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02318)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601318) - 中国平安H股公告


2025-09-25 10:45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会定于2025年10月28日开会[3] - 会议将审议截至2025年9月30日九个月的第三季度业绩[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有马明哲等5人[3] - 非执行董事有谢吉人等4人[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伍成业等6人[3]
中国平安(02318)没收未领取的2017年度末期股息、30周年特别股息及2018年度中期股息
智通财经· 2025-09-25 10:22
股息管理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31日没收未领取的2017年度末期股息 [1] - 公司将于同日起没收未领取的30周年特别股息 [1] - 公司还将没收未领取的2018年度中期股息 [1] 公司治理 - 股息没收行动依据公司章程规定执行 [1] - 被没收股息将复归公司所有 [1]
中国平安没收未领取的2017 度末期股息、30周 特别股息及2018 度中期股息
智通财经· 2025-09-25 10:00
股息处理安排 - 中国平安宣布未领取的2017年度末期股息、30周年特别股息及2018年度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10月31日被没收并复归公司 [1]
中国平安(02318) - 没收未领取的2017年度末期股息、30周年特别股息及2018年度中期股息


2025-09-25 09:52
股息信息 - 2017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1.00元(1.230957港元),应于2018年7月13日派付[2] - 30周年特别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0.246191港元)[2] - 2018年度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62元(0.707157港元),应于2018年10月11日派付[2] 股息处理 - 未领取的上述股息将于2025年10月31日被没收及复归公司[2]
中国平安(02318.HK)拟10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三季度业绩
格隆汇· 2025-09-25 09:48
公司公告 - 中国平安董事会将于2025年10月28日举行会议审议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1] - 审议期间为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 [1] - 会议同时将处理其他相关事项 [1]
中国平安(02318)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9-25 09:39
未来安排 - 公司董事会定于2025年10月28日召开会议[3] - 会议将审议集团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第三季度业绩[3]
不止于保险!险企布局健康管理,已是“必选项”
环球网· 2025-09-25 08:53
行业变革趋势 - 健康险企业突破传统卖保单单一业务框架 深入拓展健康管理领域 推动消费者从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理念转变 [1] - 多家险企大力布局健康管理行业 包括国寿成立注册资本3.23亿元的健康管理公司 太保和阳光人寿等也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3] - 行业打出健康险+健康管理组合拳 通过增强配套服务让消费者获得保障的同时享受健康相关服务 [3] 企业实践案例 - 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全资健康管理公司 [1] - 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其2.47亿个人客户中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 超1300万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3] - 泰康保险将支付与医养服务深度融合 推出对接养老社区的幸福有约保险产品 [4] - 大童保险服务推出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三大场景的整合式健康服务 与保险服务形成互补 [4] 市场发展动因 - 健康险市场持续壮大 DRG与DIP医保改革构建基础医保托底商保分层供给的新格局 带来产品创新机遇 [5] - 商业健康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为医疗险发展增添动能 [5] - 利率持续走低使寿险业务利差损压力提升 健康险成为重点布局领域 2023年健康险重回快速增长通道 医疗险保费增长动力强劲 [5] - 健康险业务质量优于寿险业务 [5] 政策环境支持 - 2024年保险业第三份国十条明确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 推动商业健康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 [5] -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将健康管理服务与合作单独列章 允许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 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等系列服务 [5] 战略价值分析 - 通过主动干预降低健康风险 减少理赔支出 提升盈利水平 [6] - 增强客户黏性 差异化产品竞争力 顺应监管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预防的趋势 [6] - 健康管理领域已成为险企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6] 产品创新方向 - 依据健康数据设计差异化保费或保障范围 个性化趋势凸显 [6] - 强化预防性服务理念 融入体检咨询等增值服务 [6] - 推出动态定价模型 按客户健康行为调整费率 激励健康生活方式 [6] 国际经验借鉴 - 国际成熟市场中健康管理已深度融入保险体系 成为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6] - 国内险企需强化数据整合能力 打通医疗健身等多源数据实现精准风控 [6][7] - 推进服务闭环建设 参考国际联合健康模式 从支付方向保险+服务一体化转型 [6] - 深化科技应用 利用AI物联网等技术优化健康干预效率 [7]
保险业屡迎巨灾大考,通用大风险模型能否构建风险管理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4:37
巨灾保险与风险管理机制 - 广东巨灾保险试点2022-2024年累计保费8.6亿元,累计赔付19.3亿元 [1] - 建立"直保公司+巨灾共保体+再保险公司+巨灾债券+巨灾专项基金+政府财政兜底"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 [1] - 台风"桦加沙"触发珠海、江门等地巨灾保险理赔程序,由地市财政与保险公司共担赔付责任 [1] 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 2024年超强台风"摩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亿元,保险业累计赔付及预赔付金额约42亿元 [3] - 全球自然灾害导致保险损失持续攀升,需从源头降低潜在损失 [3] 保险业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 - 行业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提升风险识别、监测与预警能力 [3] - 推动从"灾后补偿"向"灾前预防、灾中减损、灾后快赔"全周期风险管理转型 [3] - 中国太保开展气候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构建中长期气候物理风险分析模型 [7] - 中国人保构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集成合规检查、安全监测、应急处置等功能 [7] 平安产险鹰眼系统技术应用 - 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遥感技术,实现"保险+科技+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4] - "未来72小时洪水实时预报"功能水平空间精度达30米,最长可提前10天预报洪水风险 [4][5] - 2025年上半年发出台风、暴雨、洪水等灾害预警信息42.6亿次,覆盖6402万客户 [6] - 可识别地震、台风、暴雨等24种自然灾害风险 [6] 人工智能与大风险模型(LRM)发展 - 传统风险模型存在灵活性、精度和响应速度短板,未能充分融合AI核心特质 [8] - LRM可整合气象、地理、遥感、物联网数据,实现灾害动态模拟与实时推演 [8] - 英伟达Earth-2平台可在数秒内生成灾害预警与预测,展现技术潜力 [9] - 国务院加强人工智能在风险防范领域应用,推动AI驱动的大风险模型建设 [11] LRM在保险与资管领域的应用前景 - 实现风险敞口实时监测与动态评估,模型可作为服务(MaaS)输出 [9] - 探索基于LRM的巨灾债券实时定价机制,健全气候风险分散机制 [9] - 为资管公司提供资产负债表随气候风险演化的实时路径 [9] - 赋能保险业构建不同气候风险类型模型,实现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预防"转型 [9]
践行"两山"理念,中国平安向成都9452株古树名木捐赠1.7亿风险保障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02:37
核心观点 - 公司为成都市9452株古树名木捐赠总保额超1.7亿元专属风险保障 并开展文旅主题活动 创新"保险+科技+服务"模式守护古树名木 [1][3][5]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提供自然灾害风险预警服务 依托自研"鹰眼"系统实现三位一体化气象监测和灾前精准预警 [3] - 公司联合政府开发古树文旅路线 在APP上线活动覆盖超2.51亿注册用户 激发绿色经济潜力 [4] - 公司在全国为超2万棵古树提供风险保障超3亿元 覆盖多个知名古树聚集地 并启动古树健康管理计划 [5] 保险保障措施 - 捐赠专属风险保障总保额超1.7亿元 覆盖古树救治修复及第三方人身财产损失赔付 [1][3] - 创新推出古树名木救助保险 建立保护常态化机制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全国为超2万棵古树提供风险保障超3亿元 [5] 科技赋能应用 - 运用自研"鹰眼"系统提供雷达气象和地面站点三位一体化气象监测 [3] - 通过短信推送灾害预警信息和AI电话提示 提供灾前精准预警服务 [3] - 2025年7月启动古树健康管理计划 通过专家组开展古树体检和风险预防 [5] 文旅价值开发 - 开展"跟着古树去旅行"文旅主题活动 首期发布四条精品旅游路线 [4] - 在"平安好车主"APP上线旅游打卡活动 覆盖超2.51亿注册用户 [4] - 将古树名木聚集地打造成旅游打卡路线 带动周边旅游活力 [1][4] 政企协同合作 - 联合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共同推进古树保护与文旅开发 [1] - 创新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保护模式 [1] - 覆盖广东省江门市小鸟天堂、山西五台山、四川广元翠云廊等多个知名古树聚集地 [5]
智通ADR统计|9月2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22:24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6412.89点 较香港收盘价26518.65点下跌105.76点 跌幅0.40% [1] - 当日最高价26518.90点 最低价26346.35点 振幅0.65% [1] - 成交量1.18亿股 平均价26432.63点 [1] 大型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108.728港元 较港股107.50港元上涨1.228港元 涨幅1.14% [2][3] - 腾讯控股ADR报643.360港元 较港股648.50港元下跌5.14港元 跌幅0.79% [2][3] - 阿里巴巴ADR报171.555港元 较港股174.00港元下跌2.445港元 跌幅1.41% [3] 金融板块ADR价差 - 建设银行ADR报7.413港元 较港股7.47港元下跌0.057港元 跌幅0.76% [3] - 工商银行ADR报5.776港元 较港股5.81港元下跌0.034港元 跌幅0.59% [3] - 中国银行ADR报4.216港元 较港股4.27港元下跌0.054港元 跌幅1.27% [3] 科技股ADR表现 - 小米集团ADR报56.643港元 较港股56.90港元下跌0.257港元 跌幅0.45% [3] - 美团ADR报101.509港元 较港股102.20港元下跌0.691港元 跌幅0.68% [3] - 京东集团ADR报135.463港元 较港股133.00港元上涨2.463港元 涨幅1.85% [3] 其他重点个股表现 - 快手ADR报75.257港元 较港股76.85港元下跌1.593港元 跌幅2.07% [3] - 百度集团ADR报129.240港元 较港股128.60港元上涨0.640港元 涨幅0.50% [3] - 腾讯音乐ADR报92.175港元 较港股90.25港元上涨1.925港元 涨幅2.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