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600941)

搜索文档
中国半导体板块反弹之后何去何从_板块重估;精选个股
2025-08-31 16:21
**行业与公司** 中国半导体行业 A股半导体板块上周上涨13% 8月跑赢沪深300指数13个百分点[1] 行业涉及本土AI芯片、晶圆厂设备(WFE)、苹果供应链、安卓智能手机组件及IDM供应商[1][3] 具体公司包括华勤技术、浪潮信息、中微公司、立讯精密、韦尔股份、闻泰科技等[3][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板块上涨驱动因素**:情绪改善源于三大催化剂 包括深度求索V3 1模型推出支持新一代本土AI芯片的新数据格式(UE8M0 FP8) 中国移动公布50亿人民币AI服务器招标供应商名单 7月WFE进口数据超预期[1][3] * **本土AI供应链表现突出**:中国移动AI服务器招标总量约7058台 基于伪CUDA或CANN架构 提振本土AI解决方案需求 本土AI芯片量产预计2025年下半年放量 封装测试服务商和服务器供应商将受益[3][4] * **WFE进口数据强劲**:7月中国WFE进口同比增长约14% 环比增长11% 前7个月累计同比增长2% 超出市场预期的全年下降10% 主要类别如蚀刻和沉积设备同比增长强劲 由先进存储和逻辑产能扩张驱动[3] * **估值重估预期**:科技板块当前市盈率较历史均值高约20% 但WFE和苹果供应链板块市盈率低于均值0 5个标准差 预计在积极营收/盈利增长基础上将迎来估值重估[3] * **投资偏好与选择性**:看好本土AI供应链的服务器厂商(华勤技术、浪潮信息) 领先WFE设备商(中微公司) 以及苹果供应链(立讯精密、高伟电子) 因iPhone新机旺季量能上调 对安卓组件供应商持选择性态度 因2025年下半年需求低于季节性水平 尽管晶圆厂和IDM利用率高涨 但对半导体涨价持谨慎态度 看好估值要求较低的韦尔股份和闻泰科技 对卓胜微预期 turnaround 有限[3]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移动招标份额分配**:H3C在多个包件获得70%份额 ZTE在部分包件获得70%份额 浪潮信息在伪CUDA高显存包件获得100%份额 昆仑信息、华鲲振宇、长江计算等公司在CANN包件获得显著份额[4][6] * **板块相对表现**:A股WFE个股年内跑输科技和半导体指数2%和1% 尽管指引30-50%的销售增长[3] * **历史市盈率波段**:A股科技、半导体、半导体生产设备、苹果供应链的历史市盈率均值分别为33倍、48倍、54倍、22倍[13][16][19][24] **风险提示** 报告由J P Morgan Securities (China) Company Limited发布 包含分析师认证和重要披露信息 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所涵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产生潜在利益冲突[2][28]
A股中期分红创新高,高股息股受关注
环球网· 2025-08-31 01:51
A股中期现金分红总体情况 - 超过800家上市公司公布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创历史新高 [1] - A股公司中期派现金额合计超6390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达21.36% 刷新历史纪录 [1] - 中期现金分红群体扩大 派现力度持续加大 [1] 行业分红表现 - 银行业分红规模居前 2025年中期派现金额预计达2375.38亿元 [1] - 石油石化 通信 非银金融 煤炭 交通运输等行业分红规模紧随其后 [1] 个股分红情况 - 中国移动 工商银行分红规模超过500亿元 [3] -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石油等分红规模居前 [3] - 中国中车 中际旭创 长安汽车 泰禾股份 恒力石化等超过20家上市公司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3] - 长安汽车拟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0.5元 合计派送现金4.96亿元 [3] 现金分红比例 - 硕世生物现金分红比例达7142.28% 位居A股首位 [3] - 上半年净利润仅399万元 但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元 中期派现金额达2.85亿元 [3] - 益生股份 粤海饲料 华兰疫苗 金能科技现金分红比例排在前五位 [3] 股息率表现 - 东方雨虹股息率7.87%居首位 [3]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64亿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25元 合计派现金额达22.1亿元 [3] - 思维列控 硕世生物 义翘神州股息率均超5% [3] 高股息公司业绩 - 股息率达2%以上的股票中 6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50% [4] - 冰川网络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中期分红股息率为2.3% [4] - 金能科技 百隆东方 思维列控 横店东磁 久祺股份等公司净利润增速显著 [4]
7142.28%,现金分红比例最高是它! 稀缺,高股息+高增长股出炉(附名单)
证券时报· 2025-08-30 12:11
A股分红规模创新高 - A股已有809家上市公司公布中期现金分红方案 派现公司数量占比达14.91% 两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2] - 中期派现金额合计达6391.29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为21.36% 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2] - 银行业派现最慷慨 中期派现金额达2375.38亿元 石油石化、通信、非银金融等行业紧随其后 [3] 高额分红企业特征 - 14家公司现金分红超100亿元 包括中国移动(540.87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行业巨头 [3] - 24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50% 其中硕世生物分红比例达7142.28% 派现2.85亿元但上半年净利润仅399万元 [4] - 中国中车、长安汽车等逾20家公司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长安汽车拟派现4.96亿元 [3] 高股息率股票表现 - 72只股票股息率超2% 东方雨虹以7.87%股息率居首 派现22.1亿元 [5] - 思维列控、硕世生物、义翘神州股息率均超5% [5] - 社保基金重仓持有部分高股息股票 包括南钢股份、江中药业、华旺科技等 [5] 业绩高增长分红股 - 6只高股息股票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超50% 包括冰川网络(扭亏为盈实现3.36亿元净利润)、金能科技等 [6] - 冰川网络运营游戏数量达20个 新增运营游戏产品1个 [6] - 华旺科技获社保基金109组合持仓2.09亿元 持仓占比4.26% 为国内装饰原纸行业领军企业 [6]
32股净利猛增20倍,最高暴增500倍,A股半年报赚钱名单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10:19
A股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表现 - 5424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 4178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77% 2908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其中66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100% [1] 头部企业盈利格局 - 4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100亿元 9家超500亿元 [4] - 净利润TOP10公司中7家属于金融行业 四大行包揽前四且净利润均超1100亿元 合计净利润5872亿元 [4] - 工商银行日赚9.29亿元 建设银行日赚9亿元 农业银行日赚7.71亿元 中国银行日赚6.5亿元 [4] - 四大行中仅农业银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2.66%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9%、-1.37%、-0.85% [4] 高增长企业特征 - 32家公司净利润增长超20倍 6家超100倍 [6] - 万辰集团净利润增长50358.80% 为增速最高企业 但净利润仅4.72亿元 [6][8] - 净利润增幅超20倍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6家)、计算机(4家)、建筑材料(3家)行业 [6] 营收规模与增长 - 56家公司营收超千亿元 6家超五千亿元 3家破万亿元 [11] - 营收TOP10以中字头企业为主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营收均超1.4万亿元 中国建筑营收1.11万亿元 [11][12] - 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成为营收TOP10中唯一汽车行业公司 [11][12] - 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10倍 4家超20倍 [13] - 智翔金泰-U营收增长358429.65% 海创药业-U增长11899.08% 寒武纪-U增长4347.82% [13][15] 行业景气度分析 - 综合行业净利润增长868.45% 农林牧渔增长170.06% 钢铁增长157.17% [18][19] - 电子行业营收增长19.10% 计算机行业营收增长11.40% [18][19] - 银行行业净利润11001.41亿元 同比增长0.77% [19][20] - 房地产行业净利润-378.38亿元 同比下降246.87% 石油石化行业净利润下降14.57% [20] 亏损企业分布 - 1246家公司出现亏损 33家亏损超10亿元 18家超20亿元 [22] - 亏损TOP10企业中房地产行业占6家 电力设备行业占3家 [22] - 万科A亏损119.47亿元 为亏损最高企业 [22][23] - 光伏领域企业通威股份、TCL中环、天合光能均出现大幅亏损 [22][23]
中报收官!近八成公司上半年盈利,上千家净利增速逾五成
深圳商报· 2025-08-30 06:18
整体业绩概况 - 5424家A股公司公布中报 其中4178家盈利 占比77% [1] - 全部A股上半年营收34.96万亿元 同比增长0.02% [1] -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 同比增长2.45% [1] 头部企业表现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共56家 中国石油1.45万亿元居首 [2]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共48家 工商银行1681.03亿元居首 [2] - 四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包揽净利润规模前四 [2] 盈利增长特征 - 290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54% [3] - 661家公司净利润翻倍 万辰集团503倍增速最高 [3] - 1116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50% 占比21% [3] 行业盈利分布 - 金融行业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 占A股总利润近50% [4] - 银行业净利润1.1万亿元 占比37%居各行业之首 [4] - 非银金融净利润3005亿元 位列第二 [4] 行业增速分化 - 综合行业净利润增速868%居首 农林牧渔170%次之 [4] - 钢铁/建材/计算机行业增速分别为157%/44%/40% [4][5] - 地产行业唯一亏损 煤炭/轻工制造净利润降幅居前 [4] 龙头企业业绩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8.9% [4] - 宁德时代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4] - 中国移动净利润842.35亿元 同比增长5% [4] 细分行业亮点 - 牧原股份净利润105亿元 同比增11.7倍 [5] - 宝钢股份净利润48.79亿元 同比增长7.36% [5] - 三钢闽光/方大特钢净利润分别增159%/149% [5]
证监会重磅信号!9月A股走势研判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06:11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国务院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1] - 证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研讨资本市场"十五五"规划 重点包括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 深化制度改革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培育长期资本 完善法律监管体系 扩大制度型开放[3] - 上交所修订上市公司公告格式指南 备查文件数量减少50%以上[5] A股半年报业绩表现 - 截至8月29日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643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0%[6] - 营业总收入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6]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 中国石化1.41万亿元 中国建筑1.11万亿元 中国移动0.54万亿元 中国中铁0.51万亿元 中国平安0.50万亿元 中国铁建0.49万亿元 工商银行0.43万亿元 建设银行0.39万亿元 农业银行0.37万亿元[6] - 净利润超百亿元企业包括中国移动 贵州茅台454.03亿元 宁德时代 中国电信 工业富联等[7] - 金融板块净利润近1.4万亿元 信息技术板块净利润增速达25%[13] - 四大行半年度净利润均超1000亿元:工商银行1621亿元 建设银行1395亿元 农业银行1176亿元 中国银行842亿元[16] - 万科A亏损119亿元 *ST金科亏损75亿元 长草幸福亏损68亿元[16] 市场结构与资金动向 - 全部A股净利润增速分布:增长超100%占比12% 下降个股占比46%[11][12] - 沪深300业绩走稳 科创50盈利波动较大[7] - 融资余额突破2.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7]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17] - 外资投行看好中国股市:高盛汇丰调高目标位 摩根大通预计沪深300指数2026年底上涨24% MSCI中国指数上涨35%[18] - 宏利基金指出A股总市值与居民储蓄存款比值处于历史低位 外资回补和存款迁移构成增量资金[19]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净利润增速靠前行业:农林牧渔 钢铁 计算机 电子 有色金属[6] - 高景气行业:汽车 生物医药 基础化工 AI算力相关高科技企业[6] - 房地产行业中报出现大额亏损[15]
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位列A股2025年上半年净利前四均超千亿
第一财经· 2025-08-30 05:01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分布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2908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占比54% [1]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公司661家 占比12% [1] - 净利润增长50%-100%公司455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30%-50%公司446家 占比8% [1] - 净利润增长0%-30%公司1346家 占比25% [1] - 2516家公司净利润呈现负增长 [1] 头部企业盈利表现 - 工商银行以1681亿元净利润位居榜首 [1] - 建设银行以1621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二 [1] - 农业银行以1395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三 [1] - 中国银行以1176亿元净利润排名第四 [1] - 剔除金融石油石化类公司后 中国移动以842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一 [1] - 贵州茅台以454亿元净利润位列非金融类公司第二 [1] 行业盈利格局 - 金融行业包揽净利润前十名中多数席位 [1] -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 [1]
超6300亿元!A股中期分红再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8-30 03:08
A股中期分红创新高 - A股市场超800家上市公司推出分红方案,拟定分红金额超6300亿元,中国移动和工商银行以超500亿元分红规模位居前列,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分红规模超400亿元[1] - 对比上年同期704家公司总规模超5800亿元的分红方案,今年中期分红的覆盖面和分红金额指标均进一步提升,再创历史新高[1] - 48家上市公司中期分红计划已进入实施阶段,涉及资金规模超870亿元,东方雨虹完成派息,超19万名股东分享经营成果[1] 上市公司分红策略变化 - 中际旭创首次启动中期分红,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近七成,公司表示将逐步加大分红比例以回报股东[2] - 中国中车、恒力石化、长安汽车等多家上市公司在今年首次启动中期分红计划[2] - 除银行细分行业股息率普遍较上年回落外,其他行业股息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航运港口和油气开采股息率抬升幅度最明显[2] 政策与市场环境推动分红 - 自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红利纳入资本市场改革方向"以来,监管层围绕现金分红持续发力,政策密度和执行强度显著增强[2] - 分红政策体系从倡导层面进入刚性落实阶段,提升了高股息资产的确定性和高分红策略的因子有效性[2] - 在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环境下,权益资产吸引力明显,头部公司传递核心资产具备持续稳定现金回报能力的积极信号[3] 机构资金偏好高股息资产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动作达30次创近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62次,举牌标的集中在银行和公用事业板块,普遍具有高股息率特征[3] - 长城证券坚持"高股息+"策略,将"低波动类"高股息资产作为盈利基石[3] - 银河基金认为下半年高股息资产吸引力将继续增强,海外贸易战风险影响不会加重,国内政策和货币环境友好,且无宽信用风险[3]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跌2.51%,市盈率21.23倍,最新份额69.3亿份增加97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262.3万元,估值分位23.12%[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跌3.36%,市盈率44.76倍,最新份额53.8亿份增加9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164万元,估值分位65.83%[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跌0.73%,最新份额3.9亿份增加1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5241.5万元[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跌6.58%,市盈率128.37倍,最新份额4.0亿份减少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499.5万元,估值分位92.23%[7]
A股半年报“交卷”:近八成公司盈利 人工智能引领增势
证券时报· 2025-08-30 01:11
整体业绩概况 - A股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4085家实现盈利 占比77.09% 接近八成 [1] - 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的公司达643家 [1] - 营业总收入合计32.25万亿元 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合计2.63万亿元 同比微增 [3] - 283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 [3]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钢铁、计算机、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净利增速靠前 [1] - 汽车、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等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1] - AI算力需求推动高科技企业业绩兑现 [1] 营收规模分布 - 营收超1000亿元公司49家 超500亿元101家 超100亿元448家 超10亿元2411家 超1亿元5054家 [3] - 营收前十企业:中国石油(1.45万亿元)、中国石化(1.41万亿元)、中国建筑(1.11万亿元)、中国移动(0.54万亿元)、中国中铁(0.51万亿元)、中国平安(0.50万亿元)、中国铁建(0.49万亿元)、工商银行(0.43万亿元)、建设银行(0.39万亿元)、农业银行(0.37万亿元) [3] 盈利规模分布 - 净利润超100亿元公司41家 超10亿元313家 超1亿元1754家 [3] - 万辰集团净利润4.72亿元 同比增长超500倍 市值约400亿元 [4] 龙头企业表现 - 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中国电信、工业富联等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6] - 贵州茅台净利润454.03亿元 领跑消费板块 [6] - 宁德时代营收1788.86亿元(同比+7.27%) 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33.33%) 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7] - 牧原股份营收同比增长超34% 净利润同比增长11倍 重返100亿元以上 [7] - 高德红外营收19.34亿元(同比+68.24%) 净利润1.81亿元(同比+906.85%) [7] 行业景气度回升 - 北方稀土营收188.7亿元(同比+45.24%) 净利润9.3亿元(同比+1951.52%) 扣非净利润8.97亿元(同比+5644.93%) [9] - 三一重工营收445.34亿元(同比+14.96%) 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46.00%) 工程机械行业延续复苏 [9] - 巨化股份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146.97%) 已超去年全年 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阳光等氟化工企业业绩同比倍增 [10] AI引领增长 - 立讯精密营收1245.03亿元(同比+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23.13%) 提供AI算力基础设施一体化解决方案 [12] - 工业富联营收3607.6亿元(同比+35.6%) 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38.6%) 创同期历史新高 其中Q2单季营收首超2000亿元 [13] - 中兴通讯营收715.5亿元(同比+14.5%) 算力和终端业务营收同比大增近100% 占比超35% [13] - 科大讯飞营收109.11亿元(同比+17.01%) 首次突破百亿 研发投入23.92亿元 占营收21.92% [13] - 瑞芯微营收20.46亿元(同比+63.85%) AIoT产品线高速增长 汽车电子、工业应用等领域持续扩张 [14] 相关ETF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2.51% 市盈率21.23倍 份额增加9750万份 [16]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3.36% 市盈率44.76倍 份额增加9600万份 [16]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涨0.73% 份额增加1600万份 [16]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6.58% 市盈率128.37倍 份额减少200万份 [17]
A股分红大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23:15
核心观点 - A股上市公司分红格局呈现积极变化 中期分红在数量 力度和覆盖面均实现显著突破 截至8月28日已有713家公司披露中报分红方案 总规模超千亿元 超去年同期水平 延续2024年以来分红阵营快速扩围的强劲势头 [1][5] - 政策推动与内生需求双重驱动 新"国九条"将分红与再融资 减持等行为直接挂钩 信息披露评价机制设置分红加分项 显著增强企业分红动力 [2][7] - 分红行为呈现频次增加 总额扩大 长期规划和行业分化等新趋势 更多企业制定中长期分红计划 增强可预期性和市场信任 [11] 分红规模与数量变化 - 截至8月28日 2025年披露中报分红计划的上市公司达713家 较2024年同期的704家增加9家 由于半年报披露尚未截止 预计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5] - 中报分红家数历史对比: 2022年137家 2023年194家 2024年704家 2025年713家 显示自2024年以来显著提升 [5] - 中报每手分红规模超百元的公司家数: 2022年13家 2023年12家 2024年17家 2025年25家 [6] - 中报每手分红规模在200元以上的公司: 2022年2家 2023年3家 2024年4家 2025年7家 [7] 领先分红公司表现 - 2025年中报每手分红规模前十公司: 吉比特(660元) 九号公司(423元) 义翘神州(400元) 硕世生物(340元) 中国移动(250.25元) 东鹏饮料(250元) 思维列控(210元) 涛涛车业(150元) 安井食品(142.5元) 迈瑞医疗(131元) [9] - 中国移动自2022年回A上市后持续高额中期分红 金额连年上升: 2023年中报每手222.47元 2024年237.89元 2025年250.25元 派息率2024年达73% 承诺2026年提升至75%以上 [9] - 吉比特2023年以每手700元分红居首 2024年降至450元 2025年中报再度以每手660元领先市场 超出第二名237元 [10] - 贵州茅台虽未开展中期分红 但连续多年蝉联年报"分红王" 2024年报每手分红高达2767.30元 超出同期第二名逾1600元 2023年达3087.60元 [10] 行业分红特征 - 金融 能源 电信等传统高现金流板块仍是分红主力 银行业分红比例尤为突出 [1][11] - 消费 制造等领域分红潜力快速释放 部分龙头企业通过提高分红率吸引长期投资者 [1][11] - 8家新上市公司首次推出中期分红计划: 广信科技 肯特催化 博苑股份 新恒汇 赛分科技 永杰新材 浙江华业 太力科技 [8] 分红政策与趋势 - 监管政策持续引导: 证监会自2023年年中起约谈上市公司 2024年新"国九条"及配套措施将分红要求与减持 ST等直接挂钩 促使多年未分红的"铁公鸡"加入分红行列 [7] - 分红对上市公司有多重益处 信息披露评价体系中对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 提高股息率 一年多次分红等设置加分项 形成正向激励 [7][8] - 越来越多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计划 例如迈瑞医疗计划2025~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65% 中汽股份承诺任意三个连续会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11] - 高股息策略吸引力提升 高度挂钩分红的ETF基金等产品多数在2025年实现净值上涨 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压舱石"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