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临精工(300432)

搜索文档
富临精工:富聚锂电新能,临驭智机浪潮-20250304
长江证券· 2025-03-04 01: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富临精工作为发动机零部件老牌龙头,“汽零+铁锂”业务成发展稳定基本盘,铁锂业务迎来拐点,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且积极布局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位,有望迎来新成长曲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电材料&汽零双管齐下,机器人应用蓄势待发 - 富临精工是国内高压实铁锂龙头企业,兼具汽车精密零部件底蕴,1997 年成立,2015 年上市,2016 年并购湖南升华延拓锂电铁锂正极材料业务,2024 年与宁德时代、上海智元合作 [17]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安治富,合计持股 30.67%,子公司下辖多种业务 [18] 汽零盈利稳健,铁锂触底扭亏 - 2018 年公司因子公司客户债务危机业绩下滑,后随新能源车发展业绩回暖,2024 年前三季度营收 58.8 亿元,同比增长 40.8%,归母净利 3.11 亿元,同比增长 177.3% [22] - 分业务看,锂电正极材料营收占比波动向上,汽零业务毛利率稳健,铁锂正极材料毛利率波动大,2024 年以来盈利触底回升 [25] - 公司费用管控加强,期间费用率从 2019 年的 19.5%降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8.1%,研发费用保持较高水平,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7] 汽零:发动机零部件龙头,新能源业务快速放量 - 公司品类扩张,在传统发动机零部件领域成绩好,2016 年后布局新能源零部件,2023 年新能源零部件收入 11.3 亿元,占汽车零部件收入 38.6%,2020 - 2023 年 CAGR 为 172.2% [31] - 受益混动和出口增长,汽车发动机市场需求高位,2023 年国内车用内燃机总销量 2219.2 万台,同比增长 7.8%,VVT 渗透率提升且电动化推动行业量价双升,2023 年乘用车 VVT 链渗透率 80%,商用车 60%,预计 2025 年分别提升至 90%和 70% [35][39] -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市场规模稳定,2024 年接近 150 亿,公司是传统发动机零部件龙头,VVT 产销量国内第一,市占率 12.2%,在 EVVT 等新技术领域布局完善,有望提升份额,2024 年上半年获多个客户定点 [41][45][47] - 公司传统发动机零部件收入近年平稳增长,2023 年 17.9 亿元,同比增长 2.0%,毛利率保持 30% - 35%的高水平,2023 年为 32.0% [49] - 2016 年后公司布局新能源项目,打造电驱、热管理、悬架系统三大业务线,研发端高投入,电磁阀技术领先,产能端新能源项目产能充足,新能源产品成未来成长主要动力,2023 年新能源收入 11.3 亿元,2020 - 2023 年 CAGR 为 172.2%,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14.2%提升至 2023 年的 19.2% [54][56][60] - 电驱市场规模超千亿,2024 年国内 1492 亿元,2020 - 2024 年 CAGR 为 68.3%,市场向多合一电驱系统升级,公司配套华为、联合电子等头部客户,2023 年收入 7.5 亿元,同比增长 56.3%,毛利率 17.7%,同比提高 8.7pct [62][69] - 热管理市场空间广阔,2024 年国内 1322 亿元,2020 - 2024 年 CAGR 为 17.8%,行业格局分散,子公司芯智热控发展新能源车热管理 Tier 2 业务,核心零件国内市占率领先,2023 年热管理收入 3.8 亿元,同比增长 93.5% [76][77] - 2030 年国内空悬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30 亿,半主动 CDC 悬架系统价格下探推动市场扩容,空簧国产替代明显,可变阻尼减震器仍被外资垄断,公司实现 CDC 国产突破,已进入量产阶段 [83][86][90] 铁锂:草酸工艺助力高压实产品领先,原料布局打开成本下降空间 - 公司 2021 年进军磷酸铁锂领域,采用草酸法工艺,产品高压实性能领先,2024Q3 下游高压实需求陡增,产品有望享受溢价,出货量增长后原料配套降本空间将打开盈利空间 [91] - 2024 年以来高压密铁锂正极需求快速增长,预计 2024 年需求 25 - 30 万吨,2025 年谨慎预计 60 - 65 万吨,乐观预计 90 - 100 万吨,草酸法生产高压实铁锂有优势,高压实铁锂产能结构性紧缺,产品加工费溢价有望延续,富临在 2.6 + 粉体压实产品有先发优势 [92][96][97] - 公司草酸法工艺原料为草酸亚铁和磷酸二氢锂,出货规模增长后原料采购成本有望下降,磷酸二氢锂通过硫酸锂直接制备成本更低,公司与赣锋合资建设产能,2025 年自供比例 30 - 40%,对应铁锂单吨成本下降 600 - 700 元/吨,100%自供折算铁锂单吨成本有望下降 2000 元/吨 [100][101][106] - 草酸产能过剩,价格走低,预计贡献铁锂单吨成本降幅 200 - 300 元/吨,铁源硫酸亚铁价格后续有望回落,对应铁锂成本下降 300 - 400 元/吨 [107][111][113] 机器人:开拓关节核心部位,打开新成长空间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机器人关节总成单机价值高,年产达百万台时市场空间超 300 亿,公司基于新能源车减速器技术积累布局机器人关节模组及总成领域,2024 年 10 月与智元机器人等合作,成为具备量产经验的人形机器人供应商,配套的智元 PowerFlow 关节总成性能和轻量化佳,有望成行业头部公司 [6]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融资融券业务的公告
2025-02-21 08:22
股份变动 - 2025年2月21日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融资融券业务函告[1] - 富临集团将1100万股(占总股本0.90%)无限售流通股从信用账户转至普通账户[1]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富临集团持有公司股份371,244,012股,占总股本30.40%[1] - 富临集团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股占其总数88.15%,占总股本26.80%[1] - 富临集团存放于招商证券信用账户股份占其总数11.85%,占总股本3.60%[1]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签订《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的公告
2025-02-12 11:00
市场扩张和投资 - 公司拟投资11000万元在绵阳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项目[4] - 项目选址绵阳工业园东区联东U谷产业园一期厂房[6] 项目情况 - 将建成1条生产线,产品用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6] 合作与风险 - 涪城区政府指定富诚集团出租厂房,公司签租赁协议[7] - 项目实施有进度及收益不达预期风险[10] 资金与业绩 - 投资资金源于自有和自筹,不影响财务[12] - 协议预计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0]
富临精工20250211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2025-02-12 08: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富宁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铁锂业务** - **核心观点**:富宁在高压实密度铁锂业务有领先优势,量利双升爆发力强 [1][4] - **论据**:率先做出2.2以上压实且成为林德主供,产能满足需求,今年爆发式增长且未来持续迭代;去年扩产,今年初部分产能投产,目标出货量从去年近12万吨提升至今年25万吨以上,中期规划产能向50万吨迈进,明年出货量35 - 42万吨;今年单吨净利2000元以上且有涨价空间,自身还有降本空间 [2][3][4] 2. **气门零部件业务** - **核心观点**:传统业务稳定增长,新能源拓展表现良好,向机器人零部件拓展有优势 [1][5] - **论据**:传统气门零部件市占率20%左右,客户包括大众、奥迪等,保持稳定增长和较好盈利能力;新能源领域电驱总成、热管理等部件做到行业头部,增长情况好;向机器人零部件拓展有制造、研发和客户端优势,有三年以上研发经验,产品包括谐波和行星减速器 [5][6] 3. **机器人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定位一体化做旋转关节执行器,有业绩和市值增长潜力 [10][14] - **论据**:一体化程度深,附加值高的部件自己做,小批量阶段降低成本;具备软硬件结合和精密加工能力,部署两年投入一亿;与志愿机器人合资成立公司占股20%,志愿今年量产目标3000 - 5000台,执行器20%由富宁供应;预计2030年公司在机器人业务有4亿业绩弹性,可贡献100亿市值 [10][11][12][14] 4. **行业需求与价格** - **核心观点**:国内储能需求下修对行业总体影响不大,高压实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有上涨预期 [15][19] - **论据**:国内储能需求下修对铁锂电池影响3个点,今年动力加储能需求仍有近30%增长;行业对高压实产品需求从去年三季度明显增加,今年需50多万吨,供应受限,富宁25万吨有效产能;富宁价格谈判预计2月谈妥,3月执行,涨价幅度500 - 1000元,单车利润预计可达2000元 [15][17][18][19] 5. **成本控制** - **核心观点**:公司草酸亚铁工艺适合高压实产品,有降本空间 [20] - **论据**:草酸亚铁工艺压实力度高,成本目前较高,但公司布局上游原材料,今年下半年成本有下降空间,预计明年原材料自给比例达60 - 70%,单吨降本1000 - 2000元 [20][23] 6. **估值** - **核心观点**:公司估值有提升空间 [27] - **论据**:目前估值20倍出头,对标其他气门公司搭机器人概念的30倍以上估值,有提升空间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历史:富宁最初做气门及液压柱项目,2015年上市,2016年收购湖南升华 [7] 2. 收入情况:2023年铁锂正极价格下跌后,气门与铁锂正极收入相对均衡,2024年气门收入约36亿 [8] 3. 业绩波动:公司业绩受铁锂正极业务影响,毛利率和净利率波动大,但铁锂业务底部已过,有望重回高增长 [8][9] 4. 新能源车零部件部署:新能源车业务去年收入约17亿,主要包括热管理系统和减速器总成,减速器主要给华为和理想供货,去年收入增长50%贡献约10亿 [25][26]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第1期):Figure终止合作OpenAI,特斯拉招聘机器人量产工程师【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2-11 12:58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2025年2月3日-2月7日上涨14.28%,跑赢沪深300指数12.3pct,跑赢上证综合指数12.64pct,年初至今累计上涨51.77% [2] - 核心成分股普涨:三花智控(+15.54%)、祥鑫科技(+17.4%)、斯菱股份(+13.12%)表现突出,拓普集团(+11.48%)、旭升集团(+11.84%)等11只个股涨幅超7% [2][9] - 细分领域表现:总成类企业三花智控一月内涨幅达60.11%,丝杠企业双林股份年初至今上涨40.20%,减速器企业斯菱股份三月内涨幅60.78% [9] 行业技术突破 - 华依科技推出国产ARU8010姿态传感器,静态精度与动态响应速度(<1ms)对标国际万元级产品,已供货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 [10] - Figure宣布终止与OpenAI合作,计划30天内展示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突破性进展 [12][15] - 波士顿动力与RAI Institute合作,为Atlas引入强化学习技术,合作方由前CEO创立 [16] 企业动态 - 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紧急招聘12个Optimus项目岗位,加速量产进程,计划2025年内部部署数千台,2026年产能达1万台/月 [17][18] - 宇树科技Unitree H1亮相春晚,展示16台集群舞蹈技术,涉及激光SLAM定位、AI动作生成等12项核心技术 [19] - 富临精工联合智元新创等成立合资公司,各方持股20%,注册资本1000万元布局人形机器人应用 [28] 政策与融资 - 广东省发布2025行动计划,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计划培育3-5家独角兽企业,建设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23] - 湖北省展示10款"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由院士团队研发,包括"劳动者""荆楚"等型号 [23] - 零次方机器人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预计2025年量产500台Z1机器人,负载/自重比超70% [26] 产业链进展 - 斯菱股份谐波减速器核心设备2024年底到位,2025年H1将投建第二条产线,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场景 [28] - 祥鑫科技一月内股价上涨68.05%,肇民科技年初至今涨幅达57.58%,反映减速器/结构件领域热度 [9]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控股子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告
2025-02-11 08:36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控股子公司芯智热控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1] - 芯智热控2024 - 2026年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1]
富临精工(300432) - 关于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的公告
2025-02-07 10:34
合资公司信息 -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等5方各出资200万持股20%[2][11] 相关公司资本 - 智元机器人注册资本7637.2244万元[5] - 巨星新材料注册资本98050.46992万元[6] 合作协议 - 2024年10月签《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合作框架协议》[2] - 2025年2月7日签《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2][20] 授权与管理 - 甲方给项目公司3年内独家销售及贴牌销售授权[12] - 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管理委员会人员构成明确[13] 资金与影响 - 投资资金源于自有资金,预计无重大财务影响[18]
富临精工:高压密铁锂领军者,机器人业务开启新征程
东吴证券· 2025-01-28 01: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22元 [1][9][6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铁锂行业高压实趋势明确,壁垒更高享技术溢价,传统铁锂供需改善涨价在即 [9] - 公司高压密技术领先竞争对手一代,绑定宁德积极扩产量利双升 [9] - 汽车零部件业务绑定头部车企,新能源增量部件快速增长 [9] - 布局机器人电关节产品,卡位头部客户远期空间广阔 [9]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4.1/10.8/15.0亿元,同增176%/162%/39%,对应PE为48/18/13倍 [9][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富临精工:高压密铁锂龙头,锂电材料及汽零双轮驱动 - 传统汽车零部件起家,铁锂正极及新能源汽零快速增长:1997年成立,2015年上市,2016年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24年与宁德时代签订协议 [12] - 业务:主营铁锂正极和汽车零部件,正极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铁锂正极收入28亿元,占比49%,工业收入30亿元,占比51% [17] - 财务:营收利润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所下滑:2022年营收73亿元,归母净利6.45亿元,2023年受正极材料降价影响亏损,24年前三季度扭亏 [21] 磷酸铁锂:公司主打高压密产品,赚取行业超额利润 - 铁锂行业供需边际改善,高压密产品供不应求:24年铁锂正极需求252万吨,同比增长52%,25年维持38%增长至347万吨,25年高压实铁锂需求达55万吨,同增4倍,占比提升至16%,行业供给紧缺 [9][30] - 公司特色草酸亚铁工艺,压实密度优势显著:草酸亚铁工艺制备磷酸铁锂,难点多具备技术壁垒,富临精工是国内唯一草酸亚铁路线,产品性能领先同行一代 [38][41][42] - 成本端:草酸亚铁成本偏高,公司发力降本:草酸亚铁路线成本较磷酸铁工艺高2000元/吨左右,公司通过产能利用率提升、与上游谈价、布局一体化产能降本 [47][50] - 深度绑定大客户,25年有望量利双升:公司主供宁德时代高压实产品,24年出货有望达12万吨,25年产能达29.5万吨,出货有望达25万吨,单吨净利有望提升至2000元+ [53][55][52] 传统零部件稳定增长,新能源零部件快速发展 - 传统发动机零部件细分龙头:公司是国内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细分领域龙头,市占率20%,预计2025 - 2027年维持5% - 15%收入增长,毛利率稳定在近30% [57] - 新能源及增量零部件业务快速发展: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电控及增量零部件,客户覆盖广,增量零部件业务包括电驱动总成、热管理系统、CDC电磁阀,新能源零部件收入快速增长,预计24年翻番以上增长,25 - 26年维持50% - 60%增长 [58][59] 预研布局机器人产业,率先小批量出货 - 预研布局产业,投资机器人业务:有3年+机器人部件研发经验,2024年公告成立合资公司、可转债预案投资机器人集成电关节项目 [64] - 平移零部件技术,机器人电关节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借力汽车零部件业务平移技术,拓展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个平台的电关节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生产和交付 [64]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元年,关节总成未来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500万台/年,对应1500 - 2500亿元关节总成市场空间 [6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磷酸铁锂业务:预计2024年销量11.7万吨,同增159%,2025 - 2026年销量分别为25/35万吨,2025 - 2026年单吨净利提升至0.2万元 [67] - 汽车零部件业务:预计2024年零部件业务收入38亿元,同增28%,2025 - 2026年零部件业务收入30%增长,毛利率维持22% - 23% [67]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4.1/10.8/15.0亿元,同增176%/162%/39%,对应PE为48/18/13倍,给予公司25年25xPE,目标价22元 [69]
富临精工(300432)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1 10:10
净利润及盈利能力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7,000万元至45,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54,272.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 - 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9,000万元至37,00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64,818.0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及利润稳步增长,新能源零部件业务产销保持快速增长[7] - 智能电控产业的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业务进入快速增长期,CDC电磁阀产品开始规模化放量[7]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方面,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改善[7]
富临精工(300432) - 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培训情况报告
2025-01-13 03:43
培训安排 - 2024年12月31日在富临精工会议室培训[2] - 培训对象包括董监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等[2] 培训内容 - 围绕深交所规则,讲解内幕交易等监管背景、规则及案例[2] - 对募集资金管理等要求进行培训[2] - 进行廉洁从业宣导及培训[3] 培训效果 - 参训人员加深法规和规则了解,增强合规意识[5] - 培训达到预期效果[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