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601127)

搜索文档
拆解赛力斯盈利模型:如何把高端做成生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23:45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利润普遍下滑背景下实现逆势高增长 营业收入达624.02亿元 净利润29.41亿元同比增长81.03% 毛利率提升至28.93%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3][7] - 高端化战略成功突破行业困境 问界M9和M8两款高端车型上半年交付近10万辆 占系列总销量近七成 分别稳居50万级和40万级市场销冠[3][4] - 盈利模型实现从规模增长向效益输出的重构 通过产品矩阵精准覆盖、供应链优化和研发投入转化 实现单车利润2.1万元同比增长44.4% 费用率下降1.5个百分点[8][9][1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24.02亿元 同比微降4.06% 但利润总额大幅增长119.22%至37.25亿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扣非净利润24.74亿元增长72.14%[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4.37亿元 虽同比下降11.76% 但显著超过净利润规模[2][12] - 财务费用为-2.77亿元 显示公司现金储备充裕或资金管理能力强劲[12] 产品与市场 - 问界M9上半年销量约6万辆 居大型SUV销量榜首 M8销量3.5万辆领跑40万元级市场[3] - 通过M5/M7/M8/M9四款车型实现20-60万元主流价格带全覆盖 精准定位不同消费群体[5] - 高端车型占比近七成 推动综合毛利率提升4.9个百分点至28.93% 远超行业4.8%的平均利润率[3][7] 运营效率 - 推行"厂中厂"供应链模式 将供应商从300家精简至100家 其中20家为世界级供应商 物流周期从1-2天压缩至小时级[8] - 第二季度费用率合计20.6% 同比环比均下降1.5个百分点 反映运营效率提升[9] - 研发投入51.98亿元 同比增长154.9% 自主研发的"魔方技术平台"实现多车型同步开发和成本优化[13] 行业地位 - 盈利逆袭成为全球智能电动车标志性样本 体现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竞争向体系化可持续运营的转型[15] - 通过"科技豪华"重新定义高端市场 突破传统豪华品牌定价天花板 实现品牌溢价[4] - 现金流充裕且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为技术研发和市场扩张提供支撑[12][13]
汽车板块25Q2总结:盈利分化,强者恒强
2025-09-03 14:46
**汽车行业 25Q2 总结及展望** **涉及行业**: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重卡、机器人[1][2][3][4][5][6][7][8][19][31] **一、整车板块表现及展望**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二季度表现分化**:领跑、小鹏、长城汽车盈利超预期,主因产品节奏和销量环比改善[2];长安、比亚迪低于预期,受价格战导致的销售与研发费用增加影响[2];吉利、赛力斯、理想符合预期[2] - **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二季度新能源渗透率达51.1%,10-20万价格段仍有提升空间,预计中高端车型渗透率将达65%-70%[8] - **三季度修复预期**:比亚迪、吉利盈利端有望修复,华为相关车企(赛力斯M8/M7、北汽享界S9T、上汽H5)弹性较强[1][2] - **具体车企展望**: - 理想汽车:Q2销量11万辆(利润15亿元 non-GAAP),Q3预计交付9-9.5万辆(利润5-10亿元)[9] - 长安汽车:Q2油车竞争承压,Q3起新车型推动改善[10] - 长城汽车:Q2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含非经常收益25亿元),新品周期启动[12] - 吉利汽车:Q2经营性利润31.8亿元(银河品牌超预期,极氪/领克亏损5亿),全年新车型密集上市(A7单月1.2万辆、M9/9X即将推出),目标利润200亿元[13] - 领跑汽车:Q2半年度盈利(碳排放积分贡献3亿元),整车毛利率仅环比降1%,Q3-Q4毛利率预计13%-15%,2026年净利润有望60-70亿元[14] - 小鹏汽车:Q2毛利率超14%(Mola占比下降+降本),2025Q4预计盈利,2026年新车周期+机器人催化[16] - 赛力斯:Q2毛利率近30%,M8放量+出口(中东M9售价200万)推动盈利超预期,2026年销量目标65-70万辆[17][18] **二、零部件板块表现及展望**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二季度整体温和增长**:自主份额达68.5%,但收入同比增7.6%低于乘用车批发销量增速(13%),主因车企价格让利传导压力+出口延迟[19] - **超预期个股**:福耀玻璃(客户结构优化+规模效应)、沪光电子(赛力斯M8增量3万辆)、松园科技(盈利超预期)[3][19] - **细分龙头表现**: - 福耀玻璃:下半年美国工厂效率提升+需求增长,盈利优于上半年[20] - 沪光公司:2025年业绩预期8亿元(估值15倍),2026年增量客户包括赛力斯、乐道、极氪等[21] - 延普公司:Q2业绩拐点(赛力斯驱动),新业务座椅总成+机器人布局,2026年目标市值150-200亿元[22] - 福赛科技:墨西哥工厂从亏损5000万转为盈利1000万,2026年利润率有望10%[23] - 爱柯迪:Q2利润3.16亿元超预期,全年目标12亿元[24] - 宝隆科技:Q2利润5000万元(受价格战+关税影响),下半年空气悬挂配套量将达8万套/月[25] - 银轮股份:全年利润目标9.5-10亿元,Q3-Q4单季利润2.3-2.5亿元[26] - 秦安股份:Q2利润5000万元(同比增2-3倍),全年目标1.8亿元+医疗光电收购估值潜力100亿元[27] - 神池机电:Q2环比降30%(坏账影响),全年利润目标2.5-3亿元,2026年估值不到20倍[28][29] - 康平科技:Q2利润2500万元(同比降7%),全年目标1亿元(同比增20%),机器人转型收购电控公司[30] **三、政策与行业趋势**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新能源政策退坡担忧**:2026Q1购置税从0%升至5%+以旧换新补贴削减,但新车型上市+价格稳定+提前消费仍支撑需求,产品周期强劲车企(蔚来、长城、小鹏)仍具增长潜力[5] - **机器人行业乐观**:特斯拉新技术迭代+客户关系升级(豪能福达、无锡振华、秦安机械)+小米产业链爬坡,精选业绩强+客户结构好企业[6][7] - **重卡板块防守属性**:Q2符合预期但竞争激烈,内销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出口非洲弥补俄罗斯市场,高分红(潍柴分红率57%)、估值10倍[31][32] - **金融汽车改革进展**:Q2扣非利润转正,新董事长推动盈利能力改善,若达中通/宇通水平有3-5倍空间[33] **四、其他重要内容** - **出口影响**:零部件出口因关税延迟交付[19],重卡出口非洲弥补俄罗斯缺口[31] - **成本与汇率因素**:海外工厂盈利改善+汇兑收益助推零部件企业(如福耀玻璃)[19][20] - **技术迭代与跨界布局**:机器人(延普、康平科技)、低空飞行器(小鹏)、新材料(福赛科技)成新增长点[16][22][23][30] **数据单位说明**:利润单位均为人民币亿元,销量单位为万辆,渗透率单位为百分比(%)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已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
中证网· 2025-09-03 12:15
并购重组市场动态 - 自2024年9月24日"并购六条"发布以来 沪市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04单 [1] - 2025年上半年一批完成交割的并购重组项目已直接转化为财务报表亮眼数据 成为公司业绩增长重要来源 [1] - 沪市并购重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力 政策呵护与市场自驱力共同作用 [2] 并购重组特征演变 - 本轮并购重组以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为主导逻辑 从"数量扩张"走向"质量提升" [2] - 不同于早期注重规模扩张 现更注重质量提升 [2] - 优质资产注入将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赛力斯并购案例 - 赛力斯2024年9月宣布以81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100%股权 2025年上半年完成收购 [1] - 收购加强了生产环节把控 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1] - 通过收购确保生产端资产完整性 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1] -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1] 市场影响 - 更多优质资产注入将丰富投资者选择 [2] - 推动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2] - 并购重组为整体经营战略实施和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1]
赛力斯(601127):盈利持续高增、产业链加速升级,高端产品稳居行业领先
西部证券· 2025-09-03 10: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核心观点 - 公司高端产品矩阵逐步夯实完善 伴随M8交付有望开启新产品周期 [2] - 问界系列稳固高端市场地位 其中问界M9和问界M8分别成为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1] - 高研发投入支撑车型高效开发 超级工厂实现新车快速垂直上量 [2] - 数字孪生技术打造超级工厂 构建数智化运营体系 数字应用建设覆盖90%业务流程 [2] - 供应链整合成效显著 将单车一级供应商集成至约100家 持续深化与20家世界级供应链企业战略合作 [2]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总收入624.02亿元 同比减少4.06% [1] - 归母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增长81.0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432.55亿元 同比增长12.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1.93亿元 同比增长56.09% [1] - 汽车总销量19.86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7.21万辆 [1] - 问界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超14.7万辆 单车成交均价超过40万元 [1] 研发投入与专利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4.9% [2]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826个 同比增长19.8%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925.3亿元 [2]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2211.4亿元 [2]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595亿元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97.7亿元 [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29.7亿元 [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55.5亿元 [2] 业务运营 生产制造能力 - 超级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生产能力 成功实现两款旗舰车型的高质量稳定交付 [1] - 引入12家核心供应商集聚重庆建厂 通过"厂中厂"模式将核心部件生产嵌入整车制造体系 [2] 市场地位 - 问界M9成为5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1] - 问界M8成为40万元级市场销量冠军 [1]
富时中国A50指数季度调整:纳入百济神州-U(688235.SH)、药明康德(603259.SH) 剔除中国核电(601985.SH)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0:17
指数调整 - 富时中国A50指数纳入百济神州-U(688235 SH)、新易盛(300502 SZ)、药明康德(603259 SH)、中际旭创(300308 SZ) [1] - 富时中国A50指数删除中国核电(601985 SH)、中国联通(600050 SH)、国电南瑞(600406 SH)、万华化学(600309 SH) [1] - 富时中国A50指数备选股名单包括民生银行(600016 SH)、洛阳钼业(603993 SH)、同花顺(300033 SZ)、上汽集团(600104 SH)、赛力斯(601127 SH) [1] 调整影响 - 指数调整将于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收盘后生效 即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 [1] - 富时中国A50指数是海外投资者的重要参考 调整往往能吸引大量海外被动资金 [1] 其他指数 - 富时中国50指数名单未有变化 [1] - 富时中国50指数备选股名单变更为中国宏桥(01378)、翰森制药(03692)、华泰证券(06886)、京东健康(06618)、新华保险(01336)等港股 [1]
41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0:1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1.16% 整体市场表现疲弱 下跌个股4560只占比84.18% 上涨个股仅823只占比15.19% [1] - 涨停个股41只 跌停个股23只 市场分化明显 [1] 创新高个股特征 - 41只个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主板20只 创业板6只 科创板9只 [1] - 创新高个股平均股价93.31元 其中10只股价超百元 9只位于50-100元区间 [1] - 中际旭创以426.19元成为最高价创新高个股 日涨幅10.99% [1] - 创新高个股今日平均涨幅6.95% 鸿智科技 宏裕包材 华纬科技等个股涨停 [1] 行业分布情况 - 医药生物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达8只 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各6只 [1] - 电子行业有成都华微 源杰科技 思泉新材 东芯股份等4只创新高个股 [1][2][3] 资金流向分析 - 创新高个股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入13.74亿元 24只个股获净流入 [2] - 中际旭创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61亿元居首 卧龙电驱和源杰科技分别净流入4.41亿元和2.92亿元 [2] - 11只个股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东芯股份净流出4.74亿元 万通发展净流出3.72亿元 龙溪股份净流出2.90亿元 [2] 市值表现 - 创新高个股平均总市值642.96亿元 平均流通市值574.00亿元 [2] - 紫金矿业总市值5134.83亿元居首 中际旭创4735.48亿元 赛力斯2411.83亿元 [2] - 鸿智科技总市值20.56亿元 无锡晶海25.60亿元 为市值较低创新高个股 [2] 持续创新高能力 - 东阳光和必得科技近一个月均有15次创新高 思泉新材13次 紫金矿业12次 [2] - 显示这些个股具备较强的持续上涨动能 [2]
赛力斯8月销售汽车45818辆,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0%
巨潮资讯· 2025-09-03 08:41
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 - 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3,069辆 同比增长19.38% 本年累计产量264,631辆 同比下降6.78% [1] -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43,262辆 同比增长19.57% 本年累计销量259,951辆 同比下降6.93% [1] 赛力斯品牌细分数据 - 赛力斯汽车8月产量40,087辆 同比增长17.54% 累计产量239,363辆 同比下降8.54% [1][2] - 赛力斯汽车8月销量41,040辆 同比增长19.85% 累计销量234,954辆 同比下降8.63% [1][2] 其他车型产销表现 - 其他车型8月产量4,028辆 同比下降21.76% 累计产量31,571辆 同比下降25.49% [1][2] - 其他车型8月销量2,556辆 同比下降57.92% 累计销量32,413辆 同比下降28.82% [1][2] 公司整体产销概况 - 8月汽车总产量47,097辆 同比增长14.24% 累计总产量296,202辆 同比下降9.21% [2] - 8月汽车总销量45,818辆 同比增长8.43% 累计总销量292,364辆 同比下降10% [2]
赛力斯锚定智能电动汽车主航道!半年盈利29亿,问界双雄撑起75万辆交付神话
国际金融报· 2025-09-03 07:58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同比增长超40% 但价格战激烈 技术竞争白热化 全产业链综合较量加剧 [2]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4.02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1.03% [2] - 毛利率攀升至28.93% 同比提升4.87个百分点 盈利水平与经营质量创同期新高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达267.61亿元 同比激增118.20% [5] 销量表现 - 上半年汽车总销量19.86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7.21万辆 [4] - 问界系列累计交付14.7万辆 占总销量超74% [4] - 问界M9上半年交付6.2万辆 累计交付量突破22万辆 稳居50万级豪华车市场销冠 [4] - 问界M8上半年交付3.5万辆 累计交付超7万辆 蝉联40万元级市场销冠 [4] - 截至2025年8月 问界全系累计交付超75万辆 [4] 产品战略 - 形成问界M5 M7 M8 M9四大产品序列 覆盖30万至60万元核心豪华市场 [11] - 上半年推出问界新M5 Ultra和问界M9 2025款 8月25日上市问界M8纯电版 9月将推出全新问界M7 [11] - 问界系列单车成交均价超40万元 [5]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达51.9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54.9% 研发强度超8.3% [8] - 研发人员规模达6984人 同比增长26.6% 占总人数比例36% [8] - 累计授权专利达6826个 同比增长19.8% [8] 技术成果 - 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支撑车型高效开发 [8] - 赛力斯超级增程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 [8] - 赛力斯智能安全体系覆盖四大安全领域 [8] 制造能力 - 超级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100% [9] - 采用"厂中厂"供应链模式 电池供应周期缩短40% [9] - 建设行业首个"零碳智慧物流港" [9] 市场认可 - 问界品牌获"2025年上半年品牌发展信心指数第一名" [12] - 问界M9以85.2分位列新能源车型净推荐值总榜第一名 [12] - 近40家券商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14] 行业地位 - 位列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第169位 较去年上升235位 [15] - 在《TopBrand 2025中国品牌500强》中以1755.23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92位 跻身汽车行业前十 [15] - 位列"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9位 较去年上升174位 [15] - 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15] 发展前景 - 新品交付将带动销量实现环比增长 [15] - 持续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将强化产品力与品牌溢价能力 [15] - 公司转型为"高端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16]
研报掘金丨国盛证券:维持赛力斯“买入”评级,Q2业绩高增,问界车型持续发力
格隆汇APP· 2025-09-03 06: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9亿元 同比增长81%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1.9亿元 同比增长56% 环比增长193% [1] - 问界M9/M8热销推动单车净利润再上新台阶 [1] 产品动态 - 全新问界M7亮相成都车展 预计9月5日开放预订 9月23日正式上市 [1] - 基于魔方平台已推出2025款问界M9增程版 问界M9纯电版 问界M8增程版 问界M8纯电版等多款车型 [1] 发展前景 - 平台化造车模式有望带动后续新车竞争力持续提升 [1] - 新车竞争力强劲 销量规模增长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新车周期持续发力预期 [1]
车企账期观察:18家企业半年延长12天、蔚来和理想超200天,长城资金缺口232亿
搜狐财经· 2025-09-03 05:25
行业背景 - 国内主流上市车企2025年中期财报已全部披露 行业价格战频发导致"反内卷"措施升级 包括成本调查 价格监测和60天支付账期承诺等[2] - 17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不超过60天 旨在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2] - 60天账期承诺始于6月10日至11日 而半年报截止时间为6月底 账期变化尚未得到明显体现[7] 账期变化整体情况 - 18家主流乘用车企中账期延长的有12家 缩短的为6家 超六成企业账期增加[4] - 18家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均值为187.97天 较2024年末的175.75天增加12.22天[4] - 账期缩短幅度最大的车企是小鹏汽车 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减少62.75天至170.04天[5][6] - 账期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赛力斯 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增加100.75天至266.30天[5][6] 账期缩短车企详情 - 小鹏汽车账期缩短62.75天至170.04天[5][6] - 东风股份账期缩短22.42天至198.85天[5][6] - 上汽集团账期缩短6.32天至157.31天[5][6] - 北汽蓝谷账期缩短1.91天至245.84天[5][6] - 海马汽车账期缩短19.31天至251.10天[5][6] - 长安汽车账期缩短11.47天至193.07天 但公司财报指出实际减少50天[6] 账期延长车企详情 - 赛力斯账期增加100.75天至266.30天 成为账期最长车企[5][6] - 一汽解放账期增加48.40天至247.98天[5][6] - 理想汽车账期增加42.75天至208.11天[5][6] - 江淮汽车账期增加27.48天至217.96天[5][6] - 广汽集团账期增加24.98天至137.85天[5][6] - 蔚来汽车账期增加22.76天至220.40天[5][6] - 长城汽车账期增加18.80天至182.55天[3][6] - 北京汽车账期增加17.71天至106.43天[5][6] - 比亚迪账期增加14.89天至142.12天[3][6] - 江铃汽车账期增加11.06天至117.79天[5][6] - 零跑汽车账期增加6.91天至182.52天[5][6] - 吉利汽车账期增加7.51天至137.18天[3][6] 承诺执行情况 - 一汽集团 广汽集团 赛力斯已实现60天内支付承诺[8] - 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及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且同比进一步下降[8] 现金流状况 - 18家车企中仅江铃汽车和海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能覆盖应付账款与票据[10] - 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4.3亿元大幅增加[9] - 理想汽车自由现金流为-38亿元 同比恶化超一倍[9] - 长安汽车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86亿元 去年同期为34亿元正流入[9] - 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计算 比亚迪资金缺口达1249.51亿元 上汽集团缺口484.99亿元 吉利汽车缺口518.69亿元[10] 现金储备覆盖度 - 理想汽车现金储备1069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499.67亿元富余569.33亿元[11] - 小鹏汽车现金储备475.7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306.87亿元富余168.83亿元[11] - 零跑汽车现金储备295.8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233.28亿元富余62.52亿元[11] - 比亚迪现金储备1561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2366.86亿元缺口805.86亿元[11] - 吉利汽车现金储备588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1050.61亿元缺口462.61亿元[11] - 长城汽车现金储备501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732.85亿元缺口231.85亿元[11] - 蔚来汽车现金储备272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349.51亿元缺口77.51亿元[11] 支付压力分析 - 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普遍集中于3个月内支付[12] - 吉利汽车60天内贸易应付款为674.49亿元 61-90天内应付款项为63.21亿元[12] - 未盈利造车新势力面临较大资金压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