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601881)

搜索文档
中国银河(06881.HK)获易方达基金增持780.05万股
格隆汇· 2025-09-07 23:37
交易概况 -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日以每股均价10.873港元增持中国银河H股780.05万股[1] - 本次增持涉及资金约8481.5万港元[1] - 交易后持股数量增至336,517,500股[1][2] 股权变动 - 持股比例由8.91%上升至9.12%[1] - 增持后持股比例突破9%的重要关口[1][2] - 本次增持通过场内交易完成[1] 公司基本信息 - 标的公司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股[2] - 股份代号为06881.HK[1][2] - 权益披露日期为2025年8月8日至9月8日[2]
中国银河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晟: 二十五载再启程 擘画一流投行新蓝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2:2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成立25年来营业收入增长11倍 净利润增长12倍 总资产增长15倍 [1][2] - 主要经营指标稳居证券行业前五名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25年同期最好水平 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1][2] - 形成多元稳健业务布局 在境内外市场建立一流品牌形象 [2] 战略定位与发展理念 - 坚持"五个始终坚持"发展理念:党的领导 服务国家大局 建设航母券商目标 客户中心 稳中求进 [2][3] - 战略目标为建设运营高效 风控稳健 业务齐全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1][11] - 将国际业务作为差异化竞争发力点 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11] 公司治理与文化建设 - 深化"清廉银河"三年行动(2022-2024) 构建四责协同机制 创新"清廉明白纸"等制度 [4][5] - 连续四年获行业文化建设AA最高评级 建立"一个银河·ONE CGS"文化理念体系 [10] - 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纳入员工考核与晋升体系 举办跨境管理人员文化融合培训 [10] 业务布局与国际化发展 - 通过银河国际和银河海外两大平台深度布局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7] - 协助海伦司 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 承销泰国信贷银行IPO(泰国最大规模IPO) [7] - 完成Info-Tech新交所主板上市(新加坡2023年来首个主板IPO) 协助UMS在马来西亚二次上市 [7] 服务国家战略举措 - 成立服务国家战略领导小组 建立专项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6] - 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强与各地政府及中投系统直管企业协同合作 [6][11] - 作为中投公司旗下主力投行 助力主权财富基金全球资产配置 [11]
二十五载再启程 擘画一流投行新蓝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0:51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成立25年来营业收入增长11倍 净利润增长12倍 总资产增长15倍 主要经营指标稳居行业前五名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25年同期最好水平 总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形成多元稳健业务布局 在境内外市场建立一流品牌形象 [1] 高质量发展核心理念 - 坚持党的领导和服务国家大局 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 - 以客户为中心践行长期主义专业陪伴 与客户共同成长 [2] - 坚持稳中求进 通过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体系筑牢风险底线 [2] 清廉建设与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启动"清廉银河"三年行动 构建政治清明/干部清正/司风清朗体系 [3] - 通过四责协同/教育强基/制度护航/监督聚力/融合赋能五大举措推进清廉建设 [3] - 清廉软实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 相关经验获上级肯定并在行业推广 [4] 金融服务与国家战略 - 成立服务国家战略领导小组 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 [5] - 建立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 激励各单位真抓实干服务国家战略 [6] - 构建内外部协同机制 与政府及中投系统企业联动服务国家战略 [6] 国际化业务与一带一路布局 - 通过银河国际和银河海外平台深度布局香港及东南亚市场 [7] - 协助海伦司/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承销泰国信贷银行规模最大IPO [7] - 完成东南亚跨境并购经典案例 包括印尼上市公司收购及马来西亚二次上市 [7] 企业文化建设 - 连续四年获行业文化建设AA最高评级 [8] - 建立"一个银河·ONE CGS"文化理念体系 涵盖责任/引领/高效/协同/诚信/稳健 [8] - 将文化理念纳入员工培训考核体系 举办跨境管理人员文化融合培训 [8] 未来战略方向 - 打造运营高效/风控稳健/业务齐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9] - 强化东盟地区布局 连接中国与东南亚资本市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9] - 将国际业务作为差异化竞争发力点 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9]
中国证券行业-全面向好,手续费收入重回正轨;第三季度交易收入喜忧参半Securities Broker_Dealer - China (H_A) 1H25 wrap-up_ Fee income back in the game; mixed trading income in 3Q
2025-09-07 16:19
这份文档是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于2025年9月3日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证券经纪/交易商行业的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该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关键驱动因素以及未来展望。以下是基于全文内容的详细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中国证券经纪/交易商行业(A股及H股)[1][6] * **涉及的主要公司**:中信证券(CITICS)、国泰海通(GTHT)、华泰证券(Huatai)、广发证券(GFS)、银河证券(GXYS)、招商证券(CMS)、东方证券(OTS)、中金公司(CICC)、中信建投(CSC)、中银国际(BOCIS)、国联民生(GLMS)、国金证券(Sinolink)、浙商证券(ZSS)等[7][60][61][62][72][75][77][79][81]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业绩强劲 * 行业净利润(剔除一次性收益)平均同比增长40%,第二季度环比增长33%和18%[1][9] * 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主要由手续费收入(增长18%)和交易收入(增长48%)驱动[1][9] * 成本收入比因收入强劲增长而全面改善[9][16][17] * 年化平均股本回报率(ROE)已回升至9%以上,银河证券和中信建投最高,达11.5%[10][20][21] 2 手续费收入恢复双位数增长 * 手续费收入自2022年以来首次恢复双位数增长(增长18% YoY)[1][33] * 经纪业务佣金平均增长35% YoY,得益于市场份额增长、客户结构改善、产品销售好转以及香港经纪业务的边际贡献[2][34] * 2025年下半年至今A股平均日交易额(ADT)达到创纪录的1.98万亿元人民币,远高于2024年下半年的1.26万亿元和2025年上半年的1.37万亿元,为第三季度经纪佣金和产品销售费用的快速增长奠定基础[2][34][35] * 资产管理费增长3-29% YoY,股票和混合型共同基金资产管理规模(AUM)在7月底达到8.8万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股票ETF规模在8月底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年内增长21%[39][41][43][44]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平均贡献6%,A股IPO复苏缓慢,但香港IPO(尤其是中金、华泰、中信)成为承销费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主要券商在超过200家的香港IPO管道中占有11-36%的市场份额[45][49] 3 离岸业务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 除华泰外,中国券商的离岸业务收入贡献从2024年的9%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资产贡献升至13%[3][27] * 中金公司离岸业务领先,收入贡献31%,资产贡献29%;中信证券紧随其后,收入贡献21%,资产贡献23%[3][27][30][32] * 中金、中信建投和广发的离岸收入增长超70% YoY,营业利润增长超150% YoY,主要由香港IPO、跨境交易和衍生品驱动[3][28] * 拥有较高离岸资产比例的券商可能从潜在的美联储降息中受益,降低资金成本[28] 4 交易收入表现强劲但下半年可能分化 * 交易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同比增长48%,贡献了48%的营业收入[9][50] * 所有券商的交易收益率均较2024年上半年显著提升,中信和中金领先,达1.9-2.0%[50][52][53] * 大多数券商在2025年上半年末增加了债券投资头寸,占交易资产(FVTPL)的46-65%[4][54][55][59] * 鉴于债券市场波动,第三季度交易收入可能表现不一。中信和中金因增加了离岸债券敞口,可能从潜在降息中受益;而债券投资比例较高的券商(如国泰海通、银河、招商)则需谨慎[4][51][64][65] 5 资产负债表与杠杆 * 随着市场反弹,资产负债表继续扩张,但速度不及预期。主要券商平均净杠杆率为5.1倍,中金和中信建投最高,约为6倍[22][23][24] * 预计更多资产负债表资源将配置到离岸和权益类资产,这有助于进一步改善ROE[22] * 截至6月底,大多数券商资本充足指标健康,保证金贷款占净资本的比例仍远低于证监会320%的预警线[22][25][26] 6 估值与投资偏好 * H股券商目前交易于1.0倍远期市净率(P/B),较历史峰值估值低超过3个标准差。中金H股和广发H股估值仍为0.9倍,低于平均水平[4][66][67] * 看好非交易收入占比高或债券投资组合占比低的券商,以获得更好的确定性。推荐广发(非交易收入占比58%,债券投资组合占比46%最低)和中信建投H股(非交易收入占比50%)[4][65][66] * 中金H股仍是行业首选,因其在机构交易需求复苏和香港市场复苏中是主要受益者,拥有同行领先的盈利增长和2025年预估ROE改善[4][66] 7 个股要点摘要 * **招商证券 (CMS)**:1H25净利润增长9% YoY(同业平均40%),受债券投资收入波动拖累。债券投资比例高(65%),对交易收入前景谨慎。维持逊于大盘评级[72][73][74] * **中银国际 (BOCIS)**:1H25净利润增长33% YoY。因债券投资比例大,交易收入下降33%。上调目标价,但因估值达2.2倍P/B,重申逊于大盘评级[75][76] * **国联民生 (GLMS)**:1H25净利润因合并大幅增长。整合效益超预期。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重申买入评级[77][78] * **国金证券 (Sinolink)**:1H25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44%。预计交易收入将进一步改善。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79][80] * **浙商证券 (ZSS)**:1H25净利润增长47% YoY。收购国都证券的整合效益开始显现。上调盈利预测和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81][82] 其他重要内容 * **南向资金流向**:年内至今,南向资金在券商H股中增持最多的是国泰海通和银河证券[68] * **易方达持仓**:通过一只ETF(易方达香港证券ETF,513090 CH),易方达持有大多数券商H股超过5%的股份[69][70][71] * **单位注意**:报告中所有货币单位,如无特别说明,均为人民币(RMB)或港元(HK$)。Billion为十亿,Million为百万,Thousand为千。例如,ADT 1.98tn即为1.98万亿元[2][35]
券商“五篇大文章”考核定调:科技金融占比最高,多项指标涉及债券领域
新浪财经· 2025-09-07 14: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自9月5日起实施,旨在压实券商主体责任并引导其精准服务国家战略 [1] - 政策推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发展,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引导行业资源投入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1] - 监管层以制度设计推动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模式转向"功能深化"新阶段,强化券商服务实体经济核心职能 [1] 评价指标体系 - 科技金融指标赋分50分,为最高权重领域,涵盖科技创新债券承销、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及直接投资等量化指标 [1][2] - 绿色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与数量 [2] - 普惠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与数量 [2] - 养老金融指标赋分10分,以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为核心考核指标 [2] - 数字金融指标赋分10分,考核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 [3] - 定性指标包括机制建设(赋分5分)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赋分5分),考核战略纳入、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及资源投入增长率 [3] - 附加项指标为特殊贡献和创新实践提供加分渠道 [4] 计分规则与设计特点 - 计分方式突出科技金融重要性(50分),其他领域各10分,体现政策倾斜 [4] - 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分档加分,各档分差1-2分,50名后赋基础分,避免过度分化 [4] - 同时设置金额及数量计分标准(如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避免绝对规模主导评价结果 [4] - 差异化指标设计为不同类型券商提供多元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 [1][8]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主导核心领域:中信证券在科技创新债券承销(1281.91亿元)、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270.44亿元)和科技并购(320.74亿元)均排名第一 [5][6] - 中小券商细分赛道突围:国金证券以109.9亿元跻身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第六,五矿证券以51.95亿元位列科技并购第六 [5][6] - 绿色债券承销由头部券商主导,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和国泰君安(111.4亿元)均超100亿元 [7] - 养老金融代销规模中金公司以2482.76万元领先,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等5家超1000万元 [7] - 普惠金融领域招商证券(381.5亿元)和广发证券(318.86亿元)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额突破300亿元 [7]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量化指标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券商业务端"具体任务",避免以往"空喊口号"现象 [7] - 考核机制引导行业摒弃短期逐利思维,长期深耕科技、绿色、普惠等关键领域 [1][3] - 差异化指标预示行业进入"分层竞技"时代,头部券商聚焦高难度指标,中小券商发展特色赛道 [8]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公募三阶段降费落地,1H25保险行业增配二级权益超6000亿元-2025090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11:4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非银金融行业 [1] 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第三阶段费率改革落地 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让利约300亿元 三个阶段费改累计让利超500亿元 [16] - 1H25保险行业增配二级市场权益6223亿元 上市险企增配4862亿元 [2] - 分红险转型成效超预期 为险资入市提供长期驱动力 [2] - 港股市场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截至8月底融资总额达1375亿港元 同比增长接近6倍 [17] 市场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下跌0.81% 非银指数下跌4.96% [5] - 券商指数下跌5.31% 保险指数下跌4.03% 多元金融指数下跌5.55% [5] - 保险板块A股表现:中国人保下跌6.57% 中国太保下跌5.63% 中国平安下跌3.31% 中国人寿下跌4.87% 新华保险下跌7.20% [7] - 券商板块仅2只个股上涨:太平洋上涨6.80% 华林证券上涨0.18% [7] 保险行业数据 - 1H25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较年初增长8.9%至36.2万亿元 [2] - 7家上市险企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较年初增长7.5%至21.8万亿元 占行业整体60.3% [2] - 1H25险资增配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6222亿元 占比较24年末提升0.7个百分点至13.05% [2] - 截至2025年6月末 7家上市险企二级市场权益配置比例合计达13.2% 其中股票占比9.4% 基金占比3.8% [2] - 平安上半年增配二级权益2076亿元 占上市险企增配总规模42.7% 国寿增配1632亿元 占比33.6% [2] 分红险转型表现 - 太平人寿分红险在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占比87.1% [2]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超50% 新单保费占比超19.87% [2] - 太保寿险分红险占新保期缴42.5% 新单保费占比16.1% [2] - 新华保险1H25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10.9% [2] - 友邦保险分红账户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达39.0% 高于非分红账户28.0个百分点 [2] 券商行业数据 - 本周沪深北日均股票成交额26,035.62亿元 环比下降12.75% [15] - 2025年至今沪深北日均成交金额15,768.22亿元 同比增长48.25% [15] - 截至2025年9月4日 两融余额22,795.44亿元 较2024年底增长22.3% [15] - 2025年至今两融日均余额18,856.55亿元 较2024年全年日均余额增长46.9% [15] - 2025年9月股权融资首发募资6.0亿元 [49] - 2025年9月券商主承销债券1175.15亿元 [12] 利率环境 - 截至2025年9月5日 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83%和1.87% [12] - 国债和国开债期限利差分别为0.43%和0.33% [12] - 1年期和10年期企业债信用利差分别为0.27%和0.46% [12] 投资建议 - 券商推荐三条投资主线:综合实力强的头部机构 业绩弹性较大的券商 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 [2] - 保险持续推荐中国人寿(H)、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太保 [2] - 港股金融/多元金融推荐香港交易所、中银航空租赁、江苏金租、远东宏信 [2] 重点公司动态 - 永安期货累计回购股份96.7万股 支付金额1499.7万元 [21] - 中银证券选举周权为董事长 [22] - 信达证券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更完成 [23] - 中泰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4] - 华创云信股东杉融实业0.4亿股将被司法拍卖 [27] - 国联民生获准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亿元 [30] - 广发证券累计新增借款529.81亿元 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34.61% [31] - 国盛金控总经理辞职 董事长代行总经理职责 [32][34]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点评:公募基金改革三阶段落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7 07: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改革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赎回安排、下调销售服务费等措施持续让利投资者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和中长期资金入市 有利于提振市场交投情绪和流动性 对券商板块形成利好 [3][4] 费用结构调整 - 股票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从1.8%调降至0.8% 降幅56% [4] - 混合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从2%调降至0.5% 降幅75% [4] - 债券型基金认申购费率上限从1.5%调降至0.3% 降幅80% [4] - 销售机构在覆盖成本前提下加大认申购费打折力度 嘉实直销收取0%申购费 银行代销和第三方平台收取0.15%申购费(打1折) [4] - 持有期限7-30天赎回费率从0.75%提高至1% [4] - 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收入向"保有"收入转变 [4] 销售服务费改革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从1.5%/年调降至0.4%/年 降幅73% [4] - 指数型和债券型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从0.6%/年调降至0.2%/年 降幅67% [4] - 货币市场基金销售服务费率上限从0.25%/年调降至0.15%/年 降幅40% [4] - 持有期超过1年的股混债基份额不再收取销售服务费 [4] 尾佣支付安排 - 个人投资者客户维护费/基金管理费比例维持50%上限 [4] - 非个人投资者股混型基金客户维护费/基金管理费比例为30%上限 [4] - 非个人投资者其他基金客户维护费/基金管理费比例为15%上限 [4] 机构销售渠道变革 - 明确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FISP平台)法律定位 对面向机构投资者为主的代销机构冲击较大 [4] - 未来代销机构竞争力将从渠道转向综合服务能力 [4] 改革成效数据 - 1H25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622亿元 较1H23下降13% [4] - 托管费139亿元 较1H23下降7% [4] - 客户维护费186亿元 较1H23下降9% [4] - 销售服务费154亿元 较1H23增长27% [4] 投资建议标的 - 竞争格局赢家: 国泰海通 中信证券 华泰证券 [4] - Beta放大器: 广发证券 东方证券 [4] - Alpha领跑者: 中金公司H 中国银河A+H [4] - 中小券商关注: 长城证券 兴业证券 [4] 重点券商估值数据 - 中信证券2025E净利润248.3亿元 同比增长14% PB 1.53 [5] - 国泰海通2025E净利润230.9亿元 同比增长77% PB 1.21 [5] - 华泰证券2025E净利润150.7亿元 同比-2% PB 1.26 [5] - 东方证券2025E净利润66.3亿元 同比增长98% PB 1.59 [5] - 中金公司2025E净利润86.8亿元 同比增长52% PB 2.58 [5] - 广发证券2025E净利润117.6亿元 同比增长22% PB 1.30 [5]
市场回暖,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迎丰收!
券商中国· 2025-09-05 13:25
经纪业务收入增长 - 证券行业上半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789.52亿元 较去年同期603.58亿元增长30.8% [2][4] - 股票基金日均交易额1.61万亿元 同比提升63.87% 港股日均成交2402亿港元 同比提升117.61% [4] - 前十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合计408.14亿元 占行业总收入比例达51.69% 中信证券以64.02亿元居首 国泰海通以57.33亿元位列第二 [4] 客户规模与数字化获客 - 国泰海通境内个人资金账户数达3845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4.2% 其中富裕及高净值客户数增长6.8% 私人订制服务资产规模增长57.7% [5] - 国信证券经纪客户托管资产超2.6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5% 手机证券用户总数超3085万户 增长6.38% [5] - 中信建投上半年新开发客户83.08万户 同比增长12.98% 互联网引流效果居行业前列 [5] 金融产品代销业务 - 42家上市券商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5.68亿元 同比增长32.09% [2][7] - 头部券商代销收入领先 中信证券8.38亿元 中金公司6.03亿元 国泰海通4.48亿元 [7] - 中小券商代销增速显著 南京证券同比增长191.28% 国联民生增长135.08% 国金证券增长124.50% [7] 产品配置与创新策略 - 中信建投金融产品保有规模突破2800亿元 买方定制业务保有规模同比增长161.62% 非货币型ETF保有规模增长120.85% [8] - 华泰证券构建多维度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达3045.72亿元 基金投顾业务规模210.37亿元 [9][11] - 招商证券"e招投"基金投顾保有规模47.19亿元 累计签约客户8.76万户 财富顾问人数达1414人 [12] AI技术赋能财富管理 - 国泰海通践行"all in AI"战略 业内首推APP大模型面客服务 助力代销产品保有规模快速增长 [11] - 华泰证券加强AI大模型赋能买方投顾应用 迭代升级资产配置工具 [11] - 国信证券加速推进AI技术赋能 重塑智能财富管理新生态 [12]
10家头部券商赚749亿,中信证券丢第一,境外业务哪家强?中金仍未超中信
36氪· 2025-09-05 13:14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50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增长且无一家亏损为2022年以来首次达成的中期业绩成就 [1] - 10家头部券商营收合计1542.95亿元同比增长14.89%归母净利润合计749.23亿元同比增长60.52% [2] - 头部券商中7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40%其中国泰海通和中金公司增速分别达213.74%和94.35% [2]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国泰海通因并购重组产生负商誉79.6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57.37亿元同比增长213.74%跃居行业第一 [1][3] - 中信证券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0%营收330.39亿元保持行业营收第一 [3] - 剔除负商誉影响后国泰海通扣非归母净利润72.79亿元略低于华泰证券的74.56亿元中信证券扣非归母净利润135.71亿元保持领先 [4] - 中国银河与广发证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8亿元和64.70亿元增速均约48%竞争激烈 [4] 业务板块表现 - 头部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合计710.69亿元同比增长50.83% [5] - 经纪业务收入合计367.09亿元同比增长47.13%投行业务收入88.35亿元同比增长19.44%资管业务收入149.53亿元同比增长2.42% [5]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90.52亿元经纪投行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为64.02亿元20.98亿元54.44亿元均居行业第一 [5] 境外业务发展 - 9家头部券商境外子公司除招商证券国际外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国信香港增长超1300%广发控股香港增长超200%中金国际和中信建投国际增长超160% [7] - 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3.9亿美元(约30.44亿港元)同比增长66%略高于中金国际的26.34亿港元居境外业务第一 [8][9] - 港股市场上半年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同比上升118%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上升716% [6] - 中金公司上半年承销53单港股IPO项目远超中信证券的18单 [9]
中国银河:给予科华数据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9-05 10:23
核心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研究报告 给予科华数据买入评级 公司2025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算力与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产品出海战略成效显著[1][2][3][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总营收37.33亿元 同比增长0.06% 归母净利润2.44亿元 同比增长7.94%[2]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25.16亿元 环比增长106.88%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 同比增长14.81% 环比增长153.24%[2] - 中国银河证券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22亿元、10.92亿元、14.58亿元 对应EPS为1.40元、2.12元、2.83元[4] 业务板块分析 - 智算业务收入13.98亿元 同比增长16.77% 毛利率29.35% 占总收入37.44% 推出液冷算力POD等新产品 中标移动、电信等大客户项目 覆盖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3] - 智慧电能业务收入4.39亿元 同比下降22.56% 毛利率36.39% 在全球模块化UPS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为交通、电力等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3] - 新能源业务收入18.52亿元 毛利率17.51% 推出2000V组串式逆变器等新产品 功率范围覆盖3kW-10MW 适用于高海拔等复杂环境[3] 战略布局 - 推行"智算+光储"融合战略 提出"绿电+AI+光充储算一体化"理念 通过数据中心与储能系统集成 实现绿电支撑算力高耗能需求[4] - 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在东南亚、中亚、欧洲、北美等地实现数据中心产品交付 推动AI、液冷、算力等业务出海[3][4] - 与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AI芯片厂商合作 基于自建智算中心优化模型训练与推理性能[3] 行业前景 - 全球算力需求增长推动数据中心高效节能解决方案发展 公司技术优势有望迎来新机遇[4] - 数智化浪潮下高算力与高能耗关联紧密 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体系成为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核心赋能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