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搜索文档
又一上市公司被立案,数万投资者权益何去何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3:34
立案调查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4] - 证监会立案调查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在此期间股价可能持续承压 [4] 并购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4年12月计划以11.4亿元收购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但于2025年6月20日突然终止交易 [5] - 交易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交易周期及二级市场等因素发生变化 引发市场对交易合规性的质疑 [5] 财务与经营风险 - 公司与江苏溧阳国资存在10.77亿元工程款纠纷 相关方未按约付款 且公司直至2024年12月媒体曝光后才公开此事 [6] - 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至2024年) 2025年半年报仍延续双降趋势 [6] - 2025年中报显示应收账款高达32.34亿元 占营业收入168.43% 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 表明回款能力恶化 [6] 投资者影响 - 公司股东户数为3.15万户 立案后投资者面临抛售止损或等待反弹的决策 [7] - 符合2025年9月26日前买入且在9月27日后卖出或持有而亏损的投资者可参与索赔预登记 [7]
突发,2.7万股民周末无眠!富煌钢构遭立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09:10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4] - 公告未明确说明涉嫌违法违规的具体内容,引发市场疑问 [5] - 公司表示经营活动和业务正常开展,并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4] 关联收购交易 - 公司于2024年12月公告拟以11.4亿元收购合肥中科君达视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 [6] - 标的公司中科视界曾于2017年置入、2019年置出,置出时估值仅1.3亿元,几年内估值增长近十倍 [6] - 该交易于2025年6月19日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交易周期及二级市场等因素变化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下降8.01% [7]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63万元,同比下降19.03% [7] - 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9749.36万元(同比下降41.31%)、2023年9605.06万元(同比下降1.48%)、2024年5137.44万元(同比下降46.51%) [7] - 营收从2022年47.58亿元下降至2024年39.37亿元,显示主营业务承压 [7] 股东影响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72万户 [7] - 2025年9月26日收盘前买入且9月27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者可能具备索赔资格 [8] - 投资者需主动起诉才可能获赔,可在证监会作出正式处罚后提起民事诉讼 [8]
岭南股份披露股东部分股份拟被二拍,公司目前涉嫌违披调查进行
新浪财经· 2025-09-27 23:29
股东股份司法拍卖 - 股东尹某某持有的2000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将于2025年10月9日进行第二次司法拍卖 占公司总股份1.10% [3]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及股东尹某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5年9月5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4] - 立案具体事由尚未明确 可能与原实控人资金占用事项相关 [4] 资金占用情况 - 2021年3月通过供应商支付工程款1000万元资金转移至尹某某指定公司 已于2022年11月归还 [5] - 2024年1月至今通过供应商支付原材料货款形成资金占用 最高占用余额20000万元 占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的18.79%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占用余额15285万元 占净资产14.36% 近期归还1050万元后剩余未归还余额14235万元 占净资产13.37% [5] 投资者索赔进展 - 部分投资者已就资金占用事项向法院递交赔偿诉讼 索赔条件暂定为2021年3月1日至2025年4月28日期间买入且2025年4月29日后卖出或持有产生亏损的投资者 [6] - 诉讼时效为三年 需及时主张权利 [6][7]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园林绿化业务和文化创意业务 包括创意展示设计、活动创意策划等会展营销服务 以及水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 [7]
富煌钢构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曾因重组公告前股价“抢跑”引质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6:35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9月2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 - 公司表示各项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将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6] 股价异常波动与重组计划 - 2024年10月24日至12月5日期间 公司股价区间涨幅高达75.11% [4] - 公司在11月6日否认重组计划后至12月5日停牌前 股价累计上涨34.56% [5] - 2024年12月5日晚间公告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拟收购控股股东旗下的中科视界控股权 [4] 重组计划终止情况 - 2025年6月19日公告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10] - 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交易周期及二级市场等因素较交易筹划初期发生变化 [10] - 公司未能在6月20日前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 需披露专项说明是否继续推进或终止交易 [7]
ESG解读|被罚“戴帽”绝味股价跌停,“反向造假”少计7亿装修收入
搜狐财经· 2025-09-24 08:25
事件概述 - 绝味食品因2017年至2021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累计少计营业收入7.24亿元 构成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3][5][9] - 公司被湖南证监局处以400万元罚款 董事长戴文军及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等高管合计被罚450万元 [5] - 公司股票于9月23日复牌后简称变更为"ST绝味"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 [5] 财务操作细节 - 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安排员工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接收装修款项 完全绕开上市公司核算体系 [3][7] - 装修款通过加盟商委员会账户流转 存在"多付给供应商 供应商回流到内部人士"的套利空间理论可能 [7] - 公司未按2020年新收入准则要求切换口径 仍将装修业务作为"代垫成本"或"代收代付"处理 未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8] 收入影响程度 - 各年度少计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2017年)、3.79%(2018年)、2.20%(2019年)、2.39%(2020年)、1.64%(2021年)[3] - 装修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不足5% [7]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开盘即跌停 市值较2024年高点蒸发超70% [5] - 9月23日至24日期间股价连续跌停 收于13.77元/股 市值蒸发近9亿元 [11] 公司治理问题 - 时任董事长戴文军知悉公司实际管理加盟门店装修业务 但未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经营与核算体系 [7] - 公司2023年4月和2024年8月均因信息披露问题收到证监会文件 显示问题屡禁不止 [9] - 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公司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存在重大漏洞 与年报中宣称的规范治理形象不符 [10][13] 行业背景 - 卤制品行业竞争加剧且增长放缓 [7] - 公司采用"总部统一设计、统一招标、指定供应商"的加盟店装修模式 [7]
复旦复华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收到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32
立案调查与行政处罚 - 公司于2024年8月5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于2025年9月19日出具《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2019年、2020年及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 - 公司行为涉嫌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构成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 [2] 财务报告问题 - 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 - 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 - 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 投资者索赔范围 - 索赔适用于2020年4月25日至2024年8月5日期间买入且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 [1][3] - 索赔资格与2024年8月6日及之后是否卖出无关 [1][3] - 具体赔付范围需由法院最终确定 [3]
“鸭脖大王”再次跌停,前一日股票变更为ST绝味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24
股价表现与监管处罚 - 公司股票连续两日跌停 9月24日股价报13.77元/股 市值83.45亿元[1] - 因涉嫌信披违规被实施ST 日涨跌幅限制调整为5%[3] - 证监会处以公司400万元罚款 并对三名高管合计罚款450万元[3] 财务造假细节 - 2017-2021年连续五年虚减营业收入 少计收入占比分别为5.48%/3.79%/2.20%/2.39%/1.64%[3] - 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度报告失真[3] 经营业绩恶化 - 2023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暴跌40.71%[5] - 核心卤制品业务收入23.40亿元同比下降16.67% 占比营收84.88%[5] - 鲜货类产品营收下滑19.15% 反映终端消费疲软与单店效率下降[5] 同业对比表现 - 煌上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0% 受益原材料价格低位[5][6] - 周黑鸭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228% 主要因门店提效与供应链优化[5][6] - 公司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9.81% 但难以对冲主业颓势[5]
绝味食品股票被ST,因信披违法违规被处罚
犀牛财经· 2025-09-24 06:01
公司处罚与停牌事件 - 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收到湖南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 并于9月23日起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3] - 公司股票于9月22日停牌一天 9月23日复牌交易[3]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细节 - 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4] - 2017年少计营业收入比例达5.48% 2018年3.79% 2019年2.20% 2020年2.39% 2021年1.64%[4] - 公司2017-2021各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4] 监管处理结果 - 湖南证监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4] - 对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文军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4][5] - 对时任财务总监彭才刚警告并处以150万元罚款[4][5] - 对时任董事会秘书彭刚毅警告并处以100万元罚款[4][5] 立案调查过程 - 公司于2024年8月15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4] - 2025年9月19日湖南证监局调查完毕并下发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4]
603517,连续2日跌停
第一财经· 2025-09-24 05:18
股票交易异常 - 公司股票于9月24日开盘后跌停 报价13.77元/股[2] - 公司股票于9月23日复牌首日遭遇一字跌停[2] - 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2] 行政处罚与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3] - 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3] - 少计营业收入占对应年度公开披露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48%、3.79%、2.20%、2.39%、1.64%[3] - 公司2017年至2021年各年年度报告未如实披露营业收入[3]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3] - 涉事高管被处以总计450万元罚款[3] 风险警示实施 - 公司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3] - 公司股票自9月22日停牌一天 于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3] 加盟业务模式 - 实行加盟制度的连锁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和收取管理费用[3] - 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是这类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3] 财务表现 - 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 同比下降15.57%[4] -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下降40.71%[4] - 营业收入变动主要原因是内销量下降[4]
603517,连续2日跌停
第一财经· 2025-09-24 05:15
股票表现与风险警示 - ST绝味于9月24日开盘跌停 股价报13 77元/股 复牌首日9月23日同样遭遇一字跌停[3] - 公司股票因触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 8 1条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 自9月23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4][7] 行政处罚与财务违规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 导致各年度报告少计营业收入 对应年度占比分别为5 48% 3 79% 2 20% 2 39% 1 64%[7]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对公司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处以400万元罚款 同时对涉事高管处以总计450万元罚款[7] 经营业绩与收入结构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 2亿元 同比下降15 57% 归母净利润1 75亿元 同比下降40 71%[8] - 加盟制度连锁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向加盟商售卖原料及收取管理费用 装修业务收入是此类企业的重要收入组成部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