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贴息前消费贷市场调查:系统进行最后测试 9月起“自动减息”
中国证券报·2025-08-27 20:17

消费贷贴息业务模式 - 消费贷贴息业务通过借款人主动授权、银行系统自动提取消费信息、定期自动扣减利息的方式进行[1] - 贴息资金获取方式为收息时直接扣减利息[3]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贴息 未识别部分可通过发票等材料人工审核[4] 产品额度与利率 - 消费贷市场已有百万元级授信额度产品 部分抵押类消费贷额度达千万元[1][2] - 建设银行建易贷产品最高贷款额度100万元 其中50万元可用于提现转账[2] -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房产抵押类消费经营组合贷最高授信额度达千万元级[3] - 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维持3% 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字头[1][2] - 招商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3.05% 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字头[2] - 工商银行抵押类组合贷优惠利率可达2.85%[3] 政策实施进展 - 技术准备工作处于系统最后测试阶段 专属端口预计本周上线[1][3] - 贴息业务正式开办时间为9月1日[1] - 贴息政策不适用于信用卡业务、分期产品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5] 行业影响分析 - 财政贴息定向支持有助于提振私人部门生产消费 推动信用活动扩张[5] - 每100亿元财政贴息金额能够支持1万亿元消费和服务业贷款投放[6] - 政策对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形成量价双重支撑 在提振需求同时保护银行息差[1][5][6] - 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负担 避免非理性竞争下的"畸低"利率[5] 风险管控要求 - 银行需做好借款人身份和消费信息识别 防止挪用到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资金[6] - 银行需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政策 不可诱导居民借贷[6] - 银行办理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也不委托任何第三方机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