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机构“为民办实事”“我为诚信代言”示范案例
齐鲁晚报· 2025-09-17 05:20
金融教育宣传活动 - 山东金融监管局联合多部门于9月15日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1] - 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保险机构"为民办实事"和"我为诚信代言"示范案例[1] 保险纠纷调解服务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设立全省首家"新市民保险调解室" 累计调解理赔纠纷案件74起并成功化解客户投诉69件[2] 诚信经营体系建设 - 太平洋财险山东分公司将诚信融入核心价值观 通过高层签署宣言、建立质检机制和引入外部监督实现社会公信力提升[3] - 新华人寿山东分公司连续8年举办"诚信荣誉之星"活动 设立13个专属金融教育基地增强诚信服务意识[11] 风险管理与社会治理 - 平安财险山东分公司在209处高风险路段安装电子斑马线等设备 并在聊城为1000户独居老人安装一氧化碳监测设备[4] - 公司设立56个农机作业护航服务站 累计服务小麦抢收面积396万亩[4] 农业保险创新服务 - 泰山财险通过"一喷三防"服务保障40万亩农田丰收 并为40家生猪养殖场开展277次检测使每头生猪养殖成本降低5%-8%[5]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安责险+安全生产数据化管控项目"覆盖近3000家单位 化解风险隐患111万条[6] 乡村振兴服务模式 -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金麦穗"计划为1000余户农民提供2.37亿元风险保障 并搭建3个"双成书屋"捐赠3000余册图书[7] - 公司连续3年搭建农副产品助销平台 近三年累计帮扶金额超过500万元[7] 理赔服务优化 - 太平洋人寿山东分公司建立1410人诚信服务大使团队 年均服务客户5.1万人并指导线上自助理赔17.1万人次[8] - 太平人寿通过"秒赔"系统实现跨地区5小时赔付20万元重疾保险金[9][10] 教育公益事业 - 阳光人寿山东分公司援建7所博爱小学 累计捐助140万元惠及1400多人[12]
中国人寿:用实际行动破解银发群体“不会用”“跑不动”“怕受骗”难题
齐鲁晚报· 2025-09-17 05:1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 通过完善适老化服务体系 解决老年群体在金融服务中的痛点 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1] 服务渠道建设 - 线上渠道推出"长辈版"App 通过优化界面布局 放大显示字体 简化操作步骤降低使用门槛 [2] - 线下渠道在全国客户服务中心推出"优先办理"和"专人陪同"等贴心举措 化解老年群体怕繁琐怕出错的顾虑 [2] - 公司是保险业首家通过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测评的企业 [2] 服务延伸创新 - 针对行动不便老年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如重庆工作人员专程为80多岁腿脚不便老人办理保险金领取 [3] - 通过生活案例类比专业概念 制作图文并茂简易手册等方式 用家常话回应老年客户保单服务疑问 [3] 金融安全教育 - 专门设置"金融消保课堂" 通过拆解真实诈骗案例 还原常见风险场景普及金融知识 [4] - 教育内容涵盖识别虚假投资 防范冒牌客服 警惕"以房养老"和"全额退保"等新型骗局 [4] 风险干预实践 - 安徽柜面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劝阻客户受"全额退保"黑产团伙诱导 保留必要保险保障 [5] - 河南消保工作人员发现客户参与"高息非法集资"风险 通过案例剖析成功劝阻 守护养老钱安全 [5] 战略定位与发展 - 公司始终以需求为导向 以责任为底色 构建贴心安全的适老化服务体系 [6] - 未来将持续深耕适老化服务 升级举措拓展边界 助力老年群体安享幸福晚年 [6]
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 中长期资金筑牢稳市根基丨时报经济眼
证券时报· 2025-09-17 00:06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2024年9月24日推出"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和"1+N"政策体系 系统性重塑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1] - 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市场预期和信心明显改善 A股企稳回升且交易日趋活跃 [1] - 证监会谋划"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 持续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1] 稳市场机制与资金支持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指数基金与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形成合力 该搭配模式被验证为应对市场短期超调的有效举措 [3] - 中国人民银行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逆周期调节阻断市场负向循环 [3] - 超500家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 贷款金额上限合计超1200亿元 [3] - 保险和银行理财增量资金加快进场 新基金发行提速 企业年金入市比例增加 [6] 中长期资金入市情况 - 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上半年股票投资金额达18464.29亿元 较年初增长28.71% [6]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5万亿元 其中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 [6] - 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2024年底增长约0.69万亿元 [6]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推动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公募基金加大入市力度 [6] 市场生态与制度改革 - 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优化 投资行为稳定性提高 [7] - 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企业基本面和长期发展潜力 市场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7]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健全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9] - 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强化投资者回报 [9]
上市险企渠道变局: 个险承压 银保快速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2:23
行业渠道格局变化 - 人身险行业渠道格局加速分化 个险渠道仍是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但增速放缓 多家公司个险渠道长险首年保费下滑 [1] - 银保渠道实现保费规模与新业务价值双提升 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1] 银保渠道业绩表现 - 平安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 同比增长168.6% [2]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增长45.7% 新单保费358.73亿元 同比增长111.1% [2]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 同比增长150.3% [2]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 同比增长82.6% [2] -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9.24亿元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 [2] 银保渠道发展动因 - 监管部门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数量限制 推动险企深化银行合作 [2] - 太保寿险期缴举绩网点总数达1.3万个 同比增长28.9% 其中国有大行网点增速高达164.9% [2] - "报行合一"政策提升银保渠道业务价值 推动产品从短期趸交向长期期交切换 [4] - 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收入诉求强烈 为银保渠道提供强劲销售动能 [4] 个险渠道现状 - 除新华保险外 其他四家人身险公司个险渠道长险首年保费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3] - 个险营销体系改革及向分红险转型导致销售难度增大 渠道队伍规模整体下降 [4] 未来渠道策略 - 保险公司将通过多元化渠道布局提升业务发展稳定性 实现新业务价值长期稳健增长 [5] - 个险渠道继续发挥核心渠道作用 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转型 [5] - 银保渠道将完善产品体系 聚焦保险保障基础上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6]
上市险企渠道变局:个险承压 银保快速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0:20
行业渠道格局变化 - 人身险行业渠道格局加速分化 个险渠道业务仍是五家主要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主要来源但增速放缓 多家公司个险渠道长险首年保费出现下滑 [1] - 五家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实现保费规模与新业务价值双提升 部分险企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超100% [1][2] 银保渠道业绩表现 - 平安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 同比增长168.6% [1]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724.44亿元 同比增长45.7% 新单保费358.73亿元 同比增长111.1% [1]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长期险首年保费249.39亿元 同比增长150.3% [1] -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 同比增长82.6% [1] - 人保寿险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29.24亿元 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107.7% [1] 监管政策影响 - 监管部门2024年5月取消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合作数量限制 多家保险公司深化与银行合作 合作网点数量持续增加 [2] - 太保寿险期缴举绩网点总数达1.3万个 同比增长28.9% 月均期缴举绩网点数同比增长70.2% 其中国有大行网点增速高达164.9% [2] -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合作银行突破百家 新华保险已与52家银行开展代理合作 [2] - "报行合一"提升银保渠道业务价值 推动产品从短期趸交向长期期交切换 新业务价值显著抬升 [2][3] 渠道发展策略 - 保险公司将在发展个险渠道基础上更加重视银保渠道 通过多元化渠道布局提升业务发展稳定性 [3]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继续发挥核心渠道作用 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转型 同时推动业务多元发展 [4] - 新华保险以专业化、职业化为队伍建设目标 深化营销队伍改革创新实践 提升销售水平 优化招募模式 [4] - 中国人保将紧盯客户需求完善产品体系 加大银保产品创新力度 巩固深化与重点银行的业务合作 [4] 渠道表现差异原因 - 银保渠道得益于"报行合一"落地、银保合作限制放开及低基数 实现快速增长 [1][2] - 个险渠道受营销体系改革及向分红险转型初期销售难度较大影响 队伍规模整体下降 新单保费增长放缓 [3] - 银行拓展中间业务收入诉求较强 为银保渠道提供较强销售动能 [3]
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负债端“反内卷”政策成效显著,投资端表现分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6 0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保险行业持积极态度 推荐中国人寿(H) 中国太保 新华保险 中国平安 中国人保 中国财险 阳光保险 [3][91] 核心观点 - 负债端"反内卷"政策成效显著 人身险NBV同比增长30.5% 财产险COR优化驱动承保利润增长67.9% [3] - 投资端表现分化 净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1-0.4个百分点 但二级市场权益配置规模增长20.3% [3] - 内含价值稳步增长 上市险企EV较24年末增速区间为2.6%-18.4% [3][10] 利润表现与EV增长 - 1H25 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至1782亿元 增速区间为-23.5%至1103.5% [3][6][10] - 保险服务业绩达1310.50亿元 占税前利润58.0% 投资业绩达928.45亿元 占41.1% [3][11] - 内含价值稳健增长 人保健康EV增长18.4% 阳光保险增长11.0% 中国太平增长8.9% [10] 负债端表现 - 人身险NBV同比增长30.5%至754.22亿元 新华保险增速达58.4% 阳光保险增速达47.3% [3][26] - 新单保费同比增长8.8%至4613.61亿元 新华保险增速达100.5% 中国太保增速达26.3% [3][26] - 银保渠道NBV同比增长138.1%至218.94亿元 贡献NBV增量的72.0% [3][39] - 财产险COR优化0.3-2.6个百分点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67.9%至248.68亿元 [3][51] 资产端表现 - 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7.5%至21.9万亿元 占行业资金运用余额的60.3% [3][69] - 净投资收益率区间为2.8%-3.8% 同比下降0.1-0.4个百分点 [3][77] - 二级市场权益配置比例达13.2% 较年初增长20.3% 规模增加4862亿元 [3][83] - FVOCI股票占比提升7.3个百分点至41.3% FVTPL股票占比下降7.3个百分点至58.7% [3][86] 细分业务分析 - 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 太平人寿分红险占比87.1% 中国人寿占比超50% [44] - 车险COR优化1.1-3.0个百分点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86.9%至166.09亿元 [60] - 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6% CR3下降0.8个百分点至58.7% [66] - 代理人队伍规模降幅收窄至0.4% 队伍质态持续改善 [34]
保险板块9月16日跌0.94%,中国太保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5.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08:4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94% 中国太保领跌且跌幅达2.00% [1] - 上证指数微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 [1] - 板块内个股普跌 中国平安跌1.24%至56.62元 新华保险跌1.43%至61.30元 中国人寿跌0.31%至38.77元 中国人保跌0.98%至8.07元 [1] 个股成交情况 - 中国平安成交额最高达38.94亿元 成交量68.57万手 [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为73.38万手 成交额5.93亿元 [1] - 中国太保成交额14.86亿元 成交量40.84万手 新华保险成交额14.87亿元 成交量24.23万手 中国人寿成交额6.01亿元 成交量15.52万手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41亿元 游资净流入5.63亿元 散户净流入9.78亿元 [1]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7.61亿元(占比-19.53%) 游资净流入3.23亿元(占比8.29%) 散户净流入4.38亿元(占比11.24%)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3.29亿元(占比-22.15%) 游资净流入1.21亿元(占比8.16%) 散户净流入2.08亿元(占比13.99%)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2.53亿元(占比-17.05%) 游资净流入4939.24万元(占比3.32%) 散户净流入2.04亿元(占比13.73%)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1.28亿元(占比-21.61%) 游资净流入7834.84万元(占比13.21%) 散户净流入4983.26万元(占比8.40%)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6903.47万元(占比-11.49%) 游资净流出869.14万元(占比-1.45%) 散户净流入7772.62万元(占比12.93%) [2]
险资万亿元“隐秘仓位”曝光
36氪· 2025-09-16 04:20
文章核心观点 - 保险资金通过其他权益工具投资(OCI)科目大幅增仓A股和港股 年内OCI资产规模达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反映保险机构权益投资的结构性转向[1][3][14] OCI资产规模与增长 - 五大上市险企OCI资产总规模从2024年末8000余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1.1万亿元 半年增幅超35%[3] - 中国平安OCI规模从2024年末3565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5205亿元 半年增幅46% 增加1640亿元[6][7] - 中国人寿OCI规模从2024年末1718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2528亿元 半年增幅47.1% 增加810亿元[9][10] - 新华保险OCI规模从2024年末306.4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374.7亿元 半年增加68.26亿元[15] - 中国人保OCI规模从2024年末1157.8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1396.4亿元 半年增幅20% 增加238.6亿元[19] - 中国太保OCI规模从2024年末1420.1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1541.7亿元 半年增幅8.6% 增加121.6亿元[20] OCI账户的投资优势与运用 - OCI账户允许市价变动和累计买卖盈亏不进入利润表 平滑波动并突出长期收益[5][13] - 中国平安OCI账户含约600亿元股票投资浮盈未计入利润表 若计入则净利润增速超行业平均水平[8] - 中国人寿通过OCI配置港股资产从2024年末363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611亿元 半年增幅68% 反超交易性金融资产成为港股投资主角[13] - 新华保险从OCI获得股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3.1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0.48亿元 同比增长三倍以上[17] 投资策略与配置方向 - 中国人寿高度关注港股新经济与高股息资产 保持均衡稳健投资组合[14] - 新华保险将资金从交易性金融资产转向OCI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859.3亿元降至4801.2亿元 减少58亿元[16] - 中国人保强化绝对收益导向 增加与长期投资理念契合的OCI规模[19] - 国寿重仓股集中在三大电信服务商、煤炭、公用事业、食品饮料和银行股 具有强红利倾向[21] - 平安重仓股集中在长江电力和港股金融股 具有高股息特征[21] - 新华保险重仓医药行业个股 包括华东医药、上海医药、羚锐制药等[22] - 太平洋保险配置中小盘成长股或高质量股[22]
保险板块9月15日跌0.87%,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5 08:43
保险板块整体表现 - 保险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87% 领跌个股为新华保险(-2.05%)[1] - 上证指数下跌0.26%至3860.5点 深证成指上涨0.63%至13005.7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88亿元 游资净流入3.13亿元 散户净流入8.75亿元[1] 个股价格表现 - 新华保险跌幅最大达2.05% 收盘价62.19元 成交量20.45万手[1] - 中国人保下跌0.97%至8.15元 成交量83.34万手为板块最高[1] - 中国太保下跌0.86%至37元 中国人寿下跌0.84%至38.89元 中国平安下跌0.61%至57.33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5.96亿元(-18.94%) 但散户资金净流入4.20亿元(13.34%)[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3.24亿元(-25.25%) 游资净流入1.14亿元(8.92%) 散户净流入2.09亿元(16.34%)[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1.55亿元(-12.44%) 散户净流入1.69亿元(13.53%)[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6568.31万元(-9.66%) 但游资净流入4418.40万元(6.50%)[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4669.23万元(-7.85%) 散户净流入5516.51万元(9.27%)[2]
金华监管分局同意中国人寿永康市支公司龙山镇桥下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15 08:40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康市支公司龙山镇桥下营销服务部营业场所获准变更至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龙山镇桥下三村红星新区90号一楼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