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搜索文档
How Tesla's metamorphosis may see its stock surge to $3,000 in just 10 years
MarketWatch· 2025-09-19 10:32
Robots and robotaxis will turn Musk's carmaker into a 'physical AI' company, says Baird ...
Will the US ever have fully automated ‘dark factories’?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0:00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Manufacturing Dive. To receive daily news and insights, subscribe to our free daily Manufacturing Dive newsletter. While the increasing use of AI has been making news in the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nd Japan have been running fully automated factories that require minimal human intervention for decades. These so-called “dark” or “lights-out” factories use machines, robots and automated systems to operate 24/7 without breaks, lighting, heat ...
Jim Cramer Reasserts That Tesla, Inc. (TSLA) Is An Autonomous Driving & Robotics Stock
Yahoo Finance· 2025-09-13 16:08
We recently published 10 Stocks Jim Cramer Discussed As He Remained Optimistic About American Ingenuity. Tesla, Inc. (NASDAQ:TSLA) is one of the stocks Jim Cramer recently discussed. Cramer’s co-host David Faber managed to squeeze in Tesla, Inc. (NASDAQ:TSLA) at the show’s end. Faber was surprised by the shares rising by 4% as the show ended without any discernible news. Co-host Carl Quintanilla joined and pointed out that Tesla, Inc. (NASDAQ:TSLA)’s shares had gained 15% over the month. In response, Cram ...
小米集团_2025 年亚洲领袖大会及 2025 年 Communacopia + 科技大会 —— 关键要点
2025-09-10 14:38
**小米集团 (1810 HK)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公司为小米集团 (Xiaomi Corp 1810 HK) [1] * 行业涉及智能手机 消费电子AIoT 智能电动汽车制造 [3][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智能电动汽车 (Smart EV)** * 公司维持2025年交付35万辆的目标 近期周度交付量走强主要得益于一期工厂生产效率提升 二期工厂尚未贡献 预计近期稳定交付水平约为每周1万辆 [7] * 坚持“英雄产品”策略 计划每年推出一款主要新车型 并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推出现有车型的改款和新版本 旨在通过进入不同用户群体/细分市场在未来几年实现年销100万辆的目标 [8] * 未来几年聚焦于中高端市场 该价格区间(15万人民币以上)占中国年汽车销量的一半 但贡献了利润池的大部分 [8] * 计划于2027年将电动汽车引入欧洲市场 初期可能通过出口渠道 后续可能本地生产 认为欧洲是中国和美国之外最大的统一汽车市场 且其高端市场定位与小米相符 [11] * 将辅助驾驶视为未来的差异化优势 其自研辅助驾驶技术因上路车辆增多提供更多数据而进展良好 强调跨车型采用统一的辅助驾驶技术 将安全置于最高优先级 [11] * 管理层保持2025年下半年实现盈利的指引不变 在供应受限的今年专注于优化盈利能力 在更正常化的环境下则更强调规模 目标是未来15-20年成为全球前五大汽车公司(去年门槛约为年产50-60万辆) [11] **AIoT与生活消费品** * 公司对2025年实现25-30%的同比收入增长有信心 预计毛利率同比扩张2-2.5个百分点 认为15-20%是更常态化的增长 专注于有盈利能力的高质量增长而非仅规模增长 [11] * 智能大家电占2024年收入中十位数百分比(mid-teens %) 在2025年上半年是大家电领域唯一实现平均售价(ASP)和销量均正增长的厂商 将其强劲表现归因于产品力和比传统同行更高的渠道销售效率 [11] * 具体到空调(ACs) 小米2025年目标出货量为1000万台(对比海尔为1200-1300万台) 其武汉自有空调工厂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 自动化程度高 并正在自研空调压缩机和相关软件 管理层认为小米的定位不同于同行 其80%的空调接入互联网 支持智能控制 OTA软件升级 远程问题诊断和数据积累以支持软件研发 [10] * 海外扩张 尽管短期内中国贡献度可能因大家电主要在中国销售而上升(例如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占IoT收入近80%) 管理层预期长期来看国际市场收入规模将超过中国 但指出每个市场的认证过程困难限制了SKU数量(海外200-300个 vs 中国2000个) [12] * 新零售模式下的小米之家门店扩张将是重点 公司目标到2025年底接近400家店 到2026年约2000家店 [12] **智能手机 (Smartphones)** * 市场份额 小米已稳步提升市场份额 在全球所有地区(除美国外)排名第一至第四 缩小了与三星和苹果的出货量差距 目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 并维持未来3-5年年度出货量2亿台的目标 在中国 管理层观察到国家补贴推动了头部品牌的市场整合 对于海外市场 本地化是扩张的关键 小米将在全球核心市场建设本地团队 [14] * 毛利率(GPM)与物料清单(BOM)成本 公司面临高于预期的内存成本(尤其是DDR4)压力 考虑到当前库存较低 这给智能手机毛利率带来压力 尽管7-8月因产品组合更有利毛利率好于预期 管理层预计随着包括小米16 Redmi K系列和国际市场小米T系列在内的新产品发布 2025年第四季度毛利率将环比恢复 [14] * 高端化 尽管因换机周期延长导致市场需求疲软 管理层预期单一地区基础上的平均售价(ASP)呈上升趋势 折叠屏手机仍是一个利基市场 小米及其同行多个型号的折叠屏手机今年出货量较2024年有所下降 但一个数据点令人鼓舞 体现了小米生态系统的力量 即在更换手机品牌的小米汽车车主中 有一半转向了小米智能手机型号 [14] **其他重要内容** **资本配置与研发** * 2025年计划研发投入300亿元人民币 资本支出150亿元人民币 [14] * 对于智能制造 将其智能手机工厂(年产能1000万台)更多视为研发实验室 无计划再建智能手机工厂 同时将小米的制造体系带给代工厂商 在AIoT领域 除空调工厂外 还计划建设洗衣机工厂和冰箱工厂各一个 对于电动汽车 目前负责100%的制造 认为其订单到销售的模式与智能手机不同 相信智能制造投资为与供应商谈判提供了强大能力 [14] **芯片与机器人** * 芯片 管理层重申其应用处理器(AP)策略原则 即面向消费者 专注于消费电子 且100%自用 未来路线图包括 1) 重申SoC并开发软硬件协同功能以支持智能手机高端化 2) 未来3-5年开发5G调制解调器 3) 开发包括座舱和ADAS在内的电动汽车芯片组 为电动汽车板块实现更多成本节约 [14] * 机器人 小米专注于开发可部署于自家工厂以提高自动化和效率的机器人 [14] **财务投资与生态系统** * 管理层认为其对投资组合公司(如禾赛Hesai)的财务和战略投资回报良好 已投资20多家公司 其中大部分处于电动汽车供应链中 [15] * 投资论点 高盛将小米视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2024年出货量占比13.8%)和领先的消费AIoT/新能源车平台 认为其处于多年生态系统扩张的早期阶段(预计2024-27年收入/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6%/36%) 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执行良好 长期看 其稳健的资产负债表 强大的软硬件/手机-IoT-汽车整合能力 以及规模和深入参与电动汽车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 将增加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并有望建立全球最大的消费者物理智能生态系统之一 给予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65港元 [16][17] **区域投资者关注点差异** * 亚洲投资者更关注小米的AIoT和新零售策略 而美国投资者相对更多地讨论资本配置问题 [2]
Disney Settles FTC Complaint With YouTube Over Children's Data Collection
CNET· 2025-09-03 16:46
核心处罚事项 - 公司因在YouTube上错误标记儿童视频并允许在未通知父母或获得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儿童个人数据 被联邦贸易委员会处以1000万美元民事罚款 [1] - 错误标记导致本应为儿童制作的视频收集了超出允许范围的信息 并使用这些信息向13岁以下儿童投放定向广告 [1] - 违规行为涉及视频默认设置为"非儿童制作"标签 而实际内容应标记为"儿童制作" 这违反了《儿童在线隐私保护规则》[1] 合规整改要求 - 公司同意建立视频标签审查程序 确保未来对"非儿童制作"视频履行父母通知和获得同意的义务 [2] - 联邦贸易委员会指出这项前瞻性条款反映了对年龄验证技术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 以加强儿童在线保护 [2] 行业监管动态 - 联邦贸易委员会同时对玩具制造商Apitor Technology采取COPPA相关执法行动 指控其通过中国第三方应用收集儿童地理位置信息 [2] - 玩具制造商因违反COPPA被处以50万美元罚款 该公司主要生产面向6至14岁儿童的机器人产品 [2]
遥操作,机器人智能的第一课
虎嗅· 2025-09-03 08:47
机器人控制技术分类 - 机器人运动控制分为人控和自控两类 [1] - 人控方式通过操作员使用遥控器或VR设备实时指挥机器人 [1] - 自控方式依赖机器人自身传感器独立识别环境 [1] 技术路线类比 - 人控模式类似于玩赛车游戏的操作方式 [1] - 自控模式类似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工作原理 [1] 文章研究重点 - 本次内容重点讨论人控技术路线 [1]
机器人“飞身上篮” 挑战“全地形越野”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23:12
赛事概况 - 国内高校技术挑战性最强且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机器人赛事 [2] - 本届设置三大竞赛项目:机器人篮球竞技赛"飞身上篮"、仿生足式机器人挑战赛、机器人排球挑战赛 [2] 资源支持 - 赛后优秀团队可获得百亿元规模政府订单池支持 [2] - 优秀团队可接入分布式算力网络等资源 [2]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正式开业
新浪财经· 2025-08-09 09:04
行业动态 -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在北京亦庄正式开业,标志着机器人行业在商业化应用和服务模式上的创新突破 [1] - 该4S店聚焦机器人产品从研发测试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服务需求,显示行业正从单一产品销售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 [1] - 4S店依托机器人大世界现有空间展开,分为机器人展示、互动、维保、洽谈空间,总面积达4000平米,体现行业对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的重视 [1] 商业模式 - Robot Mall采用4S店模式运营,整合展示、销售、维保等环节,为机器人行业探索新的商业服务模式 [1] - 该模式强调互动体验和售后服务,区别于传统机器人销售渠道,可能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1]
超1500件展品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05:22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1] - 大会内容包括开幕式、论坛、博览会、大赛、同期活动及闭幕式 [1] - 国际机构支持数量达28家,创历史新高 [1] 论坛活动 - 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 [2] - 产业发展篇章邀请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等嘉宾分享全球产业趋势,东盟等国家将发布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 [2] - 创新应用篇章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分享前沿进展,国际专家将展示农业机器人应用 [2] - 技术融合篇章邀请国内头部具身智能企业创始人分享最新技术及产品,并进行实物互动展示 [2] 博览会 - 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企业1500余件展品,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25% [3] - 首发新品100余款,数量是去年的近2倍 [3] - 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3] 大赛 - 大赛包括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 [4] - 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6000余支赛队10000余名选手参赛 [4] - 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将展示20余个优秀科研团队创新成果 [4] 同期活动 - 48家单位参与组织31场活动,涵盖机器人创新应用、国际合作、技术突破等方向 [6]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同步举办全球首个"E-Town机器人消费节" [6] - 消费节涵盖6大商圈,打造机器人购物体验、特色餐饮等服务体系 [7]
今年的WAIC,已经抽象到不知道天地为何物了?
虎嗅· 2025-07-30 08:53
机器人技术展示 - 机器人具备对抗功能 现场气氛火爆到护栏成为保护神器 [1] - 机器人掌握复杂游戏技能 能够打麻将并模仿人类摸牌动作 [1] - 机器人实现拟人化行为 在直播间模拟打工人摸鱼状态 [1] - 高仿生机器人可同步人类动作和表情 现场展示产生强烈反响 [1]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机器人技术覆盖娱乐竞技场景 包括格斗和棋牌类活动 [1] - 机器人应用于直播等新兴业态 展现多样化就业形态 [1] - 人机交互技术取得突破 实现动作和表情的实时同步 [1] 行业活动影响力 - WAIC科技展呈现技术抽象化趋势 展示形式花样百出 [1] - 现场展示引发广泛关注 技术展示效果超出常规预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