - 车企锁定优质供应商需求迫切,供应商团队资源有限导致竞争加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