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600941)

搜索文档
成研院:用“AI”赋新智,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8:45
核心技术平台 - 中移凌云低空监管服务运营平台以5G-A通感一体技术为核心 结合声光电多维度感知与AI智能算法 构建机场全局态势一张图 实现全空域设备和信息统一管理 [1] - 平台融合多种先进探测技术形成强大感知网络 具备秒级追踪飞行目标 精准定位操控人员 智能识别安全区域能力 探测精度达业界领先水平 [1] - 平台已接入10+类20+厂家40+型号超1000+多站探测及反制装置 累计探测目标超5亿次 [1] 产品体系构建 - 公司推出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管理控制云平台 哈勃系列5G网联无人机专用智能通信终端 中移应龙航空应急专用机载基站等终端应用 [2] - 构建空天地海四纵三横应急通信体系 通导感管融合的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 [2] - 定位为低空数智基建引领者 低空平台能力汇聚者 低空数智服务提供者 [2] 企业发展历程 - 2018至2025七年间从几十人初创团队成长为千余人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 [3] - 持续保持十亿级亿级千万级产品雁阵 获200余项国内外授权专利 [3] - 项目案例多次获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奖 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 成果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 [3] 技术创新成果 - 十四五期间通过战新任务揭榜挂帅机制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3] - 基于九天·大模型底座打造教育医疗农业等行业领域大模型 推动AI+场景应用 [3] - 在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培育新兴产业 布局未来产业方面取得长效进步 [3] 市场应用规模 - 累计支撑落地项目超400个 50项标准化解决方案 8大高价值应用落地全国31省区市 [4] - 引领教育医疗农业文旅低空经济等产业创新发展 [4] - 驱动千行百业数智化变革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4]
中国移动获颁经营资质,三大运营商均可开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29 08:02
9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工信微报"发布消息,按照《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继中国电信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基础电信企业也已获 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中国电信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早在2023年9月就已启动,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推出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的通信运营商。 中国电信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已经迈向全球。5月8日,中国电信在中国香港举办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发布会,正式宣布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的手机直连 卫星业务落地中国香港;5月16日,中国电信与老挝通信有限公司ETL在老挝共同举办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发布会,正式宣告天通卫星走出国门,天通手 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老挝。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老挝正式落地商用,服务扩大至东南亚国家。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卫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5%。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 ...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通信业务许可,三大运营商均获资质
新浪科技· 2025-09-29 07:52
行业准入政策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1] -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 继中国电信之后[1] - 政策依据为《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1] 业务发展前景 - 企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1] - 应用场景包括应急通信 海事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1] - 将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1] 产业支持方向 - 主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1] - 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1] -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撑网络强国 航天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1]
中国移动获卫星通信业务许可,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07:42
行业准入与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1] - 政策依据为《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相关部署[1] - 主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并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1]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移动成为继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后第三家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的基础电信企业[1] - 三家运营商均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1] 业务应用场景 - 业务覆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1] - 将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体系[1] 产业发展方向 - 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1] - 产业发展统筹安全与发展双重目标[1]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7:29
行业准入与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1] -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 中国电信此前已获得同类资质[1] - 企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及偏远地区通信场景应用[1] 业务发展与市场布局 - 电信企业将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拓展卫星通信应用场景[1] - 工信部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 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1] - 政策旨在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1]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新华财经· 2025-09-29 07:21
行业准入与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1] -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已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资质 中国电信为最早获得资质的企业[1] - 政策依据为《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1] 业务范围与应用场景 - 获许可企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1] - 重点深化应急通信 海事通信和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1] - 将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1] 产业发展方向 - 主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1] - 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1] -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撑网络强国 航天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1]
失败三年的“携号转网”,谁来管管手机运营三巨头
虎嗅· 2025-09-29 07:11
运营商套餐定价策略 - 中国移动用户长期使用高月费套餐 包括300多元套餐和100多元固定话费支出[2] 与其他运营商几十元套餐形成对比[3] - 用户尝试降低套餐时 中国移动要求保留至少1G流量 最低套餐仍达98元[5] - 对比中国电信同类500分钟通话套餐报价88元 但存在38元低价选项 显示运营商间定价差异显著[5] 携号转网政策实施 - 携号转网需在号码所在地营业厅办理 且非所有网点支持该业务[4] - 办理过程中发现存在"保底消费"合约 需等待合约到期后方可转网[4] - 中国移动设置每日操作限额 下午三点后无法办理转网业务[5] 运营商客户保留手段 - 中国移动通过电话推销优惠套餐 但均附带保底消费要求[5] - 当用户提出携号转网时 中国移动提供套餐折扣 从7折逐步降至6折 最终实现98元套餐折后60元[5] - 折扣优惠设一年有效期 店员暗示到期后可继续申请更低折扣[7] 业务办理限制 - 异地无法办理多项业务 导致用户产生额外话费支出[8] - 中国移动规定多项业务禁止电话办理 必须到门店操作[7] - 存在"统一支付"和"亲情网户主"等绑定业务 转网前需先解绑[5] 消费者权益现状 - 用户需通过携号转网威胁才能获得最优资费方案[8] - 同省同运营商用户存在套餐价格差异 浙江用户与上海用户资费标准不统一[9] - 三大运营商相似套餐价格差异显著 消费者缺乏透明比价渠道[9]
中国移动开展“双节同庆情暖社区”志愿活动
新浪财经· 2025-09-29 03:12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 连云港移动组织志愿者在中秋与国庆双节期间走进结对共建社区开展爱心服务活动[1][3] - 志愿者走访灌云县美好家园社区留守老人家庭并送上节日慰问品[3] - 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与爱心志愿活动[3] 社区关怀行动 - 志愿者详细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并致以双节祝福[3] - 活动让社区留守老人感受到节日温暖[3] - 公司以实际行动践行移动企业的社会责任[3]
2025年1-7月中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为321.4万射频模块 累计下降2.9%
产业信息网· 2025-09-29 02:02
行业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达53.4万射频模块 同比增长43.2% [1] - 2025年1-7月中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累计产量为321.4万射频模块 累计下降2.9% [1] 相关企业 - 涉及上市企业包括中兴通讯 大唐电信 信科移动 烽火通信 盛路通信 *ST日海 超讯通信 [1] 数据来源 - 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整理 [1] - 相关报告引用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1]
智慧项圈织起“畜联网”
科技日报· 2025-09-28 23:50
行业技术应用 - 智慧项圈基于5G+AI+物联网技术形成牲畜识别、体征监管、牧场信息化升级和产品溯源能力 [1] - 技术方案将畜牧管理日常工作效率提升40%并节约30%人工巡检管理成本 [1] - 通过智能终端+移动通信+运管平台+小程序实现10米内精确定位 找回走失牲畜效率提升90% [1] 产品特性与覆盖 - 智慧项圈电池续航达3年 适应-30℃至70℃极端温差 支持1米水深浸泡30分钟 [1] - 每个项圈年费约150元 目前已接入1.2万余头牛、2500多匹马和近800头骆驼 [2] - 产品具备电子围栏、体征监管及育种管理功能 可建立完整血统档案避免近亲繁殖 [2] 合作推广与实施 - 阿勒泰地区农业农村局与中国移动新疆公司自2022年起联合推广智慧项圈业务 [1] - 采用700MHz低频段基站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定位功能 [1] - 通过实时监测动物健康、环境参数和养殖过程数据上传至智慧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