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日新(301162)

搜索文档
国能日新:2024年三季度业绩点评:利润端短期承压,关注未来AI赋能新机会
长城证券· 2024-10-29 1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增长利润承压,费用支出保持上升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8.15%;归母净利润5321.43万元,同比增长2.69%;扣非净利润4335.30万元,同比增长0.90% [2] - 单Q3公司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17.34%,归母净利润1851.25万元,同比下滑0.86%,扣非净利润1502.75万元,同比下滑15.22% [2] - 费用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28.88%、19.21%、3.06%,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2.88% [2] AI嵌入电力交易,服务电改加速 - 2023年,新能源风电光伏市场化交易电量占风光总发电量的47% [3] - 针对新能源在电力市场中议价和报价能力有限的问题,公司自研新能源大模型"旷冥"正式发布,推出新能源电力交易全托管解决方案 [3] - 该解决方案基于精准市场数据预测、AI智慧策略和专业团队操盘,可为场站提供全面的全电量结算收益、电价保障服务 [3]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及利润情况 - 2024-2026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59/6.92/8.88亿元,归母净利润1.00/1.36/1.77亿元,EPS 1.00/1.36/1.77元 [6] - 2022-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8%、26.9%、22.6%、23.7%、28.4% [9]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4%、25.6%、19.1%、35.3%、30.3% [9] 盈利能力 - 2022-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66.6%、67.6%、69.9%、72.1%、74.5% [9] - 2022-2026年ROE分别为6.6%、7.6%、8.8%、11.0%、12.9% [9] - 2022-2026年ROIC分别为5.6%、6.7%、6.3%、7.6%、8.3% [9] 估值水平 - 2022-2026年P/E分别为66.7倍、53.1倍、44.6倍、33.0倍、25.3倍 [9] - 2022-2026年P/B分别为4.5倍、4.2倍、4.0倍、3.6倍、3.3倍 [9]
国能日新(301162) - 2024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8 13:2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覆盖"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服务,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辅助,以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相关创新产品为延伸和拓展[1]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8.15%[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1.43万元,同比增长2.69%[1] 主要业务领域发展情况 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 - 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维持稳健增长,电站客户拓展数量正在按照公司年初既定的经营目标推进[1] - 整体服务价格区间维持稳定[2] 新能源并网控制及电网管理系统 - 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并网控制类产品、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和创新业务(电力交易、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1] - 关注政策变化和各地推进落实情况,积极根据市场需求,重点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并加强产品推广[1] 分布式光伏预测 - 分布式光伏逐年增长的并网规模对电网造成较大影响,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分布式新能源未来"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管理要求[3] - 公司已完成多种分布式功率预测软件服务方案的设计工作并开始陆续开发相应的软件产品,为分布式预测市场做好产品储备[3]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已陆续签约部分分布式光伏预测客户订单,但该部分订单金额占整体功率预测业务金额的比例相对较小[3] 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旷冥"新能源大模型,在风/光功率预测、高精度预测、极端天气预测和电力现货市场预测领域的预测精度和预测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提升[4] - 公司已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电网新能源管理及电力交易等多个业务条线[4] 电力交易业务 - 公司已逐步在新能源参与电力现货交易实现长周期、不间断运行的省份,如山西、甘肃、山东、广东、蒙西等区域向客户进行推广并实现销售[5] -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通知,未来各省/区域电力交易市场将进一步建设,公司将跟进各省电力交易政策的发布及更新情况[5] 费用管理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保持了较为积极的扩张策略,在人员数量和薪酬方面均有所增长[6] - 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21%[6] - 未来公司仍将保持较为积极的产品和技术研发,同时在管理销售方面进一步提升效率[6] 资产布局 - 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增长主要系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在分布式光伏和工商业储能项目投建运营业务过程中所产生[7] - 该类资产将为公司布局用户侧综合用电管理方案提供场景和实际运营数据,从而打开公司在用户侧的业务布局[7] - 随着更多该类资产逐渐进入运营期,也将为公司贡献更多持续稳定的电站运营收入[7] 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受到业务规模增长、客户内部付款流程以及产品应用端等多因素影响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8] - 公司服务的主要客户为大型发电集团下属企业及电网公司等能源电力主体,信用程度较高,回款具备良好的保障[8] - 未来公司将持续做好账期管理、销售回款考核、应收款追缴等多方面工作,控制应收账款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8]
国能日新:Q3业绩符合预期,功率预测领先地位稳固
国金证券· 2024-10-27 12:51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新能源大模型"旷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领先地位稳固 [3] - 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公司创新类产品望充分受益 [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所上升 [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1/1.4/1.8亿元 [5] 公司基本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2.7% [2] - 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将分别达到5.66/6.97/9.15亿元,同比增长24.1%/23.1%/31.3% [7]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分别达到1.06/1.36/1.83亿元,同比增长25.9%/28.0%/34.5% [7] - 公司2024-2026年ROE分别为9.0%/10.3%/12.2% [7]
国能日新:收入稳健增长,创新业务持续加码
中泰证券· 2024-10-27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维持此前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持续稳健增长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17.34%,延续了今年上半年的增长水平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5/6.80/8.19亿元,保持稳健增长 [2] 创新业务持续加码布局 - 公司持续加强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等创新业务的投资建设,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大幅增长 [2] - 通过入股并购、自有资金建设等方式,大力创造创新业务的业务试点 [2] 定增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 公司定增申请文件获得深交所受理,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2] - 后续定增若得以通过,将助力公司发展更进一步 [2]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能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9/1.35/1.79亿元,保持良好增长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9/1.35/1.78元 [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17.9%/19.9%/21.8%,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4] 成长性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1.6%/22.6%/20.5%,保持高速增长 [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8.0%/35.8%/32.3%,增长势头良好 [4] 偿债能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8.8%/34.6%/37.8%,偿债能力较强 [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流动比率分别为3.2/2.7/2.5,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4] 估值水平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45.0/33.2/25.1倍,估值水平较高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市净率分别为4.0/3.6/3.2倍,估值水平较高 [4]
国能日新:关于控股子公司收购股权资产的进展公告
2024-10-25 10:2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控股子公司日新港华拟1877.59万元收购江门港华100%股权[2] 项目情况 - 江门港华下属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计装机容量8.9408MWp[3] - 天地壹号、荣诚实业、巴德富项目装机容量分别为4.838MWp、2.444MWp、1.6588MWp[3] 项目剥离 - 港华能源将启动剥离巴德富项目程序,资产转让对价267.90万元[3][5] - 《江门港华股权收购协议》中巴德富项目股权转让对价调为199.06万元[5] - 江门港能投需在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剥离程序并支付对价[5] - 巴德富项目资产转让手续应在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6] - 转让成本由江门港能投承担,无法过户港华能源应回购[6]
国能日新(301162)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5 10:25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7.34%;年初至报告期末3.65亿元,同比增长18.15%[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1.25万元,同比下降0.86%;年初至报告期末5321.43万元,同比增长2.69%[3]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48.5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986.12万元[4] - 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收入为3.65亿元,较上期的3.09亿元增长18.15%[14] - 年初到报告期末营业总成本为3.13亿元,较上期的2.59亿元增长20.68%[14] - 年初到报告期末净利润为5408.64万元,较上期的5009.86万元增长7.96%[15]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16.05万元,较上期的321.55万元增长91.59%[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较上期的0.52元增长1.92%[1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3元,较上期的0.51元增长3.92%[16]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33.59万元,同比下降75.60%[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78,164,892.07元,上期为263,362,328.36元[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20,500,795.90元,上期为287,471,553.42元[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2,335,903.83元,上期为 - 24,109,225.06元[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213,888,689.45元,上期为643,653,985.60元[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410,391,608.96元,上期为893,866,216.57元[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96,502,919.51元,上期为 - 250,212,230.97元[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3,750,905.71元,上期为435,000.00元[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70,941,688.82元,上期为46,397,956.39元[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190,783.11元,上期为 - 45,962,956.39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246,029,606.45元,上期为 - 320,284,412.42元[18]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05%[3] - 货币资金较上年度末下降34.29%,主要系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结构性存款及对外投资增加所致[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652.15%,主要系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结构性存款增加所致[6] - 固定资产较上年度末增长941.24%,主要系报告期收购项目及在建工程验收结转固定资产增加所致[6] - 财务费用变动幅度为62.88%,主要系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减少及融资租赁相关的利息费用增加所致[6]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75.34%,主要系联营企业及理财相关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6] - 期末货币资金480,188,588.26元,期初为730,749,733.79元[11]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75,347,672.23元,期初为10,017,623.29元[11] - 期末应收账款368,427,933.75元,期初为283,553,172.46元[11] - 期末固定资产195,228,057.66元,期初为18,749,599.46元[12] - 期末短期借款14,589,080元,期初无此项[12]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7485.66万元,较上期的3207.01万元增长133.41%[13] - 负债合计为4.36亿元,较上期的3.25亿元增长34.00%[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26亿元,较上期的10.72亿元增长5.05%[13] - 少数股东权益为3513.89万元,较上期的90.50万元增长3782.75%[13]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097名[7] - 雍正持股比例26.72%,持股数量26,763,987股;丁江伟持股比例8.97%,持股数量8,983,558股[7] - 徐源宏质押股份数量235,000股;王滔质押股份数量700,000股;翟献慈质押股份数量896,000股[7] - 雍正、丁江伟为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股东间无其他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7] 限售股情况 - 雍正期初限售股数26,631,087股,期末26,730,762股;丁江伟期初8,803,358股,期末8,938,508股[8] - 周永本期解除限售股数150,375股;王彩云本期解除87,001股;李忱本期解除60,841股[8] - 刘可可本期增加限售股数43,942股;赵楠增加37,275股;啜美娜增加12,600股;齐艳桥增加7,079股[8] - 雍正26,631,087股首发前限售股将于2025年4月29日解除限售;丁江伟8,803,358股同时间解除[8] - 限售股份期初总数38,549,225股,本期解除298,217股,增加335,722股,期末38,586,730股[8] - 董监高任期内股份每年锁定75%,离任高管锁定有不同规则[8] 股本与激励计划情况 - 公司总股本由9,924.9682万股变更为10,015.2794万股,注册资本由9,924.9682万元变更为10,015.2794万元[9] - 公司实际控制人等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1,080万元、不高于2,160万元,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成[9]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1名激励对象400股限制性股票作废[9]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一个归属期为9名激励对象办理3.992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归属事宜[10] 对外投资情况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0万元对日新鸿泰增资,日新鸿泰再向日新鸿晟增资10,000万元,二者注册资本均增至20,000万元[10]
国能日新:关于2024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4-10-25 10:25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11.99万元[1] - 2024年前三季度计提减值致利润总额减少1011.99万元[8] 数据详情 - 应收票据坏账损失本期计提43.53万元,占比0.52%[2]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本期计提968.69万元,占比11.50%[2] 决策情况 - 董事会等同意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9] - 召开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12] - 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2024年第四次会议[12]
国能日新: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25 10:25
会议信息 - 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通知2024年10月22日送达,25日召开[2] - 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2] 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3票同意[3] - 审议通过《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3票同意[4] 信息披露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10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3] - 《关于2024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同日披露[4]
国能日新: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0-25 10:25
会议信息 - 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通知2024年10月22日送达,10月25日召开[2] - 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8人,实际出席8人[2]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8票同意[3] - 审议通过《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8票同意[4][5] 信息披露 - 《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10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3] - 《关于2024年前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同日披露[5]
国能日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申报稿)
2024-10-24 00:06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受限资金为3亿元[5] - 2023年末应付账款金额为28,355.32元[5] - 结算备付金期末余额为730,749,733.79元,上年末为799,764,670.45元[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83,553,172.46元,上年末为222,284,776.05元[1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1,158,613,094.85元,上年末为1,137,612,472.64元[12]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77,340,920.60元,上年末为36,635,370.81元[12] - 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39,985,434.68元,上年末为100,880,291.42元[12]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398,598,529.53元,上年末为1,238,492,764.06元[12]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99,674,783.37元,上年末为69,636,341.12元[14]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293,372,175.39元,上年末为229,474,247.50元[14] - 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325,442,240.69元,上年末为232,434,038.40元[14]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073,156,288.84元,上年末为1,006,058,725.66元[14] - 公司宫夜(图层)收入本期为456,223,051.36元,上期为359,530,635.90元[17] - 公司学业成本本期为390,983,728.79元,上期为298,278,400.02元[17] - 公司利导支出本期为148,038,714.40元,上期为120,057,508.12元[17] - 公司税金及附加本期为3,788,220.73元,上期为2,380,132.21元[17] - 公司销售费用本期为118,001,852.17元,上期为93,220,913.61元[17] - 公司管理费用本期为43,035,771.77元,上期为29,305,430.96元[17] - 公司研发费用本期为87,422,654.07元,上期为63,206,440.11元[17] - 公司营业利润本期为83,372,701.16元,上期为65,570,008.62元[17] - 公司净利润本期为81,913,104.15元,上期为66,635,145.26元[17] - 公司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85元/股(另一处为0.83元/股),上期为0.74元/股(另一处为0.73元/股)[17] 用户数据 - 文档未明确提及用户数据相关内容 未来展望 - 2023 - 2025年期间,GR202311002245的lj品牌产品目标是实现15%的客户订单增长[113] - 2024年公司目标是在2023年基础上实现特定业务客户订单增长,2023年客户订单增长15%[11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文档未提及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相关内容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文档未提及市场扩张和并购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采购范围包括新采购、原采购、市场现有采购等,采购来源有多种[56] - 采购原采购按一定比例进行采购评估[56] - 采购的采购标准有相关规定[56] - 采购的采购评估和提升方法有提及[56] - 采购的采购评估与采购来源、采购标准等有关[56] - 市场采购的采购评估和提升方法与采购标准相关[56] - 市场采购的采购评估与采购来源、采购标准等有关[56] - 市场采购的采购评估和提升方法有相关规定[56] - 市场采购的采购评估与采购来源、采购标准等有关[56] - 市场采购的采购评估和提升方法有相关规定[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