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迪控股(01585)

搜索文档
雅迪控股(01585) - 委任核数师
2025-09-22 10:36
核数师变动 - 雅迪集团委任德勤为新任核数师,2025年9月22日起生效,任职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3] - 罗兵咸永道辞任核数师[3] 人员任职 - 2025年9月22日董经贵等为执行董事[5] - 2025年9月22日黄隆铭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
中国雅迪进军日本 或颠覆日本市场?
金投网· 2025-09-19 09:35
市场进入策略 - 雅迪将于11月进入日本市场 推出价格低约30%的电动两轮车挑战本田等主导品牌[1] - 雅迪Porta车型售价约21.78万日元 与日本老牌厂商燃油车型价格相当[1] - 雅迪销售网络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加紧全球化布局[2] 产品竞争优势 - Porta单次充电最大续航里程达60公里 可使用家用插座充电[1] - 公司拥有成熟的锂电池技术和智能化体验 对外国消费者吸引力强[2] - 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两轮车品牌 雅迪在采购和制造环节具有极强成本控制能力[2] 日本市场环境 - 日本政府收紧摩托车尾气排放法规 新规要求大幅减少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1] - 当地制造商将于10月底停止生产现有两轮车 雅马哈计划2026年上半年推出合规汽油车型[1] - 日本两轮车销量从80年代初300多万辆峰值降至2024年约32万辆 仅为十分之一[1] 市场竞争格局 - 本田和雅马哈最便宜电动踏板车售价约30万日元 比汽油车型高出约10万日元[1] - 中国两轮车市场曾一度被本田等日系企业垄断[1] - 电动两轮车在海外普及面临成本高昂和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2] 品牌发展挑战 - 雅迪需要打破日本消费者固有印象 建立质量好、可靠的品牌形象[2] - 品牌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和经营[2] - 公司利用价格优势和自主研发电池、电机技术 迅速掌握本土市场[2]
2025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暨CIMA骑士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9-18 15:24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摩托车重庆论坛暨CIMA骑士颁奖典礼于9月18日在重庆举行 主题为"聚力·突围" 由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组委会主办 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1] 产业现状与特点 - 重庆摩托车产业呈现产业规模更大 出口态势更好 企业实力更强 产品结构更优 产业生态更完善的"五个更"特点[6] - 1-8月全国摩托车总销量1485万辆 同比增长9.6% 其中国内市场销售560万辆 同比下降超6% 两轮燃油车销量仅超300万辆[38] - 国际市场表现强劲 1-7月出口量增长32% 欧美高端市场大排量车型增长超70% 出口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38] - 国内休闲娱乐市场中年轻群体带动大排量 个性化车型热销 成为新增长点[38] 战略方向与发展路径 - 重庆将围绕打造世界摩托车之都目标 从壮大产业规模 培育知名品牌 强化技术攻关 拓展国际市场 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6] - 全球摩托车产业迎来增长周期 中国产业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在智能化 电动化领域引领变革[8] - 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双重升级 民生与休闲娱乐需求双重升级 国际市场亚非拉等地区兼具基础与中高端需求[8] - 智联化 网联化 电动化是构建竞争优势的核心[8] - 提出五点建议:坚持自主创新以塑品牌 推动产业升级提能级 强化品牌建设树标杆 拓展国际市场拓版图 加强行业自律守底线[8]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产业升级动力源于人均GDP变化 可通过"三主三副"驱动力洞察赛道升级[17] - 结合行业 技术创新催生大排量 智能化等新赛道 模式创新围绕"多快好省"展开[17] - 油电融合是趋势 企业需从"卷价格"转向"卷能力"[17] - 高速电摩是产业发展绝佳机遇 "三电"(电机 控制器 电池)为其核心[25] - 电机向轮芯电机迭代 控制器迈向智能化 电池以磷酸铁锂为当前优选 固态电池为未来方向[25] 国际市场机遇 - 墨西哥2025年上半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首要目的地 摩托车出口第二大市场[19] - 墨西哥2023年摩托车保有量780万辆 2024年销量160万辆首超汽车 市场价值33.6亿美元[19] - 自华进口摩托车13.07亿美元 同比增长45.7%[19] - 电动摩托车2024年达70万辆 超90%来自中国[19] - 针对墨西哥拟将关税提至35% 可借PROSEC计划及本地采购控成本[19] - 中国企业机遇在CKD组装 本地化运营等 与本地结盟 布局电动化是成功关键[19] 企业战略与实践 - 本田将长期主义落地为中长期愿景与阶段性执行结合 设定205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 交通事故零死亡的全球愿景[22] - 赛福作为安全件企业常年以10%以上营收投入研发 5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22] - 九号公司采取双线布局:在部分城市深耕合规电动自行车 在另一部分城市加大电摩投入 2024年电摩销量超200万辆 占比50%[33] - 雅迪聚焦年轻与大众出行市场 为外卖领域组建独立团队 定制车型并联动企业打造产品+服务+模式等方案[33] - 摩兽出行定位18-35岁群体 以"科技潮玩"为核心 先在国内打磨体系能力 再向海外复制业务[30] 出海策略与挑战 - 出海机遇在于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与国际品牌认知改善 挑战则是贸易壁垒与内部低价竞争[30] - 品牌建设需"明定位 守规则 重长期" 以打造国际尊重的中国品牌为目标[30] - 跨文化"水土不服" 价值观碰撞是出海主要难题[30] - 提出"守正创新 向上突破"路径:以品质安全为底线 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与品牌价值竞争[30] - 供应链企业需与整车厂同频共振:前置研发储备技术 合规适配法规并主动绑定需求[30] 渠道与市场创新 - 经销商面临新车毛利下降 获客成本增加 线上线下冲突等挑战[22] - 抖音平台年轻用户占比高 不少电摩新玩家首车即为电摩 且是高端装备主力[33] - 淘系二轮车线上增长迅速 整车增速突出 淘宝闪购激活大量存量用户[33] - 线下推进"线上购买+线下履约"模式 解决上牌 服务等痛点[33] - 百度地图为两轮车领域提供导航诱导投屏 静态路况预警等三大安全能力 独家推出摩托车车道级导航[27] 政策与行业倡议 - 商会正借新国标实施契机 推动禁限摩与路权问题解决 "摩托云"系统已试点获认可并将免费推广[38] - 针对限速影响 正联合北斗研究院开发专属电摩 呼吁争取专项牌照[33] - 全国工商联肯定中国摩托车商会作为试点单位的桥梁作用 希望其带领会员促进行业发展[10]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23:34
南向资金净流入 - 阿里巴巴-W净流入金额最高达52.78亿港元 净流入比23.35% 收盘价154.6港元上涨2.32% [1][2] - 盈富基金净流入27.82亿港元 净流入比13.48% 收盘价27.08港元上涨0.3% [1][2] - 恒生中国企业净流入15.66亿港元 净流入比14.38% 收盘价96.34港元上涨0.27% [1][2] - 美团-W净流入6.7亿港元 百济神州净流入5.17亿港元且净流入比达38.88% [2] - 映恩生物-B净流入3.59亿港元且股价大涨13.18% 脑动极光-B净流入3.41亿港元且股价暴涨34.93%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小米集团-W净流出7.21亿港元 净流出比10.12% 收盘价56.2港元上涨1.9% [1][2] - 信达生物净流出4.66亿港元 净流出比24.07% 收盘价95.6港元下跌2.3% [1][2] - 泡泡玛特净流出4.58亿港元 净流出比5.14% 收盘价259港元下跌6.43% [1][2] - 理想汽车-W净流出2.98亿港元 建设银行净流出2.54亿港元且股价下跌1.65% [2] - 中金公司净流出2.02亿港元且净流出比高达31.21% 腾讯控股净流出1.97亿港元 [2] 净流入比排名 - 越秀交通基建以63.76%净流入比位居榜首 净流入700.11万港元 [1][2] - 晶苑国际净流入比56.34% 华润燃气净流入比53.63%且净流入金额达4108.69万港元 [1][2] - 再鼎医药净流入比42.79%且净流入金额达2.11亿港元 为高比例流入中金额最大标的 [2][3] 净流出比排名 - 泉峰控股净流出比-59.36% 净流出3936.39万港元且股价下跌2.82% [1][3] - 雅迪控股净流出比-54.53% 净流出6582.97万港元 TCL电子净流出比-54.28% [1][3] - 九方智投控股净流出1.67亿港元 为高比例流出中金额最大标的 [3]
中国“小电驴”为何“锡”引全球客?
经济日报· 2025-09-17 20:23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公司从标准化产品推销转向针对不同海外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研发 通过加强海外研发团队建设实现[1] - 公司拥有越南 印尼 泰国 墨西哥等多个海外产研基地 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1] - 针对欧洲市场开发高性能快充跨骑式电动车 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低速加长座椅踏板车型[1] 海外市场拓展 - 英国代理商因产品质量过硬和消费者良好反馈 计划在伦敦设立品牌门店进一步开拓市场[2] - 公司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设立约2000家海外销售门店 在10多个国家投资建设20多个生产基地[3] - 公司正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 在当地建立全产业链生态供应体系[3] 产业集群优势 - 无锡锡山区年产电动车超1500万辆 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一 被誉为中国电动车之乡[2] - 当地电动车产业集群拥有1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包括6家龙头企业[2] - 2025年上半年集群实现营收366.0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8% 进出口额3.5亿美元 同比增长31.9%[2] 产业链支撑 - 长三角(无锡)电动车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于2025年3月开园 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发展[2] - 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为当地电动车企业抱团出海提供支撑[2] - 公司高管表示未来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的世界级企业必将是中国品牌[3]
你每天骑的“小电驴”,正在“征服”全世界!
金融时报· 2025-09-17 09:5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 产能全球占比超过80% [1] - 电动两轮车成为外贸出海新爆款 产品加速驶向全球市场 [1] 区域产业表现 - 无锡锡山区电动车摩托车2024年完成出口6.0亿美元 同比增长40.9% 占全区出口8.8% [1] - 2025年上半年锡山区两车行业实现进出口额3.5亿美元 同比增长31.9% [1] - 锡山区两车产量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5] 出口市场分布 - 印度成为锡山区最大两车出口市场 2024年出口额1.8亿美元 占比30.0% 同比增长98.3% [2] - 对土耳其出口占比11.7% 对菲律宾出口占比11.2% 对印尼出口占比9.2% [2] 企业海外布局 - 雅迪产品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已建立5个海外基地 计划扩建至10个左右 [2] - 印尼基地拥有2条预装线 2条总装线和2条自动检测线 年规划产能达30万台 [2] - 海外战略核心为夯实基础 通过产品研发适配当地需求 搭建完善供应链体系 [2] 产品竞争优势 - 具备五大核心优势:高性价比 使用成本低 出行便捷 智能配置领先 品牌全球影响力提升 [3] - 零污染低噪音特性契合全球绿色环保需求 获得多国政策扶持 [4] - 在燃油摩托车为主的市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电动出行仍属新事物 [3] 政策环境支持 - 越南河内市政府规定2027年前逐步禁止市区燃油摩托车 [4] - 部分国家通过政府采购中国电动车 以优惠价格鼓励燃油车转换 [4] 产业地位 - 中国电动车产品在全球无出其右 产业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发展 [4] - 中国第一就是世界第一 雅迪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4]
南都电源:公司与雅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7 08:12
战略合作 - 公司与雅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加强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产品开发 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合作[1] - 双方将共同打造开放且富有创新力的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圈 加速固态电池的市场化进程[1] - 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多元合作模式 构建全方位 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
南都电源:公司与太蓝、雅迪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7 08:12
战略合作 - 公司与太蓝 雅迪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各方将发挥各自研发平台优势 通过重点项目合作整合技术研究能力 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工作[1] - 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行业优势 产业优势 通过自主谋划 产业带动 资源互换等方式发挥产业链协同作用[1] 技术发展 - 推进固态电池技术创新 技术应用与产品迭代[1] - 推进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及民用领域规模化应用[1]
电动两轮车何以从无锡锡山走向全球街头?|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2:50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轮电动车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其中无锡市锡山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1] - 锡山区两轮电动车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达667.6亿元 [1] - 2024年锡山区电动车企业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6.1亿元 占电动车外贸总出口的14.3%(七分之一) [1] 出口增长趋势 - 锡山区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额从2020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达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9.5% [1] - 锡山区电动摩托车出口额从10多年前约2000万美元增长至2025年有望突破4亿美元 增幅达20倍 [5] 出海战略驱动因素 - 国内市场逐渐饱和且监管政策趋严 多个城市限制电动摩托车上牌和上路 [1] - 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的成功扩张为两轮电动车出海铺平道路 [2] - 东南亚油摩市场空间大 两轮电动车替代油摩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2] 本地化运营策略 - 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开发适应当地路况、身高和生活习惯的产品 例如针对印尼B端市场提升动力和续航里程 [2] - 重点建设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 借鉴日本燃油摩托车品牌在偏远地区设点的经验 [2] - 计划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本地化以匹配需求、缩短周期并降低成本 [2] 生态体系建设 - 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构建涵盖购车、金融、租赁、服务、充电系统、换电系统及二手车交易的全生态体系 [3]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 头部企业通过自建海外仓提升物流时效 锡山区7家企业在9个国家布局14个海外仓 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6] - 2024年3月启用首批6个电动车全球公共海外仓 帮助中小企业缩短物流时长并加快订单响应 [7] - 在新疆克州建立中亚贸易中转仓 以配件运输当地组装方式降低中亚市场物流成本15%以上并缩短运输周期3-5天 [7] 产业协同机制 - 2022年成立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 专门针对外贸领域提供支持 [5] - 通过政府带领头部企业考察并建立中转仓实现"抱团出海" 降低个体企业跨境物流成本 [7]
电动两轮车何以从无锡锡山走向全球街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2:39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轮电动车生产国 消费国和出口国 其中无锡市锡山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1] - 锡山区被称为中国电动车之乡 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规模达667.6亿元[1] - 2024年锡山电动车企业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6.1亿元 占电动车外贸总出口的14.3%[1] 出口增长趋势 - 锡山区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额从2020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达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9.5%[1] - 锡山区电动摩托车出口额从10多年前约2000万美元增长至2025年有望突破4亿美元 增长20倍[6] 出海驱动因素 - 2020年后行业进入快速出海阶段 主因国内市场饱和及监管政策趋严导致多地限制电动摩托车上牌上路[1] - 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的成功扩张为两轮电动车出海铺平道路[2] 海外战略布局 - 东南亚市场成为战略重点 因油摩替代空间大 需针对当地路况 消费者身高和生活习惯进行产品适应性调整[3] - 海外布局采用研发先行策略 在越南 印尼 泰国和墨西哥设立4个生产基地[3] - 重点建设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 借鉴日本燃油摩托车品牌在偏远地区设服务点的成功经验[3] 本地化运营体系 - 计划实现研发 生产 销售 售后全链条本地化 以匹配需求 缩短研发周期和交付时间并降低成本[3] - 建立从购车 金融 租赁 服务到充电系统 换电系统及二手车交易的完整生态体系[3] 物流基础设施 - 海外仓成为出海关键环节 头部企业自建海外仓 锡山7家企业已在9个国家布局14个海外仓 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7] - 针对中小企业启用6个全球公共海外仓 帮助缩短物流时长和加快订单响应[8] - 在新疆克州建立中亚贸易中转仓 通过配件运输当地组装方式降低中亚市场物流成本15%以上并缩短运输周期3-5天[8] 产业协同机制 - 2022年成立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 通过抱团出海方式提升产业协同效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