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公司(601995)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公司股价涨5.04%,建信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3.28万股浮盈赚取2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6:04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9日股价上涨5.04%至37.53元/股 成交额12.72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达1811.6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31日 于2020年11月2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1] - 主营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股本销售交易、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及货币、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六大板块 [1]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2.73% 其次为股票业务20.81%和固定收益17.37% 投资银行占比12.11% [1] 基金持仓情况 - 建信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5560)二季度持有中金公司13.28万股 占基金净值2.14%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1.64万股 9月29日因股价上涨实现浮盈约23.9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建信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成立于2020年6月29日 最新规模2.2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率4.44% 同类排名3803/4221 近一年收益率31.07% 同类排名2436/3836 成立以来收益11.3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龚佳佳累计任职6年222天 现任管理规模6.06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44.21% 最差基金回报-53.01% [3]
中金公司股价涨5.04%,银河基金旗下2只基金重仓,合计持有37.97万股浮盈赚取68.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6: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股价上涨5.04%至37.53元/股 成交额12.75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达1811.67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31日 于2020年11月2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1] - 主营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股本销售交易、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及货币、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六大板块 [1] - 收入构成:财富管理32.73% 股票业务20.81% 固定收益17.37% 投资银行12.11% 其他业务8.25% 资产管理5.14% 私募股权3.60%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河基金旗下两只产品重仓持有中金公司 合计持股37.97万股 [2] - 银河主题混合A(519679)持有26.62万股 占基金净值3.11% 当日浮盈47.92万元 [2] - 银河成长混合(519668)持有11.35万股 占基金净值3.12% 当日浮盈20.43万元 [2] - 两只基金均为二季度新进持仓 合计日浮盈68.35万元 [2]
中金公司股价涨5.04%,东财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7.08万股浮盈赚取48.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6:04
股价表现 - 中金公司9月29日股价上涨5.04%至37.53元/股 成交额12.77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达1811.67亿元 [1] - 证券ETF东财(159692)当日因持仓中金公司实现浮盈约48.74万元 [2]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财富管理32.73% 股票业务20.81% 固定收益17.37% 投资银行12.11% 其他8.25% 资产管理5.14% 私募股权3.60% [1] - 通过六大分部运营:投资银行 股本销售及交易 固定收益 大宗商品及货币 财富管理及投资管理 [1] 基金持仓 - 东财基金旗下证券ETF(159692)二季度持有中金公司27.0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6%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中金公司4.71万股 最新规模3.68亿元 [2] 基金业绩 - 证券ETF东财(159692)成立以来收益32.88% 近一年收益30.41% 今年以来收益5.03% [2] - 基金经理吴逸管理规模72.5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11.5% 最差回报-40.88% [3] 公司概况 - 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31日 于2020年11月2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国贸大厦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 [1]
中金公司股价涨5.04%
新浪财经· 2025-09-29 06:0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9日股价上涨5.04%至37.53元/股 成交额12.76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达1811.67亿元 [1] - 较前一日收盘价35.73元实现单日股价增长1.8元 [4] 业务结构分析 - 财富管理业务占比最高达32.73% 股票业务占20.81% 固定收益业务占17.37% [1] - 投资银行业务占比12.11% 资产管理业务占5.14% 私募股权业务占3.60% [1] - 公司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股本销售交易、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及货币、财富管理与投资管理六大分部 [1] 机构持仓动态 - 易方达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146.02万股 总持股达1485.19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31% [2] - 该ETF单日浮盈2673.34万元 最新规模2665.16亿元 年内收益18.23% [2] - 易方达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二季度增持22.61万股至75.8万股 占基金净值2.14% 单日浮盈136.45万元 [4] - 易方达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LOF)A二季度减持7.61万股至73.3万股 占基金净值2.04% 单日浮盈131.94万元 [4] 基金经理信息 - 易方达沪深300ETF由余海燕和庞亚平共同管理 余海燕任职14年298天 管理规模3857.64亿元 最佳回报155.16% [3] - 庞亚平任职6年348天 管理规模3148.65亿元 最佳回报84.56% [3]
中金公司涨2.07%,成交额3.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843.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03:11
股价表现 - 9月29日盘中上涨2.07%至36.47元/股 总市值1760.50亿元 成交额3.91亿元 换手率0.37%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843.84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5851.62万元(占比14.97%) 卖出3062.07万元(占比7.84%) 大单买入1.24亿元(占比31.84%) 卖出1.04亿元(占比26.59%) [1] - 年内累计上涨8.54% 近5日涨0.86% 近20日跌6.34% 近60日涨3.02%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股本销售及交易、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及货币、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六大分部 [2]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2.73% 其次为股票业务20.81% 固定收益17.37% 投资银行12.11% 资产管理5.14% 私募股权3.60% 其他业务8.25% [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3.30亿元 同比增长94.35%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2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6.07亿元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2.40万户 较上期减少11.17% 人均流通股23,649股 较上期增加12.62%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7116.62万股 较上期增加2163.25万股 [4] - 主要ETF持仓变动: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81.53万股至2078.57万股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减持185.91万股至1804.31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146.02万股至1485.19万股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减持238.44万股至1397.52万股 [4]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证券Ⅱ-证券Ⅲ [3] - 概念板块包括参股基金、中特估、金融科技、证金汇金、H股等 [3]
近22天连续"吸金"超72亿,券商ETF(512000)调整蓄势,机构:券商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中枢偏下区间
新浪财经· 2025-09-29 02:09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盘中震荡 华林证券领涨0.56% 华泰证券和国信证券跟涨 湘财股份领跌 锦龙股份和中国银河跟跌 [1] - 券商ETF近1年净值上涨30.08%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8.02%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28.47% [2] - 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东方财富(15.14%)、中信证券(13.96%)和国泰君安(11.21%)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近60% [6] 产品交易与资金流向 - 券商ETF盘中换手率0.04% 成交额1493.04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16.54亿元 居可比基金前2 [2] - 近1周规模增长3.36亿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二 最新份额607.00亿份创近1年新高 [2] - 近22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72.74亿元 日均净流入3.31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12.62亿元 [2]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证券行业2025年上半年经营质量与效率双提升 净利润同比增幅维持两位数高位 [3] - 受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释放 预计三季度券商板块利润增速延续双位数增长态势 [3] - 券商板块指数反弹幅度滞后于大盘 大型券商估值处于历史中枢偏下区间 配置价值显现 [4] 市场预期与策略观点 - 多数机构对节后市场持乐观态度 建议"持股过节" 认为10月A股将迎来关键窗口期 [2] - 银河证券指出节前资金情绪谨慎致交投活跃度回落 但短期波动不改市场向好趋势 [2] - 券商ETF覆盖49只上市券商股 兼顾头部券商稳定性与中小券商业绩高弹性特征 [6]
中金 • 联合研究 | 解读我国最新国家自主贡献:减排力度不降,彰显大国担当
中金点睛· 2025-09-29 01:4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光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12][13] - 新目标意味着达峰后减排力度不减反增 碳强度年均降幅需从过去十年的3.3%提升至5%左右 到2035年碳排放量预计降至102-105亿吨(回归2022年水平)[6][17] - 实现新目标需2026-2035年绿色投资规模36-38万亿元(年均3.6-3.8万亿元) 可拉动GDP年增长1.5-2% 目前年融资规模仅2.5万亿元 绿色金融需持续扩张[6][26] 总量目标与减排路径 - 首次设定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相对总量目标 涵盖非二氧化碳气体(占温室气体总量20.1%)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战略[12][19][20] - 碳强度与总量双控制度衔接:"十五五"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 达峰后以总量控制为主[7][28] - 非二氧化碳气体管控聚焦能源活动(46.44%甲烷排放)、农业活动(41.4%氧化亚氮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 通过协同控制技术提升减排效率[20][24] 行业投资与市场机遇 公用事业 - 新能源装机目标战略预留充足:2025年末累计装机预计18-19亿千瓦 2026-2035年需新增13-18亿千瓦(年均1.3-1.8亿千瓦) 低于"十四五"年均新增规模[8][34] - 结构优化:新能源聚焦大基地和海上风电(经济性优) 煤电/储能/抽水蓄能迎调峰机遇 核电核准高峰后密集投产(2035年发电量占比目标10%)[8][35][36] - 消纳为核心:电气化率预计2035年达35% 政策压实高耗能行业绿电消纳责任 绿氢/绿氨技术拓宽非电应用场景[8][36][37] 电力设备新能源 - 风光装机2035年目标3600GW以上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迫在眉睫 储能与电网成为核心环节[9][37] - 储能规模化发展: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目标180GW 2024年装机42.37GW/101.13GWh 商业模式成熟推动经济性提升[9][38] - 电网投资强劲:"十五五"期间复合增速预计5-7% 重点投向特高压外送通道和配电网智能化改造[9][39] 汽车及出行设备 - 新能源汽车2035年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 2025年渗透率已突破50% 8M25纯电增速32%快于混动[10][41] - 政策持续支持:中央政府138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 2026年新能源销量增速预计10-15% 2030年渗透率有望达70%[10][42] - 出海加速:中国车企凭借成本与性能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预计2030年海外销量超900万辆(新能源占550万辆)[42] 碳市场发展 - 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延伸至2035年 2027年聚焦行业覆盖度 2030年完善基础设施与交易制度 2035年发展碳金融[7][30] - 温室气体种类可能扩大 当前覆盖发电/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 新增碳计量规范为非二氧化碳气体纳入提供基础[7][31]
优艾智合递表港交所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0:42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是一家工业具身智能科技公司 致力于为全球工业客户提供稳定 柔性 高效的生产解决方案[1] - 公司提供"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包括高泛化智能模型及具备感知 移动 操作能力的多形态机器人[1] 市场覆盖与客户 - 解决方案已在中国 日本 韩国 德国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销售[1] - 客户涵盖半导体晶圆代工厂 电网集团和能源集团等知名企业[1] 行业地位与排名 - 2024年按收入计在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全球第一[1] - 在半导体产业2024年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1] - 在能源及化工产业排名第二[1] 发展历程与成就 - 2017年即实现具身智能产品的销售[1] - 在半导体和能源化工领域率先实现规模销售[1] - 战略聚焦于工业具身智能中最具增长潜力和场景适应性的移动操作机器人[1]
圣邦股份递表港交所 华泰国际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0:42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华泰国际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1] - 公司拥有约6600种模拟集成电路与传感器产品 涵盖36个产品类别[1] - 产品组合分为信号链集成电路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两大领域[1] 产品应用与运营模式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 网络 消费电子 电动汽车 数据中心 机器人 可再生能源及新一代消费设备等领域[1] - 公司采用Fabless+运营模式 专注于电路设计 系统创新和差异化模拟工艺[1]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模拟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预计至2029年将达到3346亿元人民币[1]
中金公司:中美信用周期或再迎拐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0:16
中美信用周期拐点 - 美国信用周期在美联储降息后可能重启修复 甚至存在过热风险 [1] - 中国信用周期经历一年修复后受高基数影响可能震荡或走弱 需要政策加大对冲力度 [1] - 四季度美联储降息落地和"924"行情一周年将推动效果显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