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拓普集团(601689)
icon
搜索文档
拓普集团:实际控制人、副董事长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新浪财经· 2025-09-17 09:39
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邬建树在2025年9月1日至9月10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99.83万股 减持价格区间为62.81至73.03元/股 减持比例0.1725% [1] - 副董事长邬好年在2025年8月29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9.53万股 减持价格区间为62.49至63.83元/股 减持比例0.0285% [1] - 两人合计减持349.36万股 占公司总股份数0.2010% [1] 减持计划调整 - 公司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1]
拓普集团:多位股东已累计减持0.20%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9:38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控股股东邬建树实际减持299.83万股 副董事长邬好年实际减持49.53万股 合计减持349.36万股[1] - 合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比例0.20%[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1] 减持计划调整 - 原定减持计划期间为2025年7月8日至2025年10月7日[1] - 因个人资金需求已基本满足 两人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1] - 减持计划提前终止时间为2025年9月10日[1]
拓普集团:邬建树、邬好年合计减持349.36万股公司股份 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格隆汇· 2025-09-17 09:33
股东减持情况 - 邬建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299.83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1725% [1] - 邬好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49.53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0285% [1] - 邬建树与邬好年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49.36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数的0.2010% [1] 减持计划调整 - 邬建树与邬好年因自身资金需求已基本满足,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1]
国联民生证券:25Q2乘用车需求延续高景气 零部件收入受益行业产销规模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8:12
行业整体表现 - 25Q2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 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量环比增长[1] - 行业总营收9211亿元 同比+9.1% 环比+15.4%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8.9% 环比+2.0%[1] - 行业毛利率15.6% 同比-0.9个百分点 环比-0.3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1.2% 同环比均改善0.4个百分点[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收入比重14.0% 同比+2.2个百分点 环比+16.2个百分点[1] 乘用车板块 - 25Q2乘用车批发销量711万辆 同比+13.0% 环比+10.8%[2]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363万辆 同比+33.6% 环比+25.2% 渗透率51.1% 同比+7.9个百分点 环比+5.9个百分点[2] - 乘用车板块总营收5322亿元 同比+10.5% 环比+21.4% 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 同比-29.1% 环比-5.5%[2] - 小鹏汽车25Q2交付10.3万辆 同比+241.6% 零跑汽车交付13.4万辆 同比+151.7% 零跑2025H1净利润0.3亿元实现扭亏[2] 零部件板块 - 25Q2零部件总营收2516.4亿元 同比+10.5% 环比+9.9% 归母净利润149.7亿元 同比+19.4% 环比+6.5%[3] - 零部件毛利率18.2% 同比+0.1个百分点 环比+0.4个百分点 净利率6.0% 同比+0.4个百分点 环比-0.2个百分点[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88.3天 环比减少8.0天 存货周转天数73.3天 环比减少6.3天[3]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1亿元 同比+10.3% 占收入比重10.8%[3] 商用车板块 - 重卡销量25Q2环比增长 龙头公司通过产品力领先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超预期业绩[4] - 潍柴动力25Q2归母净利润29.3亿元 同比-11.2% 环比+8.2% 中国重汽净利润3.6亿元 同比+4.0% 环比+15.4%[4] - 客车行业归母净利润13.3亿元 同比+12.1% 环比+50.2% 净利率6.7% 同比+0.5个百分点 环比+0.9个百分点[4] - 宇通客车25Q2归母净利润11.8亿元 同比+16.1% 环比+56.4% 对板块拉动作用明显[4] 投资标的 - 乘用车领域推荐吉利汽车 比亚迪 上汽集团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 赛力斯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5] - 零部件领域推荐新泉股份 拓普集团 电连技术 比亚迪电子 星宇股份 伯特利 隆盛科技 华丰科技 凌云股份 华域汽车 德赛西威 关注银轮股份[5] - 商用车领域推荐中国重汽 潍柴动力 宇通客车[6]
胜宏科技获融资资金买入超47亿元丨资金流向日报 - 证券 - 南方财经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3:18
主要股指表现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04%收于3861.87点 最高3876.69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0.45%收于13063.97点 最高13071.22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0.68%收于3087.04点 最高3089.78点 [1] 融资融券数据 - 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23848.08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26.82亿元 [1] - 融资余额23679.68亿元 融券余额168.4亿元 [1] - 沪市两融余额12174.44亿元 较前日增加122.78亿元 [1] - 深市两融余额11673.64亿元 较前日增加104.04亿元 [1] 融资买入个股排名 - 胜宏科技融资买入额47.06亿元位列第一 [2] - 中科曙光融资买入额40.13亿元位列第二 [2] - 寒武纪融资买入额37.64亿元位列第三 [2] - 新易盛融资买入额33.27亿元位列第四 [2] - 东方财富融资买入额28.09亿元位列第五 [2] 新基金发行情况 - 昨日新发行5只基金 包括兴银颐福保守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混合发起(FOF) [2] -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和C两只基金 [2] - 万家周期视野股票发起式A和C两只基金 [2] 龙虎榜净买入排名 - 华胜天成获龙虎榜净买入66337.98万元位列第一 [4] - 汉威科技获净买入37405.82万元位列第二 [4] - 三花智控获净买入33447.08万元位列第三 [4] - 星辉娱乐获净买入27845.08万元位列第四 [4] - 供销大集获净买入26218.34万元位列第五 [4]
机器人ETF鹏华(159278)涨超2.8%,盘中净申购65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37
指数及ETF表现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2.65% 成分股奥普光电上涨10.01% 汉威科技上涨8.18% 科沃斯上涨7.72% 兆威机电和双环传动等跟涨 [1] - 机器人ETF鹏华上涨2.8%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21元 盘中净申购6500万份 [1] 产业催化事件 - Tesla V3轻量化及集成化定型 2026年初量产 供应链已收到2026年第一季度批量通知 减速机和丝杠产能规划均超过10万台 [1] - FigureAI未来三天连发重大公告 年产能1.2万台产线已投产 4年扩产至10万台 [1] - 审厂节奏于9月下旬在泰国和中国同步启动 新增未审厂标的包括恒立液压 兆威机电和德昌电机 稀缺性提升 拿到"code"即锁定正式订单 [1] 核心零部件进展 - 传感器方面 安培龙六维力硅基方案9月送样T链 泰国工厂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 单机器人价值量1.8万元 净利率25% 100万台对应利润45亿元 [1] - 电机方面 信质集团轴向磁通电机10月送样 功率密度提升50% 体积缩小30% ASP为3500元 净利率18% [2] 市场空间预测 - 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10万台 2030年上调至100万台 [2] - 核心零部件市场规模从200亿元增至200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8% [2] 机构观点及指数成分 - 人形机器人进入密集催化期 马斯克再次强调灵巧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 国产链条场景落地和新产品发布持续催化 [2] - 看好传感器 灵巧手 垂类应用端和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2]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石头科技 科沃斯 机器人等 合计占比41.12% [2]
拓普集团股价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2:3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涨2.03%至78.75元/股并创历史新高 [2] - 总市值突破1368.54亿元 [2] - 单日成交额达26.75亿元 [2]
机器人催化密集,汽车零件ETF(159306)机器人含量高,涨超1.3%冲击3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09
机器人行业融资与市场动态 - 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Figure完成C轮融资 融资额超10亿美元 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1] - 马斯克称下周将在特斯拉内部与各部门开会 特别关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及擎天柱机器人生产计划 [1] - 人形机器人行业有望进入销量上升期 预计Optimus 3落地将成为全球参考的重要对象 行业设计方向从"多种多样"逐渐聚拢 [1] 人形机器人发展时间线 - 2025年人形机器人处于设计升级、数据积累和泛化训练阶段 预计年底部分工厂应用场景机器人可定型 [1] - 2026年人形机器人有望放量 随着产业链成熟度提升 产品价格将逐渐下降 [1] - 行业供应链或将走向集中 板块格局确定性有望提升 [1] 汽车零部件指数与ETF表现 - 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选取100只汽车系统部件、内饰外饰、汽车电子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1] - 汽车零件ETF紧密跟踪该指数 成分股较多涉及机器人产业链 受催化盘中涨超1.3% 冲击3连涨 [1]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汇川技术、福耀玻璃、三花智控等 合计占比41.54% [2] 相关金融产品信息 - 汽车零件ETF(159306)设场外联接基金 包括平安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联接A(022731)、联接C(022732)和联接E(024542) [2]
电动化、智能化赋能零部件行业锚定新增量 ——“透视”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1: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4.3%,电动化与智能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 - 行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部分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 - 企业通过新兴领域布局、供应链优化和国际化战略应对挑战,展现行业韧性[2] 板块龙头企业表现 - 潍柴动力营收1131.5亿元(同比+0.59%),净利润56.4亿元(同比-4.4%),新能源重卡销量突破1万辆(同比+255%)[3] - 华域汽车营收846.76亿元(同比+9.55%),新能源业务配套金额占比达80%,收购上汽清陶49%股权进军固态电池领域[4] - 拓普集团营收129.35亿元(同比+5.83%),净利润12.95亿元(同比-11.08%),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达218.04%[4] - 福耀玻璃营收214.47亿元(同比+16.94%),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37.33%),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5] 电池领域发展 - 宁德时代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27%),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新产品[6] - 国轩高科营收193.94亿元(同比+15.48%),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良品率90%),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7] - 动力电池出口量1-7月累计同比增长29.4%,比亚迪等企业出口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8] - 行业面临车企自建电池厂导致外需降低、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等挑战[7][8] 电机与电控系统 - 精进电动营收10.22亿元(同比+76.75%),净利润3596.53万元(同比+112.62%),乘用车电驱系统订单大幅增加[8] 智能化领域进展 - 汽车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渗透率从2024年底20%升至2025年上半年32%[9] - 德赛西威营收146.44亿元(同比+25.25%),智能座舱业务销售额94.59亿元(同比+18.76%),辅助驾驶业务营收41.47亿元(同比+55.49%)[9][10] - 华阳集团汽车电子业务营收37.88亿元(同比+23.37%),研发投入占比营收8.29%[10] - 地平线营收15.67亿元(同比+67.6%),征程6系列芯片出货98万套(同比+6倍),但经营亏损扩大至11.1亿元[10] 传统零部件转型 - 多缸柴油机销量215.41万台(同比+3.84%),其中商用车用102.27万台(同比+2.44%)[12] - 全柴动力多缸发动机销售18.06万台(同比+10.05%),加快氢燃料电池等新产品开发[12] - 东安动力营收24.79亿元(同比+25.72%),实现扭亏为盈,布局低空经济转子发动机[12] - 轮胎企业出口表现突出,但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剧烈:玲珑轮胎营收118.12亿元(同比+13.8%),赛轮轮胎销量3914.49万条(同比+13.32%),三角轮胎净利润3.96亿元(同比-35.3%)[13][14]
灵巧手: 特斯拉机器人迭代最重要的方向,量产落地的“最后一厘米”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01:53
灵巧手战略地位 - 特斯拉Gen3核心攻关在"手与前臂" 凸显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战略核心 [1][2] - 灵巧手工程量占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约50% 是历次迭代重点方向 [2] - 灵巧手优化完成将标志核心硬件趋近收敛 成为规模化量产最后环节 [1][2] 技术迭代方向 - 手掌电机整体迁移至前臂 支持更高自由度并降低维护复杂度 [3] - 微型无刷电机可能替代部分空心杯电机 提升扭矩密度并优化成本 [3] - 微型滚珠丝杠替代蜗轮蜗杆 提升传动精度/负载与效率 未来或采用滚珠+滚柱复合形式 [3] - 腱绳传动替代扭力弹簧 结构更接近人体肌腱 增强手指灵活性与动作自然度 [3] - 传感器覆盖扩展至手掌与手指全域 有望集成视触觉方案并叠加温度等多模态感知 [3] - 采用轻量化包覆材料 在维持触感同时显著减重 提升动作效率/续航与寿命 [3] 产业链机会 - 关注微型电机供应商:拓普集团 信质集团 [3] - 关注微型丝杠供应商:五洲新春 震裕科技 浙江荣泰 [3] - 关注腱绳方案供应商:骏鼎达 [3] - 关注传感器供应商:隆盛科技 [3] - 关注轻量化材料供应商:唯科科技 恒勃股份 [3]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灵巧手技术涵盖硬件/算法与应用场景三大环节 直接影响机器人决策与训练 [4] - 作为不同机器人形态的"共性模块" 可独立应用于工业/医疗/生活服务等场景 [4] - 国内企业主要采用三类技术方案:连杆传动(傲意科技 因时机器人) 腱绳驱动(帕西尼感知 灵巧智能) 齿轮/直驱(星动纪元) [4] - 第三方整手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合作实现更快量产(如傲意科技) [4] - 头部厂商(特斯拉 小米)通常依靠核心供应链自研灵巧手 [4] - 具备技术协同的电机/丝杠厂商可能向整手领域延伸(兆威机电 隆盛科技 震裕科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