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马公司(BMWYY)
icon
搜索文档
德国车企比惨,巨头加速关厂、裁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4:16
德系车三巨头半年报表现 - 奔驰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跌50%以上,CEO称面临比以往更艰巨的挑战 [1] - 大众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大减38.3%,半年内三度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1] - 宝马上半年税后净利同比下滑29%,是德系三巨头中受冲击最小的 [1] 关税对德国汽车业的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今年现金流合计减少约100亿欧元 [1] - 欧盟对美汽车出口中德系车占比最高,美国占德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3.1% [3] - 美国进口汽车中德国车占比不到6%,但进口额占比超过10%,以中高端车型为主 [4] 德系车企应对策略 - 奥迪、保时捷等无美国工厂的车企压力最大,保时捷上半年因关税额外支出4亿欧元 [5][6] - 奔驰在美销售近半数汽车实现本土组装,宝马在美本土化程度最高 [6] - 多家车企计划扩大在美投资,奔驰将从2027年开始在美生产GLC SUV [8] 在美设厂的挑战 - 美国对钢铝和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推高制造成本,预计增加美国汽车制造商成本1077亿美元 [8] - 奔驰在美生产汽车约三分之二出口,中国市场占其全球销售额三分之一 [9] - 德国车企收缩欧洲产能,奥迪计划裁减7500个岗位,大众计划裁员3.5万人 [9] 电动化转型受阻 - 美国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可能使德国车企继续侧重燃油车研发 [10] - 向燃油车倾斜研发将延缓德国车企新能源转型步伐 [10] - 在与中国电动车竞争中可能更加被动 [10]
奔驰净利腰斩,多家燃油车企业绩滑铁卢
36氪· 2025-08-12 10:08
核心观点 - 传统燃油车企面临电动化转型阵痛 普遍出现营收和利润下滑 但正通过调整战略 加强混合动力布局和燃油车智能化转型来应对市场变化 [1][2][5][6][9][12][15] 财务表现 - 丰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销售额同比增长3.5%至12.25万亿日元 但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1%至1.17万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大降37%至8413.5亿日元 [2] - 本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销售净额同比减少1.2%至5.34万亿日元 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减少49.6%至2441.7亿日元 净利润同比减幅达50.2%至1966.7亿日元 [2] - 日产2025年第一财季营收同比下滑9.7%至2.7万亿日元 净亏损1157亿日元 连续4个季度亏损 [3] - 大众汽车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0.3%至1584亿欧元 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2.8%至67亿欧元 税后利润同比下滑38.3%至44.77亿欧元 [3] - 奔驰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8.6%至663.77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跌55.8%至26.88亿欧元 [4] - 宝马集团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至677亿欧元 税后净利润同比下滑29%至40亿欧元 [5] - 奥迪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5.3%至325.7亿欧元 但税后利润同比下滑37.5%至13.46亿欧元 [5] 电动化转型影响 - 本田记录与电动汽车相关一次性支出1130亿日元 约占当季净利润57.5% [3] - 大众汽车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利润率较低的全电动车型销量增加 上半年纯电动汽车交付量达46.55万辆 同比增长47% [3] - 大众软件子公司CARIAD和电池业务PowerCo共创造17.6亿欧元亏损 [3] - 奥迪推进大规模转型 涉及研发新一代纯电平台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等巨额前期投入 [5] 战略调整 - 本田将原计划到2030财年纯电动汽车投资从10万亿日元减少至7万亿日元 并下调203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目标 [6] - 本田强化混合动力战略 计划2027-2030年间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 目标2030年混动车年销量达220万-230万辆 占总销量60%以上 [6] - 奥迪撤回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计划 不再设定明确终止时间表 [9] - 奔驰调整2030年电动化战略 不再坚持全面转向纯电销售 将目标调整为2030年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最高达50% [9] 混合动力表现 - 丰田2026财年第一财季全球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116.5万辆 同比增长16.7% 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4.7万辆 同比增长38.8% [8] - 宝马品牌上半年电动汽车交付27.2万辆 同比增长6.5% 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交付9.8万辆 同比增长28.9% [8]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5万辆 同比增长1% [11] - 一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37.78万辆 同比增长16% [11] - 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销量34.89万辆 同比增长2.72% [11] - 一汽-大众上半年累计销量43.61万辆 同比增长3.5% [11] - 今年前七个月常规燃油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1.6万元 降价力度达9.1% [12] 产品智能化转型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ADS的燃油车 [13][15] - 上汽大众采取"油电同进 油电同智"战略 多款燃油新车搭载与大疆联合开发的IQ.Pilot智驾系统 [15] - 广汽丰田与华为 Momenta和小米构建深度技术联盟 [15]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并已牵手华为鸿蒙生态和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大模型 [15]
从欧洲车企2025中报看电动化趋势:欧洲电车转型正当时
开源证券· 2025-08-12 06:0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欧洲车企2025H1电动化趋势延续,大众/雷诺/宝马BEV销量分别同比+89%/+57%/+35%,Stellantis旗下雪铁龙品牌欧洲纯电销量同比+185%[3][13] - 2025-2026年欧洲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型:雷诺5(2.5万欧元起)、大众ID.2(2026年)、宝马iX3(NEUE KLASSE平台)等[4][16][66] - 欧盟碳排放考核改为2025-2027三年均值,延缓但趋势不变,车企新平台车型将推动市场放量[5][74] 车企表现分析 大众集团 - 2025H1欧洲BEV交付34.8万辆(同比+89%),市场份额从20%提升至28%,ID系列占欧洲畅销BEV车型4/6席[35][38][39] - 西欧BEV渗透率20%(同比+10pcts),积压订单92.5万辆中BEV占比超22%[39][42] - 产品规划:9月展出入门级电车家族,2026年推2万欧元ID.2,中国专属电子电气架构平台2025年底首发[44][49] 雷诺集团 - 2025H1欧洲BEV销量同比+57%,雷诺5以3.6万辆领跑B级市场,新推2.5万欧元版本(40kWh电池)[18][21][23] - 2025年计划推出4款BEV(含雷诺4/Alpine A390),2026年推2万欧元Twingo及1.8万欧元Dacia车型[25][27] - 目标2025年单车销售成本降400欧元,研发周期缩短至2年内[28][34] Stellantis集团 - 雪铁龙品牌欧洲纯电销量同比+185%,Smart Car平台车型(E-C3/C3 Aircross)贡献显著[51][53] - 下半年将基于Medium平台推出Jeep Compass/雪铁龙C5 Aircross/DS N°8,欧洲工厂产能持续爬坡[54][57][59] 宝马集团 - 2025H1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同比+34.8%,MINI纯电交付4.6万辆(同比+361.7%)[60][62] - NEUE KLASSE平台首款iX3将于9月发布,GEN6电池成本降40-50%,续航达800公里[66] 奔驰集团 - 2025H1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持平,BEV下滑19%,CLA将开启史上最大产品发布计划[68][69] - MBEA电动架构首款车型9月亮相,支持NMC/LFP电池技术[72] 投资建议 - 锂电池:推荐宁德时代(2025E PE 18.32x)、亿纬锂能等[75] - 锂电材料:推荐湖南裕能(2025E PE 14.05x)、恩捷股份等[75] - 充电桩:推荐通合科技,受益标的盛弘股份[75]
宝马大额订单落地引关注 多家A股公司有望分羹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宝马电池订单分配 - 宝马年初招标的160GWh电池订单由中国企业获得 蜂巢能源获欧洲区近90GWh订单 宁德时代或亿纬锂能获国内近70GWh订单 [1] - 按每瓦时0.6元估算 订单总价值达960亿人民币 [1] - 蜂巢能源确认获得欧洲某OEM大额订单 但因保密协议未透露详细信息 [1] 蜂巢能源业务进展 - 1-9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4.41GWh 市场份额1.73% 同比增长0.17个百分点 [2] - 客户群从长城汽车扩展至零跑汽车 并为理想L7、岚图追光、银河及领克部分车型配套电池 [1] - 9月开始向MINI车型供货电池包 采用三元高镍加硅体系电芯 能量密度达260瓦时/千克 [2] 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采用叠片工艺技术 第三代"飞叠"技术效率达0.125秒/片 解决隔膜褶皱/极片掉粉/错位等难题 [3] - 在德国规划两家工厂 勃兰登堡州电芯工厂和萨尔州模组/PACK工厂 累计产能40GWh [2] - 短芯电池产品采用CTP模式 可能应用于宝马新一代平台纯电车型 [2] 行业竞争格局 - 二线电池厂商加速海外布局 争抢国际车企订单 [3] - 蜂巢能源通过宝马等欧洲厂商认证 将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 [3] - 中国电池企业出海竞争加剧 倒逼头部企业技术创新 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3]
合资车企纷纷牵手中国智驾
人民日报· 2025-08-11 20:27
合资车企智能化趋势 - 一汽奥迪Q6L e-tron与A5L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支持城区拥堵 高速长途 复杂泊车等场景应用 [1]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方案 此前已与阿里合作智能座舱 与华为共建鸿蒙生态 [1] - 奔驰计划在纯电CLA等至少5款车型上采用Momenta智能驾驶方案 [1] - 丰田 日产 大众等合资品牌纷纷引入中国智能驾驶技术 [1] 中国智驾方案优势 - Momenta首创"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 融合感知 规划与决策环节 减少传统模块化架构的交互延迟 [2] - 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领域形成独特有效的发展模式 技术层面相对领先 [2] - 宝马集团高管指出合作体现对中国创新速度与市场潜力的认可 需利用互补优势推动协同创新 [2] 行业合作驱动因素 - 合资车企通过合作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 满足中国本土市场需求 [2] - 中国企业借此进入海外车企供应链 加速技术出海进程 [2] - 专家认为合资车企可吸纳中国电动化 智能化优势 融入产品独特性 [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汽车行业竞争维度扩展至智驾功能 售后服务等领域 [1] - 合资车企需通过智能化创新重塑品牌竞争力 [1]
宝马召回超23万辆汽车 超90%为纯电动车型i系列
财经网· 2025-08-11 07:53
召回事件 - 宝马中国及华晨宝马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以纯电动i系列车型为主[1][4] - 国产ix3车型召回10.6万辆(2020年5月-2024年12月生产) 国产i3召回9.58万辆(2021年3月-2025年1月生产) 进口i4/i7/ix等约1.6万辆[4] - 召回原因为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和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4] 历史召回记录 - 5月9日召回80辆进口5系汽车 16813辆国产5系汽车 9953辆X5汽车[5] - 4月18日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汽车 因OBD系统标定问题可能导致排放危害[5] - 今年共进行3次摩托车召回 涉及M1000R、R18、S1000等系列车型 总计5169辆[9] 全球召回情况 - 6月在美国因驱动电机软件缺陷召回超7万辆电动车 涵盖2022-2025款i4/ix/i7/i5等车型[10]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在华销量71.45万辆 同比下滑13.4% 2025年上半年销量31.79万辆 同比降幅达15.5%[11]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地区销量16.28万辆 同比下降13.7% 亚洲地区总体销量下降10.1%[12]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集团营收339.27亿欧元 同比下降8.2% 净利润18.42亿欧元 同比下降31.9%[14][15] - 汽车业务营收294.43亿欧元 同比下降8.2% 息税前利润16.02亿欧元 同比下降40.3%[14][15] - 摩托车业务营收9.61亿欧元 同比下降2.8% 但息税前利润增长23.6%至1.36亿欧元[15] 战略调整 - 8月1日起宝思齐接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系公司首位女性CEO[16] - 2026年和2027年将推出包括新世代在内的20余款新车 2026年首款新世代车型在沈阳量产[16]
消除隐患保障行驶安全 五家车企宣布召回部分车辆
证券日报· 2025-08-10 16:47
召回概况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发布多份汽车召回公告,涉及法拉利、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宝马、斯泰兰蒂斯等车企 [1] - 召回原因包括保险丝盒短路、组合仪表黑屏、螺旋弹簧强度不足、高压系统误关闭等核心安全隐患 [1] - 车企将通过免费检修、程序升级、部件更换等方式消除隐患 [1] 宝马召回详情 - 宝马召回车辆总数超23万辆,涉及进口5系、国产X5和5系汽车,因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未按规格生产,可能导致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起火 [2] - 宝马i系列纯电动车型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高压系统可能误关闭,导致驱动单元失去动力,涵盖进口i4、i5、i7、iX及国产i3、i5、iX1、iX3等车型 [2] - 解决方案包括检查并更换起动器发电机、维修或更换相关电缆,以及免费软件升级优化监测逻辑 [2] 丰田召回详情 - 广汽丰田召回超9万辆,涉及全新第九代凯美瑞、雷凌、凌尚、锋兰达,因组合仪表控制程序设定不当可能导致仪表黑屏,或前悬架螺旋弹簧强度不足 [3] - 一汽丰田召回超9.6万辆,涉及亚洲龙、卡罗拉、亚洲狮、卡罗拉锐放等国产车型,以及雷克萨斯LM系列、丰田埃尔法、皇冠威尔法等进口车型,因组合仪表程序问题 [3] - 解决方案包括免费升级组合仪表控制程序,检查并更换不良批次的螺旋弹簧 [3] 其他车企召回 - 斯泰兰蒂斯召回3339辆进口全新大切诺基4xe,因空调系统安全隐患 [4] - 法拉利召回381辆进口Purosangue汽车,因保险丝盒电源正极与乘客侧脚踏板支架可能接触导致短路 [4] 召回机制与行业影响 - 召回行动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开展,明确了缺陷定义、召回程序、车企责任及监管要求 [5] - 车企通过挂号信通知车主,公布官方热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统一信息平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6] -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电子电气架构日益复杂,"软件定义汽车"特征明显,增加了程序设定、高压系统监测等潜在风险点 [6] - 主动召回虽短期内可能产生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是车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品牌信誉的必然选择 [6]
利润集体大幅下滑,BBA上半年交出最“惨”财报
经济观察报· 2025-08-10 05:12
核心观点 - 德国豪华车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集体大幅下滑,奔驰跌幅达55.8%,奥迪下滑37.5%,宝马下滑29%,创下历史最差表现 [2] - 业绩下滑主因是美国关税冲击和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双重挑战,其中美国关税导致奔驰损失3.62亿欧元,奥迪损失超6亿欧元,宝马预计全年损失10亿欧元 [3][4] - 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奔驰下滑14%,奥迪下滑10.2%,宝马下滑15.5%,电动化转型缓慢和本土品牌竞争加剧是主要原因 [4][5] - BBA已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在美国增加生产基地,在中国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型和智能化合作 [6][7] - 电动化战略转向务实,奔驰调整2030年目标为新能源车型占比最高50%,奥迪取消停售燃油车时间表,宝马下调纯电车型销量预期 [8] 财务表现 - 奔驰上半年营收663.77亿欧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26.88亿欧元同比下滑55.8%,第二季度净利润9.57亿欧元同比下滑68.7% [3] - 宝马上半年销售收入677亿欧元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 [3] - 奥迪上半年营业收入325.7亿欧元同比增长5.3%,但税后利润13.46亿欧元同比下滑37.5% [3] - 大众集团上半年关税成本13亿欧元,福特预计2025年利润损失15亿美元,通用预计损失40亿-50亿美元 [4] 市场表现 - 奔驰上半年全球销量107.63万辆同比下滑8%,中国市场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14% [4] - 奥迪上半年全球销量78.35万辆同比下滑5.9%,中国市场销量28.76万辆同比下滑10.2% [4] - 宝马上半年全球销量超120万辆与去年持平,但中国市场销量31.8万辆同比下滑15.5% [4] - 奔驰纯电动车销量8.73万辆同比下滑14%,奥迪中国纯电车型销量7897辆同比下滑23.5%,宝马电动车销量31.89万辆同比增长18.5% [5] 战略调整 - 奥迪计划在美国投资46亿美元新建工厂,奔驰将在美国新增GLC SUV生产线,宝马研究扩大美国工厂产能 [6] - 宝马计划2025年在中国推出10余款新车型,2026-2027年推出20余款新车 [7] - 奔驰将投产中国专属纯电长轴距CLA车型,奥迪计划推出多款基于全新平台的电动新车 [7] - 宝马与华为、Momenta合作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奥迪与华为合作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7]
台湾人口连续19个月负增长|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0 03:26
机器人行业 - 中国是全球机器人主要市场,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逆势增长,稳居全球第一 [2]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指出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整体下滑,但中国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2] 电影行业 - 《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21亿元 [3] - 《罗小黑战记2》将于2025年9月5日登陆北美院线,由GKIDS负责发行 [7] 房地产行业 - 北京五环外新房限购政策放开,1-7月五环外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占比超80% [4] - 政策对海淀、朝阳、亦庄等产业聚集区域及低总价、配套好的楼盘影响更显著 [4] 人工智能与金融 - 英伟达市值达4.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 [5] - 投资者抛售可能被人工智能颠覆的行业股票,初创公司融资达数百亿美元 [5] 贸易与物流 -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累计进出口额突破4.06万亿元 [6] 职业技能培训 - 上半年全国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512万人次,新增高级工及以上证书185.1万人次 [8] 饮料行业 - 娃哈哈砍掉年销300万以下经销商,部分并入大经销商引发款项纠纷 [9] 人口统计 - 台湾人口连续19个月负增长,65岁以上人口占比19.64%,即将进入超高龄社会 [10] 加密货币 - 加密货币总市值重返4万亿美元上方,以太坊市值突破5025亿美元 [11] 汽车行业 - 宝马计划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涉及软件升级 [12]
宝马突发!集中召回!
中国基金报· 2025-08-09 11:27
召回事件概述 - 宝马及华晨宝马合计召回超23万辆进口及国产汽车 [1] - 召回车型以i系为主,包括国产i3、iX1、i5及进口i4、i7、iX等 [2] - 召回原因涉及起动器发电机连接松动、高压系统误关闭等安全隐患 [2] 召回详情 - 召回编号S2025M0120V:召回1辆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26日的进口5系汽车 [3] - 召回编号S2025M0121V:召回379辆国产X5汽车和1012辆国产5系汽车,因起动器发电机电源连接器可能未按规格生产,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行驶中熄火或发动机舱烧蚀起火 [3] - 召回编号S2025M0122V:召回4609辆进口i4、91辆进口i5、3244辆进口i7系、7730辆进口iX [4] - 召回编号S2025M0123V:召回95753辆国产i3、5657辆国产i5、6022辆国产iX1、106000辆国产iX3,因绝缘故障监测机制问题可能导致高压系统误关闭 [4] - 公司将免费检查或更换起动器发电机及相关电缆,或进行软件升级以消除安全隐患 [3][5] 近期召回历史 - 5月9日曾召回80辆进口5系、16813辆国产5系、9953辆X5 [6] - 4月18日召回3736辆进口X3 M40i和X4 M40i,因车载诊断软件标定问题 [6] - 6月在美国召回逾7万辆电动车,涉及i4、iX、i7、i5等车型 [7] 销售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全球销量1207388辆,同比微降0.5% [7] - 欧洲市场销量近50万辆,同比增长8.2%;北美市场同比增长3.4% [7] - 中国市场上半年销量317900辆,同比下滑15.5% [7] 战略调整 - 2025年8月1日起将任命宝思齐为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7] - 3月26日与阿里巴巴深化合作,基于通义AI大模型开发AI引擎 [8] - 7月15日与Momenta合作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