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佰集团(002601)
icon
搜索文档
龙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下降19.5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1: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31亿元,同比下降3.3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降19.53% [2]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2] - 不送红股 [2]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龙佰集团(002601)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18 11:01
资产与负债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654.61亿元,较上年年末下降[5] - 2025年6月30日负债合计395.60亿元,较上年年末减少[7] - 期末资产总计为372.3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7.80%[10] - 期末负债合计为188.7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5.25%[12] 经营业绩 - 公司本期营业总收入为133.42亿元,上期为138.04亿元,同比下降3.34%[14] - 本期净利润为13.97亿元,上期为17.13亿元,同比下降18.44%[14] - 母公司本期净利润为13.80亿元,上期为12.48亿元,同比上升10.58%[16]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5.1950778211亿元,上期为13.7094669041亿元[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8.6175127359亿元,上期为 - 4.0154595796亿元[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4703116952亿元,上期为2.1624425601亿元[18] 股本变动 - 2014 - 2024年公司多次进行限制性股票的发行、回购注销等操作,总股本发生多次变化[36][37][38][39][42][44][45][46][47][49][50][51][53][54] 子公司与财务报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有多家子公司[56] - 财务报表反映2025年6月30日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5年1 - 6月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63] 会计政策 - 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以持续经营为基础[60][61] -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67] 金融资产与负债 - 金融资产和负债有不同的初始分类和计量方法[79][81] - 满足条件时公司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和负债[87][89] 其他资产与负债 - 存货按成本初始计量,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99][100] - 公司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列示为合同负债[136] 税务政策 - 公司及多家子公司享受不同的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188][190][191][199][200] - 增值税税率为13%、10%、9%、6%、5%、3%[187]
龙佰集团(002601) -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18 11:01
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编制单位: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汇总表 第 1页 非经营性资 金占用 资金占用方名称 占用方与上市公司 的关联关系 上市公司核算的 会计科目 2025 年期初占 用资金余额 2025 半年度占用累 计发生金额(不含利 息) 2025 半年 度占用资 金的利息 (如有) 2025 半年度偿 还累计发生金额 2025 半年期 末占用资金 余额 占用形成原因 占用性质 控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及 其附属企业 小计 - - - - 前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 及其附属企 业 小计 - - - - 其他关联方 及其附属企 业 小计 总计 - - - - - 其它关联资 金往来 资金往来方名称 往来方与上市公司 的关联关系 上市公司核算的 会计科目 2025 年期初占 用资金余额 2025 半年度占用累 计发生金额(不含利 息) 2025 半年 度占用资 金的利息 (如有) 2025 半年度偿 还累计发生金额 2025 半年期 末占用资金 余额 往来形成原因 往来性质 (经营性往来、 非经营性往来) 控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及 其附 ...
龙佰集团(002601) - 半年报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18 11:0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2] - 会议通知和议案于2025年8月13日送达全体监事[2] - 应参加表决监事3人,实际参加表决监事3人[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3] - 监事会认为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2025年半年度报告》议案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3] 报告查看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见指定媒体,报告见巨潮资讯网[3]
龙佰集团(002601)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18 11:0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2] - 会议通知和议案于2025年8月13日送达全体董事[2] - 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3]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在指定媒体披露,全文在巨潮资讯网披露[3] - 该议案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全票审议通过,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等[3]
龙佰集团(00260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18 10:5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3.31亿元,同比下降3.3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亿元,同比下降19.53%[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股,同比下降19.44%[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2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34%至133.31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88%至101.82亿元[10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降19.53%[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84%至1.92亿元,财务费用因汇率变动大幅下降55.23%至9599万元[106] - 硫酸原料价格从年初400元/吨飙升至700-770元/吨,涨幅超50%[126] 钛白粉业务表现 - 钛白粉业务收入占比为58.3%,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23] - 钛白粉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68%至86.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4.99%[108] - 2025年上半年生产钛白粉68.22万吨,同比增加5.02%,其中氯化法钛白粉21.87万吨,同比增长11.64%[97]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钛白粉61.20万吨,同比增长2.08%,其中国际销量占比56.29%[97] - 公司钛白粉年产能151万吨,海绵钛年产能8万吨,均位居全球第一[78] 新能源材料业务表现 - 新能源材料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7.23%至5.27亿元[108] - 2025年上半年生产磷酸铁4.58万吨,同比增加64.10%,销售磷酸铁3.85万吨,同比增加90.64%[97] - 公司磷酸铁锂产能5万吨/年,磷酸铁产能10万吨/年,石墨负极产能2.5万吨/年,石墨化产能5万吨/年[65] 海绵钛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生产海绵钛3.62万吨,同比增长9.30%,销售海绵钛3.87万吨,同比增长25.51%[97] - 2025年上半年海绵钛价格累计涨幅约10.64%,现货供应偏紧[56] - 2025年军工领域海绵钛订单同比增长32%,远超民用增速[55] 国际业务表现 - 国际收入同比下降10.78%至54.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0.94%[108] - 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征收每吨700多欧元反倾销税,欧亚联盟征收超过14%关税[101] - 公司钛白粉年出口量占中国钛白粉出口量的30%-40%[131] 行业市场趋势 - 2025年全球钛白粉表观消费量预计783.5万吨,中国上半年表观消费142.8万吨,年增速3%[40] - 欧美市场钛白粉消费量180万-200万吨,进口依赖度提升至60%[40] - 东南亚、中东钛白粉消费量120万-140万吨,年增速8%-10%[40] - 钛白粉下游涂料和塑料行业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推动工程塑料用钛白粉年增12%[44]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钛产业基地布局五省六地市,形成从钛矿采选到钛白粉和钛金属制造的绿色产业链[65] - 公司依托钛白粉副产品硫酸亚铁生产磷酸铁锂,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64][77]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与内生增长双轮驱动,构建覆盖钛、锆、钒、铁、钪等元素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73] - 公司布局新能源产业,研发生产磷酸铁、磷酸铁锂、石墨负极等电池材料,培育新增长曲线[74][77] 研发与专利 - 公司在中国拥有13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30余项,主持或参与31项国家标准制定[89] - 近3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30亿元[143] 股东回报与回购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5年第一季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5元人民币现金,派发11.86亿元[104] - 2025年新一轮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24.32元/股[137] - 上市以来累计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超193亿元人民币[143]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采用硫氯耦合工艺将硫酸法废酸转化为氯化法原料,降低环保和原材料成本[85] - 2025年上半年社会责任投资累计313.5万元,包括生态修复、助残捐赠等[154] - 生态修复项目投入293万元,复耕300亩土地并移交村民使用[155] 担保事项 - 公司对佰利联(香港)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额度为300,000,实际担保金额为6,229.93[179] - 公司对龙佰四川矿冶有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额度为400,000,实际担保金额为15,000[179] - 云南国钛金属2023年12月连带责任担保金额为174,400元[196]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20亿元,同比增长10.84%[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687.67万元[27]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79.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10%,较上年末下降0.59%[111] - 长期借款期末金额为123.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92%,较上年末上升5.00%[111]
化工ETF(159870)盘中净申购超2亿份,近20日净申购金额3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8 04:50
行业事件 - 日本关东电化工业株式会社位于群马县的三氟化氮生产设施于8月7日发生爆炸及严重火灾 导致1系列产线部分损坏并停止作业[2] - 俄罗斯唯一氦气工厂此前遭袭 显示全球特种气体供应链面临地缘政治及安全事故冲击[2] 化工行业周期与配置 - PPI拐点附近化工板块相比沪深300存在超额收入 目前处于PPI月度同比拐点但同比回正仍需半年多时间[2] - 机构建议未来半年增配化工板块 重点寻找新的投资主线[2] 化工指数及ETF产品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从化工细分产业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 包括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巨化股份等龙头企业[3] - 化工ETF(159870)提供场内外多种联接产品 包括联接A(014942)、联接C(014943)和联接I(022792)[3]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碳酸锂、光引发剂价格上涨,反内卷有望带动化工景气反转-20250817
国海证券· 2025-08-17 15:06
行业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1] - 核心观点:碳酸锂、光引发剂价格上涨,反内卷有望带动化工景气反转[1] - 基础化工行业相对表现优异,1M/3M/12M涨幅分别为9.8%/14.0%/39.4%,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3] 重点投资机会 1 低成本扩张领域 - 万华化学、卫星化学、扬农化工等龙头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巩固成本领先地位[5] - 轮胎企业(赛轮轮胎、玲珑轮胎等)和复合肥企业(新洋丰、云图控股等)展现强竞争力[5] 2 景气度提升领域 - 铬盐(振华股份)受AI数据中心和航空航天需求驱动,2028年预计出现25万吨缺口(占产量23%)[5] - 磷矿石(云天化、川恒股份)、制冷剂(巨化股份)、民爆(广东宏大)等行业供需格局改善[6] 3 新材料领域 - 电子化学品(万润股份、国瓷材料)和航空航天材料(振华股份、宝钛股份)国产替代加速[8] - 合成生物学(凯赛生物)和植物胶囊(山东赫达)等新兴领域快速增长[8] 4 高股息标的 - 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央国企具备稳定分红能力,ROE水平稳固[8] 产品价格动态 - 工业级碳酸锂价格周环比+9.93%至83000元/吨,受江西锂矿停产和储能需求支撑[10] - 光引发剂(TPO)价格周环比+5.56%至95元/公斤,火灾事故影响供给[10] - 涤纶长丝(FDY 150D/96F)价格周环比+2.16%至7100元/吨,外贸订单复苏[10] - 钛白粉市场均价13302元/吨维持稳定[16] - 维生素A/E价格分别稳定在64元/kg和67.5元/kg[18] 重点公司跟踪 万华化学 - 纯MDI价格周涨100元至17900元/吨,聚合MDI跌250元至16000元/吨[11] - 2025H1营收909亿元(-6.35%),归母净利61亿元(-25.10%)[12] 振华股份 - 氧化铬绿价格周降1000元至30500元/吨,金属铬价格72000元/吨持平[13] - 2025H1营收21.9亿元(+10.17%),归母净利2.98亿元(+23.62%)[13] 恒力石化 - 涤纶长丝库存天数下降0.6天至20天,PTA社会库存减少0.8万吨至450.2万吨[14] - 启动子公司吸收合并优化管理架构[14] 卫星化学 - 丙烯酸价格5950元/吨维持稳定[16] 龙佰集团 - 钛白粉产能全球领先,正延伸至钛金属和新能源材料领域[16] 行业数据指标 - 国海化工景气指数92.75,周环比下降0.11[38] - Brent原油期货价格周跌0.29%至66.13美元/桶[9] - 萤石均价周涨25元至3050元/吨,制冷剂R32/R134a各涨500元[13]
龙佰集团(002601)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070.0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07:5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5日收盘价17.63元 单日上涨1.91% [1] - 换手率0.71% 成交量14.20万手 成交金额2.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070.05万元 占成交额16.33%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227.91万元(4.93%) 大单净流入2842.14万元(11.4%)[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1651.48万元 占成交额6.63%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2418.57万元 占成交额9.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0.60亿元 同比减少3.21% [1] - 归属净利润6.86亿元 同比下滑27.86% 扣非净利润6.58亿元 同比下降28.82% [1] - 流动比率0.916 速动比率0.621 资产负债率60.57% [1] 企业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8年 位于焦作市 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38629.3256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5216.26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和奔流 [1] 投资与知识产权布局 - 对外投资2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29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6条 专利信息346条 行政许可525个 [2]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氯化法钛白粉行业发展现状、产量、价格、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环保升级与高端需求释放,氯化法钛白粉渗透率快速提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5 01:15
行业概述与工艺优势 - 氯化法钛白粉以钛精矿或高钛渣为原料 经氯化、氧化等工艺制成 相较于硫酸法具有三废少、质量高、可连续生产等优势 契合绿色制造要求[1][2] - 氯化法工艺在环保指标上显著优于硫酸法:废水排放量仅15立方米(硫酸法超200立方米) 废渣量低5倍以上至0.15吨 能耗节省30% 耗水节省50%以上[4][5] - 氯化法产品纯度高、白度好、粒径均匀 尤其适用于高端涂料、汽车漆、塑料等领域[2] 政策与环保驱动 - 国家将硫酸法工艺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限制类 严格限制新建硫酸法产能 同时鼓励氯化法技术发展[6] - "双碳"目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氯化法因碳排放更低(1.8吨CO₂/吨 远低于硫酸法)成为政策扶持重点 部分地方政府提供税收优惠和专项补贴支持技改升级[6] 市场需求与结构变化 - 传统建筑涂料需求受房地产下行影响 但新能源(光伏、锂电)、汽车漆、5G基站防腐等高端领域需求快速增长[7][17] - 光伏背板钛白粉需求年增27% 新能源汽车每1GWh电池需配套15吨钛白粉[7][17] - 需求结构正从房地产驱动向"新能源+高端制造"转型:新能源领域占比从不足5%提升至15% 电子级高纯二氧化钛在半导体等领域加速拓展[17][18] 技术进步与国产突破 - 国内企业攻克沸腾氯化、熔盐氯化等关键技术 国产催化剂成本降低40% 单线产能提升至15万吨/年[9] - 攀钢6万吨氯化法产线实现99.8%优品率 打破国外垄断 电子级高纯二氧化钛(纯度≥99.999%)研发成功 为半导体领域提供国产化支撑[9][24] 产能与产量增长 - 截至2024年 沸腾氯化法工艺总产能突破100万吨 产量从2020年32.1万吨跃升至85.8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达27.86%[1][24] - 氯化法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9%提升至2024年18% 预计2025年突破20%[24]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2024年全国42家生产商中仅5家具备氯化法能力 龙佰集团以46万吨氯化法产能占全国61%市场份额 为全球第三大钛白粉生产商[26] - 中信钛业作为纯氯化法企业代表位居第二 计划2025年投产32万吨项目 攀钢钒钛凭6万吨熔盐氯化产线实现高端突破[26] 面临挑战 - 技术来源受限:全球先进氯化法技术主要掌握在科慕、特诺等国际巨头手中 国内企业需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突破封锁[10] - 原料适配性挑战:我国钛矿以高钙镁型为主 氯化法需依赖进口低钙镁钛矿或高钛渣 原料供应受制于国际市场[11] - 工艺复杂性高:沸腾氯化与熔盐氯化技术路线选择难 反应控制、设备耐腐蚀性等门槛极高 对工艺参数精准度要求远超硫酸法[12] - 资金投入门槛高:氯化法单吨产能投资额约为硫酸法2—3倍 年产10万吨项目需投入20亿—30亿元 配套环保设施进一步推高成本[13] - 人才与经验依赖性强:国内缺乏大型氯化法装置运营经验的工程师 部分企业投产后开工率不足60%[14] 未来发展趋势 - 氯化法替代硫酸法加速:预计2030年产能占比突破60% 新增产能主要来自龙佰集团、中信钛业等头部企业[28] - 高端化与功能化产品需求增长:预计2030年新能源领域需求占比将从2025年15%提升至25% 电子级高纯二氧化钛国产化增强国际竞争力[30] - 全球化布局与行业整合深化:企业加速海外建厂(如龙佰印尼项目)拓展新兴市场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形成"强者恒强"格局[31] 行业运行现状 - 2024年钛白粉产量达476.6万吨 表观需求量仅295.6万吨 供需缺口扩大至181万吨 产能利用率承压[20] - 2024年钛白粉均价从年初16483.33元/吨下跌至年末14900元/吨 跌幅9.61% 原材料钛精矿供应偏紧对成本形成支撑[22] - 2025年1-7月市场价格经历涨跌波动:1-3月因供应偏紧累计上涨600元/吨 4-6月需求疲软下连续下调 5月龙头降价500元/吨 6月再降1400元/吨 企业普遍逼近成本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