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药集团(香港)(01093)
icon
搜索文档
歌礼制药:因化合物分子结构一致,石药集团附属公司对一项已获授权专利提出质疑
财经网· 2025-07-01 03:27
专利争议 - 石药集团附属公司康久普乐生物医疗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复审,质疑歌礼制药已获授权的美国专利有效性,目前该复审仍在审查中 [1] - 石药在专利申请中的化合物10与歌礼已获授权的化合物1分子结构完全一致,但歌礼的专利申请日期领先石药三个多月 [1] - 歌礼管理层曾在2025年3月下旬收到石药关于该专利涵盖的GLP-1R激动剂化合物1的全球授权许可请求,但公司婉拒 [1] 专利技术应用 - 争议专利系利用歌礼专有技术开发,目前正应用于公司候选药物ASC30的研发 [2] - 包括化合物1和ASC30在内的化合物受多项专利保护,USPTO已于2025年2月25日授予专利权,基于其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 [2] 公司立场与影响 - 公司对该专利有效性充满信心,若复审继续推进,将采取必要法律手段捍卫知识产权 [2] - 目前复审仍在审查中,对集团无潜在影响,业务及运营未受影响 [2]
速递|GLP-1药物专利战打响!石药向歌礼美国专利发起挑战
GLP1减重宝典· 2025-06-30 07:46
专利争议 - 石药集团旗下康久普乐生物制药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后授专利复审请求,质疑歌礼已获授权的美国专利中部分权利要求的有效性 [1] - 歌礼指出石药正在申请的"化合物10"与其专利中的"化合物1"分子结构完全相同,且歌礼专利申请时间早于石药三个月以上 [1] - 石药曾于3月下旬向歌礼提出关于GLP-1R激动剂化合物1的全球授权许可洽谈,但被歌礼婉拒 [3] 专利技术 - 争议专利由歌礼基于专有技术开发,正应用于候选药物ASC30的研发过程中 [4] - 包括化合物1和ASC30在内的多个相关分子已被纳入多个专利体系保护 [4] - 该专利因具有创新性与非显而易见性,已于2025年2月25日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正式授权 [4] 行业社群 - GLP-1俱乐部覆盖数百位专业人士,构建了围绕GLP-1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库 [8] - 该俱乐部已成为业内顶尖专业人士获取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8] - 社群拥有3W+粉丝和数百位专家,专注于GLP-1减重降糖领域 [11]
国产减肥药获批上市,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连续14天累计“吸金”超3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6-30 07:09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931787)上涨0.68%,成分股昭衍新药上涨11.01%,云顶新耀上涨9.27%,泰格医药上涨7.85%,凯莱英上涨4.84%,药明合联上涨4.76% [1]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上涨1.16%,近1年净值上涨86.07%,在QDII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120 [2] - 港股创新药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3.82%,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4.08%,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59% [2] 流动性及资金流向 - 港股创新药ETF盘中换手33.61%,成交44.72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67.88亿元 [1] - 港股创新药ETF近1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6.09亿元,合计净流入31.59亿元 [1] - 6月27日港股创新药ETF获融资买入5.11亿元,两融余额12.21亿元 [2] 规模与估值 - 港股创新药ETF最新规模达133.20亿元,份额达118.60亿份,创近1月新高 [1]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2.62倍,处于近5年16.18%分位,估值低于近5年83.82%以上的时间 [2] 成分股与权重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99%,包括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石药集团等 [3] - 港股创新药ETF覆盖信达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等稀缺龙头股 [4] 行业动态 - 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注射液上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3] - 中国创新药在ADC、双抗、细胞治疗等热门技术赛道已具备竞争优势 [3] - 国内医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兑现期,逐步成为全球创新疗法供给方 [4] 产品特性 - 港股创新药ETF支持T+0交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4] -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香港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IPO追踪】引入石药集团为基石投资者,泰德医药今起招股
金融界· 2025-06-20 03:04
发行概况 - 公司启动全球发售1680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1512万股,香港公开发售168万股 [1] - 每股发售价区间为28.40-30.60港元,预计募资净额约4.11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时间为6月20日至6月25日,最终发售价将于6月27日公布,预计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 - 每手交易单位为100股,入场费3090.85港元 [1] 资金用途 - 募资将用于中美设施建设以扩大服务能力及产能,包括扩建钱塘园区和医药港小镇园区设施 [1] 基石投资者 - 基石投资者石药集团和Welight Capital合计认购约1000万美元,后者由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全资拥有 [2] 行业地位与业务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企业,市场份额1.5% [2] - 业务涵盖CRO(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主要提供API服务 [2] - 多肽类药物相比化学药物具有更好耐受性、特异性和生物活性,适应症覆盖多个系统疾病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线包括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4.42亿元(人民币),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0.5万元、5917.3万元 [3] - 2024年CDMO服务收入3.3亿元,占总营收74.6% [3] 市场分布 - 2024年收入55%来自美国市场,21.4%来自中国内地市场 [3] - 公司称中美贸易摩擦中关税由美国客户承担,对业务无直接重大影响 [3]
泰德医药(03880.HK)预计6月30日上市 引入石药集团及Welight Capital作为基石
格隆汇· 2025-06-19 23:05
公司IPO计划 - 公司拟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168万股,国际发售1512万股 [1] - 招股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至6月25日,预期定价日为6月26日 [1]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8.40-30.6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 [1] - 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6月30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为1.5% [2] - 行业前两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为23.8%,第三至第六大参与者各占约1% [2] - 公司提供全周期服务,包括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2] - 主要业务分为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2] - 服务专注于提供API而非药品,客户将API与辅料混合形成最终剂型 [2] - 已在50多个国家建立客户关系,覆盖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 [2] 基石投资者与资金用途 - 基石投资者将认购266.08万股,总认购金额约1000万美元(约7849万港元)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佳曦控股及Welight Capital [3] - 假设发售价中位数29.50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4.112亿港元 [3] - 资金用途分配:76.4%用于美中设施建设扩大产能 [3] - 4.1%用于中国产能扩张 [3] - 9.5%用于建立全球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 [3] - 10.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6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1: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美团-W(03690)以34.09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卖出4.31亿元 [1][2] - 泡泡玛特(09992)以33.62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卖出2.91亿元 [1][2] - 建设银行(00939)以30.48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3.70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8.76亿元,净卖出7.23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9.82亿元,净买入3.85亿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1.12亿元,净买入5109.12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泡泡玛特(09992)以21.32亿元成交额位居深港通(南向)首位,净卖出5.44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20.99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卖出5.86亿元 [1][2] - 美团-W(03690)以19.46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3.13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2.92亿元,净买入1.10亿元 [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3.48亿元,净卖出2.57亿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成交额7.82亿元,净买入1.17亿元 [2] 其他活跃成交公司 - 山东墨龙(00568)在沪港通成交24.53亿元(净卖出2888.30万元),深港通成交7.44亿元(净买入2315.85万元) [2] - 联合能源集团(00467)沪港通成交14.32亿元,净买入1.05亿元 [2] - 众安在线(06060)沪港通成交14.28亿元,净买入2.78亿元 [2] - 信达生物(01801)深港通成交11.09亿元,净买入3540.29万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深港通成交10.33亿元,净买入2520.14万元 [2] - 石药集团(01093)深港通成交7.02亿元,净卖出1.48亿元 [2]
高盛:石药集团_首个业务拓展(BD)交易按指引宣布;与阿斯利康(AZ)开展基于平台的合作
高盛· 2025-06-19 0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CSPC Pharma的评级为买入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SPC与阿斯利康达成AI技术战略合作协议,阿斯利康可选择每个临床前候选项目的全球权利,CSPC将获1.1亿美元预付款、最高16.2亿美元开发里程碑付款、最高36亿美元销售里程碑付款及基于净销售额的个位数特许权使用费,这是公司预计的三笔超50亿美元业务发展交易中的首笔 [1] - 此次合作的1.1亿美元预付款符合历史范围,53亿美元的交易规模为2023年以来最高,表明跨国公司对CSPC技术平台和创新资产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其mRNA、siRNA等其他平台可能存在授权合作机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7年CSPC营收分别为290.093亿元、300.876亿元、323.922亿元、352.972亿元,EBITDA分别为63.216亿元、75.03亿元、74.159亿元、88.555亿元,EPS分别为0.37元、0.48元、0.46元、0.55元 [7] 估值方法 - 12个月目标价8.74港元基于分部加总估值法,包括NBP基于DCF估值81亿港元、新产品浪潮基于DCF滚动估值515亿港元、传统业务和仿制药业务考虑更深入的带量采购影响估值254亿港元、原料药业务按2025年5倍市盈率估值38亿港元,折现率为9% [6] 合作案例 - 展示了中国制药/生物技术公司与跨国公司基于技术平台的合作案例,包括CSPC与阿斯利康的AI药物发现合作等多笔交易,涉及交易规模、预付款、技术平台和资产阶段等信息 [8] 因子分析 - 高盛因子分析通过比较关键属性与市场和行业同行,提供股票投资背景,关键属性包括增长、财务回报、估值倍数和综合指标,各属性通过特定指标的归一化排名计算百分位数 [11] 并购排名 - 对覆盖股票进行并购框架分析,根据定性和定量因素赋予1 - 3的并购排名,1代表高(30% - 50%)被收购概率,2代表中(15% - 30%),3代表低(0% - 15%),CSPC并购排名为3 [13] 评级定义 - 分析师将股票推荐为买入或卖出列入投资名单,未列入的活跃评级股票视为中性,各地区管理区域确信名单,不代表分析师投资评级变化 [27] 覆盖范围 - 提供各覆盖范围的股票列表查询方式 [29] 特殊评级情况 - 介绍未评级、早期生物技术、评级暂停、覆盖暂停和未覆盖等特殊评级情况的定义 [30] 研究分发 -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在全球为客户生产和分发研究产品,介绍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实体 [31]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持续走低,再鼎医药(09688.HK)、先声药业(02096.HK)跌超7%,绿叶制药(02186.HK)、云顶新耀(01952.HK)跌超6%,石药集团(01093.HK)跌5.9%。
快讯· 2025-06-19 04:00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表现 - 再鼎医药(09688 HK)股价下跌超过7% [1] - 先声药业(02096 HK)股价下跌超过7% [1] - 绿叶制药(02186 HK)股价下跌超过6% [1] - 云顶新耀(01952 HK)股价下跌超过6% [1] - 石药集团(01093 HK)股价下跌5 9% [1] 行业趋势 - 港股创新药概念股整体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1]
香港恒生指数跌超2%。石药集团跌近6%,中升控股、中国宏桥、阿里健康跌近5%。
快讯· 2025-06-19 03:54
香港恒生指数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超过2% [1] 个股表现 - 石药集团股价下跌近6% [1] - 中升控股股价下跌近5% [1] - 中国宏桥股价下跌近5% [1] - 阿里健康股价下跌近5% [1]
恒指跌1%,恒生科技指数跌0.9%,创新药股走低,石药集团(01093.HK)跌3.6%。
快讯· 2025-06-19 02:23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 [1] 行业表现 - 创新药行业股票整体走低 [1] - 石药集团(01093.HK)股价下跌3.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