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600036)

搜索文档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金融教育校园行,持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北京商报· 2025-09-28 13:12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聚焦学生群体并深入校园进行金融风险防范教育 [1][2][4][6][8] 活动开展形式 - 西翠路支行在首钢工学院为900余名新生举办金融反诈专题讲座 通过分发宣传折页和互动交流开展教育 [2] - 亚运村支行在北京科技大学针对400余名师生采用案例+情景+口诀模式 设计问答环节增强互动性 [4][6] - 华贸中心支行联合高碑店派出所进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 通过趣味问答和情景小剧场形式对100余名五年级师生开展宣讲 [8] 教育内容重点 - 针对大学生群体覆盖入学到就业全周期风险 聚焦开学 生活 交友 实习 就业五大场景 [4] - 详细解析校园贷 刷单诈骗 假冒客服 求职陷阱 个人信息泄露等犯罪手段 [4] - 强调树立理性消费观 养成良好支付习惯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核心防范要点 [4] - 通过对比不良校园贷与正规贷款差异 揭露低门槛 零利息等虚假宣传案例 [6] - 面向中学生群体聚焦远离虚假宣传 远离非法金融 人民币辨伪三大主题 [8] 活动成效 - 首钢工学院活动获得校方领导与学生高度评价 满足学校主题教育需求 [4] - 北京科技大学校方认可讲座生动有趣且参与感强 新颖模式提升学习效果 [6] - 校警银三方联动模式将专业金融知识融入校园场景 使风险防范意识落地生根 [8] -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计划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 持续筑牢宣传教育阵地 [8]
曹慰履新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或将深耕财富客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0:41
人事任命 - 曹慰获准出任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深耕信用卡及零售金融领域多年 曾任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市场企划部副总经理 零售金融总部总经理助理 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2] - 曹慰到任首月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身份会见国际信用卡组织Visa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一行 平安银行行长助理王军出席会见[4] 平安银行信用卡业务现状 - 2025年中报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3948.66亿元 占个人贷款余额22.88% 贷款余额同比下降[3] - 信用卡流通户数4539.08万户 上半年总消费金额9897.71亿元 综合金融贡献信用卡新增户数占比12.7%[6] - 信用卡额度使用率约28.8%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64.08亿元 同比下降0.1%[6][8] 战略方向 - 平安银行将以信用卡为突破口 通过差异化产品与服务吸引财富客群 打造中高端市场口碑和优势[4] - 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资源禀赋优势 探索开发定制化服务与专属权益 实现财富客群挖掘与经营[8] - 信用卡使用逻辑从支付工具转向资金周转金融工具 盈利点从利息收入转向交易手续费[8] 行业动态 - 招商银行2025年中报信用卡交易量同比负增长8.54% 成为手续费收入压力点[9] - 信用卡行业正经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周期 招商银行长期看好并高度重视信用卡业务[9] -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内部擢升管理团队 庞正宇出任总经理助理 励盛和文竹出任副总经理[8]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被罚300万,涉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等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24
行政处罚事件 -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及固定资产贷款三查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罚款300万元人民币 [1][2] - 7名相关责任人包括吴瑛 顾天宇 潘琪霞 潘超艇 江泠 陆盈盈 于欣雨因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处分 [1][2] - 行政处罚决定由浙江金融监管局作出 涉及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及相关责任人 [1][2]
深度|“债市投资难度加大”!多家银行策略生变:重波段,增对冲
券商中国· 2025-09-28 02:21
债市环境变化 - 2025年债市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区间接近40BPs 与2024年单边牛市形成对比 [1] - 债市多空博弈激烈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至1.85%-1.9%区间 多家机构预测震荡区间为1.5%-1.9% [5] - 国债利息增值税新规于8月8日实施 短期可带来337亿元财政收入 后续约千亿元 政策目标包括引导资金分流至权益等资产 [3] 银行现券交易动态 - 8月大行现券成交金额3.568万亿元 股份行11.232万亿元 合计14.8万亿元 较7月16.49万亿元和6月15.51万亿元下降 [4] - 8月城商行现券成交金额10.2万亿元 农商行5.088万亿元 合计15.288万亿元 较7月17.24万亿元和6月16.3万亿元下降 [4] - 现券交易规模在1-3月及6-7月呈连升态势 7月创年内新高 8月出现回调 [3] 银行投资收益表现 - 上半年35家A股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实现同比正增长 平均增幅超过45% [8] - 超八成A股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对营收贡献度正向提升 [10] - 建设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279.12亿元 同比增长超200% 对营收贡献度从2.28%升至7.08% [10] - 邮储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197.5亿元 同比增长64.64% 占营收比重从6.79%升至11.01% [10] 投资收益结构变化 - 一季度10家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100% 上半年仅建设银行、长沙银行和郑州银行3家增幅超100% [11] - 光大银行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303% 上半年增速放缓至33.41% [11] - 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一季度下降420亿元 上半年增长439亿元 二季度债市回暖推动转正 [11] - 超一半A股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浮亏 抵消投资收益增长 [12] 银行投资策略调整 - 银行配置盘浮盈储备空间有限 OCI账户积累浮亏限制配债空间 [5] - 波段交易难度加大 银行加强市场研判和时机把握 灵活调整仓位 [5][14] - 招商银行采取四项措施:保持30%债券投资占比、逢高配置、波段操作、运用衍生品对冲 [14] - 邮储银行加大高RAROC地方债投放力度 投放量同比翻番 实现价差超20BPs [13] - 重庆银行主动减少债券浮盈收益兑现近4亿元 占营收比例下降近4个百分点 [13]
固收深度报告20250927:从42家上市银行半年报解读银行债券投资“攻守道”





东吴证券· 2025-09-27 14: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环境驱动利率波动、债券供需与政策导向共振影响债券投资收益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债券投资规模扩张、损益有别 银行业整体收益向好但仍存隐忧 不同银行类型表现分化 国有大行压力相对可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2家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体量 - 债券投资总体规模上 2025H1 42家上市银行三类债券型金融资产总规模分别为债权投资类52.8万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2万亿元、其他债权投资27.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分别环比增长3.90%、18.44%、16.15%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较多 或博弈价差收益增厚总体收益 [9] - 不同银行类型的债券投资分布结构有所分化 2025年上半年国有大行及城商行债券配置盘稳定增长 股份行和农商行配置力量减弱 交易盘发力 呈现“大行配置稳健、中小行交易弹性突出”特征 [13] - 债券投资券种分布向政府类债券倾斜 2025年上半年各类商业银行增配政府类债券较多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平均环比增幅约10% 农商行稍少 金融债和其他债券配置力量分化 各类银行均以政府类债券规模大 金融债其次 信用类债券小 [18] - 金融资产类型与其债券品种结构呈现相关性 债券配置盘利率债稳健增长且为核心 信用债配置力度加大 金融债趋弱 交易盘以利率债及金融债为核心 增幅显著 债券投资板块呈“稳健打底、弹性增益”持仓格局 [22] 42家上市银行的债券投资损益情况 - 票息收益方面 2025H1 42家上市银行票息收益合计11332.00亿元 同比下降1.51% 收益总体稳定但同比回落或与基准利率下行有关 未来票息收益下滑速度预计放缓 仍为主要来源 [2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方面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117.26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81.16% 债市震荡中博取资本利得难度大 交易层面或存浮亏 [28] - 投资收益方面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实际投资收益合计约2875.05亿元 同比增长31.96% 银行可通过卖出老券和到期存量债券增厚收益 [31] 归因及总结 外部环境驱动 - 利率波动上 “调整多、机会少”的债市环境致存量债券价格下跌 与2025H1上市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幅下降81.16%相关 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受影响更显著 [35] - 债券供需上 2025H1国债、地方政府债与政金债供给同比增加 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降低 叠加部分高票息存量债券到期 推动银行债券投资票息收益环比回落 [37] - 政策导向方面 监管提高低评级信用债风险权重 倒逼银行减少配置 规范金融资产分类限制“随意重分类” 凸显上半年公允价值亏损 [43][46] 银行业债券投资压力情况及后市展望 - 整体收益向好但仍存隐忧 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债券投资实际收益约1.42万亿元 同比增长3.82% 但票息收入面临下滑压力 波段交易难度提升 盈利模式或难持续 [3][47] - 不同银行类型表现分化 国有大行压力相对可控 国有大行票息收益稳步增长 交易盘有优势 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相对脆弱 债市“逆风期”盈利压力增加 未来或增加权益等市场资金配比 [50]



估值周报:最新A股、港股、美股估值怎么看?-20250927
华西证券· 2025-09-27 08:12
A股市场估值 - 万得全A当前PE(TTM)为17.33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7] - 创业板指PE(TTM)现值为44.17倍,低于中位数48.90倍[14] - 食品饮料行业PE处于历史较低分位,计算机行业PE处于历史较高分位[23] - 银行板块PB(LF)仅0.53倍,显著低于券商板块的1.42倍[26] 港股市场估值 - 恒生指数PE(TTM)现值为11.84倍,略高于中位数10.27倍[59] - 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3.69倍,较中位数32.81倍偏低[59] - 港股地产建筑业PB(LF)仅0.43倍,大幅低于中位数0.82倍[73] - 腾讯控股PE(TTM)现值为25.87倍,低于中位数35.80倍[75] 美股市场估值 - 标普500指数PE(TTM)现值为29.36倍,高于中位数21.07倍[82] - 纳斯达克指数PE(TTM)达42.83倍,超过中位数32.92倍[82] - 道琼斯工业指数PE(TTM)现值为31.64倍,显著高于中位数18.57倍[82] 跨市场比较 - 中概股估值普遍回落,阿里巴巴PS现值为2.93倍,低于中位数7.28倍[97] - 中美银行股PB差异明显,建设银行PB仅0.67倍,而摩根大通达2.58倍[100]
北京监管局一日开出五张罚单 银行贷款“三查”失职问题集中曝光
经济观察报· 2025-09-27 04:28
监管处罚事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于9月26日对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以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北京分行处以罚款 处罚金额均为35万元 [1][2] - 四家银行因贷款"三查"失职被罚 一家银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受罚 [2] - 9月19日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同样因贷款"三查"失职被罚50万元 显示问题具有行业普遍性 [4] 违规行为分析 - 贷款"三查"制度包含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 是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 [2] - 贷前调查不充分导致借款人信用评估不准 贷时审查不严格使不符合条件贷款获批 贷后检查不到位难以及时发现风险 [3]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脱离实体经济 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3] 监管趋势与影响 - 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将信贷业务合规与风险管控作为重点 采用窗口指导、压力测试、现场检查等多层次监管手段 [5] - 监管科技应用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银行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风险管理 [5] - 考核机制偏重贷款增量与市场份额 弱化资产质量与合规内控权重 导致重放轻管现象 [6] 行业系统性风险 - 多家银行同时存在贷款管理问题可能形成风险叠加效应 对金融体系稳定构成威胁 [3] - 银行体系面临资产质量压力上升 监管层加强信贷全流程穿透式监管 严控新增不良贷款 [6] - 处罚旨在形成震慑效应 倒逼银行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提升一线员工风险意识与操作规范性 [6] 技术应用与问责机制 -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对资金流向精准监测和客户风险早期识别 [6] - 责任追究需穿透层级形成"违规必究"问责文化 而非仅由机构承担经济责任 [6] 相关金融产品表现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 近五日下跌2.62% [8][9] - 最新份额保持3.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6.9万元 [9]
招商银行:上半年营收逐季向好净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新浪财经· 2025-09-26 21: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99.69亿元同比下降1.72% 二季度同比降幅收窄至0.36% [1] - 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增长0.25% 增速由负转正 [1] - 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3.85%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 [1] 利息收入与净息差 - 净利息收入1060.85亿元同比增长1.57% 二季度单季同比增长1.22% [1] - 净息差1.88%环比下降3个基点 较年初下降10个基点 [1] - 生息资产收益率3.14%较年初下降36个基点 贷款收益率下降57个基点 [1] - 存款成本率1.26%较年初压降28个基点 负债成本加速优化 [1] 资产负债结构 - 总资产12.6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2% 贷款总额7.12万亿元增长3.31% [1][2] - 对公贷款余额增长7.89% 科技/绿色/制造业贷款同比增17.91%/12.97%/8.89% [1] - 总负债同比增长8.63% 存款总额9.42万亿元增长3.6% [1][2] - 活期存款占比51%较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 [2] 财富管理与中间业务 - 非息收入同比下降6.73%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76.02亿元下降1.89% [1] - 零售AUM达16.0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39% 零售客户2.16亿户增长2.86% [1][2] - 金葵花及以上客户563.2万户增长7.57% 私行客户18.27万户增长8.07% [1][2] - 招银理财管理规模2.46万亿元 公司理财规模二季度单季回升 [1][3]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贷款率0.93%环比下降1个基点 较2024年末下降2个基点 [1] - 对公贷款不良率0.93%较年初下降13个基点 房地产不良率下降18个基点 [1] - 拨备覆盖率410.9%维持高位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56% [1][2] - 关注类贷款占比1.43%环比上升7个基点 [1] 战略转型进展 - 零售金融营收利润贡献占比超55% 养老金托管规模1.41万亿元 [3] - 个人养老金账户超1300万户 投行非传统融资占比41.42% [3] - 境外机构深化香港市场布局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筹建推进 [3] - 构建"云+AI+中台"科技底座 大模型技术全面落地应用 [3]
迎战“十一”黄金周 金融助力服务消费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8:31
国庆旅游市场预订高峰 - 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等核心产品预订量大幅超越去年同期 [1] - 各地开展文旅消费活动并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 [3] - 美食游、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馆游、工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3] 金融机构布局与措施 - 交通银行结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配套开展营销活动 上线"国补贷"专项产品 消费贷款咨询量和申请量显著增加 家用汽车、家居家装等场景类贷款上升明显 [3] - 招商银行信用卡基于"游、购、逛"三大场景推出营销活动 提供爆款酒店优惠券、机票专属优惠、境外旅行三重补贴以及66元购100元消费券 [4] - 中国银行建议拓展场景金融 聚焦以旧换新、汽车家居、文化旅游等关键消费场景 创新个性化消费贷、联名信用卡等产品 [5]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7]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支持 [7] - 政策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涵盖文化旅游、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健康医疗等多个板块 [8]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与潜力 - 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多630亿元 [9] -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升级成为服务消费比重提升的重要基础 新服务消费持续涌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7] - 服务零售额及人均教育休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快速增长 市场亮点纷呈 多元化的消费增长点得到激活 [8] 银行服务消费支持建议 - 加强场景生态共建 联合电商平台、线下商圈、服务机构打造共生生态 覆盖从预订到售后的全流程 [9] - 基于大数据构建多维度信用评估模型 将消费行为、社交数据等纳入授信维度 破解新市民和县域居民融资可得性偏低问题 [9] - 加大对餐饮、文旅等传统服务消费支持 重点布局数字医疗、在线文娱、绿色服务等新型领域 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为中小服务商户提供无抵押信贷支持 [9]
银行基金代销格局生变!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13:21
银行基金代销业务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机构中银行占据24席 与2024年下半年持平[2][3] - 招商银行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4920亿元 位居行业第二 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10419亿元在银行体系中领先[2][3] - 头部银行中12家机构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均超千亿 包括兴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3] 银行渠道市场份额特征 - 百强代销机构主动权益基金合计保有规模3.2万亿元 其中银行保有1.9万亿元 占比59%[3] - 头部银行主要依靠庞大客户基础 广泛网点分布和强大品牌影响力保持存量规模优势[4] - 中小银行公募基金代销份额持续萎缩 受限于区域覆盖和客户体量难以突破规模瓶颈[2][7] 行业竞争压力与转型挑战 - 今年以来近十家银行因基金代销不合规被出具警示函或责令整改[2] - 银行面临券商专业投顾能力 互联网平台流量优势及基金公司直销的多重竞争压力[4] - 监管趋严与费率改革影响银行传统"通道费"盈利模式 对内部管理和合规体系要求提升[5] 头部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从"产品销售"向"客户经营"转型 将基金作为多元化财富管理方案的一环[5] - 融合线上线下渠道 线上提供投教内容和市场解读 线下强化投顾队伍建设[5] - 以信任为基石加快财富管理转型升级 提供涵盖存款理财基金保险信托的多元配置服务[5] 中小银行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与理财子公司代销合作持续升温 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如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纷纷与中小银行建立合作[8] - 通过代销合作切入财富管理赛道 践行"轻资本轻资产"运营模式[8] - 对特定产品和渠道提供0.1折超低费率优惠 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效率[8] 行业发展趋势 - 投资者需求从简单产品销售转向专业资产配置建议和个性化投资顾问服务[4] - 银行基金代销业务角色正经历从"销售导向"到"服务本位"的深刻变革[6] - 投顾能力成为转型成败关键支点 需通过能力将"交易场景"转化为"服务生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