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易贷

搜索文档
建行广东省分行:落地消费贷贴息 点亮民生“小确幸”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10:58
政策背景与实施 - 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为期一年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2]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和创新消费金融产品 [8] 公司实施与成效 -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建立由分行领导牵头的专班机制并在手机银行布放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区包含贴息服务协议和贴息记录等功能 [3] - 9月1日至24日建行广东省分行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财政贴息客户数5833户累计发放贴息贷款金额1.03亿元 [1] - 建行广东省分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已突破500亿元今年累计投放超420亿元惠及客户超27万户 [8] 贴息政策细节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和养老生育等重点领域消费 [4]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执行期内客户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4] -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4] 产品与服务 - 建行消费贷产品包括建易贷和房易贷及养易贷贷款额度最高均为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均为7年年化利率均为3.0%起 [7] - 快贷产品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3年年化利率3.3%起 [7] - 养易贷产品采用年金信用+授信模式支持医疗护理和适老化改造等八大养老消费场景 [2] 客户案例与体验 - 李先生通过建易贷产品购买智能家电套餐财政贴息节省500元利息 [1] - 陈女士通过养易贷获得30万元授信并享受贴息用于国庆云南旅游 [2] - 张女士申请快贷用于翻新老房财政贴息后实际支付利息从5280元降至3680元 [5] 技术支持与流程 - 建行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商户MCC码或行业代码自动计算贴息金额并从贷款利息中抵扣实现无感兑现 [6] - 客户可在手机银行专区提交消费发票进行人工审核通过后获得贴息 [6] - 贴息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 [6] 战略与展望 - 建行广东省分行深入推进消费金融专项行动落实监管要求优化消费信贷产品政策 [9] - 积极推进以旧换新和财政贴息双国补工作支持居民消费升级 [9] - 主动开展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消费活力与金融动能 [9]
建行广东省分行:落地消费贷贴息,点亮民生“小确幸”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10:53
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 - 财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为期一年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4]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7] - 年贴息比例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政策执行期内客户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7] 建设银行消费贷款业务表现 - 建行广东省分行9月1日至24日累计新增财政贴息客户5833户 发放贴息贷款金额1.03亿元[2] - 分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突破500亿元 今年累计投放超420亿元 惠及客户超27万户[11] - 通过"建易贷"产品购买智能家电的案例显示 1500元利息中财政贴息节省500元[2] 银行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 - 建行推出"养易贷"采用"年金信用+"授信模式 支持医疗护理、适老化改造等八大养老消费场景 最高授信30万元[4] - 消费贷产品矩阵包括建易贷、房易贷和养易贷 贷款额度最高100万元 期限最长7年 年化利率3.0%起[9] - 互联网信用贷产品"快贷"额度最高30万元 期限最长3年 年化利率3.3%起[10] 科技赋能与流程优化 - 手机银行设立"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专区 包含贴息服务协议、贴息记录和上传申请等功能[5] - 系统通过智能识别商户MCC码或行业代码自动计算贴息金额 实现"无感兑现"[8] - 提供人工审核通道 客户可提交消费发票申请贴息 且不收取任何费用[9] 区域市场发展与战略响应 - 广东省政府提出"强化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和创新消费金融产品[11] - 建行广东省分行通过场景化、差异化信贷服务助力消费市场 截至当前业务覆盖超27万客户[11] - 分行将继续推进消费金融专项行动 优化信贷产品政策 支持"以旧换新"和"财政贴息"双国补工作[12]
个人消费贷贴息落地,“贷款”打车也能贴息
36氪· 2025-09-12 04:04
政策实施概况 - 全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落地 金融机构细则明确 进入实战办理阶段 [1] - 存量客户可补签协议享受贴息 如建设银行允许9月1日前签约客户在支用贷款时补签协议 [1] - 政策有效期从2023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 此前发放但消费发生在有效期内的贷款也可参与贴息 [2] 贴息规则与覆盖范围 - 小额消费单笔5万元以下年贴息比率1% 单笔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10万元消费额度 [3] - 大额消费单笔5万元及以上覆盖七大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单笔立享最高500元贴息 [3] - 个人年度总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30万元消费额度 贴息可累积使用 [3] - 实际利率可低至2% 例如华夏银行案例中3%利率贴息1%后实际利率降至2% 年利息支出从1500元降至1000元 [3] 消费场景与识别机制 - 系统自动识别多种支付方式 包括POS机刷卡、扫码支付、线上交易、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及向对公商户转账 [4] - 小额消费如打车费用也可被核定流水 [4] - 未能自动识别的交易可自9月5日起通过手机银行上传发票等凭证申请人工识别 [5] - 贴息资金多在还款结息时直接扣减 或提供依据后补息 [5] 银行产品差异与限制 - 招商银行闪电贷购车无法享受贴息 因不属于汽车贷款业务 但车辆保险及维修消费可纳入贴息范围 [6] - 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等个人消费贷产品可用于购车 包括汽车购置、保险及维修 [6][7] - 邮储银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客户可在申请环节签署贴息授权书 [7] - 民生银行明确信用卡消费不支持贴息 [7] 商户受理条件 - 需具备商家码的商户方可核定流水 个人码及个体工商户码无法识别 [2] - 部分小超市等商户存在识别失败情况 [2]
消费贷“国补”上线——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响应助力提振消费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3 12:09
政策落地与执行 - 国家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作为国有大行分支机构积极响应 通过派驻专人参与财政贴息功能开发测试 组织专项培训及宣传推广等措施简化贴现流程[1] - 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已上线"财政贴息"专区 消费者可通过"首页→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路径访问 系统支持自动识别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执行贴息操作[1] - 贴息政策首日即有消费者通过建行消费贷款购车 节省近1000元利息成本 贴息福利比例为1%[1] 业务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聚焦家居 汽车 文旅 医疗等重点消费领域 全面优化金融服务并丰富"个人快贷""建易贷"等消费金融产品[2] -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共建"情绪消费""绿色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型消费场景 打造适配本地市场的金融服务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并扩大消费需求[2] - 通过深化"财政+金融"联动效应 公司全力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落地 服务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1][2]
经济聚焦丨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红包”怎么领
人民日报· 2025-09-02 02:57
政策实施与申请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客户可通过手机便捷申请贷款 并在提取贷款使用时签署贴息补充合同以享受政策[1][2] - 小额消费5万元以内多笔叠加后单家贷款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大额消费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多笔叠加后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2] - 银行通过营业厅 官网 手机银行APP 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政策 并与电器卖场 装修卖场合作在消费场所向消费者介绍贴息政策[2][3] 贴息享受条件与操作细节 - 贴息返还在还款时实现 要求贷款资金用于真实消费 直接刷借记卡或使用微信 支付宝扫码消费可被银行识别 现金消费 转账给个人或刷信用卡消费无法享受贴息[4] - 若银行未自动识别消费用途 客户可从9月5日起通过手机银行上传消费交易凭证或到银行网点提交发票等材料进行人工审核后获取贴息[4] - 还款时银行向借款人发送短信明确贴息金额 存量消费贷款客户在9月1日后使用未支用贷款资金进行实际消费也可享受贴息[5][6] 行业影响与服务优化 - 以1%贴息比例计算 每100亿元财政支出理论上可支持1万亿元消费需求 政策对银行服务能力形成考验 需精准识别日常小额消费和重点领域大额消费[3][5] - 金融机构需根据消费者职业 收入 负债 信用状况判断还款能力 加强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监控 防止贷款挪用和贴息资金套取[6] - 银行需提升信贷审批科学性和准确性 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优化服务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政策红利[6]
探访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红包”怎么领?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11
政策实施情况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银行营业厅已开展相关服务并配备政策讲解人员[1][3] - 金融机构通过官网 手机银行APP 微信公众号及网点等多渠道发布贴息政策信息 并与电器卖场 装修卖场等消费场所合作推广[3] 贷款申请与贴息标准 - 客户可通过手机便捷申请贷款 提取贷款使用时需签署贴息补充合同[2] - 小额消费5万元以内多笔叠加最高贴息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多笔叠加最高贴息3000元[2] - 还款时银行向借款人发送短信明确具体贴息金额 确保消费者清晰了解优惠[4] 贴息资金使用要求 - 贷款资金需保证用于真实消费 对支付方式有特定要求 需将贷款支付给经销商账户[4][6] - 财政贴息比例为1% 每100亿元财政支出理论上可支持1万亿元消费需求[3] 存量客户与服务优化 - 存量消费贷款客户在9月1日后用款进行实际消费也可享受财政贴息 例如建设银行"建易贷"未支用资金在政策实施后消费仍符合条件[5] - 银行优化服务流程 从签署贴息协议到支付贷款资金至经销商账户全程仅需几分钟[6] 风险管控与合规要求 - 金融机构需根据消费者职业 收入 负债及信用状况准确判断还款能力 加强贷款用途和资金流向监控[6] - 需提升信贷审批科学性 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 确保贴息资金不被套取[6]
记者探访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红包”怎么领?
搜狐财经· 2025-09-01 23:52
政策实施与申请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金融机构通过手机银行、网点等多渠道提供申请服务 客户需在提取贷款时签署贴息补充协议并授权账户交易信息识别 [1][2] - 小额消费5万元以内多笔叠加最高贴息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多笔叠加后同一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2] - 建设银行于9月5日开放消费凭证人工审核通道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支持客户通过网点或线上提交发票等材料申请贴息 [4] 金融机构服务与覆盖范围 - 银行在网点布置政策介绍材料并配备专职讲解人员 与电器卖场、装修卖场等消费场所合作推广贴息政策 [3] - 存量消费贷款客户符合条件可享受贴息 例如建设银行"建易贷"未支用资金在9月1日后用于消费即可申请 从签署协议到支付给商户账户仅需几分钟 [6] -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1%的贴息比例可支持1万亿元消费需求 每100亿元财政支出对应1万亿元消费规模 [3] 资金用途与风险管控 - 贴息要求贷款资金用于真实消费 支持借记卡刷卡、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 禁止取现、转账给个人、扫个人收款码或信用卡消费 [4] - 金融机构需加强贷款用途监控 防止资金挪用和贴息套取 依据职业、收入、负债及信用状况评估还款能力 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 [6] - 贴息返还于还款时执行 银行通过短信明确告知贴息金额 确保消费者体验透明化 [5]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红包”怎么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23:48
政策内容与实施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提供小额消费5万元以内最高贴息1000元和大额消费5万元以上最高贴息3000元的财政支持 [1][2] - 贴息资金需通过真实消费支付(如借记卡刷卡或微信/支付宝扫码)才能享受 现金提取、转账给个人或信用卡消费不符合贴息条件 [4] - 存量消费贷款客户在9月1日后支用未使用的贷款资金进行消费也可享受贴息政策 例如建设银行"建易贷"客户购车支付仅需几分钟完成流程 [6] 金融机构服务与操作 - 银行通过手机APP、网点宣传和合作商户(如电器卖场)多渠道推广贴息政策 并提供线上额度审批与贴息协议签署的一站式服务 [2][3] - 部分银行将于9月5日开放人工审核通道 客户可上传消费凭证(如发票)申请补发贴息 农行、中行、交行等均支持线下或线上凭证提交 [4] - 金融机构需加强贷款用途监控和风险防控 依据消费者收入、负债及信用状况精准授信 防止资金挪用和过度借贷 [5][6] 行业影响与规模 - 财政贴息比例约为1% 每100亿元财政支出可理论支持1万亿元消费需求 政策显著刺激消费信贷市场活跃度 [3] - 政策实施首日咨询和办理量激增 购车、装修等大额消费及小额电子产品消费成为主要贷款用途方向 [2][4]
政策落地实施首日 记者探访多家银行——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红包”怎么领
人民日报· 2025-09-01 23:10
政策实施与申请流程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客户可通过手机便捷申请贷款 并在提取贷款使用时签署贴息补充合同以享受政策优惠[1][2] - 贴息金额根据消费规模分级 小额消费5万元以内多笔叠加最高贴息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 多笔叠加最高贴息3000元[2] - 多家银行在网点设置政策介绍专区 并与电器卖场、装修卖场合作推广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以1%贴息比例计算 每100亿元财政支出可支持1万亿元消费需求[3] 贴息使用规范与审核机制 - 贷款资金需用于真实消费 通过借记卡刷卡或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可被系统识别 现金消费、转账给个人或刷信用卡消费无法享受贴息[4] - 若系统未自动识别消费用途 建设银行将于9月5日开放人工审核通道 农行、中行、交行等银行支持客户通过网点提交发票或线上提交凭证进行审核[4] - 还款时银行将通过短信明确告知贴息金额 确保消费者体验透明化[5] 银行服务优化与风险管控 - 存量消费贷款客户在9月1日后使用未支用贷款进行消费也可享受贴息 建设银行案例显示从签署协议到支付给经销商仅需几分钟[7] - 金融机构需加强贷款用途监控 防止资金挪用和贴息套取 同时需根据消费者职业、收入、负债等精准评估还款能力 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7] - 政策实施要求银行提升服务精准度 既要覆盖日常小额消费也要满足重点领域大额消费需求 同时需平衡风险防控与惠民政策落地[6]
果然财经|个人消费贷贴息今起实施,单家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31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政策 居民在贷款经办机构取得的用于装修、旅行、教育、手机、电脑、汽车等消费场景的贷款可享受年化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1] 贴息额度与计算方式 - 单人单家银行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贷款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3] - 以年利率3%的5万元贷款为例 享受1个百分点贴息后最多节省利息支出500元 同一机构内多次消费贴息金额可累加但不超过3000元上限 [3] 适用客户范围 - 政策覆盖新申请客户及部分存量客户 9月1日前发放但未结清且资金在政策执行期内支用的消费贷款可申请贴息 已完成资金支付的存量贷款不符合条件 [4] 银行实施渠道 - 多家银行通过APP线上推广贴息政策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APP设置显著入口 工商银行需搜索跳转协议页面 农业银行上线"双贴息"专区 [6][8] - 建设银行快贷、建易贷、房易贷 中国银行中银e贷、随心智贷 工商银行融e借、退役军人乐业贷等主流消费贷产品均纳入贴息范围 [8] 资金用途监管 - 贷款资金必须实际用于消费场景 放款后需一个月内完成指定消费 通过POS机刷卡或扫码支付可自动识别 无法自动识别的场景需提交发票等凭证审核 [9] - 银行严格禁止虚假交易、虚假用途及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等套利行为 违规套取贴息资金将纳入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