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00175)

搜索文档
吉利银河M9能否打响AI时代“新汽车”的发令枪
中国青年报· 2025-09-18 14:41
产品发布信息 - 吉利银河M9于9月17日在杭州正式上市 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 包括210km四驱领航版、230km两驱探索版、230km两驱智航版、100km两驱智航版、230km两驱远航版和100km两驱启航版 [2] - 新车上市限时指导价区间为17.38万-23.88万元 [2] 技术配置 - 搭载银河Flyme Auto 2新一代智能座舱 新增互动壁纸、卡片小窗等61项功能 支持多屏互动流转及AI画质增强 [2] - 配备拟人情感智能体Eva 采用端到端语音技术 实现情绪理解、车外嘴替、车外识物等创新功能 [3] - 采用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 由星睿智算中心2.0提供超万卡算力支持 配备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3] - 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城市无图NOA功能 并具备全场景泊车能力 可应对断头路车位、极窄车位及悬空障碍物入侵车位等情况 [3] 公司战略 - 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体验变革将由AI驱动 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新汽车 [2] - 2021年提出"两个吉利蓝色行动计划" 将全面智能化作为核心基础 同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 从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及卫星星链入手构建"一网三体系"科技基座 [2] - 该车型代表公司品牌向上和布局高端市场的决心 旨在树立主流大六座SUV市场价值新标杆 [3]
淦家阅详解千里智驾:下设“千里浩瀚”,吉利持股超过6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4:36
合资公司成立 - 吉利汽车与千里科技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千里智驾 专注于智能驾驶战略布局 [1] - 合资公司股权架构为吉利 千里科技与迈驰各持股30% 路特斯持股5% [1] - 计划在千里智驾旗下设立千里浩瀚公司 吉利通过股权穿透后持股比例超过60% [1] 业务定位 - 千里智驾合资公司专门为吉利汽车提供辅助驾驶服务 [1]
吉利,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4:29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正在规划"2030战略" AI和"天地一体化"布局是主要发力方向 [1] - 公司按照"智能吉利2025"思路投入卫星 AI技术 电池 安全 辅助驾驶等领域 [1] - 2025年是"智能吉利2025战略"收官之年 [3] AI技术布局 - AI在下一代战略层面起重要作用 公司将通过AI大模型落地为产品和企业赋能 [2] - 公司在AI"三驾马车"算力 算法和数据领域处于相对领先状态 [2] - 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达23.5EFLOPS 并发布星睿AI大模型体系包含三大基础模型 [2] - 2025年年初发布全域AI技术体系 全面布局和应用AI提升产品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2] - 吉利银河M9是由全域AI体系打造的AI时代新汽车 [3] - 未来在安全域 健康域也会大量应用AI相关能力 [3] 天地一体化布局 - 打造"智能科技生态网"包含卫星星链等科技新基建 [4] - 吉利星座组网进程加速 9月9日以"一箭11星"方式发射第五轨卫星 [4] - 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发射卫星入轨 目前公司在轨卫星数量达52颗 [5] - 第六轨卫星即将发射 2025年年底将完成一期64颗全球组网 [5] - "天地一体化"布局是下一个五年主要发力方向 [6]
吉利高管透露正在规划“2030战略”,重点布局AI、“天地一体化”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4:28
AI战略布局 - 公司正在规划2030战略 AI将是主要布局方向之一 [1][3] - 2021年已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 明确通过智能化和AI大模型为产品赋能的发展方向 [3] - 在AI三驾马车领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算力达23.5EFLOPS 并发布包含三大基础模型的星睿AI大模型体系 [3] - 2025年初发布全域AI技术体系 全面布局应用AI提升产品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3] - 吉利银河M9是首款由全域AI体系打造的AI时代新汽车 [4] - 未来将在安全域和健康域大量应用AI相关能力 [4] 天地一体化布局 - 天地一体化布局是公司下一个五年的主要发力方向 [1][6][8] - 智能科技生态网包含卫星星链等科技新基建 [6] - 吉利星座组网进程加速 9月9日以"一箭11星"方式完成第五轨卫星发射 [6][8] - 8月9日完成第四轨卫星发射 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发射卫星入轨 [8] - 目前在轨卫星数量达52颗 第六轨卫星即将发射 [8] - 2025年年底将完成一期64颗全球组网 [8] - 星座由时空道宇自主建设运营 此前已有四轨卫星在2022-2025年发射入轨 [8]
吉利,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14:2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正在规划"2030战略" 重点布局AI和"天地一体化"领域 [2] - 公司按照"智能吉利2025"战略思路持续投入卫星 AI技术 电池 安全 辅助驾驶等技术领域 [2] AI技术布局 - AI在下一代战略层面将发挥更大作用 公司将通过AI布局转型为科技公司 [3][4] - 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 明确通过智能化和AI大模型为产品和企业赋能的发展方向 [5] - 公司在AI"三驾马车"领域处于相对领先地位 算力达23.5EFLOPS 并发布包含语言大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 数字孪生大模型在内的星睿AI大模型体系 [6] - 2025年初发布全域AI技术体系 全面布局和应用AI提升产品体验和智能化水平 [6] - 吉利银河M9是首款由全域AI体系打造的AI时代新汽车 [6] - 未来将在安全域和健康域大量应用AI相关能力 [7] 天地一体化布局 - "天地一体化"布局是公司下一个五年的主要发力方向之一 [8][13] - 吉利星座组网进程加速 9月9日以"一箭11星"方式发射第五轨卫星 [9][12] - 继8月9日第四轨卫星发射后 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发射卫星入轨 [12] - 目前吉利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52颗 第六轨卫星即将发射 2025年底将完成一期64颗全球组网 [12] - 吉利星座由时空道宇自主建设运营 此前已有四轨卫星于2022年 2024年及2025年发射入轨 [12] - 吉利星座组网加速成为构建"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的重要支撑 [12]
新能源乘用车第37周销量报告
东证期货· 2025-09-18 14: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第37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有发展也有挑战 单周零售量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 市场格局不断变化 部分车企表现出色 部分车企面临负增长[1][2][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乘用车市场周度概述 - 2025年第37周乘用车单周零售45.3万辆 同比下降4.1% 今年以来零售1518.2万辆 同比增长6.3%[1][11] - 新能源乘用车单周零售27.0万辆 同比增长6.3% 今年以来零售791.5万辆 同比增长22.7% 受高基数和部分地区补贴终止影响 同比增速放缓[1][11] - 新能源单周渗透率达59.6% 年累计渗透率为52.1% 呈缓慢上升趋势[21] - 分动力方式 传统燃料、油电混合、新能源分别零售16.7万辆、1.6万辆、27.0万辆 分别同比-16.2%、-15.1%、6.3% 分别占乘用车的36.8%、3.6%、59.6%[22] - 新能源乘用车中 纯电、插混、增程式分别零售18.0万辆、6.8万辆、2.3万辆 分别同比23.0%、-14.5%、-21.3% 分别占新能源乘用车的66.5%、25.1%、8.4%[22] - 分生产属性 乘用车中 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30.7万辆、14.7万辆 分别同比2.9%、-16.0% 占乘用车的67.7%、32.3%[24] - 新能源乘用车中 自主、合资品牌分别零售24.3万辆、2.7万辆 分别同比7.9%、-6.1% 占新能源乘用车的89.8%、10.2%[24] 重点新能源车企销量分析 整体情况 - 第37周各车企新能源乘用车周销量 比亚迪7.1万辆 吉利汽车3.3万辆 上汽通用五菱1.9万辆 特斯拉(中国)1.5万辆 长安汽车1.4万辆 奇瑞汽车1.0万辆 鸿蒙智行1.0万辆 新势力车企中 零跑1.3万辆 小米1.0万辆 问界0.9万辆 小鹏、理想0.8万辆 蔚来0.6万辆[2][27] - 比亚迪、特斯拉、理想等同比负增长 小鹏、蔚来、零跑、小米、岚图等维持较高增速[2][27] -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不断变化 小鹏和零跑成绩较好 新品牌加入带来变数 传统车企后来居上[2][27] 各车企情况 - 比亚迪周销量7.1万辆 7月起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今年以来累计销量228.0万辆 同比增速2.6% 纯电和插混车型销量基本占比五五开 1 - 8月全球累销286.4万辆 其中乘用车及皮卡海外累销63万辆[31] - 吉利汽车周销4.9万辆 其中新能源3.3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约67% 今年以来累销159.1万辆 同比增长48.2% 新能源累计94.2万辆 同比增长99.3%[33] - 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整体销量2.0万辆 其中新能源1.9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高达91% 今年以来累计销量57.3万辆 增速19.8% 新能源49.2万辆 增速36.1% 纯电车型占主导[36] - 长安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2.3万辆 其中新能源销量1.4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约为59% 今年以来累计82.1万辆 同比2.0% 新能源40.8万辆 同比18.7%[41] - 奇瑞汽车乘用车整体销量2.3万辆 其中新能源1.0万辆 车企电动化率约为43% 今年以来累计84.3万辆 同比24.0% 新能源30.2万辆 同比66.7%[46] - 特斯拉(中国)该周销量1.5万辆 今年以来累计39.5万辆 同比负增长 - 6.7% 今年多次推出优惠活动 7月1日起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上调 反映行业“反内卷”趋势 且首次进入新能源汽车下乡目录[51] - 鸿蒙智行该周销量1.0万辆 其中问界销量约0.9万辆 与上汽合作的尚界H5计划于9月正式发布[54] - 造车新势力中 零跑1.3万辆 小米1.0万辆 问界0.9万辆 小鹏、理想0.8万辆 蔚来0.6万辆 小鹏、蔚来、零跑、小米、岚图等维持较好同比增速[62]
中国汽车制造商_11 个数据;11 大趋势-China Auto Manufacturers_ 11 Figures; 11 Trends (Aug-25 Summary)
2025-09-18 13:0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新能源汽车(NEV)行业,涵盖乘用车(PV)市场[2] * 核心分析对象包括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蔚来(Nio)、理想汽车(Li Auto)、小鹏(Xpeng)、小米汽车(Xiaomi)、吉利(Geely)、广汽(GAC Local)、上汽通用五菱(SAIC GM Wuling)、长城汽车(GreatWall)、东风(DF Local)、赛力斯(Seres)、零跑(Leapmotor)等主要汽车制造商[2][3][4][5][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整体市场表现** * 8月25日中国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保险零售销量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8%,达到1,096,600辆,符合预期[2][10] * 前8个月(8M25)累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7,344,944辆,同比增长24%[10] **渗透率与技术路线趋势** * 纯电动车(BEV)渗透率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渗透率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而增程式电动车(EREV)渗透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3] * 内燃机汽车(ICE)的渗透率下降至43.6%,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3] **各品牌市场份额变化(环比)** * **BEV市场**:特斯拉(+1.4ppt)、蔚来(+1.2ppt)、比亚迪(+0.5ppt)、小米(+0.2ppt)份额提升;吉利(-1.3ppt)、广汽(-0.8ppt)份额下降[3] * **PHEV市场**:吉利(+2.4ppt)、奇瑞(+0.8ppt)份额提升;长城(-0.9ppt)、长安(-0.4ppt)份额下降[4] * **EREV市场**:东风(+2.2ppt)、零跑(+1.1ppt)、赛力斯(+0.9ppt)份额提升;理想汽车(-3.8ppt)、长安(-0.2ppt)份额下降[5] * **ICE市场**:中国品牌份额微降0.1个百分点至35.0%;德国品牌份额增长0.4个百分点,日本品牌份额下降0.1个百分点,美国品牌份额增长0.2个百分点[6] 中国品牌中,吉利(+1.2ppt)、长城(+0.7ppt)、上汽(+0.5ppt)份额提升;一汽(-0.7ppt)、奇瑞(-0.5ppt)份额下降[7] **重点公司销售数据** * **特斯拉**:8月保险零售量56,695辆,环比增长38%,同比下降11%;批发量83,192辆,环比增长23%,同比下降4%;出口26,040辆,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12%[8][19] * **比亚迪**:8月销量302,375辆,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19%,市场份额27.6%[10] * **吉利**:8月销量139,834辆,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81%,市场份额12.8%[10] * **理想汽车**:8月销量28,205辆,环比下降9%,同比下降41%,市场份额2.6%[10] * **小米汽车**:8月销量36,090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79%,市场份额3.3%[10] * **小鹏汽车**:8月销量35,285辆,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224%,市场份额3.2%[10] **库存水平** * 主要OEM的总库存从7月底的2.8个月下降至8月底的2.6个月[9][23] * 乘用车总库存环比下降0.2个月至2.2个月;新能源车库存环比下降0.2个月至1.7个月;内燃机车库存环比持平,为3.0个月[10][24] **品牌系别市场份额** * 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的份额保持83.2%的高位(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美国品牌份额为12.4%(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7][25] 其他重要内容 * 数据来源为Citi Research和Thinkercar的保险零售数据,与CPCA(乘联会)的批发数据有所区别[2][8][12] * 报告包含大量详细的品牌市场份额数据表格和趋势图表,提供了8月及年初至今(8M25)的销量、同比变化、环比变化及市场份额变化[10] * 报告末尾包含长达数十页的法律声明、分析师认证、评级分布、风险提示及全球监管信息披露,强调了潜在的利益冲突[8][26][27][28][29][30][31][32][33][34][35]
吉利掀了大六座SUV的牌桌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13:05
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吉利银河M9以17.38万元限时起售价切入大六座SUV市场 价格约为主流插混六座SUV竞品的一半 [1] - 产品定位为"半价理想" 通过旗舰级配置和低价策略冲击30万级以上市场 [2][6] - 预售24小时订单突破4万台 显示市场对高性价比产品的强烈需求 [1] 产品核心特性 - 车长超5.2米 轴距超3米 车内面积达5.2㎡ 得房率88.3% 实现"三排平权"设计理念 [5] - 第三排拥有150°同级最大躺倒角度 满座状态下后备箱可容纳6个20寸登机箱 [5] - 搭载分布式三电机 双腔空悬等传统30万级车型配置 [7] 智能化技术应用 - 率先搭载银河FlymeAuto2智能座舱 采用高通8295P旗舰芯片和30英寸6K一体式天际屏 [5] - 配备"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 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城市无图NOA功能 [5] - 应用AI数字底盘 AI云动力2.0技术 将馈电油耗控制在4L级别 [5] - 悬架 转向和制动系统均由AI统筹控制 体现吉利"全域AI"体系技术成果 [5] 品牌战略与用户群体 - 银河M9承担销量和品牌向上双重使命 是银河系列关键旗舰产品 [6] - 超过50%用户来自政府机关 高端制造业 医生教师等社会中坚力量 [7] - 这些用户群体原为理想等品牌核心目标客群 显示关键客群迁徙趋势 [7] 渠道与服务创新 - 银河渠道严格执行公开透明的诚信服务 杜绝任何形式加价行为 [7] - 公司认为加价行为将影响销量持续性和用户好感度 [7] 行业竞争影响 - 产品以半价提供30万级配置 对现有大六座SUV价值体系进行重估 [7] - 挑战消费者为高价产品支付品牌溢价的传统逻辑 [7] - 体现从"冰箱彩电大沙发"的1.0时代向AI智能化2.0时代的体验升级 [6]
“大六座”频上新,车企“卷战”新赛道
北京商报· 2025-09-18 09:00
市场动态与竞争格局 - 国内"大六座"SUV市场竞争加剧 多家车企密集推出新车型 包括吉利银河M9、腾势N9、领克009、深蓝S09、理想i8、乐道L90等[2] - 外资品牌特斯拉进入市场 Model Y L车型于8月19日在中国上市 售价33.9万元起 9月正式交付[3] - 行业竞争从传统"家庭需求"标签转向智能化和个性化技术比拼[4] 产品布局与特征 - 吉利银河M9于9月17日上市 限时指导价17.38万-23.88万元 车长5205毫米 轴距超3米 储物空间359升 可扩展至2171升[2] - 新车搭载新一代雷神EM-P AI电混系统和分布式三电机 CLTC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2] - 腾势N9同期上市 车身长度达5258毫米[2] 技术配置与创新 - 吉利银河M9配备银河Flyme Auto 2智能座舱 新增61项功能 优化29项功能 支持高德850导航和多屏互动[5] - 搭载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和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5方案 采用11颗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硬件组合 实现城市无图NOA[5] - 行业技术竞争重点转向智能化驾驶和座舱系统 新能源车企注重提升技术含金量[5] 市场规模与需求驱动 - 2023年上半年六座SUV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2% 预计全年销量达百万辆规模[4] - 需求增长主要受二胎/三胎政策推动 家庭出行需求促进大型SUV和MPV市场发展[4] - 相比MPV 六座SUV在越野性能和技术路线选择上更具优势 覆盖更广需求场景[4] 行业发展趋势 -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大空间SUV纯电时代到来[2] - 车企从单纯追求销量排名转向技术引领和智能化创新[5] - 细分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产品差异化竞争[4]
吉利银河M9正式上市 打造全域AI大六座SUV
证券日报· 2025-09-18 08:38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吉利银河M9于9月17日在杭州正式上市,定位大六座旗舰SUV,上市限时指导价17.38万元起 [2] - 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包括210km四驱领航版和230km两驱探索版等版本,叠加限时10000元超级置换金权益后价格区间为17.38万元-23.88万元 [2] 设计与外观 - 采用"星汉涟漪"设计语言,前大灯由380颗微型LED组成,尾灯含436颗LED灯珠 [2] - 车身经过60余项空气动力学优化,风阻系数低至0.285Cd,搭配ASG主动进气格栅 [2] - 提供逐光银、天屿蓝等6种车身颜色和2种自然风景灵感内饰配色 [2] 空间配置 - 车身尺寸5205mm×1999mm×1800mm,轴距超3米,车内面积达5.2m²,得房率88.3% [3] - 前排主驾配备转向自适应侧翼支撑和自适应腰托,副驾有无缝腿托 [3] - 二排搭载高清娱乐屏、9.1L智能冷暖冰箱及隐藏式杯托,三排全尺寸座椅可150°躺倒 [3] - 支持8种空间模式一键调节,满座储物空间359L,二三排一键放平后可扩展至2171L [3] 安全性能 - 采用高强度星甲笼式车身,扭转刚度32500N·m/deg,配备9个安全气囊含独有双腔远端气囊 [3] - 神盾插混专用电池通过行业首次同一电池包连续六大魔鬼串行试验及整车底部碰撞测试 [3] - 成为首批全系通过电池安全新国标的车型,安全标准超2026年国标要求 [3] 驾控系统 - 搭载AI数字底盘,配备双叉臂+五连杆悬架、双腔闭式空气弹簧及CCD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 [4] - 采用新一代雷神EM-PAI电混系统,分布式三电机实现4.5秒零百加速,最小掉头半径3.45米 [4] - 麋鹿测试成绩83km/h,制动距离35.4米,具备全场景爆胎稳定控制能力 [4] - 行业首个实现弯道爆胎控制的车型,经路特斯团队调校优化操控体验 [4] 能耗与续航 - 搭载热效率47.26%的电混专用发动机及11合1双电机电驱(效率行业第一) [4] - CLTC馈电油耗4.8L/100km,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4] 智能配置 - 搭载银河Flyme Auto 2智能座舱,新增61项功能、优化29项功能 [5] - 配备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可实现情绪理解、车外语音交互及识物功能 [5] - 影音系统采用高通8295P芯片,搭配30英寸6K一体式天际屏、32英寸AR-HUD [5] - 27个扬声器(2300W功率、9.1.6声道)打造沉浸式体验 [5] 辅助驾驶系统 - 千里浩瀚H5方案依托星睿智算中心2.0(超万卡算力) [5][6] - 配备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及12颗超声波雷达 [5][6] - 实现城市无图NOA及全场景自动泊车(支持指尖泊车、离车泊入) [6] - 配备40余项L2级基础安全功能 [6] 技术整合与市场定位 - 整合吉利集团前沿技术,通过全域AI技术提升产品综合实力 [6] - 进一步布局高端SUV市场,提供兼顾家庭实用与科技体验的大六座车型选择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