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银行(600036)
icon
搜索文档
贴息前消费贷市场调查: 系统进行最后测试 9月起“自动减息”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21
消费贷贴息业务模式 - 消费贷贴息业务通过借款人主动授权、银行系统自动提取消费信息、定期自动扣减利息的方式进行[1] - 贴息资金获取方式为收息时直接扣减利息[5] - 贴息适用于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或超过5万元用于买车、装修、旅游等项目的消费支出[6] 银行产品额度与利率 - 消费贷市场已有百万元级授信额度产品出现[1] - 部分抵押类消费贷额度可达千万元[1][3] - 建设银行建易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为100万元[3]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房产抵押类消费经营组合贷产品最高授信额度可达千万元级[4] - 多家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仍为3%[1][3] - 贴息后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有望降至2字头[1][3] - 招商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为3.05%,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字头[3] - 工商银行抵押类组合贷优惠利率可达2.85%[4] 银行推广与客户准备 - 恒丰银行建议客户先测额度,待9月1日贴息业务正式开办后提款以享受贴息政策[2] - 民生银行通过上门办理和赠送小礼品方式留存客户[3] - 招商银行为优质客户提升贷款额度,可从30万元升至50万元甚至更高[3] - 建设银行对白名单企业客户提供3%-3.3%利率[3] 系统建设与操作流程 - 技术准备工作处于系统最后测试阶段[1] - 专属端口预计本周上线[5] - 客户需主动申请并授权银行查询交易记录[6] - 农业银行客户需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查询贷款发放账户[6]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进行贴息,未识别部分可通过发票等材料人工审核[6] - 贴息政策不适用于信用卡业务、分期产品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6] 政策影响与市场意义 - 财政贴息定向支持有助于提振私人部门生产消费,推动信用活动扩张[8] - 对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形成量价双重支撑[8] - 财政贴息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负担,避免非理性竞争下的"畸低"利率[8] - 财政贴息后贷款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每100亿元财政贴息金额能够支持1万亿元消费和服务业贷款投放[8] - 个人消费贷支持性政策有助于加强消费贷增长稳定性[8] 业务合规与风险防范 - 银行需做好借款人身份和消费信息识别,防止挪用到投资等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资金[9] - 银行需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消费贷贴息政策,不可诱导居民进行借贷[9] - 银行办理消费贷及贴息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办理[7]
贴息前消费贷市场调查:系统进行最后测试 9月起“自动减息”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20:17
消费贷贴息业务模式 - 消费贷贴息业务通过借款人主动授权、银行系统自动提取消费信息、定期自动扣减利息的方式进行[1] - 贴息资金获取方式为收息时直接扣减利息[3]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贴息 未识别部分可通过发票等材料人工审核[4] 产品额度与利率 - 消费贷市场已有百万元级授信额度产品 部分抵押类消费贷额度达千万元[1][2] - 建设银行建易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100万元 其中50万元可用于提现转账[2]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房产抵押类消费经营组合贷最高授信额度达千万元级[3] - 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维持3% 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字头[1][2] - 招商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3.05% 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字头[2] - 工商银行抵押类组合贷优惠利率可达2.85%[3] 政策实施进展 - 技术准备工作处于系统最后测试阶段 专属端口预计本周上线[1][3] - 贴息业务正式开办时间为9月1日[1] - 贴息政策不适用于信用卡业务、分期产品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5] 行业影响分析 - 财政贴息定向支持有助于提振私人部门生产消费 推动信用活动扩张[5] - 每100亿元财政贴息金额能够支持1万亿元消费和服务业贷款投放[6] - 政策对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形成量价双重支撑 在提振需求同时保护银行息差[1][5][6] - 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负担 避免非理性竞争下的"畸低"利率[5] 风险管控要求 - 银行需做好借款人身份和消费信息识别 防止挪用到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资金[6] - 银行需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政策 不可诱导居民借贷[6] - 银行办理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也不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5]
带路LOF: 鹏华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37
基金概况 - 鹏华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紧密跟踪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 [1] - 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18日,于2021年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基金主代码160638,场内简称"带路LOF"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份额总额为147,738,722.40份,资产净值277,183,096.75元,其中A类份额141,005,758.27份,C类份额6,713,306.39份,I类份额19,657.74份 [1][14] 投资策略 - 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按照成份股在标的指数中的基准权重构建投资组合,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 [1] - 投资目标为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1] - 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权证等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并可参与融资业务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以提高收益 [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74%,C类份额为-0.89%,I类份额为-0.7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02% [3] - 过去一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27%,过去三年为10.85%,自基金合同生效以来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0.91% [3] - 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4,922,116.95元,股利收益3,004,534.52元,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8,861,744.06元 [15][25] 资产配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股票投资市值262,494,318.33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94.70% [14][22] - 货币资金15,560,113.3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5.61%,无债券及其他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 [14] - 股票投资成本252,986,046.98元,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508,271.35元 [22] 基金管理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罗英宇先生具有18年证券从业经验,管理多只指数型基金产品 [4] - 鹏华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管理359只公募基金、12只全国社保投资组合和8只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组合 [4] 市场展望 - 2025年上半年A股呈现"N型"走势,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6%,科技板块表现突出,随后银行板块和新消费领域接棒市场热点 [7][8] - "一带一路"主题受到国内基建投资、AI算力建设和海外基建发展的多重影响,总体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9][10] - 展望2025年下半年,国内基建投资预计仍将受益于政策支持,AI算力建设有望继续保持高速扩张,海外"一带一路"项目预期乐观 [11]
高铁LOF: 鹏华中证高铁产业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37
基金概况 - 鹏华中证高铁产业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跟踪中证高铁产业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控制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控制在4%以内 [1][2] - 基金分为A类、C类和I类份额,报告期末总份额为52,837,383.28份,其中A类44,242,744.82份,C类8,592,635.50份,I类2,002.96份 [1][4] - 基金成立于2015年5月27日,托管人为招商银行,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截至报告期末鹏华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 [1][4][5] 投资策略与运作 - 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构建股票投资组合,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权重变化进行调整,同时考虑流动性管理需要可投资政府债券及金融衍生品 [2] - 为降低跟踪误差,基金在特殊情况下可调整投资组合,包括成份股调整、申购赎回影响及流动性不足等情形 [2] - 基金可参与融资业务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以增强收益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63%,C类为-4.77%,I类为-4.5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30% [4][8] - 基金本期利润为-2,565,996.08元,其中A类-2,090,807.08元,C类-475,254.24元,I类65.24元 [4]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51,339,690.62元,较期初57,381,346.98元下降,主要源于投资亏损及份额赎回 [4][1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高铁产业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新开通运营线路301公里,装备采购力度加大,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11] - 铁路客运量1-5月达1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2%,货运量21.21亿吨,同比增长1.73%,反映"公转铁"政策及多式联运体系持续推进 [11] - A股市场上半年呈"N型"走势,科技板块先扬后抑,大金融及小微盘股接棒表现,高铁产业板块因稳健业绩和估值吸引力维持上行态势 [9][11] 基金经理与运作管理 - 基金经理罗英宇具有18年证券从业经验,管理多只指数基金,采用严格风险控制流程确保基金合规运作 [5][7] - 基金运作中严格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未发现利益输送行为,投资组合调整以跟踪误差最小化为目标 [7][8] - 估值流程由估值委员会监督,采用可靠估值系统并与托管人核对,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利益冲突 [12]
落实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银行加码“科创人才贷”
中国经营报· 2025-08-27 15:35
政策背景与指导意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推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定制信贷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1] - 指导意见鼓励创业投资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高校院所 创业孵化平台等合作 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 银行产品与实施案例 - 交通银行推出"科创人才贷" 面向初创期科创类小微企业 目标客户为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优质企业高校人才 单户最高额度1000万元 [2] - 招商银行"科创人才贷"额度最高300万元 覆盖中高层次学术人才及四大青年人才项目 拓展至院士群体 [2] - 北京银行试点"中关村科创人才贷" 支持科研人员 科技企业家及股权激励等场景融资 对象涵盖专精特新企业 科创板/北交所上市企业核心高管 [2] - 合肥市瑶海区推出特色化"科创人才贷" 以合肥市ABCDE五类人才划分为依据 人才层次越高额度越大 单个主体最高800万元 无须额外抵押担保 [2] 产品设计逻辑与痛点解决 - 破解轻资产无抵押融资难题 以人才资质 技术专利 研发能力等软实力作为信用评估核心 替代传统资产抵押模式 [3] - 缓解轻资产无抵押授信问题 将高层次人才无形资产转化为信用资本 实现"人才即资产"授信逻辑 [3] - 化解初创期经营数据缺失问题 构建综合性评价体系 纳入人才价值 技术潜力等非财务指标 [4] - 扭转融资周期长时效差问题 依托线上操作简化流程 压缩放款时效 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5] 人才价值评估体系 - 金融机构从单纯依赖人才资质转向"资质+技术+市场"综合授信标准 整合政府科技补贴数据 企业研发投入等客观信息 [6] - 建立三维评估体系:构建人才能力量化模型考察学术成果技术转化行业经验 引入技术成熟度评估判断商业化潜力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防止单一机构承担过高风险 [6] - 推动地方政府开放人才认定数据库 知识产权登记系统 提供多维交叉验证渠道破解信息不对称 [6] 未来政策支持方向 - 完善人才信用转化机制 建立全国统一人才资质认证平台 将科研成果技术转化纳入信用评估体系 [7] - 构建风险补偿基金 政府出资设立专项基金对银行贷款提供一定比例风险补偿 [7] - 强化动态监管 建立人才贷项目跟踪系统监测资金流向和技术转化进度 及时纠偏套取补贴行为 [7]
科技LOF: 鹏华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5:17
基金基本信息 - 鹏华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基金合同生效于2021年12月7日,运作方式为上市契约型开放式(LOF)[1] - 基金场内简称为科技LOF,主代码为160646,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53,449,959.75份,分为A类、C类和I类份额,其中A类份额21,045,704.28份,C类份额32,306,901.00份,I类份额97,354.47份[1][4] - 基金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控制日均跟踪偏离度在0.35%以内,年跟踪误差在4%以内[1] 投资策略与运作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方法,按成分股权重构建投资组合,并根据指数变化调整,策略包括股票组合构建、调整及债券、衍生品等辅助工具运用[1][2][3] - 在特殊情况下如成分股调整、流动性不足时,基金管理人可灵活调整组合以降低跟踪误差,确保实现投资目标[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沪港深科技龙头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基金属于股票型,风险收益特征高于货币市场、债券型和混合型基金[1] 财务表现与净值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79%,C类为12.68%,I类为12.5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11.72%,全部跑赢基准[4][9] - 本期利润A类为1,410,793.37元,C类为3,265,834.52元,I类为4,070.49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分别为0.0733元、0.0963元和0.0904元[4]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A类为19,348,999.58元,份额净值0.9192元;C类为29,318,512.16元,份额净值0.9075元;I类为108,730.67元,份额净值1.1168元[4] 管理人与基金经理 -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包括359只公募基金和多个社保、养老金组合[5] - 基金经理闫冬先生自2021年12月7日起管理本基金,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负责多只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化指数投资方法跟踪标的指数[5][6][8] - 报告期内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法规,执行公平交易制度,无异常交易行为,基金运作合规,未发生利益输送情况[7] 市场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科技板块经历经济预期下行、AI技术突破和关税战冲击,但随中美谈判推进,A股和港股科技板块企稳回升,基金跟踪误差得到有效控制[8][9] - 展望下半年,A股与港股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驱动的趋势性机会,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资金情绪回暖,建议关注AI、创新药、国防军工等科技赛道及供给侧改善的低位板块[10] - 基金自2025年4月2日至6月30日期间多次出现连续20个以上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管理人正在探讨论证解决方案[12]
5年地债ETF: 鹏华中证5年期地方政府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44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鹏华中证5年期地方政府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5年地债,场内简称5年地债ETF,基金主代码159972 [1] - 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19年8月23日,上市日期为2019年11月8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 [1]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35,305,910.00份,基金合同存续期为不定期 [1] 投资目标与策略 - 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中证5年期地方政府债指数收益率,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2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3% [1] - 投资策略采用分层抽样复制法,通过信用评级、流动性及收益率分析选择成份券,按久期、剩余期限、信用等级等分层抽样构建组合 [1] - 采用替代性策略应对市场流动性不足或法规限制,以久期相近、信用评级相似为原则构建替代组合 [1] - 债券投资策略综合运用久期调整、收益率曲线策略和类属配置,适当运用杠杆策略通过债券回购融入资金买入更高收益债券 [1] -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发行条款和支持资产质量,严格控制风险追求稳定收益 [1] 财务表现 - 本期已实现收益83,241,942.55元,本期利润22,617,018.54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6255元 [2] - 本期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为0.54%,本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50% [2]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545,787,404.55元,期末可供分配基金份额利润15.4588元 [2]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4,105,838,405.86元,期末基金份额净值116.2932元,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25.78% [2] - 过去六个月份额净值增长率0.5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0.42%,超额收益0.08% [2] 管理人报告 -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2日,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包括359只公募基金、12只全国社保投资组合和8只基本养老保险投资组合 [3] - 基金经理叶朝明先生拥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董事总经理/现金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自2022年1月28日起管理本基金 [3] - 基金经理张羊城女士拥有8年证券从业经验,自2023年11月17日起管理本基金 [4] - 基金经理助理吴敏红先生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自2025年6月5日起任职 [4] 投资组合分析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4,105,838,405.86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3,937,825,253.51元,占基金总资产比例95.88% [9][37] - 债券投资全部为地方政府债,无股票、资产支持证券或其他投资 [9][37] - 债券投资中交易所市场公允价值1,465,085,573.20元,银行间市场公允价值2,472,739,680.31元 [17] 市场与运作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受基建投资支撑,消费政策显效社零增速较高,出口受"抢出口"效应偏强 [5]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5月OMO和LPR利率均调降10BP,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资金 [5] - 2025年下半年经济预计延续修复,地产投资承压,基建投资有望提速,货币政策宽松基调延续利率有下行空间 [6] - 基金将通过抽样复制和动态优化策略控制跟踪误差,保持流动性并增厚投资收益 [6]
鹏华丰利LOF: 鹏华丰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18
基金概况 - 鹏华丰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基金合同生效于2013年4月23日,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6,256,085,953.87份 [1] - 基金分为A、C、D、E四类份额,报告期末A类份额2,872,579,656.02份,C类份额288,366,297.68份,D类份额2,980,733,398.49份,E类份额114,406,601.68份 [1][16] - 基金投资目标是在控制风险和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主动管理争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中债总指数收益率的收益 [1] 投资策略 - 基金主要采取久期策略,辅以信用利差、收益率曲线、收益率利差、息差和债券选择等积极策略进行债券投资 [1] - 采用自上而下的组合久期管理,通过战略性配置和战术性调整控制利率风险,根据利率预期调整组合久期 [1] - 运用骑乘策略、杠杆操作(正回购)和个券选择策略增强收益,并谨慎参与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投资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3.22%,C类3.01%,D类3.21%,E类2.98%,均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0.74% [5][10] - 过去一年A类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8.15%,超越基准5.10%的3.05个百分点;过去三年A类累计增长12.99%,但低于基准16.28% [5] - 报告期内基金利润总额170,814,070.79元,其中已实现收益139,575,342.97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4,427,094.20元 [16] 资产配置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7,072,305,156.79元,较上年度末3,769,413,271.14元增长87.6% [15] - 债券投资占比97.8%,期末持仓公允价值7,753,014,661.95元,其中交易所市场债券4,538,978,638.24元,银行间市场债券3,214,036,023.71元 [15][25] - 货币资金余额123,144,983.51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4,500,000.00元,维持流动性需求 [15] 基金经理操作 - 报告期内以持有中高评级信用债和可转债为主,年初久期较短,3月开始提升久期,二季度保持中等久期 [10] - 可转债投资3月降低仓位,4月加仓,受益于股票市场结构性行情和估值支撑 [10] - 运用杠杆操作,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余额759,005,000.00元,较上年末304,210,705.67元增长149.5% [15] 费用结构 - 报告期内营业总支出14,939,879.89元,其中管理人报酬1,623,256.99元,托管费541,085.67元,销售服务费137,121.88元 [16] - 交易费用40,650.05元,利息支出651,732.14元,其他费用143,620.49元 [28] 后市展望 - 预计三季度经济受出口和地产拖累,货币政策收紧可能性低,债券市场转向风险较小但下行空间有限 [10] - 股票市场短期面临经济和政策扰动,中期看好美联储降息和国内政策提振,科技成长方向机会突出 [10] - 可转债需求增长但供给偏慢,估值易上难下,下半年仍有望表现,更看好股性转债 [10]
鹏华丰和LOF: 鹏华丰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3:18
基金概况 - 鹏华丰和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LOF)是由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的债券型基金,基金代码160621,于2015年11月5日生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 - 基金运作方式为上市契约型开放式(LOF),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1,261,729.38份,投资目标是通过严格风险控制和积极投资策略获取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1] - 基金分为A类、C类和E类份额,A类份额期末净值为1.4066元,C类为1.2555元,E类为1.0052元,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3] 投资策略 - 采用多策略债券投资组合,包括久期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骑乘策略和息差策略,根据利率预期动态调整组合久期[1] - 可转换债券投资注重分析股性和债性特征,选择被市场低估品种;中小企业私募债券投资采用买入并持有策略,密切监控信用等级变化[2] - 股票投资策略包括谨慎参与新股申购和精选具备高成长性及合理估值的上市公司股票,行业集中在金融、消费、公用事业及低市净率周期板块[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40%,C类为1.21%,E类为1.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05%[3][8] - 本期已实现收益A类为-294,867.05元,C类为-43,699.14元,E类为475.43元;本期利润A类为291,991.19元,C类为50,562.14元,E类为1,369.09元[3]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A类为7,267,253.73元,C类为834,538.80元,E类为637.86元,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分别为1.03%、0.98%和4.96%[3][10] 资产配置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净值29,364,159.77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27,799,262.86元,包含股票投资3,941,021.00元和债券投资23,858,241.86元[12] - 货币资金1,124,924.63元,结算备付金29,851.94元,存出保证金6,029.83元,应收申购款310,076.58元[12] - 债券投资以交易所市场为主,成本23,085,360.09元,应计利息182,551.86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90,329.91元[22] 基金管理 - 基金经理罗政(2023年11月任职)和范晶伟(2025年3月任职)均具备9年证券从业经验,采用稳健投资策略[4][5][11] - 基金管理人鹏华基金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5,000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2,513亿元,管理359只公募基金[4] - 投资操作上半年较少,主要随申购赎回被动调仓,持仓集中在金融、消费、公用事业及低市净率周期板块[7] 流动性状况 - 基金在2025年1月23日至4月21日、4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多次出现连续20个以上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10] - 本期基金份额减少4,131,810.39份,净资产减少5,413,205.46元,主要因基金赎回导致[14] - 应付赎回款13,966.49元,应付管理人报酬18,974.79元,应付托管费4,743.71元,负债合计357,514.97元[12]
证券基金LOF: 招商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53
基金概况 - 招商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161720)为契约型开放式基金,成立于2014年11月13日,基金管理人为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总份额为1,713,012,778.28份,其中A类份额1,494,358,662.20份,C类份额218,654,116.08份 [1] - 基金采用被动式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为标的,投资目标为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35%,年跟踪误差不超过4%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88%,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3.09%;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92%,同期业绩基准增长率为-3.09% [3][7] - 本期利润为-76,014,346.47元,其中A类份额-63,287,533.15元,C类份额-12,726,813.32元 [2]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2,058,035,626.83元,其中股票投资公允价值1,944,333,322.59元,占基金资产比例约94.5% [7][11] 投资运作 - 股票仓位维持在94.5%左右,较好地完成了对基准指数的跟踪复制任务 [7] - 投资组合主要持有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成份股,采用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 [1] - 基金管理人可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并审慎参与融资及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1] 市场分析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证券公司指数下跌3.34%,受中美贸易政策摩擦影响,4月初出现大幅调整,随后市场情绪逐步修复 [7] - 券商板块受益于IPO规模环比高速增长、债券市场回暖及权益投资结构性机会,业绩弹性显著提升 [7] - 当前券商板块PB估值约1.44倍,处于近十年34%分位数水平,估值具备修复空间 [8] - 未来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T+0交易和衍生品扩容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等利好因素 [8]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文雨(女,硕士)自2023年5月23日起管理本基金,具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 [3] - 原基金经理王岩(男,硕士)于2025年4月23日离任,曾任招商沪深300指数增强等产品基金经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