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安汽车(000625)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33周):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20250917
国信证券· 2025-09-17 15:24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机器人催化不断 带动汽车板块估值重塑 [1] - 中长期维度 关注自主崛起和电动智能趋势下增量零部件机遇 [3] - 一年期维度 看好强新品周期的华为汽车及车型元年的小米汽车产业链 [3] - 地缘政治背景下汽车作为内需消费品 刺激政策有望加码 看好乘用车和国产替代零部件 [4] 月度产销数据 - 2025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 同比分别增长13%和16.4% [1] - 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再创历史新高 [16] 周度数据表现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30.4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10% 较上月同期下降4% [1] - 9月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0.7万辆 同比去年9月同期下降5% 较上月同期增长9% [1] - 9月1-7日国内乘用车上牌36.66万辆 同比-9.5% 环比-29.8% [1] -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2.06万辆 同比-0.8% 环比-23.4% [1]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CS汽车上涨0.21% CS乘用车下跌0.37% CS商用车下跌1.06% CS汽车零部件上涨0.72% [2] - CS汽车销售与服务上涨4.23% CS摩托车及其他上涨0.79% 电动车下跌0.08% 智能车上涨1.36% [2] -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93%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1.66% [2] - CS汽车弱于沪深300指数1.72pct 弱于上证综合指数1.45pct 年初至今上涨23.76% [2] 成本与库存状况 - 浮法平板玻璃价格同比-9.4% 环比-6% [2] - 铝锭类价格同比+7.1% 环比+0.5% [2] - 锌锭类价格同比-5.2% 环比-1.1% [2] - 8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0% 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市场关注热点 - 智驾领域:地平线与哈啰合作加速Robotaxi落地 文远知行无人小巴驶入比利时 [3] - 机器人领域: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10亿美元 特斯拉为马斯克设定万亿美元薪酬计划 [3][45][46] - 特斯拉Optimus V3正在敲定设计 预期年产100万台时成本将降至2-2.5万美元/台 [47] - 重点车型:全新问界M7开启预订1小时订单破10万 [3][41] - 政策方面: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3][56]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动智能化带来传统汽车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发展机遇 行业新旧动能切换 [14] - 预计2025年乘用车销量有望维持6%左右增速 [22] - 2025年新能源车型销量有望超1550万辆 同比增长超25% [25] - 自主品牌凭借三电底层技术及供应链支持逐渐取代合资/外资车企地位 [24] 投资建议方向 - 整车推荐:新品周期强劲的零跑汽车 江淮汽车 吉利汽车 [4] - 智能化推荐:科博达 华阳集团 均胜电子 伯特利 保隆科技 [4] - 机器人推荐:拓普集团 三花智控 双环传动 [4] - 国产替代推荐:星宇股份 福耀玻璃 继峰股份 新泉股份 地平线机器人-W等 [4] 重点公司预测 - 零跑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53% [27] - 小鹏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36% [27] - 理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60万辆 同比增长20% [27] - 问界2025年预计销量45万辆 同比增长16% [30] - 小米汽车2025年预计销量30万辆 同比增长119% [30] 增量零部件机遇 - 数据流方向关注传感器 域控制器 线控制动 空气悬挂 车灯 玻璃等环节 [24][33] - 能源流方向关注动力电池 电驱动系统 中小微电机电控 IGBT 高压线束等环节 [24][33] - 激光雷达当前渗透率<3%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当前渗透率<5%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 空气悬架当前渗透率<1% 单车价值量10000元 [34]
全国首批L3级“真自动驾驶”汽车要来了,高速能脱手、堵车能歇气,但权责怎么分?专家解答
36氪· 2025-09-17 12:08
政策突破与行业响应 - 中国工信部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有条件批准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推动商业化落地 [1] - 政策释放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汽车产业新增长极的信号,为车企和供应链公司提供清晰商业化路径和研发回报预期 [24] 车企L3级自动驾驶量产计划 - 小鹏汽车计划2024年底推出L3级别自动驾驶软件,要求车辆硬件在芯片算力和存储方面实现数倍提升 [5] - 广汽集团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并上市销售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2025年推出更多L3级产品 [6] - 奇瑞汽车计划2026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上车;岚图汽车首款L3平台车型(代号泰山)将于2024年内发布 [6] - 华为ADS 4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2026年后实现高速/城区低速L4级自动驾驶 [6] - 极氪、长安汽车、江汽集团、赛力斯等车企提出实现L3级自动驾驶目标,时间点集中在2024年至2025年 [7] L3级自动驾驶技术定义与挑战 - L3级自动驾驶属于有条件自动驾驶,在特定条件和场景下允许驾驶员完全脱手,但需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权 [2] - 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商业化落地的主要挑战,需通过大量试验和示范测试验证所有工况 [9] -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如道路标记不清晰、设施不完善)影响系统识别能力,需高精度定位信号覆盖、路侧感知设备与车辆实时协同及动态高精地图分钟级更新能力 [17][21] 权责界定与法规完善 - 科技部《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明确L2级及以下责任主体为人类驾驶员,L3级和L4级责任主体因具体运行场景而异,用户和自动驾驶系统均可能成为责任主体 [15] - L3级生产准入需汽车行业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协同,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 [15] - 工信部要求车企与供应商提交L3级以上自动驾驶全生命周期安全报告,禁止未经审批的大规模开放道路测试 [22] 基础设施与测试进展 - 上海浦东新区划定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共583条、758.62公里,包括张江区域238条(329.10公里)、世博区域261条(340.70公里)、花木区域84条(88.82公里) [17][18][19] - 贵阳市提案要求L2级以上自动驾驶需满足道路标记清晰、设施完善、交通信号准确、坡度适中、照明充足等条件 [20] - 超过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或地方性法规,北京、武汉、深圳等地发布专项条例推动L3级过渡 [22] 成本与市场预期 - L3级自动驾驶汽车硬件配置和安全冗余成本比L2级高出几万元,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 [23][24] - 城区辅助驾驶技术拐点预计2026年至2027年到来,普及速度可能远超预期;2030年后两三年是L3/L4级从试点到规模化应用的窗口期 [25] - 政策准入增强消费者对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感,推动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体验驱动 [24]
乘联分会:9月1-1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73.2万辆 同比下降4%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9:01
乘用车市场零售表现 - 9月1-1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73.2万辆 同比下降4% 环比增长6% [1][4] - 9月第一周日均零售4.4万辆 同比下降10% 环比下降4% 第二周日均零售6.1万辆 同比增长1% 环比增长15% [4]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49.7万辆 同比增长9% [1][4] 乘用车市场批发表现 - 9月1-14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77.4万辆 同比下降3% 环比增长18% [1][9] - 9月第一周日均批发4.4万辆 同比下降5% 环比增长9% 第二周日均批发6.7万辆 同比下降1% 环比增长26% [8]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881.6万辆 同比增长12% [1][9]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 9月1-14日新能源零售43.8万辆 同比增长6% 环比增长10% 零售渗透率达59.8% [1] - 同期新能源批发44.7万辆 同比增长10% 环比增长21% 批发渗透率达57.7%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零售800.8万辆 同比增长25% 累计批发939万辆 同比增长32% [1] 行业库存状况 - 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 较上月下降13万辆 较4月峰值下降34万辆 [10] - 厂商库存占比23.9% 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 渠道库存持续下降 [10] - 新能源车企库存从4月88万辆峰值降至8月65万辆 降幅达26% [10] 皮卡市场表现 - 8月皮卡市场销售4.0万辆 同比下降0.3% 环比下降3.0% [11] - 1-8月累计销售38.7万辆 同比增长12.7% [11] - 8月皮卡出口2.1万辆 同比增长3% 1-8月累计出口20.2万辆 同比增长32% [12] 新能源皮卡发展 - 8月新能源皮卡销售0.3万辆 同比增长68% 1-8月累计4.9万辆 同比增长536% [12] - 吉利雷达电动皮卡销售1,221辆 比亚迪皮卡861辆 长安增程皮卡710辆 [12] - 2024年新能源皮卡销量2.1万辆 同比增长170% [12] 二手车市场交易 - 7月二手车交易量166万辆 环比增长0.2% 同比增长3% 交易金额1,060亿元 [14] - 1-7月累计交易量1,123万辆 同比增长2% 交易额7,292亿元 [13][14] - 二手车交易比例相对较低 市场处于快速崛起阶段 [14] 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8月零售超预期 但导致9月初出现负增长 [5] - 成都车展推出大量新款车型 但缺乏入门级普及类重磅车型 [5] - 头部车企维护市场价格稳定 降低经销商库存压力 [9] - 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份额提升至16% 出口持续向好 [9]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17日)
乘联分会· 2025-09-17 08:39
国内政策与行业指引 - 工信部发布《场景化、图谱化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指引(2025版)》,涵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14个行业场景图谱 [7] - 苏州提出"人工智能+"城市行动方案,目标到2026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3000家,智能经济产业核心规模年均增长超20% [8] 企业战略合作与品牌建设 - 中国长安汽车与中国国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投融资、业态培育等领域深化协同合作 [9] - 广汽集团与华为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能技术 [10] - 阿维塔科技与农行重庆市分行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领域合作 [12] - 扬杰科技与星宇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整合汽车视觉系统与半导体技术优势 [1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孚能科技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量产,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达400Wh/kg,目标实现500Wh/kg以上能量密度 [14] - 捷途宣布在欧洲市场推出X70 Plus、大圣及T2三款燃油SUV车型,11月率先登陆波兰市场 [11] 国际动态与技术突破 - 铃木首款纯电动SUV e-VITARA将于2026年1月在日本上市,起售价399.3万日元(约19.3万元人民币),续航超430公里,计划在超100个国家销售 [15][16] - SK On建成全固态电池试点工厂,计划2029年启动商业化生产,较原计划提前一年 [17] - 丰田发售纯电动汽车e-Palette,目标2027年度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当前配备司机运营 [18] - 日产与三菱基于雷诺Ampere架构在欧洲推出电动车型:三菱Eclipse Cross纯电动SUV和日产电动版Micra [19] 商用车与新能源物流 - 质子汽车与西部智联实现新能源重卡与超充系统"双交付",重卡搭载282-600度电量换电系统,超充系统支持300-600kWh电量兼容与兆瓦级快充 [19][20] - 潍柴蓝擎X7新一代高端轻卡在福建区域正式上市,聚焦新能源物流装备创新 [21] - 法士特发布全新农机装备品牌"法士特·智坤",进军农机传动领域 [22] - 金龙汽车亮相金砖国家论坛,展示自动驾驶巴士、氢燃料客车及换电重卡等产品 [23]
国联民生证券:25Q2乘用车需求延续高景气 零部件收入受益行业产销规模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25Q2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量环比增长[1] - 行业总营收9211亿元 同比+9.1% 环比+15.4%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8.9% 环比+2.0%[1] - 行业毛利率15.6% 同比-0.9个百分点 环比-0.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1.2% 同环比均改善0.4个百分点[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收入比重14.0% 同比+2.2个百分点 环比+16.2个百分点[1] 乘用车板块 - 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万辆 同比+13.0% 环比+10.8%[2]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63万辆 同比+33.6% 环比+25.2% 渗透率51.1% 同比+7.9个百分点 环比+5.9个百分点[2] - 乘用车板块总营收5322亿元 同比+10.5% 环比+21.4% 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 同比-29.1% 环比-5.5%[2] - 小鹏汽车25Q2交付10.3万辆 同比+241.6% 零跑汽车交付13.4万辆 同比+151.7% 零跑2025H1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2] 零部件板块 - 25Q2零部件总营收2516.4亿元 同比+10.5% 环比+9.9% 归母净利润149.7亿元 同比+19.4% 环比+6.5%[3] - 零部件毛利率18.2% 同比+0.1个百分点 环比+0.4个百分点 净利率6.0% 同比+0.4个百分点 环比-0.2个百分点[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8.3天 环比减少8.0天 存货周转天数73.3天 环比减少6.3天[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1亿元 同比+10.3% 占收入比重10.8%[3] 商用车板块 - 重卡销量25Q2环比增长 龙头公司通过产品力领先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超预期业绩[4] - 潍柴动力25Q2归母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11.2% 环比+8.2% 中国重汽净利润3.6亿元 同比+4.0% 环比+15.4%[4] - 客车行业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12.1% 环比+50.2% 净利率6.7% 同比+0.5个百分点 环比+0.9个百分点[4] - 宇通客车25Q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16.1% 环比+56.4% 对板块拉动作用明显[4] 投资标的 - 乘用车领域推荐吉利汽车 比亚迪 上汽集团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赛力斯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5] - 零部件领域推荐新泉股份 拓普集团 电连技术 比亚迪电子 星宇股份 伯特利 隆盛科技 华丰科技 凌云股份 华域汽车 德赛西威 关注银轮股份[5] - 商用车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潍柴动力 宇通客车[6]
前高管集体跳槽车企?企业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5:26
人事变动澄清 - 公司否认任何前高管入职车企的传闻 [1] - 前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姜海荣离职后加入长安汽车旗下深蓝汽车出任首席执行官 [1] 高管背景与行业影响 - 姜海荣拥有超过20年通信与智能终端行业经验 独立后全面负责中国市场品牌与营销 [3] - 曾主导多个知名营销案例 包括荣耀X50发布会现场连摔10部新机验证产品抗摔标准 [3] 车企战略调整 - 深蓝汽车作为成立仅三年的新品牌 团队超过85%为研发人员 品牌传播相对内敛 [3] - 此次人事变动被视为补齐品牌与营销短板的关键举措 需将技术实力转化为用户共鸣的品牌故事 [3]
“一带一路”上的长安汽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1:24
公司全球化发展 - 长安汽车在泰国建设罗勇工厂涂装车间并培养当地技术人才如设备主管TOON [3] - 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 产品远销103个国家和地区 建成21个全球制造基地 未来将再建6个基地 [3] - 拥有约2000人国际化团队 与福特/Stellantis等全球企业开展合作 [3] 技术标准输出 - 35项中国汽车标准被智利/厄瓜多尔/尼日利亚等国家采用 [3] - 中国智能制造标准支撑长安泰国罗勇工厂/北汽南非工厂等海外工厂建设 [3] - 先进技术及智能制造标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需求深度耦合 [3] 产业与社会影响 - 泰国整车及电驱动生产线预计带动当地上下游产业链约数万人就业 [5] - 助力共建国家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共享高端制造经验 [3] - 从技术输出深度/产业布局广度/绿色发展温度/社会责任厚度多维度推进 [5]
长安汽车取得挡位控制相关专利
金融界· 2025-09-17 00:54
公司专利动态 - 公司获得一项挡位控制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857359B 申请日期为2023年6月[1] - 专利涉及挡位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核心技术领域[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重庆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1] - 注册资本达992179.9422万人民币 企业规模较大[1] 公司资产与运营 - 对外投资企业数量达119家 显示较强的资本扩张能力[1]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反映活跃的市场参与度[1] - 拥有3129条商标信息 知识产权储备丰富[1] - 持有5000条专利信息 研发实力突出[1] - 获得行政许可962个 合规经营程度较高[1]
两架小鹏飞行汽车相撞坠机!官方回应:间距不足发生接触,人员安全;刘强东喊话王兴:企业家不应该变成仇人;余承东自曝坚持要造旅行车
雷峰网· 2025-09-17 00:35
闪极科技人事变动与AI眼镜产销问题 - 技术合伙人潘欣及多名中高层骨干(包括CTO、品牌总监、人力总监等)相继离职,核心团队动荡 [4] - AI眼镜"拍拍镜"A1预售宣称首批限量5万台、年销售额目标超6亿元,但用户反映未按时收货,公司回应为"系统Bug" [4][5] 小鹏飞行汽车事故与业务进展 - 长春航展预演期间两架eVTOL飞行器因间距不足相撞,一架坠毁起火,至少一人受伤 [7] - 小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定价约200万元,已获超2000份订单,并在阿联酋获特殊飞行许可 [8]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上汽高管批评手机品牌造车营销过度强调"唯一、特别、最",呼吁长期主义;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超3万台,累计交付33万台 [10] - 华为鸿蒙智行8月交付新车44,579辆,问界系列占比近90%,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 [11] - 小米汽车调整SU7 Ultra销售体系,原专属销售团队"Ultra Master"转为普通销售,需承担多车型指标 [20] 企业治理与高管争议 - 伯朗特机器人原董事长尹荣造被免职,曾提议在公司亏损情况下为自己发放200万元月薪(年薪2,400万元),公司2023年净亏损1.26亿元 [11][12] - 第十大股东公开指责尹荣造"靠制度设计掏空公司",否认其技术贡献 [12] 新产品与市场策略 - 华为享界S9T旅行车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5,000台,余承东坚持布局冷门旅行车市场(份额仅1%),认为其符合家庭多元化需求 [15] - 奇瑞汽车启动港股IPO,目标估值1,400亿港元,2024年销量260.39万辆(出口占比44%),净利润143.34亿元 [22] 科技与AI行业动态 - 豆包月活用户达1.57亿,环比增6.6%,超越DeepSeek登顶中国AI App榜首;DeepSeek月活环比降4% [19] - OpenAI组建人形机器人算法团队,聚焦物理交互实现AGI,加剧与特斯拉、谷歌等竞争 [27][28] - 云服务商CoreWeave获英伟达63亿美元算力订单,股价涨7.6%,2024年营收19.2亿美元(同比增超700%) [32] 国际合作与业务调整 - 淘宝拟在微信内开设小程序并接入微信支付,交易闭环或加速平台互通 [25] - 福特德国工厂因电动车需求低迷计划裁员1,000人,生产班次缩减,累计裁员将达2,900人 [32][33] 企业高管变动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退休,王稚聪接任中国区业务运营管理 [22][23] - 东风本田调整领导班子,曹东杰出任执行副总经理,曾负责制造、技术等领域 [23][24] 网络服务与硬件故障 - 星链连续3个月服务中断,最新故障影响超4.3万名美国用户,原因未公开 [27] - 英国手机厂商Nothing获2亿美元融资,挑战苹果和三星,主打透明设计风格 [28][29]
阿维塔科技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4:58
公司合作 - 阿维塔科技与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领域包括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1] - 双方致力于打造银企服务实体经济标杆 [1] 行业影响 - 合作加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1] - 合作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