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升科技(300073)
icon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300073)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李国强)
2025-03-31 11:4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述职报告(李国强)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 2024 年度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股东及股东代表: 作为公司独立董事,本人在任职期间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 下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称"《证券法》")《上市公司 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以及《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规定和要求,本 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勤勉尽责,认真履行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积极参与 公司各项重大决策并审慎发表独立意见,积极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现将本人 2024 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出席会议情况 本人自2024年4月担任公司独立董事以来,公司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本人 出席了全部董事会会议,不存在委托他人、缺席或连续两次未出席会议的情况。 同时,报告期内本人参加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审计委员会会议、股东 大会、业绩说明会、公司半年度经营总结会等重要会议共20余次。本人对公司董 事会所有议案均进行了认真审议,积极参与了各项议案的讨论,特别是在海外投 资项目开展、超额利润兑现方案设计、变更会计政策等重要事项上,与公司董事 会、管 ...
当升科技(300073) -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高永岗)
2025-03-31 11:48
会议相关 - 2024年公司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全出席[2] - 报告期内独立董事参加重要会议20余次[2] 决策事项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半年报等议案报告[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高管业绩考核方案细则[5] 未来策略 - 建议强化与国际客户合作,加快欧洲基地建设[4] 监督工作 - 督促公司完成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8]
当升科技(300073) - 关于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公告
2025-03-31 11:46
外汇交易安排 - 未来12个月不超2亿美元额度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额度可滚动[4] - 交易品种为远期结售汇等,合约期限一般不超一年[2][5] 交易决策流程 - 年初采购和销售部报信息定额度,数据滚动刷新[6] - 财务部确定季度和月度额度,月额度经总经理签批[6] 交易目的与风险控制 - 目的是防范汇率风险,降汇兑损失,提资金效率[1] - 面临多种风险,采取多项风险控制措施[9][10][11]
当升科技(300073) - 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3-31 11:46
现金管理计划 - 公司拟用不超65亿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 - 期限12个月,额度内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3] - 投资目的是提高资金效率和整体收益[1] 审批情况 - 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监事会均审议通过议案[7] - 独立董事、保荐机构均认可现金管理事项[7][9] 实施要求 - 需股东大会通过,授权总经理或其授权人操作[3]
当升科技(300073)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及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公告
2025-03-31 11:46
关联交易金额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3003.00万元,实际2537.20万元[1]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额2955.20万元[2] 关联交易细分 - 2024年接受矿冶科技集团劳务1928.07万元,2025年预计2693.00万元[1][2] - 2024年向矿冶科技集团采购原材料11.60万元,2025年预计13.00万元[1][2] - 2024年向矿冶科技集团销售产品等597.53万元,2025年预计249.20万元[1][2] 关联交易差异 - 2024年向关联人采购原材料实际较预计差异131.97%[6] - 2024年向关联人销售产品等实际较预计差异 -30.76%[6] - 2024年接受关联人劳务实际较预计差异 -9.69%[7]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实际较预计差异 -15.51%[7]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0,072万元,净资产3,744万元[15]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0,484万元,净利润659万元(未经审计)[15] 股东情况 - 矿冶科技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17,437,261股,占总股本23.19%[15] 其他费用 - 2024年公司确认矿冶科技集团咨询及技术服务费649.63万元,2025年预计1,762.00万元[18] - 2024年公司确认矿冶科技集团房屋租赁费等528.65万元,2025年预计670.00万元[18] - 2024年公司发生北京矿冶物业房屋租赁收入81.03万元,2025年预计90.00万元[20] - 2024年公司发生北京国信安科房屋租赁收入69.04万元,2025年预计73.00万元[20] - 2024年公司发生矿冶科技集团房屋租赁收入2.88万元,2025年预计36.20万元[20] - 2024年公司确认北京矿冶物业服务费等92.52万元,2025年预计115.00万元[21] - 2024年公司确认北京北矿智能产品销售收入9.58万元,2025年预计50.00万元[21] 审议情况 - 2025年3月28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2] - 公司独立董事同意2024及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事项[25]
当升科技(300073) - 关于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履职情况评估报告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责情况报告
2025-03-31 11:46
审计相关 - 2024年聘请天健为财务及内控审计机构,聘期一年,费用90万元[1] - 天健对公司2024年财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 2024 - 2025年多次会议与天健沟通审计事项并审议议案[4][6]
当升科技(300073)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3-31 11:46
业绩相关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6]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合计均占公司合并报表对应总额100%[9] 培训与萃取 - 2024年面向全员开展26项培训,约4000人次参与[12] - 2024年业务部门组织90多人参加专业力集训营,组织7次专业主题培训[12] - 2024年业务部门萃取3种产品开发流程、4种客户及供应商开发案例[12] 战略规划与扩张 - 制定《当升科技战略发展规划(2025—2027年)》,明确国际化、多元化、一体化发展战略[10] - 2024年推动攀枝花磷酸(锰)铁锂基地项目首期工程第一阶段4万吨/年产线全部建成并投产[11] - 2024年成立当升科技(卢森堡)投资有限公司、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10] - 2024年成立多元材料产品线、钠电材料产品线、固态材料产品线[10] 公益活动 - 向平舆县捐款1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14] - 通过“央企消费帮扶”平台采购近50万元帮扶物资[14] - 向天音康复中心送去3万元爱心物资[14] 管理与运营 - 2024年持续强化战略供应链建设,运用分析模型研判钴、锂等原材料价格走势[17] - 2024年深化司库体系建设,强化“票据池”系统构建[17] - 2024年强化全面资金管控,完善资金管理制度[18] - 2024年严格遵循募集资金监管规定,运用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18] - 2024年实时预测并滚动更新美元增量,应对汇率波动[18] - 2024年全面梳理销售环节,优化销售业务流程[19] - 2024年严格落实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不定期清查固定资产[19] 研发成果 - 2024年申请锂电相关专利131项,含PCT专利申请22项,获得授权72项,含海外发明专利30项[20] - 2024年参与或主持制定标准6项,牵头制定的《镍钴锰酸锂》获二等奖,参与制定的《富锂铁酸锂》获三等奖[20] 其他信息 - 2024年公司及子公司均未发生对外担保事项[21] - 2024年10月公司再次荣获深交所信息披露“A”级(优秀)[21] - 公司实施合同线上审批流程,保障合同100%通过合法合规审核[22] - 公司对总部130余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保障合法审核率达100%[26]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可能造成财务报表错报绝对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28]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可能造成财务报表错报绝对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0.5%但<1%[28]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1%[29]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直接财产损失金额≥合并报表资产总额0.5%但<1%[29] - 2024年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31] - 2024年未发现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重要缺陷[31] - 2024年公司不存在可能对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内部控制信息[32] - 董事长为陈彦彬(已获董事会授权)[33] - 公司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1号楼[35] - 公司电话为010 - 52269500[35] - 公司邮编为100160[35] - 公司网址为www.easpring.com[35]
当升科技(300073) - 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2025-03-31 11:46
募集资金情况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52,880,236股A股,募集资金总额4,644,999,930.24元,净额4,621,115,125.24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2021年度募集资金3,466,649,297.73元,本报告期使用380,500,262.76元[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收到2021年度募集资金利息净收入192,834,161.33元,本报告期为39,090,721.39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1年度募集资金专户未使用余额为1,347,299,988.84元[4] 合作与决策 - 2024年6月与中信证券签订保荐协议,承接原中信建投证券未完成的持续督导工作[6] - 2023年11月股东大会同意使用不超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8] - 2024年10月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意使用不超1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8][9] 资金使用与收益 - 2024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累计购买结构性存款41.5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赎回到期结构性存款42.5亿元,未到期8.3亿元[9] 项目情况 - 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期工程投资进度为58.93%,本年度实现效益6,477.60万元[14] - 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四期工程投资进度为77.11%,本年度实现效益1,934.80万元[14] - 当升科技(常州)锂电新材料研究院投资进度为67.76%,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至2024年12月31日[14] - 补充流动资金投资进度为100.00%[14] 其他 - 2021年使用19,099.08万元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及部分发行费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完成置换[15] - 2024年10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1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现金管理产品[15] - 2025年同意将2021年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节余资金投入新项目[15]
当升科技(300073) - 董事会对独董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3-31 11:46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对2024年度在任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并出具意见[1] - 三位独立董事出具《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表》[1] - 三位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1] 时间信息 - 董事会出具意见时间为2025年3月28日[2]
当升科技(300073)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2025-03-31 11:46
资产负债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71.22亿元,较期初降低1.65%,负债总额34.29亿元,较期初降低17.07%,所有者权益总额136.93亿元,较期初增长3.15%[2] - 货币资金64.20亿元,较期初增长12.84%;应收账款23.29亿元,较期初降低20.00%;存货10.60亿元,较期初增长52.95%[2] - 流动负债27.74亿元,较期初降低23.86%;非流动负债6.55亿元,较期初增长33.24%[5] - 应付票据12.16亿元,较期初降低34.53%;应付账款12.00亿元,较期初降低7.18%;应付职工薪酬1.34亿元,较期初降低40.69%[5] - 少数股东权益5.27亿元,较期初增长165.01%,因收到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注资款[10][11] - 应收票据期末为0,较期初降低100.00%,因票据于报告期内全部到期结算[2][5] - 预付款项1.46亿元,较期初增长122.38%,因报告期末预付款结算方式的采购量增加[2] - 在建工程2.02亿元,较期初降低51.01%,因部分项目竣工投产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2]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93亿元,同比降低49.80%[12] - 实现利润总额5.36亿元,同比降低76.20%;实现净利润4.73亿元,同比降低75.34%[12] - 2024年度营业成本66.53亿元,较2023年下降46.32%[13] - 2024年度净利润4.73亿元,较2023年下降75.34%[13] - 锂电材料多元材料营业收入51.48亿元,占比69.18%,营业成本43.16亿元,占比65.90%[14] - 2024年度销售费用3760.89万元,较2023年下降11.81%,管理费用2.10亿元,较2023年增长13.91%[17]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98亿元,较2023年增长30.74%[18]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0%,较2023年下降[21] - 2024年度基本每股收益0.93元/股,较2023年下降[21] - 2024年度公司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7110.75万元,含存货跌价损失4553.45万元[22] 分红计划 - 公司拟以总股本5.07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共计分配1.01亿元,占2024年度净利润21.47%[20] 业绩下降原因 - 因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不及预期等因素,2024年度经营业绩大幅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