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孚通信(300394)
icon
搜索文档
交付:光模块下一步看什么?
国盛证券· 2025-09-14 08:14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4] 核心观点 - 光模块行业正处于AI算力驱动的黄金发展期 核心矛盾已从需求端转向交付能力 行业面临产能扩充 良率爬坡和客户认证三大挑战[1][3][7] - 800G光模块2024年起量约750万支 2025年需求量预计达1800万支 1.6T光模块2025年开始应用约270万支[5] - 高速光模块存在显著供给缺口 预计到2027年800G光收发器产能将低于市场需求40%-60% 2029年1.6T收发器供应缺口达30%-40%[5] - 投资逻辑转向"交付能力定胜负" 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创新 快速量产能力和完善质量体系更具订单兑现确定性[7] 需求分析 - AI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251亿美元 2028年有望增长至2227亿美元[5] - 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升级扩容 推动数据中心内部和之间对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光通信需求[5] 制造瓶颈 - 光模块生产涉及光学耦合 封装 可靠性测试等多个精密环节 从客户下单到出货周期较长[3] - 光学耦合是封装中工时最长 最易产生不良品的步骤 单模光纤耦合需要透镜进行聚焦[5] - 封装需使用玻璃或陶瓷等非有机材料电介质实现可靠密封[5] - 可靠性测试包括发射光功率 接收灵敏度 眼图 消光比 误码测试 高低温老化测试 交换机兼容性测试和光纤端面检测[5] 重点公司推荐 - 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 SZ) 新易盛(300502 SZ)[7][10] - 光器件企业:天孚通信(300394 SZ) 仕佳光子 太辰光 长芯博创 德科立 东田微[7] - 液冷环节:英维克(002837 SZ) 东阳光[7] - 算力产业链:沪电股份(002463 SZ) 工业富联 寒武纪 海光信息等[8] 市场表现 - 通信板块本周上涨3.3% 量子通信细分板块表现最优上涨11.8%[17][20] - 金信诺上涨30.819%领涨板块 科华数据上涨25.527% 三维通信上涨22.443%[19]
光模块概念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50% 只有1家企业公布范围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0:01
行业表现 - 光模块概念板块整体上涨6.64% 在所有概念板块中涨幅第一[1] - A股光模块概念共有18家企业 其中9家公布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为50%[1] - 光模块企业关注重点议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产品和服务安全与质量、信息与数据安全等[1] ESG治理架构 - 中际旭创建立三层可持续发展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战略决策、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综合管理、ESG中台小组与各部门协同执行[2] - 天孚通信采用三级治理架构: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工作组[2] - 东山精密设立三个层级ESG管理组织: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ESG工作组[2] 碳排放披露 - 6家企业公布温室气体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 仅1家企业公布范围三排放[1][2] - 光迅科技是唯一披露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碳排放的企业[3] - 范围三排放计算面临数据可获得性与准确性难题 产业链环节繁复加剧核算难度[1][4] 负责任采购 - 中际旭创确保锡、钽、钨等金属材料不产自冲突矿区 与供应商100%签订《无冲突矿产宣告书》[5] - 东山精密将"负责任矿产"列为重要性议题 承诺不使用"冲突矿产"并坚持道德采购[5] - 企业通过溯源、第三方认证与尽调确保原料来源合规透明[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锐捷网络、中际旭创和东山精密研发支出位列前三 分别为21.9亿元、13.3亿元和12.7亿元[6] - 天孚通信2024年研发费用2.32亿元 占营业收入7.14% 采用员工持股平台等多样化激励方式覆盖超1000人次[6] - 中际旭创率先发布1.6T OSFP DR8、800G OSFP/CFP2等光模块 掌握多项专利[6] 知识产权保护 - 知识产权保护被视为高科技产业命脉 直接决定竞争秩序和创新生态[7] - 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准入证和持续创新的制度基石[7] - 技术迭代需以"科技向善"为原则 确保符合人类共同价值[7]
和高盛相反!大摩:光模块是时候“获利了结”了
硬AI· 2025-09-12 14:25
文章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光模块行业基本面利好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建议投资者保持纪律性并逐步获利了结[2][3] - 该观点与高盛8月底的乐观报告形成鲜明对比 高盛认为暴涨后估值依然合理[3][6] - 1.6T产品快速放量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关键增长催化剂[11][12] 行业估值分析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显示基本面利好至少已被部分消化[2][5] -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水平 在行业中具有相对估值优势[2][5] - 自2025年初以来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14倍上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5] 个股表现与评级调整 - 新易盛自4月以来涨幅达460% 被双重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255元[3][8] - 中际旭创上涨312%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作为1.6T新产品先驱者[3][9] - 天孚通信涨269% 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42元[3][10] - 华工科技涨62% 维持减持评级 因基本面相对较弱且估值更贵[3][10] 增长前景与催化剂 - 新易盛在2Q25实现338%同比业绩增长后 增长率可能显著放缓[3] - 1.6T光模块出货量应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提升 2025-2026年启动商业化生产[12] - 800G需求保持强劲 有助于抵消低端光模块的价格和销量压力[12] - 随着高端GPU交付重启 1.6T产品将成为重要收入和盈利驱动因素[12]
“易中天”市值破万亿,凭什么?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2:43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CPO概念板块在9月11日整体上涨6.64%,主力资金净流入197.63亿元,涨幅位列A股所有概念板块第一 [2] -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合称"易中天")当日分别上涨13.42%、14.28%、13.54%,三家公司合计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约3800亿元、4900亿元、1550亿元 [2] - 股价暴涨直接受甲骨文公司云业务超预期业绩指引驱动,其因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股价单日暴涨超35% [3] 行业技术演进与产品迭代 - 光模块技术正从800G向1.6T加速迭代,CPO(共封装光学)成为行业新焦点,其通过光电集成将传输距离缩短至毫米级,显著降低信号衰减和功耗 [7][9] - 国内头部厂商如光迅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均展示800G/1.6T光模块及CPO方案,其中光迅科技全球首发集成光引擎、光纤管理单元及外置光源的CPO系统 [6][10] - 800G产品当前贡献主要营收,中际旭创二季度海外客户需求以800G/400G为主,新易盛1.6T产品自2025年起"起量显著" [10][11][12] 企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新易盛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天孚通信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16] - 新易盛营收与净利润快速逼近中际旭创,两者营收差从2024年近3倍缩窄至43.5亿元,且新易盛毛利率达47.48%,反超中际旭创的39.96% [17] - 全球光模块市场前十厂商中中国企业占七席,中际旭创位列全球第一 [14] 产业链瓶颈与国产化挑战 - 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仅约3%,50G及以上EML激光器、25G及以上电芯片(如DSP、TIA、CDR)仍依赖美日供应商 [22] - 原材料供给紧张,中际旭创坦言行业需求快于供应链能力,光迅科技强调提升国内高端元器件自主可控能力 [22] 资本开支与增量市场 - 海外四大云厂商(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4] - 阿里巴巴单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相关开支 [24] - 增量市场包括Scale-up网络(服务器内部光替代铜)及DCI长距离连接(400G/800G ZR/ZR+模块),中际旭创预计相关需求将从2025年起提升 [25][26] 市场争议与估值分歧 - 买方机构质疑制造业周期性风险,反对"线性外推"的净利润预测(如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 [19][20] - 卖方机构如国盛证券、开源证券、东北证券分别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为198.2亿元、208.34亿元、236.04亿元,认为AI算力需求是结构性革命 [21]
通信行业9月12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1:5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9月12日下跌0.12%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9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两位为有色金属行业涨1.96%和房地产行业涨1.51% [1] - 25个行业下跌 跌幅前两位为通信行业跌2.13%和综合行业跌1.95%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536.40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21.68亿元居首 建筑装饰行业净流入7.21亿元次之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81.38亿元居首 电子行业净流出75.17亿元次之 [1]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60.87亿元 在净流出行业中排名靠前 [1][2] 通信行业个股表现 - 行业125只个股中50只上涨 4只涨停 73只下跌 1只跌停 [2] - 30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7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润建股份净流入4.04亿元居首 特发信息净流入3.20亿元 剑桥科技净流入3.01亿元 [2] - 18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2] - 新易盛净流出12.25亿元居首 天孚通信净流出5.99亿元 长芯博创净流出5.82亿元 [2][4] 通信行业资金流入明细 - 蜂助手净流入1.21亿元 换手率15.74% [2] - 润泽科技净流入7681.13万元 涨幅2.46% [2] - 通鼎互联净流入7017.36万元 涨停9.97% [2] - 锐捷网络净流入5039.39万元 涨幅2.77% [2] 通信行业资金流出明细 - 中国联通净流出5.49亿元 跌幅1.56% [4] - 中际旭创净流出3.99亿元 跌幅4.06% [4] - 三维通信净流出3.75亿元 跌幅4.72% 换手率40.12% [4] - 仕佳光子净流出2.75亿元 跌幅5.89% [4] - 东方通信净流出2.63亿元 换手率17.68% [4] - 中国电信净流出2.48亿元 跌幅1.36% [4]
和高盛相反!大摩:光模块是时候“获利了结”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1:38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光模块行业基本面利好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建议投资者获利了结 与高盛乐观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1][2][3] - 行业估值升至历史区间上沿 部分公司估值超过+1标准差水平 上涨空间有限 [6][7] - 1.6T产品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关键增长催化剂 [13] 行业表现与估值分析 - 自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达460% 中际旭创上涨312% 天孚通信涨269% 华工科技涨62% [4] -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2025年初14倍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 [7]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水平 [7] 个股评级调整 - 新易盛遭双重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255元 2Q25同比业绩增长338%后增长率可能显著放缓 [3][10] - 中际旭创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作为1.6T新产品先驱者 2026年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11] - 天孚通信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42元 盈利增长潜力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12] - 华工科技维持减持评级 基本面相对较弱且估值更贵 [13] 产品与技术前景 - 1.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提升 受高端GPU交付重启推动 [13] - 800G于2024年开始量产 1.6T将在2025-26年启动商业化生产 [13] - 部分公司已完成1.6T产品验证阶段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将快速放量 [13] - 800G需求保持强劲 可抵消低端光模块的价格和销量压力 [13]
“易中天”市值破万亿,凭什么?
经济观察网· 2025-09-12 09:06
CPO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CPO概念板块整体上涨6.64% 位列所有概念板块涨幅第一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97.63亿元 [2] - 新易盛上涨13.42% 中际旭创上涨14.28% 天孚通信上涨13.54% 三家公司合计市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新易盛3800亿元 中际旭创4900亿元 天孚通信1550亿元) [2] - 板块上涨直接催化为甲骨文云基础设施业务新合同超预期 股价单日暴涨35% 市场解读为AI算力需求持续强劲信号 [3] 光博会行业动态 - 第二十六届光博会单日参观人数达77418人 首次与SEMI-e半导体展联动 形成光电融合产业平台 [4] - 头部厂商集中展示800G/1.6T光模块及CPO/LPO技术方案 包括光迅科技 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国内企业及Coherent等国际厂商 [4] - 多家厂商对核心技术采取保护措施 新易盛禁止拍照 光迅科技CPO演示需预约 [7] 光模块技术演进与需求驱动 - 光模块核心作用为光电信号转换 AI算力需求推动速率从100G/400G向800G/1.6T迭代 [5] - GPU数量增长与铜缆物理极限矛盾推动"光进铜退" 高端光模块中光芯片与电芯片成本占比达70%-80% [6] - CPO技术将光学器件与交换芯片共封装 传输距离缩短至毫米级 有效降低信号衰减与功耗 [7] 企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中际旭创2025H1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69.40%) 新易盛39.42亿元(同比+355.68%) 天孚通信8.99亿元(同比+37.46%) [14] - 新易盛营收104.37亿元逼近中际旭创147.89亿元 净利润接近持平 毛利率47.48%反超中际旭创39.96% [15][16] -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市场份额第一 前十厂商中中国企业占七席 [13] 产能与估值争议 - 市场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达250亿元 争议焦点为产能扩张后产品降价风险与制造业周期规律 [18] - 券商预测分化 国盛证券预测198.2亿元 开源证券208.34亿元 东北证券236.04亿元 [19] - 卖方机构认为AI算力需求属结构性革命 非传统硬件周期可衡量 [19] 产业链瓶颈与国产化进展 - 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约3% 50G以上EML激光器依赖进口 电芯片(DSP/LDD/TIA/CDR)25G以上主要依赖海外供应商 [20] - 光迅科技提出力争自主可控 提升国内高端材料与元器件生产能力 [21] - 中际旭创员工持股计划减持249.68万股(约2.51亿元) 高管计划减持71.91万股 [21] 未来需求与增量空间 - 海外四大云厂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50% 超3338亿美元 阿里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资本开支 [22] - 光互连技术向服务器内部GPU连接(Scale-up)延伸 替代铜缆解决带宽瓶颈 [23][24] - 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增长 推动400G/800G ZR/ZR+相干光模块应用 中际旭判断为重要增量 [25][26]
一则利空突袭!超级黑马赛道集体大跌!
天天基金网· 2025-09-12 05:18
摩根士丹利研报引发光模块板块调整 -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建议对光模块板块获利了结 认为过去几个月股价显著上涨且基本面积极因素已充分反映[3][6] - 该行指出自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达460% 中际旭创上涨312% 天孚通信涨269% 华工科技涨62%[8] - 基于估值考量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但前瞻市盈率从14倍升至24倍[8] 光模块龙头股价表现及市场影响 - 中际旭创盘中跌超6% 新易盛跌超7% 天孚通信跌超8% 拖累创业板指和5G指数走弱[3][5] - 新易盛对深证成指贡献度-12.45点(跌幅5.98%) 中际旭创贡献度-10.47点(跌幅4.48%) 天孚通信贡献度-3.53点(跌幅6.61%)[6] - 外盘算力龙头甲骨文和英伟达同步走低 加剧市场情绪波动[3] 机构对光模块板块的分歧观点 - 花旗持建设性观点 认为2027年需求明朗且市盈率上调至20倍以上合理 支持因素包括Broadcom对ASIC增长乐观及Meta/OpenAI资本支出展望[3][12][13] - 高盛调研报告显示新易盛和中际旭创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9倍和23倍 与历史平均水平一致 并将两家公司2025-2027年EPS预期上调3%-38%[14] - 摩根士丹利维持中际旭创增持评级(目标价435元) 下调天孚通信至减持(目标价142元) 维持华工科技减持评级[8][9]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变化 - 光模块企业受益于AI基础设施乐观情绪 即使盈利下降公司股价仍上涨 如中兴通讯H股年初至今涨49%(上半年盈利降12%) 优刻得H股涨319%(盈利降22%)[7] - 摩根士丹利认为新易盛二季度年度收益增长338%后未来增长将显著减速 可能引发评级下调[8] - 花旗指出光模块市场规模扩张与光电共封装技术演进(LPO/OIO)将支撑长期需求[13]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走低,多只相关ETF跌超2%
搜狐财经· 2025-09-12 05:15
创业板人工智能概念股表现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股价下跌超过6% 中际旭创下跌超过4% [1] - 多只创业板人工智能相关ETF受重仓股下跌影响 跌幅均超过2% [1] 人工智能ETF市场表现 -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648元 下跌0.042元 跌幅2.49% [2] - 国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782元 下跌0.040元 跌幅2.20% [2] - 华宇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0.873元 下跌0.019元 跌幅2.13% [2] - 华夏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645元 下跌0.035元 跌幅2.08% [2] - 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468元 下跌0.030元 跌幅2.00% [2] - 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现价1.872元 下跌0.037元 跌幅1.94% [2]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下游实际应用不断落地 人工智能正从概念主题投资进入景气投资阶段 [2] - AI行业已从概念验证阶段成功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2] - 市场关注点从技术可行性转向企业盈利能力 [2] - 投资决策更加强调技术商业化进度和行业景气度 [2] - 盈利预期确定向上的标的具备良好投资价值 [2]
一则研报突袭!超级黑马,集体大跌!
券商中国· 2025-09-12 04:05
市场行情突变 - 光模块龙头股集体大跌 中际旭创盘中一度跌超6% 新易盛一度跌超7% 天孚通信一度跌超8% [1][3] - 创业板指数和5G指数全线走弱 外盘算力龙头甲骨文和英伟达集体走低 [1] -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建议获利了结 认为股价已反映大多数基本面积极因素 [1][4] 摩根士丹利观点 - 认为光模块行业估值已充分反映利好因素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5] - 维持中际旭创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因其1.6T新产品先驱地位和2026年增长潜力 [6] - 下调天孚通信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142元 因盈利增长潜力已完全反映在股价中 [6] - 维持华工科技减持评级 认为其基本面弱于同行且估值过高 [7] 估值变化数据 -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2025年初14倍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 [5] - 自4月以来股价涨幅:新易盛460% 中际旭创312% 天孚通信269% 华工科技62% [5] - 新易盛2025年二季度实现338%年度收益增长 但未来增长率可能显著减速 [5] 不同机构观点 - 花旗持建设性观点 认为2027年需求明朗 光模块企业市盈率上调至20倍以上合理 [1][9][10] - 高盛调研显示新易盛和中际旭创估值合理 2026年预期市盈率分别为19倍和23倍 [10] - 支撑因素包括Broadcom对ASIC增长乐观 Meta和OpenAI长期资本支出积极展望 [9] 行业基本面 - 高端GPU快速交付提速使市场对收发器出货量看法更加积极 [4] - 光模块市场规模扩张与光电共封装总可用市场增长 未来ASIC可能采用LPO技术 [9] - 中兴通讯H股年初至今上涨49% 优刻得H股飙升319% 主要受益于AI基础设施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