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师

搜索文档
新职业养老服务师发布:泰康之家打造人才高地助力行业转型
齐鲁晚报· 2025-08-22 12:36
行业变革与职业发展 - 中国养老服务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 国家新设立"养老服务师"职业以顺应银发经济浪潮和应对老龄化挑战 [1] - 养老服务师职业涵盖养老行业全流程关键节点和多维任务 体现服务"链条式闭环"属性 与"以人为中心"的整合照护理念高度契合 [7][9] - 行业从低门槛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标准化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服务标准和人才质量提升将增强老年人获得感 [13] 泰康之家运营规模 - 泰康之家在全国共有26家养老社区投入运营 已入住居民突破18000人 [24] - 公司养老服务团队规模约12000人 为居民提供医疗照护、饮食起居、文娱活动等多元化服务 [24] 专业照护模式创新 - 泰康之家创新打造"1+N"多学科照护模式 组建包括个案管理师、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等专业岗位的服务团队 [9] - 记忆照护团队需接受8小时基础培训和30小时专业培训 通过考试认证后才能独立负责认知症居民照护工作 [22] - 记忆照护区主管需接受长达20周的体系管理者督导培训 深入学习照护体系落地实施 [22] 人才培养体系 - 公司在6个园区设立实训基地 创新人才训练模式 助力运营服务技能标准统一 [24] - 为社区一线专业岗位设置职业上升通道 增强员工职业发展动力和团队稳定性 [24] - 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形式 为行业破解人才短缺困境提供经验借鉴 [24] 专业服务实践案例 - 护理主管囤玉莹拥有护理员、护士、健康管理师、社工、评估师五项专业资质 具备10年国内外护理经验 [1][14] - 系统照护超200位不同分型不同病程的认知症长辈 基于理论积淀和临床实践优化照护流程 [22] - 建立"理论培训+实操演练+案例研讨"三维培养体系 系统传授国际经验和专业技能 [22] 认知症照护专项 - 认知症照护核心挑战在于预防和应对精神行为症状 包括游走、抑郁、拒绝照护等表现 [20] - 采用非药物疗法有效缓解症状 通过个性化照护方案延缓病情发展 [20] - 通过系统性团队建设包括心理疏导、专业培训、案例研讨提升照护能力 [20]
广阔银发市场释放巨大就业新空间 养老服务“十八般武艺”这样练就……
央视网· 2025-08-20 07:21
人口与行业背景 - 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1] - 预计2035年老年人口超4亿人 2050年达5亿人[23] - 养老服务师被纳入第七批新职业目录[1] 职业定位与职能 - 养老服务师是"生活建筑师" 为老年人设计个性化晚年生活方案[3][8] - 与医生、社工合作进行三方评估 涵盖健康、认知、社交及家属支持度[5] - 重点服务认知症群体 需掌握疾病知识、非药物疗法及精神行为症状应对技巧[7] - 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 涵盖健康、社交、精神需求三大支柱[8] 服务内容与技术应用 - 采用多感官刺激抚触训练墙等感统训练延缓感官退化[10] - 提供健康饮食、疾病观察、文娱活动等全方位照护[12] - 引入宠物疗愈等创新方式提升老年人适应能力[20] - 具备急救能力 如处理卡痰等突发状况[18] 人才结构与行业现状 - 当前从业人员133.8万人(养老机构59.7万 社区74.1万) 远未满足需求[24] - 样本机构中95后占比75% 大专以上学历达43%[23] - 需复合型技术人才 覆盖医疗照护、社会参与、终身学习等领域[24] 教育与发展前景 - 中专至大学已开设养老服务专业 政企协同推进人才培养[26] - 职业晋升路径明确 案例显示6年可成长为护理主管[18] - 未来潜在市场规模对应3-5亿老年人 将创造百万级就业机会[26]
为银发族安享晚年护航(新职·新知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01:48
朱干与老人体验园艺疗愈。 本报记者 杨 迅摄 泰康之家·湘园的工作人员带领老人进行音乐互动游戏。 王星懿摄 "每个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照护的重点也不一样。认知症老人要特别注意防走失,还需要移除地 面杂物,安装防护垫,用清晰标识区分功能区……"在位于湖南长沙湘江新区的泰康之家·湘园,36岁的 养老服务师朱干像往常一样,带着年轻的一线护理人员查房。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职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成为护航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养老服务师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17个新职业之一,指从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方 案制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与培训指导、质量评价管理、服务咨询转介、实务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 员。作为从业者,朱干感叹:"职业身份的正式认定,不仅增强了我的职业认同感,更让我们有了持续 努力的方向。" 一人一策 为老人定制个性化照护计划 "李嗲嗲(湖南方言,指"爷爷"),早上好!今天的状态看起来不错,一会儿吃完早餐,可以适当走一 走哦。"迎着晨光,朱干一边查房,一边叮嘱照护人员有关注意事项。 朱干还记得,这位李姓老人刚到养老机构时,不仅需要卧床,整个人还非常惊惶、缺乏安全感、肢体活 ...
养老服务师如何更好托起银发族的需求
北京青年报· 2025-07-02 01:00
老龄化社会与养老服务需求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3.1亿,每年新增老年人口超过千万,传统"养儿防老"模式面临挑战 [1] - 家庭结构小型化和人口流动加速导致专业养老服务需求激增,但供给严重不足 [1] - 案例显示,专业上门养老服务能有效解决传统医疗体系难以覆盖的老年照护需求 [1] 养老服务师职业特征 - 养老服务师需具备健康评估、方案制定、照护实施、质量监督等全流程服务能力 [1] - 与传统护理员不同,养老服务师需掌握医疗、心理、家政等多领域专业知识 [1] - 职业定位为"养老全科医生",需提供涵盖身体、心理、生活环境的多维度系统性解决方案 [1] 养老服务行业转型趋势 - 养老服务从满足基本需求转向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呈现多元化特征 [2] - 服务模式从单一化、标准化向"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转变 [2] - 养老服务师能基于专业评估提供定制化方案,推动行业精细化发展 [2] 行业发展瓶颈 - 专业人才短缺:需医疗、护理、心理等多学科知识,现有培养体系不足 [2] - 职业吸引力不足:存在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年轻人从业意愿低的"三低"现象 [2] - 需建立系统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2] 政策支持需求 - 建议将基础评估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减轻家庭负担 [3] - 需建立全国统一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可控性 [3] - 鼓励企业研发智能化辅助工具提高服务效率 [3] 行业发展意义 - 养老服务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 [3] - 需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实践、社会价值认同多方协同推进 [3] - 专业化、人性化服务普及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关键 [3]
养老服务师如何成为老年人的“希望”
中国青年报· 2025-06-30 22:40
养老服务师职业定位与特点 - 养老服务师是从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综合需求评估、方案制订与实施、照护技术实施与培训指导、质量评价管理、服务咨询转介、实务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 [3] - 职业定位为复合型人才 需具备全场景经验、全流程工作能力和全种类服务技能 包括失能长期照护、日常生活护理、心理辅导及适老化环境设计等 [5] - 角色功能类似于老人的专属管家 需提供系统评估、量身定制养老方案并全程跟踪监督服务质量 [5] 市场需求与人口背景 -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31031万人 每年新增规模超1000万人 [8] - 养老需求呈现个性化、细致化和多元化特征 不同养老模式、年龄阶段和健康状态的老人需求差异显著 [8] - 中国养老格局为"9073"模式 90%左右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 但缺乏专业照护常识和规划意识 [9] 服务模式与执业场景 - 养老服务师主要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驿站开展工作 而非独立执业 [10] - 类似日本介护支援专门员模式 根据老人评估等级分配服务机构并制定方案 政府承担90%费用 老人仅支付10% [10][11] - 中国部分机构已开展类似探索 如厦门象屿慈爱设立健康管家岗位 泰康之家设立个案管理师岗位 [12] 从业要求与职业标准 - 从业者需具备养老或护理专业背景 拥有3-5年多场景实践经验 并通过考证和定期培训 [14] - 参考日本介护支援专门员标准 需5年相关职业经验且考试合格率仅25.1% 证书每5年更新 [14] - 需掌握医疗、家政、餐饮、管理、消防安全、适老化设计及智能技术操作等多领域专业知识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职业确立有助于缓解养老行业"三高三低"现象(流失率高、年龄高、工作压力高;收入低、学历低、职业认同感低) [14] - 预计未来可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基础服务 费用由养老企业主要承担 政府可能提供岗位津贴 [12] - 2025年3月民政部与人社部联合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 4月首批长期照护师持证上岗 [16] 技术应用与系统支持 - 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采用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集成智能监控、对讲、定位、救护及餐饮功能 辅助健康评估和方案定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