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锂锰基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2025千吨级放量,富锂锰基的“上探”与“下沉”
高工锂电· 2025-09-28 10:07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进展 - 2025年产业化进展显著 材料正沿着高电压高比能(主要基于固态电池体系)与低成本动力应用两个方向并行发展[1] - 国内材料端出货初具规模 宁夏汉尧拥有万吨级生产线 年出货量达3000吨 其中大部分应用于4.5V以下场景[3] - 高比能固态体系中的富锂锰基应用潜力是国内更为重视的方向[4] 技术研发与企业动态 - 孚能科技计划2026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 采用富锂锰基/高镍正极+锂金属负极 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6] - 容百科技在全固态领域已有吨级出货 当升科技完成关键客户导入开发并持续放量 格林美已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5] - 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设计内置型氟聚醚基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使无负极软包电池实现604Wh/kg能量密度[7] 高电压路径技术突破 - 宁波富理通过构造10原子层可控氧缺陷区 将首次库伦效率从<85%提升至90%以上 比容量稳定在300mAh/g[7] - 实现全球首台百公斤级ALD设备规模化应用 在颗粒表面形成纳米级稳定涂层 实现1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95%[7] - 万向一二三860Wh/kg天距电池、盟维科技760Wh/kg锂金属航空电池均采用富锂锰基正极[6] 低成本路径应用拓展 - 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的富锰锂电池计划2028年量产 成本瞄准LFP电池[2][10] - 优美科计划在下一代入门级产品中采用富锂锰基与无序岩盐相体系[2][11] - 富锂锰基材料克容量达250mAh/g以上时 瓦时成本将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11] 材料性能指标 - 宁夏汉尧多晶型富锂锰基材料克容量达290mAh/g 单晶型达294mAh/g 在客户测试中做到1050周无衰减[9] - 应用自研卤化物固体电解质材料 在卤化物全固态电池体系中克容量发挥可达315mAh/g[9] - 4.5V以上的高电压材料克容量达280-300mAh/g 性能指标可迈过1000圈乘用车动力应用门槛[16] 产业化进程与挑战 - 2025年以来产业化步伐加快 预计2026年末至2027年初为关键节点 将有多个工程化样品推出[19] - 近五年是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的关键期 工程化问题和量产经验积累将推动成本逐步降低[20] - 固态电池体系工程化难度大 正极、固态电解质及整电池的界面处理仍是主要技术瓶颈[17] 协同开发模式 - 宁夏汉尧与国内多家布局固态的电池企业合作 推进高电压富锂锰基材料在固态电池体系的开发[9] - 通过国家重点项目和企业项目深度绑定客户 在国内2027年初步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共识下推动材料应用[18] - 必须与电池厂、设备商、科研机构紧密合作 以确保材料稳定性和应用落地[17]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格隆汇· 2025-09-28 01:5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 富锂锰基材料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开发出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产品(>280mAh/g) [1] - 固态电解质成功开发多种电解质体系并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1] 产品出货规划 - 钴酸锂正极25H1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1] - 2027年全固态NCM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富锂锰基实现百吨级出货 [1] - 主供客户包括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企业 [1] 业务结构优势 - 三元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1] - 综合性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1] - 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 [1]
东吴证券:维持当升科技“买入”评级,三元构筑盈利基石,铁锂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新浪财经· 2025-09-28 01:40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并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1] - 成功开发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1] - 全固态NCM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千吨级出货[1] 富锂锰基材料技术突破 - 突破富锂锰基材料关键技术问题[1] - 开发中高容量(220-250mAh/g)和超高容量(>280mAh/g)产品[1] - 富锂锰基材料预计2027年实现百吨级出货[1] 钴酸锂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产品市占率超过50%[1] - 预计2025-2027年出货量分别为0.6/0.85/1万吨[1] - 出货量同比增长100%/42%/18%[1] - 主要供应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客户[1] 盈利预测调整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1] - 维持买入评级[1]
当升科技(300073):三元构筑盈利基石,固态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东吴证券· 2025-09-26 01: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三元正极材料构筑持续盈利基石 铁锂业务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8] - 固态锂电材料实现关键卡位 三大五新产品体系实现技术突围 [8]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至8.0/10.5/13.7亿元(原预期7.0/8.4/11.4亿元) [8] 业务进展与产能规划 - 三元正极材料:预计2025-2027年出货6/8/11万吨 同比增长50%/33%/38% 国际客户占比60% 主供LG、SK、村田等 [8] - 芬兰基地:首期6万吨NCM预计2026年11月建成 二期LFP/LMFP预计2027年12月建成 [8] - 铁锂正极材料:采用一烧极简工艺 预计2025-2027年出货11/20/30万吨 同比增长90%/100%/50% 主供中航、瑞浦、欣旺达、亿纬等 [8] - 钴酸锂正极材料:2025年上半年倍率型市占率超50% 预计2025-2027年出货0.6/0.85/1万吨 同比增长100%/42%/18% 主供实达、亿纬、豪鹏、锂威、冠宇等 [8] 固态电池材料技术突破 - 固态电解质:硫化物体系与比亚迪、吉利、一汽、中航等合作 预计2025年出货50吨 2026年超百吨级出货 与宁德时代有望合作突破 [8] - 开发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mS/cm 满足<5Mpa压力使用 已实现稳定制备并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8] - 全固态NCM正极:2025年实现十吨级出货 与主流厂商均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千吨级出货 [8] - 富锂锰基材料:2025年实现吨级出货 与卫蓝、清陶、欣界、辉能、一汽等合作 2027年有望实现百吨级出货 [8] - 开发液态LRM中高容量产品(220-250mAh/g)和固态LRM高容量产品(>280mAh/g) 综合性能行业领先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业总收入7,593百万元 同比下降49.80%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293/16,670/19,999百万元 同比增长61.90%/35.61%/19.97% [1][8][9]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1.83百万元 同比下降75.48%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803.67/1,050.88/1,367.65百万元 同比增长70.33%/30.76%/30.14% [1][8][9] - 2024年每股收益0.87元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48/1.93/2.51元 [1][8][9] - 毛利率从2024年12.38%提升至2027年13.76% 归母净利率从2024年6.21%提升至2027年6.84% [9] - ROE从2024年3.58%提升至2027年8.48% ROIC从2024年2.38%提升至2027年7.16% [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63.81元 一年最低价31.80元 一年最高价66.66元 [5] - 当前市盈率73.61倍(2024年) 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43.22/33.05/25.39倍 [1][8][9] - 市净率2.25倍 总市值34,731.38百万元 流通市值32,286.03百万元 [5][6]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东吴证券等30家机构调研,锂电材料进展成焦点
新浪财经· 2025-09-24 14:07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 - 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采用超稳定快离子导体修饰工艺 在全固态电池体系中实现超高容量与长循环寿命 [1] - 布局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固态电池材料体系 导入清陶和卫蓝等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富锂锰基材料 -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材料压实密度等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 [2] - 开启车用化进程 在全固态电池应用上产品综合性能领先 客户覆盖中韩欧美头部锂电企业 [2] 固态电解质 - 成功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及氯碘复合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实现稳定制备 具备规模化供应能力 [3] - 完成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及硫化物固态电介质吨级小试线建设 获下游多家重点客户认证及导入 [3] 三元材料业务 - 海外与LGES和SK on等国际巨头建立深度合作 签订超百亿元三年订单 产品配套海外高端车企 [4] - 国内高镍和中镍高电压产品批量导入国内主流动力电池厂商 配套多家新能源车企 [4] 钴酸锂产品 - 高倍率产品在电子烟等领域占据主导 高容量高电压产品性能突破 改善结构稳定性及界面副反应 [5] - 2025年上半年在数码高端产品和头部锂电厂商实现批量供货 对锂威实现百吨级出货 [5] 磷酸(锰)铁锂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大幅提升 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绑定国内外客户 在多领域实现应用 [6] -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已建成投产 二阶段8万吨产线预计下半年建成 届时总产能达12万吨 [6] - 储能型磷酸(锰)铁锂具有高能效等特点 采用极简工艺降低成本 出货量增长 产线满负荷运行 [6] 国际市场与芬兰基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产品供应多国全球锂电巨头及车企 [7] - 欧洲芬兰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响应国际大客户本土化需求 巩固国际业务优势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 同比增长25.17% [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115.43万元 同比增长8.47% 经营业绩回暖 重新步入增长周期 [7]
当升科技: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55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 - 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1] - 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 [1] 富锂锰基材料 - 公司在富锂锰基材料方面已突破关键技术问题 [1] - 公司开发出中高容量和超高容量富锂锰基产品 [1] 固态电解质 - 公司成功开发出多种固态电解质体系 [1] - 公司固态电解质已实现规模化供应能力 [1] 其他业务进展 - 公司在三元材料、钴酸锂产品、磷酸(锰)铁锂业务方面有进展 [1] - 公司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有进展 [1]
当升科技(300073) - 2025年9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4 13:34
固态锂电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已实现10吨级批量出货 [3] - 固态锂电产品已导入清陶、卫蓝、辉能、赣锋锂电、中汽新能等多家客户 [3] - 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固态电池材料体系 [3] 富锂锰基材料布局 - 富锂锰基材料压实密度、比容量、循环寿命等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3] - 开发中高容量产品用于液态电池,超高容量产品用于全固态电池 [3][4] - 客户覆盖中韩欧美头部锂电企业 [4] 固态电解质开发 - 开发高离子电导率硫化物电解质、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 [5] - 氧化物电解质年产百吨级中试线建成,硫化物电解质数吨级小试线建成 [5] - 固态电解质实现吨级稳定制备,获多家下游客户认证 [5] 硫化物电解质工艺 - 通过专用设备开发及半自动化试验线降低投资成本 [7] - 布局高纯度低成本硫化锂制备技术 [7] - 氯碘复合硫化物电解质可降低固态电池外压要求 [8] 三元材料业务 - 与LGES、SK on签订未来三年上百亿元订单 [9] - 产品配套大众、现代、戴姆勒、宝马等海外高端车企 [9] - 高镍及中镍高电压产品导入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国内主流电池厂商 [9] 钴酸锂产品 - 高倍率钴酸锂在电子烟、无人机领域占主导地位 [10] - 高电压钴酸锂通过掺杂调控改善结构稳定性 [10] - 实现锂威百吨级出货 [10] 磷酸(锰)铁锂业务 - 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幅提升,连续月度出货量近万吨 [12] -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 [12] - 首期二阶段8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产,总产能将达12万吨/年 [12] 储能材料技术优势 - 储能型磷酸(锰)铁锂具有高能效、长寿命、高安全特性 [13] - 采用一次烧结工艺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13] - 2025年以来出货量大幅增长,产线满负荷运行 [13] 国际市场开发 - 产品供应中日韩欧美锂电巨头及知名车企 [14] - 2025年上半年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14] - 与LG、SK等国际客户战略协议订单陆续释放 [14] 欧洲基地建设 - 芬兰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建设 [15] - 项目设计产能效率和投资效率大幅提升 [15] - 项目响应国际客户本土化供应需求 [15] 财务表现与前景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同比增长25.17% [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115.43万元,同比增长8.47% [15] - 固态锂电及富锂锰基材料技术开发处于行业前列 [15]
容百科技(688005.SH):在全固态领域已有吨级出货,并已拿到批量订单
格隆汇· 2025-09-18 08:01
核心业务进展 - 公司围绕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双线并行推进 在多家固态电池头部企业位列第一供应商[1]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实现吨级出货 客户端测评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1]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实现小批量出货 材料粒度和离子电导率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1] 技术研发优势 - 富锂锰基材料因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优势成为固态电池行业未来趋势 公司是该领域最早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度材料的企业[1] - 通过合理调控掺杂工艺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空气稳定性获得显著提升[1] - 全固态领域已有吨级出货并获得批量订单 产品覆盖国内头部电池厂/整车厂及海外知名电池企业[1] 产能建设规划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加速推进 已完成电解质连续式生产的产线设计[1] - 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 预计四季度竣工 2026年初实现放量投产[1]
调研速递|当升科技接受盛博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6 12:50
业务布局与技术路线 - 公司已完成三元材料与磷酸(锰)铁锂的多元化产品布局 计划提升两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 [3] - 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 磷酸(锰)铁锂主要应用于中低续航电动车和储能领域 [3] - 富锂锰基材料研发取得突破 两代材料性能指标领先并已实现商业化 [5] 财务表现与市场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3,249.77万元 同比增长25.17%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31,115.43万元 同比增长8.47% [3]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 积极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与国际化布局 [3] 固态电池材料进展 - 固态锂电材料涵盖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体系 半固态与全固态正极材料分别解决技术难题 [4] - 硫化物固态锂电池材料为研究重点 已实现电解质及正极材料的稳定制备与批量供货 [4] - 2025年上半年固态锂电材料持续放量 产品导入多家固态电池客户并应用于无人机领域 [4] 产能建设与国际拓展 - 磷酸(锰)铁锂材料产能稳步推进 攀枝花首期一阶段4万吨产能已建成投产 [5] - 攀枝花二阶段8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建成 [5] - 芬兰生产基地于202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国际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5] 核心竞争力 - 技术积淀深厚且工艺革新成果领跑行业 [5] - 客户资源广泛 包括多家国际知名机构与投资方 [1][5] - 固态电解质完成中试线和小试线建设 实现吨级稳定制备并获得客户认证 [4]
盟固利(301487) - 301487盟固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12:02
技术研发与产品突破 - NCA材料技术实现超千吨销量突破 在人形机器人电池领域批量供货[3] - 高镍化 单晶化为三元材料主要技术方向 同时布局中镍高电压 多晶材料等多技术路线[4] - 开发LATP固态电解质材料 通过头部企业中试认证 应用于低空无人机 固态储能及车用电池领域[5] - 高镍/230超高镍三元材料在固态电池头部企业开展中试验证 富锂锰基材料进入电芯中试验证阶段[6] - 钠电正极材料采用层氧与聚阴双技术路线 层氧产品通过中试验证 能量密度突破180Wh/kg[7] - 研发费用4756.58万元 同比增长45.57% 重点投入前驱体 正极材料 固态电解质等领域[10] 产能与客户结构 - 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72.25% 钴酸锂产能利用率93.82% 不存在结构性产能瓶颈[8]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保持稳定 NCA产品在天鹏电源实现出货量突破[9] - 形成中镍高电压 高镍 超高镍等多产品矩阵适应不同客户需求[7] 供应链与成本管理 - 构建原材料价格动态监控机制 深化与上游供应商战略合作[9] - 通过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降低价格波动风险[9] - 计划通过资本合作方式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10] 战略规划 - 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主业 推动正极材料 固态电解质及补锂剂产业化发展[10] - 实施产品高端化及差异化竞争策略 在小动力领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