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公司(601995)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新增超400人,券商分析师数量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9-22 00:48
券商分析师数量变化 - 券商分析师数量达6162人创历史新高 较年初新增超400人 [2][3] - 券商分析师数量在2018年突破3000人 2022年跨越4000人 2024年突破5000人 [3] - 中金公司以344名分析师排名行业第一 国泰海通证券303名第二 中信证券突破300名第三 [3] 券商分析师团队构成 - 兴业证券195名分析师排名第四 申银万国研究所189名排名第五 [4] - 大型研究所以内生培养为主 中小型券商所以外部引进为主 [5] - 中信证券新注册62名分析师中59人为内部培养 仅3人来自外部转会 [5] 中小券商人才引进情况 - 国金证券新增56名分析师 超30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12人从民生证券集体转会 [5] - 东方财富证券新增34名分析师 26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前首席策略官陈果 [6] - 方正证券引进逾20名分析师 华源证券外部吸纳逾20名 财通证券吸引24名外部分析师 [7] 行业收入结构变化 - 上半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44.58亿元 同比减少超30% [8] - 中信建投分仓佣金收入同比下滑53.70% 国泰海通下滑41.94% 广发证券下滑35.34% [8] - 多家券商转向非公募客户开拓 加强产业研究 发展国际业务与金融科技 [8] 头部券商人员变动趋势 - 中金公司今年以来分析师总数减少3人 2021-2024年期间年均增员约49人 [9] - 中信建投证券今年仅增加6名分析师 较2024年42名增量显著放缓 [9] - 资深分析师流向买方机构、上市公司、教育培训行业及公务员考试等领域 [9]
先为达生物递表港交所 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00:36
公司上市与产品进展 - 先为达生物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1] - 公司致力于满足体重管理领域的医疗需求 计划在中国推出核心产品埃诺格鲁肽注射液(XW003)[1] - 埃诺格鲁肽注射液有望成为全球首款cAMP偏向型GLP-1受体激动剂 用于治疗超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1] 产品临床数据表现 - 临床数据显示埃诺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超重/肥胖症患者中的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1] - 产品以更低剂量达到替尔泊肽的疗效[1] 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全球体重管理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9年将扩大至1659亿美元[1] - 全球超重/肥胖症药物市场预计到2029年达417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为19.8%[1]
中金公司:本轮行情可能更具备“长期”、“稳进”条件
新浪财经· 2025-09-22 00:31
市场趋势 - A股市场处于短线调整期但不改变中期趋势 本轮行情具备长期和稳进条件 [1] - 成长风格呈现扩散特征 从科技成长领域扩展至创新药 高端制造 军工 新能源等领域 [1] - 成长风格呈现轮动特征 强势板块交替表现 预计后市将继续延续扩散及轮动特征 [1] 业绩关注 - 临近三季度末 投资者对三季报业绩关注度逐渐抬升 [1] 政策方向 - 重要政策时点前关注中长期改革建设方向 包括新质生产力建设 绿色发展 扩大开放等领域 [1] 投资风格 - 红利风格呈现阶段性及结构性表现特征 [1]
诚邀体验 | 中金点睛数字化投研平台
中金点睛· 2025-09-21 23:54
平台定位与核心功能 - 中金点睛是集成中金研究分析师投研智慧的一站式数字化投研服务平台 [1] - 平台依托中金研究30多个专业团队、全球市场视野、超1800支个股覆盖的深度积淀 [1] - 提供研究报告、会议活动、基本面数据库、研究框架等分析师研究成果 [1] - 结合大模型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准确的研究服务 [1] 研究内容覆盖范围 - 提供超过3万篇完整版研究报告包括宏观经济、行业研究和大宗商品 [9] - 覆盖160多个行业研究框架和40多个精品数据库 [10] - 包含行业数据和精品数据看板等研究工具 [10] 数字化服务特色 - 日度更新投研焦点并精选文章及时推送 [4] - 提供公开直播由资深分析师及时解读市场热点 [4] - 通过真人出镜图文并茂方式直观展示研究内容如CICC REITs TALK [7] - 支持AI搜索、要点梳理和智能问答等大模型功能 [10] 用户权益与访问方式 - 手机号登录即可体验平台基础功能 [4] - 邮箱认证可解锁三大升级功能 [8] - 通过官网www.research.cicc.com或手机端均可访问 [4]
中金:A股“长期”、“稳进”的四大条件
中金点睛· 2025-09-21 23:54
历史上涨行情特征分析 - 过去三次A股上涨行情持续时间均达2-3年 整体涨幅明显 增量资金入市推动成交显著放大 行情启动点均为历史大底时期(2005年6月 2013年6月 2019年1月)[2] - 上涨过程中伴随数次震荡回调 市场波动率逐渐加大 投资者行为分化 2024年9月A股从大底回升后经历波折调整(如2024年10月 2025年4月)[2] - 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或流动性改善结合关键产业景气上行 2007年受益工业化与全球景气周期 2015年受益经济转型与货币宽松 2021年受益科技制造国产化与新能源渗透率提升 2024年本轮上涨由成长风格主导[3] 资本市场改革作用 - 历次上涨均伴随资本市场制度改革 2004年"国九条"推动2005-2007年行情 2013-2015年创业板再融资放开及双融条件宽松 2019-2021年科创板设立与注册制推进加速机构化趋势[4] - 本轮行情中新"国九条"推动"1+N"政策体系完善 2024年下半年市值管理 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 并购重组等领域新规落地 金融政策重点关注科创企业[4] 盈利与估值表现 - 2005-2007年盈利与估值共振 2006-2007年A股盈利维持高增长 2013-2015年行情更多由估值推动 2019-2021年初期估值修复后期盈利改善[5] - 2024年9月底政策转向推动风险偏好改善 估值修复带动指数回升 预计2025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结束四年连降 整体增速转正至3.5% 非金融业绩增速或超8%[5] 板块轮动特征 - 2005-2007年周期和金融板块涨幅突出 大小盘均有表现 2013-2015年TMT板块(传媒 计算机 通信 电子)表现突出 2014年下半年金融地产阶段性表现[6] - 2019-2021年消费 科技和制造等成长龙头轮动驱动 2024年9月至今AI产业链 创新药 高端制造 新能源等成长风格为主线 有色 券商行业有相对表现[6] - 主线行情普遍具备政策红利 产业趋势明确 基本面改善预期 领涨行业涨幅多数实现翻倍 主线板块上升途中可能伴随超过20%调整但中长期趋势未破坏[7][8] 本轮行情特殊性 - 相较历史阶段 本轮行情更具备长期稳进条件 政府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强于以往 资本市场在十五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作用提升 拥有超2亿股民 7亿基民[9] - 全球货币体系重塑过程中中国资产重估处于初期阶段 美元资产安全性下降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10] - 2025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结束四年连降 成长风格业绩显现高景气 指数权重行业反映重要产业景气上行[10] - 当前沪深300指数PE(TTM)14倍 处于过去20年历史分位数65% 横向比较低于标普500指数(29.4倍) 日经225指数(19.2倍) 印度SENSEX30指数(23.5倍) 英国富时100指数(19.8倍)[11] - 沪深300股息率2.5% 相比十年国债收益率仍有吸引力 A股总市值超100万亿元 与GDP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低 A股总市值/M2约34%处于历史60%分位[11] 当前配置建议 - 成长风格呈现扩散(科技成长至创新药 高端制造 军工 新能源)及轮动(强势板块交替)特征 预计后市延续[12] - 临近三季度末投资者对三季报业绩关注度抬升 重要政策时点前关注新质生产力建设 绿色发展 扩大开放等领域 红利风格为阶段性表现[12]
券商分析师数量已突破6000大关 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9-21 23:1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券商分析师数量达6162人创历史新高 较年初新增超400人[1] - 近两年行业快速扩张 2018年突破3000人 2022年跨越4000人 2024年突破5000人[1] - 3家券商分析师超300人 中金公司344人排名第一 国泰海通证券303人第二 中信证券突破300人[2] - 兴业证券195人排名第四 申银万国189人排名第五[3] 人才结构特征 - 大型研究所以内生培养为主 中小机构倚重外部引进[1] - 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新增62人中59人为内部培养 仅3人来自外部[4] - 中小券商通过外部引进实现扩张 国金证券新增56人中超30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民生证券12人团队和国投证券10人团队[4] - 东方财富证券新增34人中26人来自外部 包括中信建投前首席策略官[5] - 方正证券引入逾20名分析师 华源证券外部吸纳逾20人 财通证券吸引24名外部分析师包括天风证券6人[5][6] 行业收入变化 - 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44.58亿元同比下滑超30%[7] - 前十券商中中信建投收入下滑53.70% 国泰海通下滑41.94% 广发证券下滑35.34% 中信证券下滑33.52% 长江证券下滑30.16%[7] 业务转型方向 - 行业需寻求非佣金类新业务增长点 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1] - 多家券商加大非公募客户开拓 加强产业研究 发展国际业务与金融科技[7] - 中泰证券推动"五个并重"转型 长江证券拓展境外客户 东北证券探索新服务模式[7] 人才流动趋势 - 头部券商扩招步伐放缓 中金公司今年以来减少3人 中信建投今年仅增6人远低于2024年42人增量[8] - 资深分析师流向买方机构、上市公司、教育培训行业及公务员领域[8]
“稳”字打底 “活”力提升 一揽子政策显效 资本市场向好势头持续巩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1 20: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政策,释放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政策实施近一年来资本市场"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活"的生态加速形成 [1]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明显上升,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两融余额达24024.65亿元,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政策协同显效背景下市场"稳"的基础不断巩固,深化资本市场制度改革从市场层次、资金结构、服务实体等多维度提升市场韧性和深度 [4]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提升市场活力和稳定性的关键,制度安排着力疏通入市堵点,推动"长钱长投" [5] -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但基础仍需加强,下一步需深化投融资改革,融资端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投资端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产端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6][7][8] 市场活跃度指标 - 全市场两融规模上升,融资融券余额为24024.65亿元,显示投资者正不断加大A股权益配置 [2] - 日均成交额明显提升,今年以来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数次突破3万亿元,总市值站上百万亿元规模 [2] - 投资者入场步伐加快,8月A股新开户数265.03万户,环比增长34.97%,同比增长165% [2] - 融资余额、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行业类ETF持续净申购成为居民增量资金入市主要渠道 [3] 政策效果与制度创新 - 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资金供给、市场结构、生态建设实现多维度突破 [1] - 科创板"1+6"政策推出、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与公募基金改革、《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发布 [4] - 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对公募基金、养老金等全面实施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着力解决A股"长钱不足""长钱不长"等问题 [5] - 依法打击欺诈发行和持续信息披露造假,打击编传虚假信息、"维权黑产"、发行上市环节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 [5] 市场参与主体行动 -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功能、国资委强力推进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机构投资者联手加仓 [5] - 中金公司认为两融余额重返高位显示市场活跃度继续提升 [2] - 招商证券认为偏股公募基金发行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3] 未来改革方向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拓展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 [6] - 完善保险、年金等资金的权益投资监管,推广长周期考核,优化理财、信托等入市机制 [7]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财务造假惩防体系建设,用好市值管理工具,增强投资者回报 [7] - 深入落实"并购六条"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促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严格执行应退尽退,加速劣质企业出清 [8]
券商分析师数量创历史新高 规模扩容遭遇市场“降温”冲击
证券时报· 2025-09-21 17:41
券商分析师数量创新高 - 券商分析师数量达6162人创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新增超400人 [1][2] - 2024年分析师数量突破5000人 较2018年的3000人规模显著扩容 [2] - 共有3家券商分析师数量超过300人 中金公司以344名排名第一 国泰海通303名第二 中信证券突破300人第三 [2] 分析师队伍扩张原因 - 公募基金费改前机构投资者快速扩容导致人才缺口 持续扩招应届生从业两三年后陆续注册成为分析师 [2] - 部分中小券商发力卖方研究赛道 通过招兵买马实现弯道超车 [2] - 头部研究所以内生培养为主 中小机构倚重外部引进 [1][3] 增员结构分化特征 - 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新登记62名分析师 其中59人为内部培养 仅3人从其他券商转会 [3] - 中小券商通过外部吸纳成熟分析师实现显著增员 国金证券新增56人中超30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民生证券12人团队和国投证券10人团队 [3] - 东方财富证券新增34人中26人来自其他券商 包括中信建投前首席策略官陈果 [4] 人才流动情况 - 逾20名分析师转会至方正证券 其中6人来自华福证券 包括原首席经济学家燕翔 [4] - 华源证券从外部吸纳逾20名分析师 财通证券吸引约24名其他券商分析师 包括天风证券固定收益研究首席孙彬彬 [5] - 资深分析师逐渐流向买方机构、上市公司、教育培训行业甚至考公 反映行业高速增长后的人才再平衡趋势 [7] 行业收入环境变化 - 受公募基金费改影响 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44.58亿元同比减少超30% [6] - 前十券商中中信建投分仓佣金收入同比下滑53.70% 国泰海通下滑41.94% 广发证券、中信证券、长江证券分别下滑35.34%、33.52%、30.16% [6] - 头部券商扩招步伐明显放缓 中金公司分析师总数减少3人 中信建投今年仅增6人远低于2024年42人的增量 [7] 行业转型方向 - 券商研究所寻求非佣金类新业务增长点 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 [1] - 加大非公募客户资源开拓力度 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强产业研究 发展国际业务与金融科技业务 [6] - 中泰证券推动卖方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型 坚持五个"并重"发展方向 长江证券推动境内外业务联动提高国际影响力 [6][7]
券商本月调研紧盯上市公司“出海”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9-21 15:40
券商调研活动概况 - 券商9月以来合计开展3845次调研 涉及644家上市公司 [1] - 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均以175次调研位居首位 长江证券以135次紧随其后 [1] - 澜起科技接受54家券商调研 成为最受关注上市公司 炬光科技以40家位列第二 [1] 被调研公司行业分布 - 工业机械行业以76家上市公司成为最受青睐调研领域 [2] - 电子元件行业有42家公司接受调研 电气部件与设备及商品化工行业各有31家 [2] - 电子设备和仪器行业与汽车零配件与设备行业各有30家公司被调研 [2] 被调研公司股价表现 - 644只被调研个股中有288只月内股价上涨 占比44.7% [2] - 24只个股涨幅超过30% 其中沃尔德以76.94%涨幅居首 [2] - 苏大维格上涨57.1% 美利信 豪恩汽电 德明利涨幅均超49% [2] 调研关注重点领域 - 上市公司海外布局情况成为券商调研核心关注点 [3] - 炬光科技通过派驻管理团队提升瑞士和新加坡基地运营效率 [3] - 恺英网络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9.57% 计划通过IP价值赋能文化出海 [3]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方式从产品输出转向产能和服务输出 [3] - 更多企业通过战略并购在海外建立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 [3] - 国内优秀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出海成为全球龙头并获得估值溢价 [3]
【一图看懂】券商债券融资升温!今年境内发债规模已超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21 14:21
券商债券融资规模增长 - 截至9月19日,71家券商境内发行657只债券,同比增长64.25% [4] - 境内已发债券规模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长69.93% [4] - 76家券商境内存量债券规模为2.96万亿元 [7] 头部券商发债规模排名 - 中国银河境内发债规模1079亿元居首,华泰证券937亿元次之 [5] - 国泰海通758亿元、广发证券685.2亿元、招商证券627亿元位列前五 [5] - 中信建投482.93亿元、平安证券466亿元、申万宏源396亿元进入前十 [6] 券商存量债券规模分布 - 国泰海通境内存量债券2526亿元居首,中国银河1886亿元次之 [7] - 华泰证券1880亿元、中信证券1727亿元、中信建投1715亿元位列前五 [7][8] - 广发证券1564.2亿元、招商证券1546亿元、国信证券1421亿元规模超1400亿元 [8] 监管批准债券发行情况 - 国泰海通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3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 [10] - 某券商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80亿元公司债券 [12] - 中信证券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600亿元公司债券 [13] - 某券商获准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