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600031)

搜索文档
7月新能源牵引车销1.3万辆再创新高!徐工/解放/三一争冠,谁暴涨7倍?|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2 12:46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1.33万辆,环比增长11%,同比大涨234%,较6月同比增速306%有所缩窄但仍高于新能源重卡整体增速185% [4] - 7月销量环比增加1300辆,同比增加超9000辆,是去年7月销量的3.3倍 [4] - 2025年3-6月新能源牵引车同比增速分别达253%、288%、326%、306%,持续高于新能源重卡整体增速 [1] - 2025年1-7月累计销量6.51万辆,同比大增266%,增幅较1-6月276%缩窄10个百分点 [14] 区域市场分布 - 7月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有新增新能源牵引车,23个省级行政区单月新增超百辆 [5] - 上海7月新增超3000辆居首,山西新增超1000辆,四川/山东/广西/河北/广东新增超600辆 [5] - 1-7月累计销量超3000辆的省级行政区达6个(上海/山西/四川/河北/新疆/河南),超2000辆的达5个(山东/广西/广东/湖南/云南) [6] 企业竞争格局 - 7月销量破千辆企业达6家:徐工2174辆(同比428%)、解放2135辆(230%)、三一1841辆(171%)、陕汽1466辆(264%)、福田1249辆(639%)、重汽1181辆(182%) [8][9] - 7月前十企业中9家实现翻倍增长,徐工/福田/江淮同比增速最高分别达428%/639%/738%,宇通同比下降22% [11] - 1-7月累计销量前三:解放1.07万辆(464%)、徐工9865辆(307%)、三一9677辆(233%) [14][15] - 前7月累计份额前五:解放16.49%、徐工15.15%、三一14.86%、重汽11.30%、陕汽10.76% [15][19] 市场动态 -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竞争激烈,5月远程超越江淮,6月三一超越徐工,7月徐工反超三一 [19] - 7月销量刷新月销量纪录,为下半年市场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21]
借港出海,长沙制造乘势“链”全球
长沙晚报· 2025-08-01 14:22
长沙企业全球化战略升级活动 - 活动以"借港出海·链通全球"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代表进行主题分享和经验交流 [1] - 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陈立文分享《企业全球经营的制胜之道》,中联重科国际业务部部长李宾带来《中联重科:深耕区域市场与高端突破的典范》主题演讲 [1] - 海南省工信厅一级调研员沈君解读《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产业招商组组长谢榕分享《"借港出海"实践案例解析》 [1] - 活动引发企业家强烈反响,数家企业准备"抱团借港" [1] 湘琼两地协同发展 - 活动旨在推动长沙制造业全球化战略升级,助力企业借鉴标杆经验、把握政策红利 [2] - 海南自贸港作为国家战略支点,其税收优惠、贸易自由等政策红利为企业出海提供跳板 [2] - 自贸长沙片区的产业基础、平台优势与海南形成"内陆制造+港口枢纽"的黄金组合 [2]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3年12月18日实现全岛封关运作,构建"内陆制造+港口枢纽+全球市场"的协同闭环 [2] 政策支持 - 《长沙市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是全国首部行业立法 [2] - 条例明确通关便利化、海外服务体系建设等配套措施,提升企业国际竞争效率 [2]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 - 产业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临港产业园高排港区腹地,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3] - 园区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3] - 已开工三批、共落户29个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 [3] - 已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科集团、威重化机、星邦智能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 [3] - 正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道路建设,谋划推进标准厂房、邻里中心等项目建设 [3] 活动主办方 - 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管委会、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 [3] -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现场指挥部、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 [3]
2025年8月份股票组合
东莞证券· 2025-08-01 10:45
市场表现与行情研判 - 2025年7月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高,上证指数月K线上涨3.74%,深证成指上涨5.20%,创业板指上涨8.14%[5] - 7月股票组合平均上涨1.14%,跑输沪深300指数的3.54%涨幅[5] - 8月行情预计震荡整固,沪指站上3600点后或面临抛压,中长期上行空间仍存[5] 重点推荐股票 - 成都银行(601838):市盈率5.64倍,市净率0.96倍,2024年股息率4.82%[8][9] - 新华保险(601336):2025Q1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7.9%,长期险首年保费增长149.6%[13][17] - 厦门钨业(600549):钨矿储量占全国30%,光伏钨丝市场渗透率超50%[18][21] - 恒瑞医药(600276):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90%,创新药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6][29]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300750):2025H1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38.1%[33] - 兆易创新(603986):国内存储/MCU双龙头,2024年营收73.56亿元复合增长率22.45%[38][41] - 沪电股份(002463):AI服务器PCB需求推动业绩,2025Q1营收同比增长56.25%[46][49] 风险提示 - 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可能压制外需,全球加息周期延长或冲击流动性[51] - 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及技术路线风险需警惕[21][33][41]
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报(2025、07、18-2025、07、31):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基建项目支撑国内工程机械需求-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10:19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标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特斯拉OptimusGen3有望2025年推出并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傅里叶GR-3医用康养机器人将于8月6日发布[3]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将支撑工程机械长期需求,钻机作为核心施工设备需求有望快速增长[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高端机床/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超20%[34]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近50%且复合增长率约15%[34] 行情表现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双周上涨1.84%(跑赢沪深300指数0.82pct),7月上涨5.67%(跑赢2.12pct),年初至今上涨15.49%(跑赢11.92pct)[1][11] - 二级板块双周表现:工程机械(+4.17%)>专用设备(+2.75%)>通用设备(+1.12%)>轨交设备Ⅱ(+0.65%)>自动化设备(+0.49%)[2][17] - 个股表现:恒立钻具双周涨191.69%(年初累计涨324.49%),华曙高科双周跌15.27%[2][18][19][20] 估值水平 - 申万机械设备板块PE TTM为28.51倍,细分板块:自动化设备(47.37倍)>通用设备(36.24倍)>专用设备(28.01倍)>工程机械(21.35倍)>轨交设备Ⅱ(17.47倍)[2][22] - 当前估值较近一年均值溢价:自动化设备(+16.35%)>专用设备(+16.48%)>通用设备(+14.39%)>工程机械(+5.67%)[22] 重点公司推荐 - 机器人领域: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市占率领先)、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龙头)[3][37] - 工程机械领域:三一重工(挖掘机龙头)、恒立液压(油缸市占率超50%)[3][37] 产业动态 - 逐际动力发布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34] - 湖北人形机器人母基金启动(首期50亿元)[34] - 杰普特2025H1净利润预增57.03%-82.60%[34] - 浙江鼎力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27.49%[38]
机械设备行业CFO观察:三一重工刘华薪酬高达451万元为行业最高
新浪财经· 2025-07-31 10:34
行业薪酬与年龄结构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 [1] - 机械设备行业CFO年龄平均数约为47.37岁 年龄最大为67岁(金道科技林捷及上海沪工杨福娟) 年龄最小为29岁(欧克科技陈真) [1] - 机械设备行业CFO薪酬平均数约为64.23万元 最高为三一重工财务总监刘华450.86万元 最低为天地科技财务总监王志刚9.41万元 [1] 学历分布与薪酬关联 - CFO学历分布为博士5人、硕士143人、本科317人、专科及以下94人 本科学历占比57% 高学历(硕士及以上)占比26% [1] - 专科及以下学历CFO中有6人年度薪酬超过100万元 中际联合任慧玲以284万元薪酬居行业第四 [1] 高管薪酬与公司治理案例 - 昊志机电财务总监肖泳林2024年薪酬达124.08万元 其薪酬与公司盈利水平呈强挂钩关系(如2020年、2021年、2024年盈利时绩效较高) [2] - 肖泳林存在3次违规记录 涉及2021年财务核算问题(应收账款、在建工程、商誉减值等5项)及信息披露违规 被采取监管措施 [2] - 公司薪酬方案规定高管因违法违规被处罚可不发放绩效年薪 但肖泳林的绩效未因违规受到实际影响 [2] 职业背景与治理风险 - 肖泳林拥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EMBA)背景 2010年入职昊志机电任财务总监 长期与实控人及高管层关系密切 [2] - 作为财务总监未履行合规把关职责 按实控人旨意行事 沦为实控人违规操作的执行者 [2]
机械设备行业CFO观察:三一重工刘华薪酬高达451万元 为行业最高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25
A股CFO薪酬总体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机械设备行业CFO特征 - 行业CFO平均年龄47.37岁,年龄最大为67岁(金道科技林捷、上海沪工杨福娟),最小为29岁(欧克科技陈真) [1] - 行业CFO平均薪酬64.23万元,最高薪酬450.86万元(三一重工刘华),最低薪酬9.41万元(天地科技王志刚) [1] CFO学历分布 - 学历分布为博士5人、硕士143人、本科317人、专科及以下94人,本科占比57%为最大群体 [1] - 硕士及以上高学历占比26%,专科及以下占比17%,较低学历占比相对其他行业更高 [1] - 专科及以下学历CFO中有6人年薪超100万元,中际联合任慧玲以284万元薪酬居行业第四 [3] 昊志机电CFO个案分析 - 肖泳林2024年薪酬124.08万元,较2023年上涨109% [4] - 薪酬与业绩强挂钩:2020年绩效达基本薪酬90%,2021年109%,2024年141%;亏损年份2022-2023年绩效仅约30% [5] - 持有公司股市值从2015年0万元增长至2024年2443.66万元 [6] 公司治理与合规风险 - 肖泳林存在3次违规记录:2021年财务核算问题收警示函,2023年因资金占用被通报批评,2024年因2019-2020年操纵市场被罚200万元 [6] - 违规行为涉及与实控人利益同盟,包括对接操纵资金、划转保证金等关键环节 [6] - 公司薪酬制度规定违规受罚可不发绩效,但肖泳林绩效未受影响,实控人担任薪酬委员会委员导致制度执行失效 [7][8]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下跌1.71%,前十大权重包含江淮汽车等
金融界· 2025-07-31 09:59
指数表现 - 上证优势制造产业指数当日下跌1.71%至6624.04点 成交额442.3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7.96% 近三个月上涨13.02% 年初至今上涨2.73% [1] 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沪市优势制造概念证券为样本 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江淮汽车(5.6%)、隆基绿能(5.1%)、三一重工(5.08%)、中国船舶(5.01%)、中国中车(4.73%)、中航沈飞(4.56%)、特变电工(4.5%)、国电南瑞(4.45%)、通威股份(3.79%)、航发动力(3.64%) [1] - 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行业100%集中于工业领域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同步变更 期间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 [2]
三一重工:将主动推进合作,为墨脱水电站建设提供更好产品、更优服务
新浪财经· 2025-07-31 09:34
公司参与情况 - 公司确认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2025年7月19日正式开工 [1] - 公司表示将积极主动推进相关合作并为墨脱水电站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 [1] 行业影响 - 工程建设期间预计创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 [1] - 项目带动水泥、钢材、民爆等产业链快速增长 [1] - 项目对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1]
工程机械板块7月31日跌1.75%,恒立钻具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6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工程机械板块当日下跌1.75%,恒立钻具领跌[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6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9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62亿元[2] 个股涨跌表现 - 天元智能涨停10.02%报21.09元,成交额4.55亿元[1] - 南方路机涨停10.01%报54.86元,成交额4.43亿元[1] - 长龄液压涨停9.99%报48.99元,成交额2.15亿元[1] - 恒立钻具跌幅最大达11.39%报57.90元,成交额8.11亿元[2] - 拓山重工跌9.97%报40.00元,成交额4.48亿元[2] - 山河智能跌3.50%报13.25元,成交额41.11亿元[2] 资金流向 - 华东重机主力净流入1.77亿元占比16.49%,但游资净流出7968.42万元[3] - 天元智能主力净流入1.43亿元占比31.42%,游资净流出9306.72万元[3] - 三一重工主力净流入5753.81万元占比3.76%,游资净流出1.01亿元[3] - 长龄液压主力净流入2906.05万元占比13.52%[3] - 南方路机主力净流入1473.62万元占比3.32%[3]
工程机械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内销筑底回升,出口韧性延续
东莞证券· 2025-07-31 06:41
报告核心观点 维持工程机械行业标配评级,内销筑底回升、出口韧性延续,电动化渗透率呈增长趋势,建议关注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恒立液压[1][82][83][84]。 工程机械板块基本面回顾 2025H1工程机械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 SW工程机械板块2025H1区间涨幅12.29%,跑输SW机械设备指数5.17pct,跑赢沪深300指数8.97pct;上半年波动,4月明显跌幅受美国政策影响;截至2025年6月30日,工程机械五年PE TTM为18.66倍,均值19.73倍,位于近五年40.39%分位水平[13][15]。 2025Q1工程机械业绩加速增长 工程机械板块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2.34亿元、287.85亿元,同比增长2.99%、12.53%;2025Q1分别为964.40亿元、94.78亿元,同比增长10.62%、31.15%,环比增长6.42%、89.85%;2024 - 2025Q1收入端和利润端同比增速增长且2025Q1提速;主机厂商2024年海外营收维持较快增长,2025Q1利润端同环比高增;工程机械板块2024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5.37%、8.34%,同比提升0.19pct、0.81pct,2025Q1分别为24.88%、10.04%,同比变动-0.53pct、1.51pct,环比变动+1.06pct、+4.19cpt;盈利能力增强系原材料价格下行、产品结构优化和海外市场高毛利率拉动等因素导致[17][21][30]。 机构对工程机械板块维持低配 2025Q2机构对工程机械个股持仓比例为0.42%,较2025Q1减仓0.03pct,相比标准持仓比例低配0.13pct;2025Q2持股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个股中,仅恒立液压、中联重科市值占工程机械重仓持股市值比例同比提升,安徽合力、柳工、三一重工等个股持仓比例环比提升,恒立液压、徐工机械环比下降;2025Q2持股市值前十大个股持股市值占工程机械重仓持股市值比例合计为19.77%,环比下降7.48pct[33][35]。 内销:基建支撑需求,静待周期上行 2025年6月挖掘机国内销量8136台,同比增长6.20%,环比下降3.05%,2025H1国内累计销量65637台,同比增长22.90%,2025Q2国内销量29075台,同比增长7.84%,环比下降2.05%;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稳定、更新替换政策发力、8 - 10年周期强制报废推动存量替换拉动国内需求;从施工顺序看,挖掘机等土方机械需求领先,销量同比增速上,挖掘机及装载机内销同比增速基本一致,起重机内销同比增速相对滞后;2025年6月基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为8.90%,保持稳定,近两年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整体呈上升趋势;2025H1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加速发行,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预算和均衡性转移支付;2025H1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44.81%,2025Q2开工率为47.10%,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月开工率环比下降;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000亿元,钻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39][46][47][50][53]。 出口:海外需求回暖,政策风险影响趋缓 2025年6月挖掘机出口销量10668台,同比增长19.30%,环比增长8.75%,占总销量56.73%,2025H1出口累计销量54883台,同比增长10.19%,2025Q2出口销量30073台,同比增长14.40%,环比增长21.21%;一带一路及沿线国家、非洲等新兴市场占出口比例较高,未来全球基建投资回暖等因素有望提升工程机械出口份额;2025H1挖掘机出口美国数量大幅领先,美国市场政策风险影响相对较小,美国需求以小型、通用设备为主,俄罗斯等需求以中大型及以上机型为主;海外重点市场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同比呈增长趋势[54][59][62]。 电动化:淘汰老旧设备,加快电动化转型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新能源/电动化工程机械相关政策促进行业向新能源转型;中国工程机械电动化率较高产品为叉车和装载机,占比分别为53.52%、12.78%,2024年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率约为29.60%;海内外电动叉车销量同比维持较快增长,电动装载机销量同比高增,渗透率快速提升,出口的电动叉车渗透率远高于整体渗透率[67][71][74]。 投资建议 维持标配评级,关注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恒立液压[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