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围

搜索文档
新和成百亿尼龙新材料项目落地 产业格局或将重塑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4:18
项目概况 - 新和成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启动尼龙新材料项目 总投资约100亿元 总占地约38万平方米 计划分两期实施 [2][3] - 一期项目投资约30亿元 占地约20万平方米 建设1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项目 [3] - 二期项目拟投资约70亿元 规划建设40万吨/年"己二腈—己二胺"项目并延伸至40万吨/年尼龙66项目 [3] 技术突破 - 采用自主开发的丁二烯氢氰化法技术 打破外企对己二腈生产的技术垄断 [2][5] - 借助蛋氨酸项目积累的工业级氰化工艺经验 突破催化剂体系、反应器材质和循环净化等技术封锁点 [5] - 建成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己二腈装置 实现从己二腈到尼龙66的全链条质量控制 [5] 行业影响 - 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国内尼龙66自给率从40%提升至70% 成本下降幅度达千元/吨 [7] - 自主技术有望拉低全产业链成本超10% 推动原料供应从"进口+内地采购"转向"园区自给直供"模式 [2] - 未来3至5年国内或形成"南港—宁波—大亚湾"三极并立的产业新格局 [2] 市场格局变化 - 中国企业进入将打破英威达、巴斯夫、索尔维等海外巨头对全球己二腈产能的垄断 [3][6] - 行业竞争维度将从"抢进口配额"转向"拼一体化利润" 缺乏技术差异化的企业将被锁定在低端纤维领域 [7] - 预计"十五五"期间尼龙66表观消费量年增速从8%抬升至12% 加速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 [6] 价格与供需 - 国内己二腈市场价格从2017年峰值8万元/吨下降75%至目前2万元/吨左右的低位 [4][5] - 2023年中国己二腈市场规模达37.37亿元 预计2025年将达44.15亿元 [6] - 2026年起国内产能释放将快速降低对外采己二腈的依存度 削弱进口货源议价能力 [6] 应用领域拓展 - 规模化国产供应将刺激下游汽车、电子、纤维等行业扩大尼龙66替代应用 [6] - 具备改性、阻燃、纺丝等差异化能力的厂商可开发高铁、光伏、锂电膜等新应用场景 [7] - 项目将推动我国高端新材料从"进口依赖"向"自主可控"转变 [2]
卢放接棒,文化赋能,岚图汽车港股上市前的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32
据媒体报道,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9月25日数据显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完成工商变更,卢放接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尤峥卸任 相关职务。此次人事调整距岚图宣布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仅34天,距完成股份制改造刚满10天。作为东风集团新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这家央企新势力正 以"换帅+文化赋能"的组合拳冲刺资本市场。 49岁的卢放,曾是一汽基层技术员,如今站在武汉岚图工厂总装车间,看着第20万辆岚图汽车——"金銮红"配色的梦想家下线。此刻,他正从CEO转型为身 兼董事长、CEO双职,掌握企业战略决策权与执行权。 此前,尤峥与卢放的"8岁年龄差"被视为"稳健+创新"黄金组合:1968年出生的尤峥依托东风合资体系为岚图争取资源,1976年出生的卢放以互联网思维推动 岚图FREE、梦想家上市。但随着上市临近,"双负责人"架构显露出决策效率问题,有接近岚图的人士透露,"今年初讨论全量搭载华为ADS 4.0时,方案报 批耗时28天,险些错过北京车展窗口期"。 卢放"一肩挑"后,决策效率显著提升。9月15日股改完成当天,他连夜敲定2026款梦想家配置方案,将原计划次年一季度上市的岚海智混技术提前至9月搭 载,最终 ...
新势力车企上半年盘点:零跑首度盈利 小鹏交付量暴增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3 16:49
行业整体格局 - 新势力行业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向盈利攻坚与技术突围并行阶段 企业间分化态势加剧 [1] - 2025年上半年行业告别同质化竞争初级阶段 进入技术规模和全球化驱动新阶段 [5] 零跑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 毛利率14.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0.3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经调整净利润达3.3亿元 [1] - 总交付量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2] - 7月交付量增至5.01万辆 成为2025年以来唯一单月交付超5万台新势力车企 [2] - 上半年出口2.04万辆 欧洲市场订单量持续攀升 [2] 小鹏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交付量19.72万辆同比增长279% 营收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 [2] - 汽车销售收入312.5亿元同比增长152.8% [2] - 毛利率提升至16.5%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汽车毛利率从6.0%飙升至12.6%连续8季度增长 [3] - 第二季度汽车毛利率增至14.3%创历史新高 [3] - 在手资金475.7亿元为技术研发与市场扩张提供保障 [3] 理想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561.72亿元同比微降2.0% 交付量20.39万辆同比增长7.9% [4] - 经营利润10.9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17.44亿元同比增长3.0% [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4%至53.24亿元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下降9.4%至52.49亿元 [4] - 毛利率20.3%较去年同期微幅上升 [4] 蔚来汽车业绩表现 - 上半年交付量11.42万辆同比增长30.57% 总收入310.42亿元同比增长13.48% [4] - 第二季度经调整净亏损41.26亿元同比下降9.0%环比下降34.3% [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6%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环比下降9.9% [5] 公司战略布局 - 零跑汽车海外市场不追求高毛利率 希望明年海外销量翻倍增长后年成倍增长 [2] - 小鹏汽车第三季度将推出全新产品 AI体系能力进一步提高 [3] - 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汽车毛利率预计保持在19%左右 [4] - 蔚来汽车推出乐道L90和全新ES8聚焦高端市场 试图拉动平均售价回升 [5] 技术研发与全球化 - 零跑汽车盈利突破来自规模效应与技术自研共同作用 [2] - 新势力企业竞争将围绕核心技术壁垒 稳定盈利能力与全球化布局展开 [5]
盘中解盘:安防股闪崩背后,三张底牌正在翻开!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49
行业寒流 - 安防板块集体下跌 神力股份跌停 中电鑫龙 熙菱等跟跌 [1] - 美国24%关税延期 但剩余10%钢钉关税仍影响半导体和安防设备 [1] - 欧美限制中国设备政策未松绑 安防产品成本因关税飙升40% [1] - 安防一季度外贸景气指数环比下滑3点 海外订单增长企业比例下降6个百分点 [1] 资金动向 - 安防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亿元 全市场排名倒数 [1] - 神力股份昨日大宗交易折价10%抛售 恒辉安防主力连续5天净流出2900万元 [1] - 机构调仓导致业绩雷和坏账雷(如神力股份7000万逾期款)成为资金出逃诱因 [1] 神力股份跌停原因 - 去年净利润暴跌122% 硅钢降价挤压利润 [3] - 昨日7笔大宗交易折价10%甩卖 恐慌情绪蔓延至二级市场 [3] - 控股股东控制权转让失败 引发信任危机 [3] 投资策略 - 短线需谨慎 避免业绩差且海外收入占比高的标的(如恒辉安防海外收入89%) [4] - 中线关注国产替代和技术突围 如海康 大华布局分布式AI和端到端加密技术 [4] - 中央安排7350亿预算内投资推动安防设备更新 硬科技领域(创新药 半导体设备)或成机构回补重点 [4]
国际镍价暴跌40%的当口,中国出手抄底10万吨高纯度镍!
搜狐财经· 2025-07-14 23:47
国际镍价暴跌与中国战略储备 - 国际镍价暴跌40%之际,中国抄底购入10万吨高纯度镍,足够支撑全国军工产线运转三年[1] - 此次资源储备主要针对军工领域,包括航母甲板不锈钢、火箭发动机耐热件等关键材料[4] - 全球67%镍矿位于印尼,中国提前锁定战略资源以防菲律宾跟随美国断供[4] - 储备规模可满足两千万辆电动车电池需求,为未来十年技术突破奠定基础[4] 中俄技术合作与军工突破 - 中国通过拆解俄罗斯苏-35战机获取117S发动机数据,加速国产涡扇-15发动机研发[2] - 歼-20B战机采用完全自主设计的隐身技术和DSI进气道,摆脱对俄制技术依赖[2] - 中国量子雷达已获136项全球专利,氮化镓技术比美国早四年实现实用化[2] - 99A坦克配备主动防御系统,性能远超俄罗斯T-14坦克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2] 军民融合与产能优势 - 中国军工年产能达240架战机,超过美国90架,相当于俄罗斯三倍产量[7] - 福建舰电磁弹射效率超越美国福特级航母,空警-3000预警机探测距离领先E-3两代[7] - 民营企业可快速转型军工生产,手机工厂转产导弹、汽车产线改造装甲车仅需三个月[7] - 深圳、无锡、北京等地企业分别攻关氮化镓芯片、复合装甲和无人机作战代码[7] 资源战略与工业布局 - 中国通过资源储备构建工业壁垒,防止美国在芯片封锁后实施电池材料卡脖子[4] - 镍矿储备不仅保障不锈钢供应,更为第六代战机电池和高超音速导弹提供材料保障[4] - 军民融合体系形成"战时动员"能力,使技术封锁效果大幅降低[7] - 战略资源储备与制造体系升级形成组合拳,67%镍矿控制权成为关键明牌[7]
三重引擎驱动 中国材料出海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7-07 17:57
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开拓 - 中国材料企业实现从技术追随到全球引领的跨越,在光伏面板、稀土永磁等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技术突破,新型发电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等前沿方向涌现引领性企业和颠覆性成果 [2] - 中材电瓷的电瓷绝缘子突破美关税壁垒,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未受显著影响,美国客户主动承担关税成本,公司成为西门子能源、ABB等国际巨头的重要供应商,110kV及以上棒型支柱绝缘子全球市场份额约10% [2] - 巨石集团淮安生产的电子级玻纤为全球5G设备提供关键基础材料,中国材料从"可用"向"不可替代"升级 [3] 绿色转型与零碳生产 - 中国巨石在江苏淮安打造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通过自建风电场实现微循环绿色生产,47台风电机组年发电量超6亿度,满足1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绿电除自用外还可支持其他企业零碳生产 [4]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实施,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收80至147欧元关税,95%在华欧盟企业计划2050年前实现去碳化,46%目标2030年前碳中和 [4][5] - 邯郸中建材碲化镉发电玻璃在津巴布韦国家级银行项目中节能效率较当地标准提高40%,产品已应用于欧洲、非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正争取沙特项目落地 [5] 场景革命与生态输出 - 中国材料企业从单一产品贸易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覆盖全周期管理的定制化服务,如中材国际依托完整产业链带动技术、标准、资本全要素出海,中国建材通过"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外连锁超市"模式整合国内外资源 [6] - 出海战略需抓住碳中和转型窗口期,面向欧美市场注重碳足迹管理并与绿色认证机构数据互认,对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标准并捆绑基建项目推广,战术层面推动生产流程数字化升级,利用区块链溯源技术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7]
帮主郑重:涨停潮里挖黄金!6月25日A股硬核机会全透视
搜狐财经· 2025-06-25 08:56
军工行业 - 军工股表现强劲,长城军工6天5板,北方导航、中兵红箭等封板,军工ETF上涨2% [3] - 核心驱动因素是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进入倒计时,新装备亮相预期强烈,下半年军工订单有望密集落地 [3] - 长期逻辑是俄乌冲突验证"体系化作战"趋势,叠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崛起,军工行业天花板被突破 [3] - 建议关注航空装备、发动机产业链,三、四季度可能是订单催化节点 [3] 金融行业 - 银行股创历史新高,国盛金控、湘财股份连板,港股券商表现强劲 [3] - 推动因素包括国泰君安国际获得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成为新战场 [3] - 六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消费金融,中长期资金入市预期升温,券商合并潮可能来临 [4] - 银行高股息属性吸引避险资金,工行、建行等大行表现稳定 [5] - 短期关注量能,若成交突破1.5万亿,券商可能有进一步表现 [5] 科技行业 - 科技股表现突出,诺德股份7连板领跑固态电池,台基股份20CM涨停,机器人概念的浙江世宝封板 [5] - 产业升级推动因素包括美国固态电池量产临近,国内氢能试点加码,技术突围成为主线 [6] - 特斯拉Robotaxi商业化预期发酵,资金关注"安全员下车"后的成本逻辑 [6] - 建议关注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光模块迭代等实锤技术,避免纯概念炒作 [6] 中报预增行情 - 泰凌微净利预增267%,同辉信息30CM涨停,资金提前押注中报行情 [6] - 7月进入业绩验证期,军工、半导体、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业绩确定性标的可能走出独立行情 [6] 市场整体情况 - 市场呈现金融、军工、科技三路齐涨格局 [1] - 短期关注量能(1.6万亿门槛)和3400点压力位 [6] - 中长期建议关注"新质战斗力"军工和"技术突围"科技两条主线,辅以金融高股息打底仓 [6]
稀土只是开场牌!中国科技反制让美方措手不及
搜狐财经· 2025-06-18 01:56
稀土产业链优势 - 中国管控重稀土出口导致美国军工企业面临供应链危机 雷神公司相控阵雷达所需的镓 铟库存仅能维持18个月 [4] - 美国最大稀土矿芒廷帕斯所产矿石需运至中国进行精炼加工 凸显中国在稀土提炼环节的不可替代性 [4] - 中国掌握128项稀土分离核心专利 提纯成本仅为西方企业的1/3 形成显著技术壁垒 [6] 关键矿产战略价值 - 每架F-35战机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 涉及发动机涂层 雷达磁体等关键部件 [4] - 特斯拉Model 3单车需使用4.5公斤钴 全球80%电池级钴盐产自中国江西冶炼厂 [6] - 中国对钨 锑实施出口管制后 美国穿甲弹产能预计下降40% 反映矿产与军工的直接关联 [6] 贸易战反向效应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21%降至13% 东盟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8] - 美国AI芯片禁售推动华为昇腾系列量产 国产大模型训练速度反超英伟达芯片15% [8] - 稀土追踪系统实现精准管控 美国通用电气进口钐钴磁体审批延迟三周 影响F-35交付节点 [8] 产业替代困境 - 澳大利亚等替代矿源需经37道工序加工 其中29道关键工艺依赖中国工厂 [6] - 底特律车企每日停工损失达2.4亿美元 中国稀土库存可支撑三十年使用需求 [10] - 五角大楼测算显示 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深度控制使西方短期难以建立完整替代体系 [4][6]
车圈大乱斗,谁说内卷无赢家?
36氪· 2025-06-10 11:48
行业竞争态势 - 汽车行业出现激烈口水战,比亚迪、吉利、长城等车企高管公开互怼,涉及黑公关、技术合规性等争议 [1][2]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暗示行业存在"车圈恒大",比亚迪李云飞反驳称"主流车企不存在此类风险" [2] - 华为余承东批评部分车企依赖流量营销,小米雷军以月交付2.8万辆SU7数据回击 [2] 车企发展现状 - 比亚迪销量从2021年73万辆跃升至2023年300万辆,首次进入全球前十,并终结长城哈弗H6连续108个月销冠纪录 [3] - 长城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126.9亿元,单车净利近万元,但销量仅微增0.2%至123.3万辆,国内下滑14.8% [3] - 吉利新能源渗透率达59%,但沃尔沃利润下跌59.6%导致标普下调评级 [3] 价格战影响 - 2024年超200款车型降价,2025年前4个月降价车型达60多款,比亚迪5月推出最高5.3万元优惠引发连锁反应 [4][5] - 行业利润率跌破4%生死线,84.4%经销商倒挂卖车,其中60.4%单车倒挂超15% [5]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滑8%,利润率4.3%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5] 行业政策与反思 - 三部委联合批评"内卷式竞争"六大乱象:卷成本、技术、资金、用户、关系、舆论 [5] - 车企对反内卷态度分裂:吉利杨学良谴责低质竞争,比亚迪李云飞认为技术竞争有益行业 [5][6] - 工信部开展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发改委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国资委要求央企带头规范竞争 [7] 突围策略与挑战 - 技术路径:比亚迪刀片电池/DM-i混动实现22.31%毛利率,华为年投200亿研发智驾 [7] - 高端化:长城坦克品牌销量涨42%,但哈弗/欧拉下滑 [7] - 出海风险:奇瑞1-4月海外销量增45%,但部分企业将国内低价策略移植海外损害形象 [7] 行业警示 - 光伏行业内卷导致隆基绿能等巨头亏损的教训警示汽车业 [7] - 碳酸锂降价节省的9300元/车被营销战吞噬,消费者投诉一季度暴增25% [8]
“烂尾”新势力的救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01:35
高合汽车获中东资本注资 - 黎巴嫩电动车企EV Electra以69.8%股份比例投资1亿美元 计划用于重启盐城工厂及恢复HiPhi Y和HiPhi Z车型生产 [3][4] - 母公司华人运通负债总额达157.81亿元 面临228亿元债务重组挑战 [4] - 注资仅用于新公司运营 不承担历史债务 1亿美元认缴日期定为2025年底 [4]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超50% 头部格局基本固化 [6] - 理想汽车凭借家庭用车生态占据高端市场 蔚来覆盖90%地级市的换电网络构成竞争优势 小鹏智能驾驶技术迭代至XNGP 5.0版本 [6] - 比亚迪"易四方"平台实现百万辆级规模化生产 凭借成本优势碾压二线新势力 [6] 新势力车企发展困境 - 高合汽车主打车型HiPhi X售价80万元但销量不足千辆 品牌定位模糊导致高端市场突破失败且失去性价比优势 [7] - 哪吒汽车2022年以10万元级车型登顶销冠 但因技术短板导致2025年1月交付量仅127辆(不足巅峰期0.1%) [7][9] - 威马汽车获深圳翔飞百亿元投资后 仍面临供应商欠款及用户押金等核心问题 [5] 品牌信任与运营挑战 - 高合汽车启动用户定金退款流程 但消费者因停摆事件持续观望 [8] - 盐城工厂要求返岗员工薪资打8折 引发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8] - 威马汽车"直营转代理"重启模式遭经销商拒绝 因历史口碑问题存顾虑 [8] 行业资本投资逻辑 - 资本仅愿为未来收益投资 不愿承担历史债务 对困境车企采取"轻装上阵"策略 [4][5] - 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资本只愿意为未来投资 困境车企的过去是难以逾越的高山 [5] - 新势力复活需解决技术是否领先一个代际及市场是否需要同质化品牌两大核心问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