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02318)

搜索文档
3人团队掌管300亿保费?保险业高管的生死减法
钛媒体APP· 2025-09-23 13:03
行业高管数量变化趋势 - 176家险企平均高管数量从2020年11.2人降至2025年7.8人,降幅30.3% [1][2] - 华汇人寿、比亚迪财险等11家公司仅保留3人核心团队 [1][2] - 中小险企中23家核心管理团队不足4人,占比超15% [2] 头部及外资险企调整案例 - 平安人寿副总经理数量从7人减至5人,高管团队较2023年减少3人,降幅13.3% [3] - 招商仁和人寿高管团队从8人减至6人,年节省薪酬支出约800万元,占净利润12% [3] - 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数量从5人减至3人,管理层平均年龄从48岁降至42岁 [4] 监管政策驱动因素 - 偿二代二期体系要求高管岗位与责任一一对应,冗余管理层被认定为治理缺陷 [5] - 2025年上半年12家中小险企因高管分工模糊被监管约谈,3家被要求限期整改 [5] - 治理分低于80分不能开展新业务,监管现场检查会逐一核对高管职责 [5] 成本压力具体数据 - 高管薪酬占人力成本比例普遍超25%,头部险企单名高管年薪500-800万元 [6] - 中小险企高管年薪多在100-300万元区间 [6] - 五大上市险企董监高薪酬总额2024年同比下降8%,50-100万年薪区间人数减少30% [7] 科技替代管理职能 - 中信保诚人寿AI智能核保系统实现88%保单秒级核保,非标准体核保时效从3天缩短至实时 [7] - 平安人寿AI代理人项目使代理人获客效率提升30%,业务审批层级从三层压缩至直达终端 [8] - 某健康险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将高管团队从7人减至4人,决策效率提升60% [12] 中小险企创新运营模式 - 比亚迪财险采用"3人核心团队+全链条外包"模式,员工总数仅50人,远低于传统财险500人规模 [9] - 外包服务商KPI考核要求理赔查勘2小时内到达现场,数据准确率需达99% [10] - 浙江5家中小险企试点共享高管模式,每月支付3万元服务费,仅为全职CFO年薪1/5 [11] 产品与渠道优化策略 - 平安人寿停售30%新业务价值率不足10%的银保产品,聚焦新业务价值率超45%的分红险 [13] - 某宠物险公司仅保留3款核心产品,2025年上半年保费同比增长120%,综合费用率控制在12% [13] - 众安保险线上保费占比达78%,获客成本较传统渠道低50%,微信拼团投保人均获客成本仅30元 [15] 资金端效率提升措施 - 太保寿险加大另类资产配置,2025年上半年占比达38%,年化收益率较传统固收高2.5个百分点 [16] - 2025年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降至2.34%,较2020年下降1.66个百分点,长期利差损风险降低40% [16] - 平安银保渠道通过独家合作使人均产能提升至传统渠道的3倍 [16]
超强台风“桦加沙”今夜来袭:广州部分超市停止配送,保险公司全面出击
第一财经· 2025-09-23 11:50
台风影响与政府应对 - 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计9月23日至25日直击广东 中心附近风力达12至17级 破坏力接近2018年"山竹"台风 [1] - 广州市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发布"五停"通知 除抢险救灾和民生保障单位外 全市实行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1] - 具体实施时间:23日19时起全市用人单位停工 23日21时起商超农贸餐饮游乐场所等停止运营 24日0时起公共交通及所有车辆停运 [4] 民生供应与市场反应 - 大型超市猪肉鸡肉及蔬菜被抢购一空 仅剩辣椒类商品 超市结账区排长队 [4] - 部分社区生鲜连锁超市钱大妈已关门歇业 [4] - 美团外卖部分商家停止营业 朴朴超市猪肉及鲜鸡售罄甚至猪肉馅缺货 天河区市民反映配送服务停止 [11] - 高层住户采用窗户玻璃贴"米"字胶带措施分散风力冲击 降低玻璃破裂风险 [11] 保险行业防灾行动 - 平安产险担任深圳防汛防台工作组组长单位 提前72小时向潜在受灾客户发送预警信息与防灾指引 累计覆盖超2000万人次 [11] - 深圳分公司牵头五家保险公司组建专项排查队伍 对全市59个易涝水淹"红点"区域开展现场摸排 核查积水隐患点及防汛设施 [11] - 启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视与语音预警 覆盖南山福田等14个街道小区 循环播报台风避险知识与防御要求 [15] - 密切关注水库水位及重点河流洪水信息 与水利部门保持联系 对危险区域客户及时发出风险预警 [15]
创业板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79.54亿元,环比增加47.79%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1:46
创业板指数ETF成交额大幅增长 整体成交额达79.54亿元 环比增长47.79%[1] 易方达创业板ETF成交额68.66亿元 环比增长62.38% 增幅显著[1] 富国创业板增强策略ETF和浦银安盛创业板ETF环比增幅分别达88.73%和78.24% 表现突出[1] 创业板指数微涨0.21% 相关ETF平均上涨0.38%[1] 嘉实创业板增强策略ETF上涨0.86% 富国创业板增强策略ETF上涨0.59% 涨幅领先[1] 多数ETF实现正增长 仅建信创业板ETF和BOCI创业等少数产品出现下跌[1] 部分ETF成交额出现下滑 天弘创业板ETF环比减少30.21%[1] 华夏创业板ETF成交额减少27.47% 广发创业板ETF减少6.41%[1] 南方创业板ETF和博时创业板ETF分别下滑3.60%和13.38%[1]
全力应对2025最强台风"桦加沙"!中国平安部署防灾预警、急难救援、抢险救灾多项应急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9-23 11:18
台风应对与保险保障机制 - 公司作为深圳防汛防台工作组组长单位 在政府指导下协同行业开展防御工作 [3] - 提前72小时向潜在受灾客户发送预警信息与防灾指引 累计覆盖超2000万人次 [3] - 组建专项排查队伍对全市59个易涝水淹红点区域开展现场摸排 同步设置警示牌与宣传横幅 [3] 科技应用与风险防控 - 依托鹰眼3.0系统推出车险水淹黑点精准预警服务 整合历史赔案与实地黑点数据 [4] - 组织超1800人次开展易淹易堵道路排查 处置黑点超3500处 [4] - 启用无人机开展高空巡视与语音预警 覆盖14个街道小区 循环播报防御要求 [3] 物资调配与工程支持 - 配送防汛沙袋 防水挡板等物资2450套 [4] - 派遣风控工程师提供屋顶加固 存货转移等防灾支持 [4] - 针对高风险路段实施警保联动劝离及封路部署 协同行业明确水淹车赔付标准 [6] 应急资源储备与救援体系 - 在大湾区周边统筹储备救援车辆266台 配备电池检测与维修资源 [7] - 配置大湾区直升机救援资源 提供急难救援服务 [7] - 组织1400人远程支援团队 组建230人党员先锋队专业团队支持受灾机构 [7] 理赔服务优化措施 - 实行10分钟快速回访机制 非公司用户也可通过95511寻求帮助 [7] - 提供7*24小时报案受理绿色通道 取消定点医疗限制 [10][11] - 实施无保单理赔服务 对已确定身故名单主动预赔 [12][13]
中国平安:三个领域助力乡村振兴|2025华夏ESG实践十佳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09:50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大型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服务集团 服务超过2.4亿个人客户及400万团体客户 在香港联交所(2318 HK)及上交所(601318 SH)两地上市[2] -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达273,053人 女性员工占比51% 团队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2] 乡村振兴实践 - 通过"三村工程"从产业帮扶、健康医疗及教育三个维度推进乡村振兴 2024年提供产业帮扶资金520.14亿元[4] - 公益支教达6,767课时 举办志愿者活动近3万场 获评金融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典型案例2个[4] - 开展"医路健行"健康素养提升行动106场 为6,859位村民提供免费体检 举办慢病科普讲座29场 直播观看65.62万人次[4] - 实施巡回医疗下乡380场 完成45个乡村卫生室升级 举办乡村义诊45场[4] 教育支持成果 - 累计援建119所平安希望小学 招募支教志愿者12,708名 支教服务总时长超44.3万小时[4] - 在1,039所智慧学校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 培训乡村教师超2万名 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4] 员工发展投入 - 2024年培训投入金额9.56亿元 人均培训时长49.16小时[5] - 建立岗位专业课程标签532个 关联课程超4.7万门 覆盖营销、科技、运营等多序列[5] - 开发岗位学习全景图652个 关联学习资源超7,400门 创建智能陪练场景11,612个[5] - 全年开展训练超36万次 训练总时长超2.5万小时[5] 员工福利保障 - 严格执行国家社保与住房公积金政策 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其中工伤保险投入1.3亿元[5] 社会评价 - 专家评价企业将发展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 通过"金融+公益"模式精准赋能 员工积极参与支教、慈善捐赠及特殊群体关怀 体现专业向善力量[5]
中国平安:三个领域助力乡村振兴| 2025华夏ESG实践十佳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09:49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大型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服务集团 服务超2.4亿个人客户及超400万团体客户 [2]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2318 HK)及上交所(601318 SH)两地上市 [2] - 截至2024年末员工总数273,053人 女性员工占比51% [2] 乡村振兴实践 - 通过"三村工程"在产业/健康/教育领域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提供产业帮扶资金520.14亿元 [4] - 公益支教6,767课时 举办志愿者活动近3万场 获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个 [4] - 开展"医路健行"健康素养提升行动106场 为6,859位村民提供免费体检 [4] - 举办慢病科普讲座29场 直播观看65.62万人次 开展巡回医疗下乡380场 [4] - 升级乡村卫生室45个 举办乡村义诊45场 [4] 教育支持成果 - 全国援建平安希望小学119所 累计招募支教志愿者12,708名 [4] - 支教服务总时长超44.3万小时 在1,039所智慧学校实施科技素养提升计划 [4] - 培训乡村教师超2万名 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 [4] 员工发展投入 - 2024年培训投入金额9.56亿元 人均培训时长49.16小时 [5] - 设置岗位专业课程标签532个 关联课程超4.7万门 [5] - 开发岗位学习全景图652个 关联学习资源超7,400门 [5] - 开发智能陪练场景11,612个 全年开展训练超36万次 训练时长超2.5万小时 [5] 员工福利保障 - 严格执行国家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政策 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5] - 工伤保险投入金额达1.3亿元 [5]
当刺绣遇见新能源:中国平安携手岚图汽车探索"非遗+新能源汽车"公益新模式
经济观察网· 2025-09-23 04:23
活动概述 - 中国平安、岚图汽车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妈妈的针线活"公益快闪活动 融合非遗文化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形式[1] - 活动于9月20日至21日在深圳和广州举行 展示苗族、瑶族、柯尔克孜族、彝族非遗服饰并设置亲子手工体验环节[2] 企业战略与定位 - 岚图汽车定位为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 强调中式优雅与现代科技结合的产品理念[3] - 中国平安通过"橙色工坊"项目在贵州、云南、内蒙古等地建成10个工坊 支持乡村妇女就业[3] 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 - 平安产险链接超26万家合作商构建服务网络 整合汽车产业链资源支持公益项目[4] - 公司运用"金融+科技+生态"优势 以保险保障、金融服务和科技平台支持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4] 合作与跨界联动 - 平安产险与岚图汽车合作提供保险服务与理赔支持 并搭建文化公益交流平台[3] - 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多方资源联动为公益项目注入持续动能[2]
永川监管分局同意中国平安永川中心支公司新城营业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23 03:35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中心支公司新城营业部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重庆市永川区祥龙路31号4栋名义层4层部分房屋 [1] - 公司需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监管审批情况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永川监管分局于2025年9月18日正式批复同意营业场所变更申请 [1] - 批复依据为公司提交的《关于变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中心支公司新城营业部营业场所的请示》(平保寿渝分文〔2025〕7号)文件 [1]
桦加沙逼近,深圳保险业严阵以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23:28
台风预警与行业响应 - 深圳市气象台于2025年9月22日21时将台风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 预计23日夜间至24日为风雨最强时段 致灾风险极高[1] - 台风"桦加沙"为超强台风级 趋向广东中西部沿岸 深圳23日午后风雨逐渐加大[1] 保险业整体应急机制 - 深圳保险业启动"1+N"行业防汛防台机制 包括大灾互认、包干施救等应急处置机制[2] - 行业通过多个渠道向承保客户累计发送277万条风险预警提示[8] - 统筹储备查勘工具464件、救援设备600件、后勤保障工具6640件 调配救援车辆745台 协调9个保全场地可容纳近1000台车辆避险[8] 财产保险公司具体措施 - 平安产险牵头五家保险公司对全市59个易涝水淹"红点"开展摸排 设置警示牌与防御横幅[3] - 平安无人机覆盖福田6个街道和南山8个街道 通过空中喊话循环播报防御要求[3] - 平安鹰眼3.0系统整合历史赔案与实地黑点 实现点对点精准预警 潜在覆盖用户量达1.2亿[3] - 鼎和财险利用"鼎和风险云"定位8330个涉险项目 通过客服热线推送1.07万条防灾信息[4] - 中国太保产险成立79人青年突击队 强化应灾力量并开展专项培训[4] - 太平洋产险上线深圳易淹水地图 中华财险和国任保险发布防范提示[4] 人寿保险公司服务保障 - 招商信诺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提供无保单理赔服务[7] - 人保寿险启动理赔应急预案 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和伤残等待期[7] - 大家人寿推出五项绿色通道服务及五项人文关怀服务[7] - 民生保险推出24小时理赔热线 取消自费药限制等理赔措施[7] 保险中介平台响应 - 腾讯微保启动灾害应急响应专项组 上线防灾指引工具并开通灾害服务专线[8] - 提供全天候在线理赔响应 简化理赔政策发布[8] 行业协同防御体系 - 深圳市保险业协会指导五大保险主体实行"分片区包干制" 对全市975个易涝点进行标识与监测[8] - 财险、寿险及中介公司均从隐患排查、科技赋能、重点防护等多维度构建安全防线[2]
保险业织密低空经济安全网
经济日报· 2025-09-22 21:59
行业政策与法规环境 - 2024年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将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并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2] -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施行 要求经营性飞行活动及特定非经营性飞行活动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2] - 法规要求通过强制保险提升行业风险管理能力 推动合规发展并保障公众利益 [3] 市场规模与发展态势 - 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国无人机运营企业近1.9万家 注册无人机215.8万架 [1] - 2024年前11个月无人机飞行2544.9万小时 同比增长15.3% [1]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万亿元 2035年达3.5万亿元 [1] 保险产品创新与落地 - 低空经济保险产品分为财产保险 责任保险和意外保险三类 覆盖飞行器 驾驶员 乘客及地面公众风险 [4] - 人保财险推出"低空飞行器专属保险" 截至2024年10月底提供风险保障总额超5000万元 [4] - 平安产险构建20余款产品矩阵 覆盖研发制造 基础设施 飞行运营全链条风险 [5] - 中再产险与太保产险共同发布国内首个无人驾驶航空器第三者责任险地区示范条款 [6] 行业发展挑战 - 保险产品集中于第三者责任险和机身险 缺乏货物损失 任务中断等场景化保障 [7] - 现行法规对适用主体 强制险种类别界定不清 缺乏配套监管机制与实施细则 [8] - 空域管理改革滞后 信息共享平台缺失 新型责任风险评估模型尚未建立 [8] 未来发展方向 - 建立分类分级数据共享机制 推动基于实际飞行数据的动态风险定价模型 [9] - 制定全国统一保险示范条款 通过区域协同立法提升制度可操作性 [9] - 创新"基本险+附加险"组合模式 开发运营中断险 货物运输险等专业化产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