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00175)

搜索文档
海外创新中心,正重新定义中国汽车的全球化之路
观察者网· 2025-09-28 04:26
中国汽车出口成就 - 2023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1] - 电动化产业赋能推动中国汽车出口自4年前开启新一轮增长[1] 中国汽车全球化挑战 - 当前出海模式以整车出口和海外建厂为主 品牌价值展现和技术本土化仍待深化[1] - 需要从产品输出转向体系化能力全球接轨[5] 吉利全球研发体系布局 - 在全球拥有5大造型中心和5大工程研发中心及众多实验场地[1] - 瑞典哥德堡研发中心位于欧洲创新中心Uni3内 具备北欧交通枢纽地理优势[3] - 园区汇聚40多个国家2000余名工程师 毗邻林德霍尔姆科技园生态圈[3] 吉利技术研发成果 - 瑞典研发中心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 涵盖智能驾驶/动力技术/动态控制/安全体系[5] - 开发CMA/SEA/GEA等覆盖燃油到纯电的整车架构 应用于吉利/领克/极氪/沃尔沃等多品牌[5] - 极氪9X车型车身扭转刚度达41600N·m/deg 配备十宫格门槛梁等专利安全设计[5] 安全技术突破 - 基于沃尔沃安全理念打造全域安全体系 通过50km/h正面柱碰和105km/h后碰测试[5] - 开发失效安全方案和现代加密算法网络安全保护系统应对智能化时代需求[5] 中国汽车全球化转型 - 行业从单纯出口转向深度全球布局 比亚迪/长城/奇瑞均在海外设立研发生产设施[6] - 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从技术跟随转向共建甚至领跑角色[6] - 海外中心整合全球人才并深化市场需求理解 推动向技术共创者和标准塑造者转型[7]
领克新能源销量占比预计将达80%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27 16:26
新能源转型进展 - 领克推出两款插混新车型 全新领克07 EM-P起售价13.98万元 全新领克08 EM-P起售价15.98万元 [1] - 新能源车型在售占比超六成 当前13款车型中8款为新能源车型 [1] - 2024年8月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70% 燃油车仅占30% 预计新车型上市后新能源占比将提升至75%-80% [1] - 2024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为58% 较2023年的55.3%提升2.7个百分点 [1] - 领克900和领克10EM-P两款车型在2024年8月贡献超1万辆销量 [1] 智能化战略布局 - 公司承认智能化领域存在不足 客户对辅助驾驶功能吐槽较多 [2] - 新车型直接搭载高阶智驾系统 起步配置为H5版本 高配达H7版本 未采用低阶H1/H2/H3版本 [2] - 计划2024年底前通过OTA推送车位到车位辅助驾驶功能 [2] - 投入真金白银升级智驾能力导致盈利性下降 但公司认为在激烈竞争环境下优先占领用户心智更具战略意义 [2]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时代新势力企业将智能化作为品牌标签 传统车企智能化发展进度相对滞后 [1] - 公司通过新车型扭转智能化领域客户心智 应对市场竞争 [2]
圆满落幕,精彩内容分享!2025(第五届)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
DT新材料· 2025-09-27 16:05
液态阳光产业发展论坛概况 - 论坛由DT新能源主办 汇聚50+专家和企业高层 分享近30场报告 吸引超200位产业界代表和学者参与[2] - 聚焦绿色甲醇产业宏观趋势 规模化制备关键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 产业生态建设及应用等核心议题[2] - 同期举办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前沿论坛 高层闭门研讨会 大连港绿醇加注中心参观及国际对接专场活动[2] 液态阳光技术定义与产业化进展 - 液态阳光燃料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涵盖甲醇 汽油 柴油和SAF[6] - 产业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应用关键阶段 电子甲醇和可再生甲醇均属该范畴[6] - 中国需建立与国情结合且与欧盟接轨的可再生甲醇标准 适用于交通和化学品领域[12]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案例 - 吉利研发醇氢电动技术 拥有400余件专利 超5万辆运营车辆累计行驶230亿公里[15] - 吉利完成CO2加氢制甲醇千吨级中试 布局碳捕捉至应用全链条闭环[32] - 东方电气40t/d生物质气流床加压气化中试装置有效气组分(CO+H2)达71% 碳转化率超99%[46] - 华东理工大学燃煤电厂万吨级CO2捕集制甲醇示范项目 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超99%[30] 绿色甲醇在航运领域的应用 - 新加坡目标2030年成为百万吨级甲醇供应枢纽 聚焦燃料供应 储存及加注设施建设[18] - 马士基集团通过绿色甲醇燃料 新型船舶订购与供应商合作推进净零排放目标[23] - 国际海事组织要求2030年减排20% 2050年近净零 欧盟政策推动零碳燃料成为合规刚需[58]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进展 - 航空业占全球CO2排放12% 中国航空碳排放破1亿吨 90%来自航空燃料[34] - 清华大学完成100吨/年CO2加氢制SAF中试 千吨级工业示范落地四川金象赛瑞[34] - 霍尼韦尔UOP Ecofining技术用于SAF生产 推动可持续技术商业化[41] 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 中国矿业大学CCUS技术应用于中石化 中石油等十余项示范工程[27] -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CO2加氢制低碳烯烃 下一步将整合碳捕集与SAF合成一体化[37] - 天津大学 南京大学等机构展示电化学CO2捕集-转化一体化及高值化学品制备技术[65] 生物质能技术与绿色燃料合成 - 清华大学允清炉技术实现超低焦油生物质纯氧气化 应用于多源固废气化能源站[39] - 上海电气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投产 掌握制氢 生物质气化及甲醇合成技术[43] - 工大开元开发风光发电制氨/醇撬装装备 为分布式场景提供模块化解决方案[54] 产业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 - 国家管网集团研究甲醇管道输送技术 未来将构建新能源多能融合网络[59][61] - 中国船级社分析绿色甲醇成本 认证及供应瓶颈 探讨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58] - 上海闻基生物科技介绍SAF碳信用交易方法 CDR技术及Book&claim交易平台[63]
从半年报看车企销量周期后何时盈亏平衡?
五矿证券· 2025-09-26 23:30
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1] 核心观点 - 后起之秀车企通过极致性价比车型和强大品牌力实现销量增长 蚕食龙头企业份额 [5] - 规模效应带来毛利率提升和单车费用率下降 部分车企接近盈亏平衡点 [5][6][21] - 年销量50万辆左右有望实现单车盈利 多家车企有望在年内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 [6][24] 销量趋势 - 自2024Q2以来 吉利 零跑 小鹏 小米等车企销量和份额持续上涨 [5] - 吉利汽车份额同比增加4.5% 零跑份额同比增加1.8% 小鹏份额同比增加1.6% 小米份额同比增加1.2% [8] - 比亚迪份额同比减少5.1% 特斯拉份额同比减少2.3% 埃安份额同比减少1.2% 哪吒份额同比减少1.0% 理想份额同比减少0.9% [13] - 2025Q2新势力企业零跑 小鹏 小米销量持续稳定在单季度8~12万辆之间 [5] 营业收入表现 - 2025Q2吉利汽车营收同比增长41% 小鹏营收同比增长125% 零跑营收同比增长166% [16] - 比亚迪2025Q2销量同比增长15% 营收同比增长14% [16] - 理想汽车2025Q2销量同比增长2% 营收微跌5% [16] - 车企营收增速可分为三类:快速增长(吉利 小鹏 零跑) 稳定增长(比亚迪 长城 上汽等) 营收下滑(广汽 长安 江淮等) [16] 毛利率变化 - 2025Q2零跑毛利率13.6% 小鹏毛利率17.3% 小米毛利率26.4% [5][19] - 以理想2022Q4毛利率20.2%为参考 零跑和小鹏仍需提升毛利率 小米已具备盈利条件 [5] - 传统车企毛利率承压 2025Q2广汽毛利率为-2.4% [19][20] 期间费用分析 - 2025Q2小鹏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率合计23.9% 零跑约23.1% [6][21] - 以理想2022Q4单车费用率21%为参考 小鹏和零跑还需下降约3%达到盈亏平衡点 [6][21] - 近三个季度小鹏和零跑单车费用率明显下降 对应单季度销量持续稳定在10万辆水平 [6] 盈利前景预测 - 2025Q2小鹏和小米接近盈亏点 零跑基本盈亏平衡 [6][24] - 参考赛力斯2024Q1盈利时单季度销量11.4万辆 零跑2025Q2盈亏平衡时单季度销量13.4万辆 [6][24] - 预计年销量50万辆左右时有望实现单车盈利 [6][24] - 小鹏和小米随着新车型交付起量 有望在年内实现单车盈利 [6][24]
全球感知|从“圈粉”到“扎根” 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东盟需做好“三门功课”
新华财经· 2025-09-26 15:34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盟市场的表现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1] - 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 [1] - 比亚迪、上汽、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车企通过直接投资、合资经营及本地化组装等模式深化产业投资 [1] 行业竞争策略转型 - 行业需避免"内卷外溢"风险 实现从"拼价格"到"拼价值"的高质量转型 [2]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因"价格战"导致品质滑坡并痛失东南亚市场 [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强调不能由"内卷式"竞争再走向"外卷" [2] 合规战略要求 - 东盟各国在外商投资准入、行业监管框架、数据合规等领域存在显著差异 [3] - 2025年后东盟市场竞争本质将是"合规能力的竞争" [3] - 中国与东盟完成第二轮电动汽车标准清单互换 涵盖中国标准139项及东盟标准95项 [3][4] 本地化生态构建挑战 - 马来西亚海关溯源审查发现部分中国品牌车型核心部件超过70%源自中国 未达到40%本地化率要求 [5] - 马来西亚当局拟对涉事企业追缴25%关税差额并处以罚款 [5] - 企业需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客户体验等方面采取本地化策略适配差异化需求 [5] 产业合作与系统化发展 - 标准互换降低贸易壁垒和技术门槛 加速中国-东盟电动汽车产业资源协同 [4] - 需构建涵盖本地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及用户运营的全方位系统解决方案 [6] - 从"产品输出"向"生态赋能"转型是实现长期"扎根"的关键 [6]
吉利汽车(00175.HK)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
格隆汇· 2025-09-26 11:13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根据2023年认股权计划于2025年9月26日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 [1] - 向若干雇员参与者授出5621万份认股权 占总授出份额96.3% [1] - 向若干关联实体参与者授出218万份认股权 占总授出份额3.7% [1] 市场预期与评级 - 里昂预计公司2024年销量将超过300万辆目标 [2] - 里昂维持对公司"高确信跑赢大市"评级 [2]
吉利汽车合共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1:07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根据2023年认股权计划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 [1] - 向雇员参与者授出5621万份认股权 占总数96.3% [1] - 向关联实体参与者授出218万份认股权 占总数3.7% [1] 认股权条款 - 认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8.52港元 [1] - 授出效力取决于参与者接纳情况及符合2023年认股权计划条款 [1]
吉利汽车(00175)合共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1:06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5年9月26日根据2023年认股权计划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 [1] - 向雇员参与者授出5621万份认股权 占总数96.3% [1] - 向关联实体参与者授出218万份认股权 占总数3.7% [1] 认股权条款 - 认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8.52港元 [1] - 授出效力取决于参与者接纳情况及符合2023年认股权计划条款 [1]
吉利汽车(00175) - 根据二零二三年认股权计划授出认股权

2025-09-26 11:00
认股权授出情况 - 2025年9月26日根据2023年认股权计划授出5839万份认股权[4] - 雇员参与者获授5621万份,关联实体参与者获授218万份[4] - 行使价为每股股份港币18.52元[8] - 授出日期收市价为每股港币18.23元[9] 认股权归属及考核 - 行使期为自各相关归属开始日期起计7年,15%首6年每年归属,10%第7年归属[9] - 雇员参与者总归属期约72 - 84个月,首批12个月内归属[10] - 关联实体参与者总归属期为84个月[10] - 归属期内承授人须达业绩考核目标[10] 剩余可授股份 - 授出后3.73333878亿股股份可根据整体计划限额供未来授出[11] - 1.00569737亿股股份可根据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供未来授出[11] 其他信息 - 李先生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1.20%[14] - 公司股份为每股港币0.02元的普通股[15] - 公告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15]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 卫星物联网商用时代开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10:21
中国商业航天里程碑事件 - 吉利星座第六轨道面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2022年至2025年通过6次发射实现64颗在轨卫星 完成一期组网部署[1] - 成为中国首个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 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实时通信覆盖[1] 星座技术性能与全球地位 - 在南北纬60°区域实现1至2重实时覆盖 系统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2] - 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 单条通信能力达1900Byte 支持文字/语音/图片传输[2] - 具备50dB超强抗干扰能力 通信可用性及可靠性远超国际同类系统[2] - 在轨卫星数量位列全球商业卫星物联网星座第二 仅次于铱星二代(66星)[3] 与Starlink的差异化定位 - SpaceX星链聚焦高速上网场景 面向家庭用户和远程企业市场[3] - 吉利星座专注低功耗轻量级通信 覆盖车载/机载/船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3] - 核心解决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不稳定区域的连接痛点 强调物联网数据回传场景[3] 规模化应用场景 - 智能汽车:实现无人区远程数据传输和自动驾驶辅助[5] - 低空经济:为人机物流和低空巡检提供连续通信保障[6] - 远洋渔业:实现渔船作业数据实时上传 提升监管效率与安全[7] - 应急管理:在地面网络瘫痪时充当生命线通信[8] - 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油气管道/远程电网/边远水利设施智能化运维[9] 集团内部协同与商业化进展 - 吉利银河星耀8/E8 领克900 极氪001FR/009光辉版等车型均搭载卫星通信技术[10] - 曹操出行Robotaxi车队通过星座实现实时物联通信 确保远程监控与调度[10] -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 全球应急通信 跨境智慧物流 绿色能源管理等领域释放价值[10] 全球化市场拓展 - 重点布局中东 东南亚 中亚 非洲 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与阿曼Azyan Telecom合作推进中东及非洲渔业通信服务 年底覆盖数万渔船[11] - 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ADISB 推动数字城市/智慧农业/能源领域应用[11] - 契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通信升级方案[11][12] 工业化制造能力 - 台州卫星超级工厂实现卫星工业化量产 引入汽车行业自动化制造模式[13] - 单颗卫星生产周期缩短至28天以内 年产能达500颗[13] - 建成4年完成近80颗卫星量产 大幅提升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1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为低轨卫星物联通信产业提供工程化 系统化建设样本[14] - 助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航天创新体系[14] - 推动我国卫星物联 天地一体融合通信等前沿领域实践探索[14]