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茂(00817)

搜索文档
地产迈入新周期:中国金茂的“焕新”与“谋篇”
第一财经· 2025-09-05 05:36
核心观点 - 房地产行业步入存量时代 公司通过增量发展带动存量消化 极致周转加快资金回流 产品升级稳固市场地位 实现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活出彩的发展蓝图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8% 剔除投资物业公平值损益后归母净利润11.23亿元 毛利率16% 开发板块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1] - 公司战略调整突出 业绩提升明显 通过投资产品运营等多方面创标 发展为行业多面手和优等生 提供企业穿越周期样本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 毛利同比增幅14% [3] - 上半年签约销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20% 行业排名首次跻身前十 [5] - 住宅平均签约单价2.6万/平方米 较2024年2023年价格增幅分别达18.2%和24% [7] 战略执行 - 盈利突围策略包括极致做优增量 加大获取利润空间大的优质项目 提升项目运营效率 加快资金回流速度 [4] - 极致成本费用管控 销售行政等开支继续同比下降 [4] - 巩固第二增长曲线 聚焦精品持有品质服务和建筑科技 持有业务板块零售商业及酒店经营业绩稳定 租金及创收稳定增长 [4] 投资布局 - 上半年获取16个优质项目 总土地款492亿元 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投资324亿占投资总额66% [9] - 前八月全口径新增货值803亿元行业排名第四 权益新增货值455亿元 [9] - 未售货值中69%位于华北华东等经济发达区域较24年底提升6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未售货值占比较24年底提升9个百分点 [10] 运营效率 - 新获取项目平均首开周期仅4.8个月 全部达成拿地6个月首开内控标准 首开平均去化率81% [10] - 北京金茂璞宜丰宜项目拿地后3个月完成首开热销18亿 成都东城金茂晓棠等项目拿地6个月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回正 [10] - 新项目首开认购兑现度132% 首开价格兑现度104% [12] 产品体系 - 金玉满堂四大产品线包括13个府系7个璞系4个满系6个棠系项目入市 [5] - 多个项目首开告罄 上海润雲金茂府首开当日售罄 长沙湘江金茂府首开114套房源售罄 西安璞逸东方首开摇号热销13亿 北京金茂满曜蝉联朝阳区普宅网签套数冠军 成都东城金茂晓棠六开六罄 [5] 发展规划 - 2025~2027三年完成焕新实现活得好 2028~2030三年达成活出彩目标 [13] - 近三年消化80%存量问题 全面修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13] - 2025年下半年推动三个加快包括加快新项目去化加快存量资源盘活加快第二曲线打造 一个重视风险隐患控制 [13] 行业定位 - 公司提出1234产品战略 依托金玉满堂四大产品线 从产品设计精益建造到品质交付 提供全周期居住体验构建行业产品标杆 [14] - 坚持城市运营商定位 深化业务内涵 坚持以高质量开发为核心 夯实绿色健康智慧科技价值标签 聚焦精品持有质量服务及建筑科技业务 强化服务增值与提效 加速培育第二曲线业务竞争力 [14] - 稳占高端改善市场 全面实现资源换仓 财务盘面保持稳健 持有业务构筑新增长极 成为业内少数跑通地产新周期发展路径企业 [15]
瞄准高端改善住宅市场 中国金茂上半年销量提升两成至53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3: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14% [1] -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8% [1] - 剔除投资物业公平值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1.23亿元 [1] - 毛利润40.59亿元,同比增幅14%,毛利率16% [1] - 开发板块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 [1] - 签约销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20%,行业排名首次跻身前十 [1] 销售与运营效率 - 销售规模排名较2024年同期提升三位,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3] - 住宅平均签约单价2.6万元/㎡,高于2023年2.1万元/㎡和2024年2.2万元/㎡ [3] - 上半年首开新项目16个,开盘去化率81% [7] - 平均首开周期缩短至4.8个月,经营现金流平均回正周期11.4个月 [7] - 平均首开认购兑现度132% [7] 业务板块表现 - 品质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在管面积增加11% [4] - 销管费用率下降1个百分点 [4] - 华夏金茂商业REIT累计分红7830万元 [6] - 长沙金茂览秀城出租率达99.03% [6] - 华北及华东区域累计销售占比提升至70% [10] - 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达94% [10] 土地储备与投资策略 - 新增获取16宗土地,计容建筑面积超145万㎡ [10] - 总土地款492亿元,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 [10] - 府系、璞系两大高端产品线占比68% [10] - 物业开发项目未销售面积2681万㎡ [10] - 2024年以来累计获取41个项目,100%聚焦高能级城市核心板块 [10] 财务稳健性 - "三道红线"维持全部绿档 [12] - 外币债务占比降至21% [12] - 低息开发贷和经营贷占比提升至41% [12] - 新增融资平均成本2.70%,较2024年底下降69个基点 [12] - 利息开支同比减少8%,资本化利息开支同比减少10% [12]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15%、5%、4% [12]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实施"改革深化 焕新发展"战略,规划2025-2027年实现"活得好",2028-2030年实现"活出彩" [1] - 2025年下半年目标包括加快新项目去化速度、盘活35%存量资产、打造第二业务曲线 [13] - 民生证券预测2025-2027年营收分别达636.40亿元、694.38亿元、767.90亿元 [13] - 预测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5亿元、19.10亿元、27.18亿元 [13]
天津多个新盘积极布局“金九银十”
36氪· 2025-09-05 02:31
市场供应动态 - 9-10月天津预计20余个新盘入市 主要集中在市内六区及环城四区 河西区成为供应热点 包括津铁绿城体北潮鸣、保利津门天珺、金地梅江印、绿城玉百合等多个高品质项目 [1] - 天津楼市已逐步进入以新产品为主导的发展阶段 老旧项目市场声量持续减弱 [1] 企业销售业绩 - 2025年1-8月天津房地产TOP10企业销售额403.8亿元 入榜门槛17.7亿元 [1] - 泰达建设以69.3亿元销售额蝉联榜首 中海地产59.5亿元位列第二 天津城投集团53.3亿元位列第三 [1][2] - 销售面积方面 泰达建设21.2万㎡排名第一 我也集团20.8万㎡位列第二 中海地产19.6万㎡排名第三 [2] 项目销售表现 - 2025年1-8月商品住宅TOP10项目销售金额119.43亿元 入榜门槛9.2亿元 [3] - 上东金茂晓棠/锦棠以14.83亿元销售额蝉联榜首 金茂泮湖满庭12.96亿元位列第二 体北金茂府12.95亿元排名第三 [3][4] - TOP10项目销售面积49.2万㎡ 入榜门槛3.68万㎡ 上东金茂晓棠/锦棠6.56万㎡居首 中建·理想城5.69万㎡第二 保利西棠和煦5.37万㎡第三 [3][4] 政策环境 - 天津推出购存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首付款新举措 允许通过公积金贷款或按揭贷款购买存量房的购房人提取本人及配偶公积金账户金额支付首付款 [5]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为各地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5] 土地市场 - 2025年8月天津市推出土地20宗 规划建面142.54万㎡ 其中住宅用地1宗位于静海区 商业/办公用地1宗 工业用地16宗 其它用地2宗 [5] - 8月住宅用地成交3宗 均底价出让 分别位于武清区、北辰区、红桥区 其中红桥区地块为城市更新地块 由地方国企竞得 或将引入代建 [7]
2025 年房企半年报:聚焦核心城市、国企引领与民企复苏、“好房子”成为主导
经济观察网· 2025-09-04 11:29
行业整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呈现分化态势 受政策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影响 [2] - 部分房企凭借精准战略 灵活经营与强劲产品力实现稳健发展 [2] - 核心特征集中在核心城市聚焦 国企引领与民企复苏 产品与策略创新三方面 [2] 核心城市聚焦 - 市场需求向优质区域集中 头部房企将资源倾斜核心城市 构建以核心城市为基石格局 [3] - 一线城市对房企销售贡献显著提升 TOP10房企中招商蛇口 越秀地产 中国金茂等一线城市销售贡献率超50% [3] - 半数以上销售额来自北上广深 保利发展 中海地产 华润置地等贡献率也超40% [3] - 二线城市成房企拓展主战场 龙湖龙智造 远洋建管2025年上半年在一二线城市新拓项目面积占比近90% [3] - 旭辉建管二线城市占比达60% 二线城市拿地成本低于一线且有充足改善型需求 [3] 国央企与民企表现 - 市场呈现国央企领跑 民企逐步复苏格局 两类企业在销售与拿地环节协同发力 [4] - 销售端国央企凭资金优势与品牌信任度占据主导 保利发展 绿城中国 中海地产位居前列 [4] - 民企靠差异化策略突破 滨江集团聚焦长三角改善需求 建发房产以新中式风格打造特色 [4] - 两家民企实现销售额同比正增长 民企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4] - 拿地端TOP100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33.3% 拿地金额前十中国央企占8席 [4] - 民企中滨江集团 邦泰集团表现活跃 拿地金额进入行业前二十 [4] 行业集中度与梯队表现 - TOP10房企中4家如建发房产 越秀地产累计销售同比为正 [5] - TOP11-30及TOP51-100梯队整体仍下滑 显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5] 产品与策略创新 - 优秀房企通过强化产品力 优化投资策略 挖掘新业务适配市场趋势 [5] - 代建企业推标准化产品线 绿城管理雲萃系瑧玉系覆盖高端与刚需 金地管理清岚品牌融合现代审美与属地文化 [5] - 投资策略采用以销定投 保利发展 中海地产在核心城市选优质地块提升资金效率 [5] - 参与城中村改造 中国金茂 招商蛇口等介入上海 广州相关项目 [5] - 代建成新增长引擎 2025年上半年代建TOP20企业新增签约建面1.0983亿平方米同比增28% [5] - TOP5集中度近50% 绿城管理以1989万平方米领跑 [5] 行业转型方向 - 优质房企围绕三大方向发力构建竞争优势 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6] - 未来具备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易脱颖而出 [6]
中报点评|中国金茂:上半年销售入围行业十强,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9-04 09:30
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金额533.5亿元 同比增长20% 销售面积239.4万平方米 行业排名第9 较去年底上升3位 [2][5] - 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94% 其中一线城市占比36% 较去年全年上升4个百分点 华东和华北区域销售额贡献各占35% 合计70% [2][9] - 前10大城市销售贡献占比75% 较去年提升14个百分点 上海单城销售93.6亿元 北京88.1亿元 西安54亿元 [2][9] 投资拓展 - 新增土地16幅 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 新增土储计容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 总土地款492亿元 拿地销售金额比0.92 远超行业百强平均水平0.26 [2][11] - 北京上海两地投资额324亿元 占比66% 权益土地款222亿元 坚持合作拿地模式 [2][11] - 未售货值约3200亿元 一二线城市占比88.2% 可支撑未来3年销售 [12]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251亿元 同比增长14% 其中城市运营与物业开发收入200亿元 同比增长17% 占比80% [3][17] - 金茂服务收入18亿元 同比增长20% 商务租赁与酒店经营收入下降 [3][17] - 毛利润40.6亿元 同比增长13.7% 毛利率维持16% 净利润12.8亿元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 同比增长8% [3][17] - 销售费用下降15% 管理费用下降5% 销管费用率下降至4% [3][17] 债务与融资 - 持有现金385.5亿元 较期初增长10.6% 现金短债比1.4 非受限现金短债比1.24 [4][19] - 净负债率70.2% 较期初下降11个百分点 三条红线维持全绿 [4][20] - 一年内到期债务274.5亿元 较期初增长27% 占比上升4.7个百分点 [20] - 新增融资平均成本2.7% 整体平均融资成本降至2.96% [4][20] 战略调整 - 组织架构调整为总部-地区二级管控 取消五大区域公司 重组为14个地区公司 [9] - 推行"06101224"运营策略:6个月开盘 10个月股东现金流回正 12个月经营现金流回正 24个月利润回收 [9]
上海房企TOP20销售同比上升23.3%,14家房企销售额超百亿
36氪· 2025-09-04 02:31
2025年1-8月上海房企销售业绩 - 全口径销售金额TOP20房企合计2774.2亿元 较2024年同期上升23.3% [10] - 销售额超百亿房企共14家 保利发展以273.8亿元位列第一 华润置地261.7亿元 招商蛇口256.7亿元分列二三位 [2][10] - 全口径销售面积TOP20房企合计358.9万㎡ 较2024年同期上升4.8% 招商蛇口以44.9万㎡居首 保利发展37.1万㎡位列第二 [7][8][10] 企业排名与表现 - 销售金额前三均为央企:保利发展273.8亿元 华润置地261.7亿元 招商蛇口256.7亿元 [2] - 销售面积前三为招商蛇口44.9万㎡ 保利发展37.1万㎡ 华润置地28.9万㎡ [8] - 民营企业仅占销售金额TOP20中三席 融创中国107.1亿元位列第12 [2][10] - 中国金茂销售金额排名较上月上升2位至第10 销售额136.8亿元 [2][10] - 保利置业销售面积排名较上月上升5位至第14 面积13.3万㎡ [8][10] 项目层面表现 - 金茂璞元项目销售金额22.91亿元 金茂棠前项目销售金额11.81亿元 开盘即售罄 [10] - 保利海上印三期推168套房源清盘 单月销售金额17.19亿元 [10] - 8月上海新开盘项目中14个认购率超100% 上海壹号院认购率202%居首 [12] - 高端项目表现突出:上海壹号院备案均价198000元/㎡ 金茂璞元166000元/㎡ [12] 市场供需与价格 - 2025年1-8月上海新房供应面积同比下降34.5% 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0.2% [11] - 8月新房成交均价达82768元/㎡ 同比上涨4.9% [11] - 市场分化明显:核心区高端产品(如融创、嘉里建设)推售当月业绩突出但持续性不足 优质板块改善产品(如保利、招商、金茂)通过多盘联动持续提升业绩 [10] 推盘与认购情况 - 8月上海共开盘29次 仅2个项目触发积分制(象屿天宸雅颂、招商林屿湖畔) 3个项目取消摇号 [11] - 认购率超160%的项目包括浦开云環四期(162%) 保利海上印三期(168%) 金茂泉前三期(164%) [12] - 外围板块项目去化承压:招商时代乐章七期认购率仅6% 华发虹桥四季三期认购率12% [12]
合肥楼市8月榜单出炉!包河16亿领跑,中海拿地31亿称王!安徽土地市场暗流涌动……
搜狐财经· 2025-09-03 14:38
安徽省土地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1-8月安徽省土地市场总成交金额达351.56亿元 [10] - 合肥市土地成交金额171.83亿元,占全省总额48.9% [10] - 土地成交面积滁州以130.20万㎡居首,蚌埠108.09万㎡次之,合肥128.87万㎡位列第三 [9] 合肥市房地产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合肥新房销售金额突破40亿元 [1] - 包河区以16.07亿元成交金额领跑全市,成交面积5.96万㎡,成交429套,均价26977元/㎡ [2] - 滨湖区成交均价33397元/㎡为全市最高,显示高端市场定位 [2][3] - 经开区成交金额4.64亿元位列第三,成交面积1.82万㎡ [2] - 市场呈现"南热北冷,东稳西进"格局 [3] 房地产开发企业表现 - 合肥轨道交通集团以5.70亿元销售额位居房企榜首,销售面积1.83万㎡ [6][7] - 招商蛇口以4.60亿元位列第二,销售面积1.68万㎡ [8] - TOP20房企销售金额合计约40亿元,市场集中度高 [8] - 前十房企中国央企占据12席 [8] 土地市场区域分化 - 合肥市区土地成交金额150.59亿元,占全市域87.6% [12][14] - 滁州市区48.76亿元位列第二,蚌埠市区24.56亿元第三 [12][14] - 淮北和池州市区无土地成交 [12][14] - 肥西县以11.83亿元领跑县域市场,成交面积15.11万㎡ [15][16] - 蒙城县9.73亿元、庐江县8.14亿元分列县域二三位 [15][16] 企业拿地情况 - 中海集团以31.10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榜首,拿地面积15.42万㎡ [19][20] - 亭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25.66亿元、合肥城建22.05亿元分列二三位 [19][20] - TOP20拿地企业全部为国企和央企 [21] 高端项目市场表现 - 云缦璞舍以3.45亿元销售额位居项目榜首,均价30806元/㎡ [4][5] - 前十项目中过半均价突破3万元/㎡ [5] - 龙湖亚伦央璟颂均价36842元/㎡,置地瑰丽公馆均价36850元/㎡ [4][5] - 招商蛇口多个项目上榜,显示品牌市场影响力 [4][5]
中国金茂(0081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08:58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505,971,218,较上月无增减[2]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及库存股份总额增减均为0普通股[5] 期权计划 - 行使价3.99港元的股票期权计划,上月底98,724,000已失效,本月减少450,000,月底结存98,274,000[3] - 行使价4.58港元的股票期权计划,上月底及本月底结存均为2,000,000[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港股异动丨内房股普跌 8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继续下降
格隆汇· 2025-09-03 03:15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万科企业跌2.23%至5.260港元 新城发展跌2.04%至2.400港元 越秀地产跌2.25%至4.770港元 雅居乐集团跌2.22%至0.440港元 [1] - 华润置地跌1.94%至30.400港元 远洋集团跌1.68%至0.117港元 绿城中国跌1.79%至9.310港元 [1] - 世茂集团跌1.54%至0.320港元 中国金茂跌1.35%至1.460港元 龙湖集团跌1.23%至10.410港元 龙光集团跌1.15%至0.860港元 碧桂园跌1.12%至0.440港元 [1] 房地产行业销售数据 - 1-8月TOP100房企操盘销售金额20708.6亿元 同比降低13.1% 较上月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1] - 1-8月权益销售金额16197亿元 同比降低14.4% 较上月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 [1] - 8月单月操盘销售金额2069.5亿元 同比降低17.6% 环比降低2.0% [1] 房企分化格局 - TOP40房企中48%实现8月环比正增长 前十房企中八家实现环比正增长 [1] - 绿城中国以195.0亿元居8月单月操盘销售榜首 其次为招商蛇口 中海地产 保利发展 华润置地 [1] - 中海地产 绿城中国 华发股份 招商蛇口等头部房企环比增幅显著 [1]
中国金茂(00817):产品品质领先,财务表现稳健
国投证券· 2025-09-02 14:31
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6个月目标价2 1港元[5][7]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核心城市战略驱动销售增长 2025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0%至534亿元 住宅平均签约单价提升至2 6万元/平方米[1] -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新项目首开周期缩短至4 8个月 开盘去化率达81% 经营现金流回正周期11 4个月[1] - 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融资成本创新低 上半年新增融资平均成本2 70% 较2024年底显著下降[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 4%/5 1%/0 4% 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 6%/19 9%/16 2%[5] 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金额534亿元 同比增长20% 其中74 5%来自前十核心城市[1] - 上海和北京销售贡献超三成 分别为93 6亿元和88 1亿元[1] - 新获取项目82%将在2025年二至四季度入市 支撑销售规模逆势增长[2] 土地获取 - 上半年新增16个项目 总计容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 总地价492亿元 权益地价222亿元[2] - 拿地全部位于一二线城市 其中北京上海投资占比达66%[2] - 项目推盘节奏紧凑 平均首开周期4 8个月 全部实现6个月内开盘[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总收入251 1亿元 同比增长14% 其中物业开发收入200 4亿元(同比增长17%) 物业服务收入17 8亿元(同比增长20%) 物业租赁收入8 1亿元(毛利率79%)[3] - 含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益利润10 9亿元(同比增长8%) 不含该部分利润11 2亿元(同比增长2%)[3] - 截至6月末总债务1233亿元 开发贷/经营贷占比提升至41% 外币债务占比下降至21%[4] 融资情况 - 成功发行低利率债券如"25金茂投资MTN001"成本2 30% 较往期压降109个基点[4] - 债务期限结构均衡 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22 3%[4] - 上半年境内外新增融资平均成本2 70% 较2024年底显著下降[4]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净率0 3倍 低于恒生地产建筑业成分股平均0 66倍[5] - 目标价2 1港元相当于2025年扣除永续债后0 66倍市净率[5] - 当前股价1 52港元 总市值205 29亿港元[7]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主营收入640 11亿元(同比增长8 4%) 净利润7 48亿元(同比增长6 6%)[5][10] - 预计2026年收入672 72亿元(同比增长5 1%) 净利润8 96亿元(同比增长19 9%)[5][10] - 预计2027年收入675 72亿元(同比增长0 4%) 净利润10 42亿元(同比增长16 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