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华数据(002335)
icon
搜索文档
科华数据(002335)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5-04-25 18:38
公司结构与制度 - 公司建立由股东大会等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4] - 董事会下设战略等委员会并明确职责权限[5] - 公司设置多个职能部门[6] - 公司制定人事管理制度[8] 风险控制 - 公司各环节定期全面风险评估并建立管控和应急预案[11] - 通过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控制活动控制风险[12] 研发与管理 - 公司健全研发创新项目各环节工作机制[17] 财务与资产 - 依托ERP系统制定会计和财务管理制度[18] - 制定多项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财产安全完整[20] 重大事项管理 - 重大投资遵循合法等原则并严格审批披露[22] - 严格管理对外担保行为控制风险[23] 缺陷认定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按营收和资产总额衡量分级[31]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按营收和资产总额衡量分级[36] - 非财务报告缺陷按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判定[37] 报告情况 - 报告期内无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缺陷[39] - 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重要缺陷[40] - 无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41] 保荐机构意见 - 保荐机构认为公司内控符合法规和监管要求[42] - 保荐机构认为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真实客观[42]
科华数据(002335)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核查意见
2025-04-25 18:38
理财投资 - 公司拟用不超13亿自有资金买理财产品,额度内可滚动使用[1] - 投资决议有效期从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日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2] 审议情况 - 2025年4月25日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均审议通过购买议案[8][9] 风险与管控 - 投资受市场波动等影响,公司选高安全性产品并控风险[4] - 多部门监督资金使用,保荐机构认为事项合规无异议[4][5][10]
科华数据:2024年报净利润3.15亿 同比下降37.9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8:3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8.18%至0.68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7.99%至3.15亿元,反映盈利能力显著减弱 [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2%至77.57亿元,连续两年保持50亿+规模但增速转负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12.63%大幅下滑至6.96%,降幅达44.89%,资本运用效率明显降低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5.12%至4.34元,每股净资产增长6.49%至9.68元,显示积累性财务指标改善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36.4%,较上期增加76.97万股,股权集中度微升 [1] - 三家机构新进前十大股东: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基金(520.16万股)、华泰柏瑞光伏ETF(302.08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265.88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6.55万股至495.98万股,外资持仓持续增加 [2] - 三家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南方中证1000ETF(原384.72万股)、光伏ETF(原303.35万股)、天弘中证光伏A(原273.58万股) [2] 分红政策 - 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分红力度较每股收益水平相对保守 [3]
科华数据(00233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2.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4.4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6%[5]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216,323,160.43元,上期为1,183,984,789.75元[21] - 净利润本期为71,819,841.03元,上期为77,063,631.44元[22]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73,738,444.90元,上期为76,468,281.95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5元,上期为0.16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为1,160,927,263.07元,上期为1,109,496,369.72元[21] - 税金及附加本期为8,235,667.62元,上期为5,202,042.32元[22] - 销售费用本期为123,570,688.20元,上期为117,961,852.49元[22] 现金流相关数据(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30.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07%[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413,701,622.33元,上期为1,328,062,871.28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6,307,110.74元,上期为 - 219,812,985.90元[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51,482,935.17元,上期为282,526,389.73元[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97,711,698.90元,上期为 - 191,640,471.57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400,508,541.99元,上期为 - 128,332,255.42元[25] 资产负债变动情况 - 货币资金减少4.02亿元,变动幅度-40.26%,主要为偿还银行借款[9] - 应收账款融资增加1.82亿元,变动幅度71.93%,主要为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9] - 预付款项增加6648.16万元,变动幅度216.25%,主要为预付货款增加[9] - 存货增加2.28亿元,变动幅度34.54%,主要为订单备货增加[9] - 短期借款减少1.51亿元,变动幅度-88.28%,主要为到期偿还期初借款[9] - 应付债券减少11.78亿元,变动幅度-88.28%,主要为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增加导致[9] - 资本公积增加13.29亿元,变动幅度75.22%,主要为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增加导致[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96,301,174.92元,期初余额为998,103,103.73元[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45,334,000.00元,期初余额为771,872,000.00元[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963,976,459.02元,期初余额为3,209,762,695.23元[1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889,321,505.37元,期初余额为661,006,309.09元[1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2,599,586,218.67元,期初余额为12,789,367,683.63元[1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期末余额为6,530,976,658.02元,期初余额为7,987,952,047.24元[1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本期末余额为509,235,228.00元,期初余额为461,572,464.00元[1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3,419,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1] - 前10名股东中,厦门科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15%,持股数量92,445,842股;陈成辉持股比例15.46%,持股数量78,723,124股[11]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厦门科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92,445,842股;陈成辉持有19,680,781股[11] - 股东吴伟彬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506,144股[12]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 2022年9月19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购买公司股票2,083,200股,占当日公司总股本的0.45%[14]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股票锁定期为2022年9月19日至2023年9月18日,存续期为2022年9月19日至2025年9月18日[14][15] - 截至2025年3月15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所持2,083,200股股票全部出售完毕,占目前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41%[15] 可转债赎回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5日,“科数转债”尚有30,889张未转股,赎回价格为100.32元/张,共计支付赎回款3,098,784.48元[16] 法律诉讼情况 - 2024年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一审、二审判决均驳回石军等起诉方请求,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均为588,139.95元由起诉方负担[13]
科华数据(002335)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7,757,187,990.24元,较2023年减少4.71%[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174,942.76元,较2023年减少37.90%[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4,544,634.78元,较2023年减少38.55%[1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1,566,689.82元,较2023年增加7.84%[1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8元/股,较2023年减少38.18%[15]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68元/股,较2023年减少38.18%[1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96%,较2023年减少5.67%[15]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2,789,367,683.63元,较2023年末增加7.77%[1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673,238,237.37元,较2023年末增加6.17%[15]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063.03万元,2023年为4453.37万元,2022年为165.45万元[23]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2024年为 - 894.77万元、2023年为 - 513.93万元、2022年为 - 921.11万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4年为3106.17万元、2023年为3541.07万元、2022年为5013.51万元[22]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757,187,990.24元,同比下降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174,942.76元,同比下降37.90%[38] - 2024年营业收入合计77.57亿元,占比100%,同比减少4.71%;2023年为81.41亿元,占比100%[73] - 2024年数据中心行业收入31.52亿元,占比40.63%,同比增长14.07%;2023年为27.63亿元,占比33.93%[73] - 2024年智慧电能行业收入9.22亿元,占比11.88%,同比减少9.01%;2023年为10.13亿元,占比12.45%[73] - 2024年新能源行业收入36.08亿元,占比46.51%,同比减少15.98%;2023年为42.94亿元,占比52.75%[73] - 2024年国内收入70.32亿元,占比90.65%,同比减少1.84%;2023年为71.64亿元,占比88%[73] - 2024年国外收入7.25亿元,占比9.35%,同比减少25.79%;2023年为9.77亿元,占比12%[73] - 2024年直接销售63.95亿元,占比82.43%,同比增长4.81%;2023年为61.01亿元,占比74.95%[73] - 2024年非直接销售13.63亿元,占比17.57%,同比减少33.19%;2023年为20.40亿元,占比25.05%[73] - 数据中心行业营业收入31.52亿美元,同比增14.07%,营业成本22.45亿美元,同比增16.11%,毛利率28.77%,同比降1.25%[75] - 智慧电能行业营业收入9.22亿美元,同比降9.01%,营业成本5.43亿美元,同比降18.45%,毛利率41.06%,同比增6.82%[75] - 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36.08亿美元,同比降15.98%,营业成本30.02亿美元,同比降11.81%,毛利率16.78%,同比降3.94%[75] - 数据中心行业销售量356,125台/套,同比增34.26%,生产量356,925台/套,同比增32.18%,库存量24,953台/套,同比增3.31%[76] - 智慧电能行业销售量124,563台/套,同比降35.31%,生产量118,303台/套,同比降37.59%,库存量25,010台/套,同比降20.02%[76] - 新能源产品销售量79,039台/套,同比降29.62%,生产量83,523台/套,同比降30.85%,库存量25,214台/套,同比增21.63%[76] - 2024年销售费用6.16亿美元,同比降3.63%;管理费用2.69亿美元,同比增2.90%;财务费用0.63亿美元,同比降14.42%;研发费用5.05亿美元,同比增7.79%[8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38人,较2023年的1381人减少10.35%;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29.13%,较2023年的30.16%下降1.03%[8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468062906.05元,较2023年的449000516.49元增长4.2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03%,较2023年的5.52%提升0.51%[86] - 2024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为37072252.74元,较2023年的61371013.57元下降39.59%;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7.92%,较2023年的13.67%下降5.75%[86] - 投资活动流入小计为489586074.12元,同比增长68.25%,主要为收回上年购买的理财产品等[8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61291776.17元,同比下降2969.43%,主要因取得的银行借款减少和到期偿还银行借款减少[88]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3209762695.2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5.10%,较年初的2791562714.89元(占比23.52%)提升1.58%[90] - 2024年末固定资产为2511834986.68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9.64%,较年初的2795822551.96元(占比23.56%)下降3.92%[92] - 2024年末短期借款为170712864.8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33%,较年初的1001500.00元(占比0.01%)提升1.32%[92] - 2024年末长期借款为49446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3.87%,较年初的825510357.14元(占比6.96%)下降3.09%[92] - 报告期投资额为81572574.32元,较上年同期的213661031.22元减少61.82%[94] - 2024 - 2023年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对比(上述未涵盖的其他对比数据)[15][22][23][73][75][76][84][86][88][90][92][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智算业务通过技术升级等抓住各行业机遇,实现产品订单快速增长[38] - 公司凭借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为多行业客户提供丰富产品及解决方案[41] - 公司推出针对AI业务场景的高密度预制化液冷算力POD等多种数据中心产品[41][42] - 数据中心不间断电源UPS产品功率范围覆盖300kVA - 1200kVA,有塔式、模块式两种机型[42] - Wise Power云动力预制式电力模组解决方案可实现占地空间减少30% +,交付周期减少60% +,智能化程度加倍[42] - 公司数据中心产品连续中标大客户项目,落地国内外多地市场[42] - 公司冷板式液冷微模块等产品满足客户多方面核心需求,解耦型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获相关奖项[43] - 公司产品助力“东数西算”工程算力基座建设与运营[45] - 公司“极智金融”等解决方案在金融领域实现规模化部署,打造多个典型项目[47] - 公司参与编制多份标准及白皮书正式面世[50] - 公司为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提供近20套大功率UPS配套[50] - 公司依托10大自建数据中心提供算力基础设施服务[53] - 公司在“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综合发展指数TOP10”中位列第8位[53] - 公司在“中国第三方算力中心服务商技术能力评估TOP10”中位列第4位[53] - 公司智慧电能业务产品功率范围覆盖0.5kVA - 1200kVA[54] - 公司为29条地铁线路提供超668公里服务保障[55] - 公司已累计护航全国200 + 条轨交线路稳定运行[55] - 公司已累计护航全国300 + 条高速公路路段稳定运行[55] - 公司已累计护航全国100 + 条高铁线路稳定运行[55] - 2024年公司全球模块化UPS市场份额蝉联第四,全球工业UPS市场份额第四,亚太工业UPS市场份额第一,UPS国内金融、交通、石化、教育科研行业占有率第一,高端电源(UPS)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57] - 2024年公司推出国内首款1500V 5MW液冷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全新一代320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通过新国标并网性能测试,面向全球发布S³ - EStation 2.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60] - 2024年公司交付多个百兆瓦级标杆储能项目和大型光伏项目,如新疆伊吾100MW光伏项目、新疆乌什700MW光伏项目等[60]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球光伏产品出货量超56GW,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30GW/12GWh,储能PCS出货量位居中国企业全球第一[63]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国内收入70.32亿元,占比90.65%,同比减少1.84%;2023年为71.64亿元,占比88%[73] - 2024年国外收入7.25亿元,占比9.35%,同比减少25.79%;2023年为9.77亿元,占比12%[73] - 公司在30多个国家设有营销和服务团队,SPI系列全场景光伏逆变器、S³ - EStore工商储一体机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6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贯彻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巩固多领域领先地位[116] - 公司依托马来西亚智能制造生产基地拓展东南亚市场,实现快速本地化供应[118] - 公司深化营销、研发和供应链管理改革,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119] - 公司以创新产品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价值[117] - 公司加强海外市场布局,聚焦欧洲、东南亚及“一带一路”等地区[117] - 公司成立海外销售管理部门,拓展业务覆盖范围[117] - 公司推进新CRM系统全面落地,打通LTC全流程高效运作[119] - 公司将以准时制为核心推进生产与供应链管理,完善供应商数据库和管理体系,建立售后服务供应体系[120] - 公司建立多层次人才库并动态评估,实施“一人一策”培养干部,优化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120] - 公司面临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政策变化等风险,将加强市场研究与预测等应对[121] - 公司需应对产品创新需求,将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合作,突出产品差异化优势[122] - 公司面临供应链稳定性、成本波动、质量等风险,将建立多元化供应商体系等应对[123] - 公司面临回款与现金流风险,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提升合同执行力、建立催收机制[124] - 公司智算中心业务扩张可能面临资金短缺、管理混乱、人才获取成本增加等风险[124] - 公司面临人才流失风险,将优化薪酬福利体系等降低人才流失率[1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以515,414,04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3] - 分季度营业收入:第一季度11.84亿元、第二季度25.47亿元、第三季度16.63亿元、第四季度23.64亿元[20] - 分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7354.58万元、第二季度1.52亿元、第三季度1244.26万元、第四季度7710.90万元[20] - 2023 - 2026年全国液冷技术渗透率年均增长超30%[25] - 2023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879亿元,预计2028年增至2886亿元,2023 - 2028年复合增长率27%[26] - 2024年国内投建与投运智算中心超600个,已投运近150个,地方等主导项目占比超60%,新增算力规模约2万PFlops[26] - 2020 - 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9%,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9%[26] - 2024年中国UPS市场规模108.2亿元,同比增长10.75%,预计2026年达127.3亿元[30] - 2024年公司完成专利申请438件(发明专利申请288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39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1件),完成专利授权178件(发明专利授权93件,含2件海外专利),著作权40项,商标注册12项[6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310项,其中发明专利603件(含12件海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691件、外观设计专利157件,著作权备案628项,商标
中金:AIDC产业延续修复趋势,估值性价比提升
中金点睛· 2025-04-23 23:55
数据中心行业近期表现 - 数据中心板块在24年末估值提振明显,25年2月后经历大幅回调 [1] - 当前在手订单有望支撑未来1-2年业绩增速逐年提升 [2] - 新签价格尚未提升,但项目回报率有望先于价格改善 [2] 商业模式与业绩弹性 - 数据中心公司以服务器托管为核心,提供场地、电力、制冷及网络服务收取租金 [5] - 不参与算力租赁与服务器采购 [5] - 租金模式使业绩波动小于下游资本开支波动 [6] - AI相关订单明显增长,支撑未来1-2年业绩增长 [6] - 预计25年增速高于24年,26年高于25年 [6] 项目回报率与资本开支 - 2021-2023年行业供过于求导致新签订单租金下行 [7] - 数据中心公司议价权提升,签约周期延长、优惠期缩短与上架加速 [7] - 2025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24年订单及部分25年订单交付 [8] - 资本开支扩张反映旺盛业务需求 [26] 融资渠道与REITs - 项目融资中70-80%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9] - 中概股公司多选择可转债,A股公司多采用债券+定增组合融资 [9] - REITs发行渠道逐渐打通,有助于资金回笼和估值提升 [11] - 已有一单pre-REIT和一单私募REIT完成,两单公募REIT正在审批 [32] 国内外市场对比 - 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与海外存在错期,国内尚在行进中 [11] -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2023年开始高增,国内2024年下半年开启 [11] - 国内算力摸底政策有助于减少低效供给,改善供需格局 [12][38] 估值与市场情绪 - 2024年下半年受AI训练和推理需求预期提升推动估值 [13] - 2025年2月后因贸易摩擦风险等因素导致估值调整 [13] - 当前估值已处于具有吸引力的位置 [40] - 板块波动与云厂商资本开支节奏密切相关 [13]
科华数据(002335) - 关于“科数转债”摘牌的公告
2025-04-23 11:57
可转债发行 - 2023年8月23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920,680张,募资149,206.80万元,期限6年[4] - 2023年9月12日债券在深交所挂牌交易[4] 转股价格调整 - 初始转股价格34.67元/股,2024年5月31日调为34.55元/股,10月30日修正为27.65元/股[5] 赎回情况 - 2025年2月12日至3月5日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7] - 赎回日4月16日,摘牌日4月24日,摘牌因全部赎回[4] - 赎回30,889张,价格100.32元/张,支付赎回款3,098,784.48元[8][9]
科华数据(002335) - 关于“科数转债”赎回结果的公告
2025-04-23 11:57
可转债发行与转股 - 2023年8月23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920,680张,募资149,206.80万元,期限6年[3] - 可转债初始转股价34.67元/股,调整后2024年10月30日起27.65元/股[4][5] 赎回情况 - 2025年2 - 3月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6] - 截至2025年4月15日,30,889张未转股,赎回价100.32元/张,支付3,098,784.48元[8] - 赎回面值3,088,900.00元,占发行总额0.21%[9] 股本变化 - 截至赎回登记日,总股本因转股累计增加53,846,650股[10] - 2024年2月28日总股本461,567,391股,2025年4月15日为515,414,041股[12] - 限售股比例从13.16%变为11.78%,无限售股从86.84%变为88.22%[12]
科华数据(002335):多产品矩阵充分受益于AIDC基建浪潮
新浪财经· 2025-04-16 10:39
数据中心业务 - 随着AI应用成熟,算力相关资本开支有望进一步增长,公司作为国内UPS等数据中心配套设备的领军企业,大功率产品技术及市占率领先,HVDC、电力模组、模块化数据中心等多产品线布局广泛 [1] - 公司与三大运营商、银行等金融客户、腾讯等互联网厂商持续深入合作,客户资源优质,有望充分受益于算力投入的增加 [1] - 预计2024-2027年国内数据中心新增功率分别为7 4、11 7、13 8和15 8GW [1] - 预计2024年国内数据中心UPS市场空间约为118亿元,2027年有望快速增长至253亿元,3年CAGR为29 0% [1] - 2023年亚太市场全部UPS出货金额中,公司市占率约为7%,500kVA以上大功率产品市占率约为12% [1] - 自主可控需求下,公司作为国产领先企业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1] 储能业务 - 储能需求快速起量,2025年中美欧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共振,需求增长有望延续 [2] - 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169 9GWh,同比增长约78 0%,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258 5GWh,同比增长约52 2% [2] - 公司2023年国内储能PCS出货量排名第一,国内厂商中海外PCS出货量排名第二,行业龙头地位凸显 [2] - 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宽海外出货渠道以提升新能源业务整体盈利水平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 86、97 60、114 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 56%、19 23%、16 98% [3]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 00、7 81、10 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 12%、94 99%、36 29% [3]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 79、1 53、2 09元/股,3年CAGR为27 98% [3] - 可比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平均PE为20倍 [3] - 公司未来有望高速成长的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占比较高,在国内互联网及运营商客户的认可度较高,业绩积累较多 [3] - FCFF绝对估值结果每股价值49 00元 [3]
数据中心概念股震荡走低 科泰电源跌超7%
快讯· 2025-04-16 02:18
数据中心概念股表现 - 数据中心概念股整体呈现震荡走低态势 [1] - 科泰电源(300153)跌幅超过7% [1] - 潍柴重机(000880)、科华数据(002335)、麦格米特(002851)、中恒电气(002364)、海陆重工(002255)等个股跟随下跌 [1] 资金动向 - 部分股票暗盘资金出现流入迹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